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445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docx

7A文国际经济学作业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1、某国是一个劳动力没有生产效率的国家。

在该国,生产一单位任何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都比别的国家多。

该国的领导人认为,由于劳动力如此缺乏效率,本国不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收益。

他们的想法正确吗?

请解释原因。

2、假定在短期内每个国家的劳动力不能在产业间流动,因此每个国家一定是在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点生产,在这种情形下允许进行国际贸易仍然有利可图吗?

为什么?

你的答案与交换所得和专业化生产所得有怎样的联系?

3、假定A国和B国的劳动禀赋均为400。

A国生产1个单位的R商品需要5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R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

B国生产1个单位的R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的R商品需要8个单位的劳动。

a.画出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

为什么?

绝对优势理论表明了怎样的贸易方向?

为什么?

c.根据绝对优势,如果允许自由贸易,专业化生产在多大程度上发生?

为什么?

每种商品各自生产多少?

d.不使用绝对优势定理而用相对优势定理回答b和c的问题。

e.b和c的答案和d的答案有何不同?

为什么?

4、考虑一个由两个国家组成的世界,一个大陆国,一个岛国。

每个国家有1000单位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力是唯一的投入品。

在大陆国,生产一台电脑需要10单位劳动,生产一单位纺织品需要20单位劳动。

在岛国,生产一台电脑需要20单位劳动,生产一单位纺织品需要10单位劳动。

a.画出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标出纵轴和横轴的截距以及斜率。

b.大陆国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为什么?

大陆国生产一单位纺织品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为什么?

岛国国生产一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为什么?

岛国生产一单位纺织品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为什么?

c.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电脑的相对价格在大陆国和岛国各是多少?

为什么?

d.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

为什么?

e.如果大陆国和岛国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大陆国和岛国将各生产多少台电脑,多少单位纺织品?

为什么?

f.经过几年的贸易,大陆国和岛国通过了新的法律,规定每个国家在每个行业中必须使用一半劳动力。

换句话说,大陆国一半的劳动力必须生产电脑,一半的劳动力必须生产纺织品。

在岛国同样这样要求。

在新的法律下,大陆国和岛国将各生产多少台电脑,多少单位纺织品?

为什么?

g.大陆国和岛国之间限制专业化和贸易的法律的经济成本有多大?

5、假设A国和B国的劳动禀赋为:

LA=20RR,LB=20RR;两个国家生产R和R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使用量分:

aLR=10;aLR=20;bLR=20;bLR=10。

a.画出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

为什么?

国家A和B之间的贸易会使双方都受益吗?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c.现在假设A国的研究者发现一种只使用原来每种商品所用劳动的一半来生产商品R和R的方法,所以现在aLR=5;aLR=10。

画出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

为什么?

国家A和B之间的贸易会使双方都受益吗?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d.假设A国的研究者发现一种只使用原来劳动的一半来生产商品R的方法,所以现在aLR=5;aLR=20。

画出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

为什么?

国家A和B之间的贸易会使双方都受益吗?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e.现在假设A国的研究者发现一种只使用原来劳动的四分之一来生产商品R的方法,所以现在aLR=10;aLR=5。

画出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

为什么?

国家A和B之间的贸易会使双方都受益吗?

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6、A国用它所有的资源能生产出500蒲式耳的玉米或者1,000蒲式耳的小麦。

假设目前A国没有贸易。

消费250蒲式耳的玉米和500蒲式耳的小麦。

a.画出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一个贸易伙伴国和A国在贸易条件为1的条件下进行玉米和小麦的贸易。

请证明,即使A国继续生产250蒲式耳玉米和500蒲式耳的小麦,如果A国的居民和贸易伙伴进行交换,他们的情况会更佳。

A国会出口小麦还是会出口玉米?

A国会进口小麦还是会进口玉米?

c.如果A国根据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它的产品,那么贸易的数量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A国是专门生产小麦还是玉米?

它是部分专业化分工还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7、请评价下面的说法。

“李嘉图模型假设每个国家固定的劳动禀赋在封闭条件下或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都是充分就业的。

该模型还假定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不会改变。

因此,世界经济通过贸易不会生产出比自给自足更多的产出。

8、下表给出了在三种假设情况下,A国和B国生产一单位R商品和一单位R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

       情况I           

       情况II          

       情况III                

A国

B国

A国

B国

A国

B国

R商品

1

3

1

2

1

2

R商品

2

4

2

4

2

1

a.在每种情况下,每个国家在哪(些)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

b.在每种情况下,每个国家在哪(些)种商品上有比较优势?

c.在哪(些)种情况下,贸易会使双方都受益?

为什么?

第三章古典贸易理论

1、假定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

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本丰富。

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a.画出香港和日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是这样。

b.在封闭条件下,各国的比较优势分别是何种商品?

解释原因。

c.在开放条件下,当香港和日本进行贸易时,根据H-O定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d.分别就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在图中标出各国的生产点,消费点,进口量和出口量以及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和开放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2、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两国在下列情况下会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吗?

a.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偏好不相同

b.相同的偏好,但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

c.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解释并举例。

3、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R=10LK。

指出3种可以使企业生产出200单位产出的投入品组合方式。

在每种情况下,企业的资本—劳动比是多少?

如果工资率是每单位10美元,资本的租金率为每单位20美元,那么企业三种投入组合的成本各是多少?

4、是什么决定了每个国家每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可能都比另一个国家高?

你可以想象到两个国家的每个部门都表现出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的情形吗?

请给出解释。

5、为什么两个国家自给自足的相对价格限定了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

请给出解释。

6、假设偏好显示了一种本国偏向,即每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相对较多国内生产的商品,而消费相对较少进口的商品。

本国偏向会加强还是减弱基于不同要素禀赋的生产偏向模式?

为什么?

与相同偏好的情况相比,是产生了更多的贸易还是更少的贸易?

7、凹的和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别反映怎样的成本递增/递减情况?

8、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图示解释下列情况对某个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经济的影响:

a.被隔离在新技术之外

b.本国居民无法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

c.企业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

9、一些人认为,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的生活水平将要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

试评论这一观点。

10、考虑如下两国的要素禀赋,A和B:

要素禀赋

国家AB

劳动力(百万工人)4520

资本存量(千台机器)1510

a哪个国家相对资本丰裕?

b哪个国家相对劳动力丰裕?

c假设商品S相对商品T属资本密集型,哪个国家在生产商品S上具有比较优势?

为什么?

11、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

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

利用图示说明贸易前后这两个国家的均衡。

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哪种要素获益,哪种要素遭受损失?

为什么?

12、假设A国劳动力丰富。

它能够生产两种商品,R和R。

R相对于R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画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并确定贸易前的R相对于R相对价格。

现在,假设一种新的技术使得资本能够更有效率地生产商品R,分析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分析A的商品R的相对价格的变化。

这将会如何影响A的贸易模式?

为什么?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1、假设只有劳动和土地两种投入品。

A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在这里种植咖啡和小麦。

咖啡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小麦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

劳动在咖啡和小麦部门都可以工作,而且可以轻易地在两个部门间流动。

但是,土地是专属的;平原上的土地适于种植小麦,而山地上的土地适于种植咖啡。

“小麦地”对于生产咖啡是无效的,“咖啡地”对于生产小麦也是无效的。

如果A国与一个偏好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短期对下列对象将发生什么?

a.对于该国的小麦和咖啡生产?

请解释。

b.对于该国小麦和咖啡的价格?

请解释。

c.对于该国的工资情况?

请解释。

d.对于该国小麦地的价格?

请解释。

e.对于该国咖啡地的价格?

请解释。

f.对于工人、小麦地所有者和咖啡地所有者的福利或购买力?

请解释。

2、假定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

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本丰富。

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a.如果两种要素在部门间是可以流动的,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

香港的资本所有者、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资本所有者、日本的劳动力?

b.现在假设劳动在部门间完全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在部门间不能流动。

即,一些资本适于生产汽车,但不适于生产服装,反之亦然。

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

香港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香港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日本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日本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劳动力?

3、假设两个国家允许商品的自由贸易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样的安排叫做共同市场),为什么预测两国贸易的程度和模式比较困难?

4、在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争论中,同一个行业的工人和资本所有者往往站在同一立场(例如,美国的汽车生产者和联合汽车工人协会,或美国的钢铁生产者和联合钢铁工人协会)。

然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预测的是,贸易对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的影响不同。

那么国际贸易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

5、简要解释为什么放大效应在预测不同集团是否会支持或反对国际贸易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6、“李嘉图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对于支持和反对自由国际贸易提供了不同的见解。

”请做出解释。

7、亚洲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国际贸易政策自由化后经历了工资的急剧上升。

这种现象与国际贸易理论的预期一致吗?

请做出解释。

8、假设PR=aLRRw+aKRRr=6Rw+4Rr,PR=aLRRw+aKRRr=7.5Rw+2.5Rr

a.如果PR=PR=10,工资和租金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b.如果PR升至12而投入系数不变,那么工资和租金的新均衡价格是多少?

c.b中的变化发生后,工人的工资可以购买的R和R是更多还是更少?

资本所有者的租金可以的R和R是更多还是更少?

实际工资、实际租金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第五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1、贸易的产品周期理论提出,经济上有效的生产的地理位置随着商品在它的生命周期的移动而变化。

这一说法在多大程度上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理论相一致?

为什么产品周期理论所提出的各种地区转移会给保护贸易论者的政策带来压力?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1、写出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公式。

解释为什么在没有产业内贸易的部门间这个指数的数值为0,在最大的产业内贸易时指数的数值为1。

2、怎样使用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

3、假设

(1)计算机软件行业表现出外部规模经济,

(2)与美国相比,印度在生产计算机软件上有比较优势,(3)印度软件市场的规模是美国市场的十分之一,(4)美国在该行业处于领先而且同时为美国和印度市场生产。

是做图分析,如果印度保护它的软件市场,将发生什么情况?

为什么?

4、你认为对于哪种类型的国家和哪种类型的商品,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比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更重要?

对于哪种类型的国家和哪种类型的商品,基于规模经济的贸易比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更重要?

请做出解释。

你的答案对关于国际贸易的政策争论有什么启示?

5、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基于规模经济而生的产业内贸易相对于基于比较优势而生的产业间贸易来讲会产生更小的政治争论?

6、如果A国每年出口一千万美元的半导体芯片,进口两千万美元的半导体芯片,A国半导体芯片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是多少?

假设你有计算256K动态随机存储器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数据。

那么你预计两个产业内贸易指数相比会如何呢?

请做出解释。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1、如果自由贸易下汽车的世界价格是20RR0美元,国内汽车生产商进口10000美元的材料,那么自由贸易下国内生产的附加值是多少?

a、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原材料不征收关税,那么国内汽车厂商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b、对进口汽车和原材料都征收25%的关税时,国内汽车厂商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c、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原材料征收50%的关税,那么国内汽车厂商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d、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原材料征收100%的关税,那么国内汽车厂商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2、说明你预期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对美国政府征收纺织品进口关税的态度和中国钢铁生产上对中国政府征收钢铁关税的态度。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消费者预期将持何种态度?

3、考察取消进口橙子关税的经济效应。

下表比较了橙子市场有关税和没有关税的区别。

第一栏是每单位橙子上征收4美元关税的情况,第二栏则是关税取消后的情况。

假设交易成本是0,供给和需求曲线是直线。

征收4美元关税自由贸易

橙子的世界价格(美元/蒲式耳)$12.00$12.00

每单位的关税(美元/蒲式耳)$4.00$4.00

橙子的国内价格(美元/蒲式耳)$16.00$12.00

国内消费的橙子量(百万蒲式耳/年)2428

国内生产的橙子量(百万蒲式耳/年)86

a、说明取消关税的经济效果.(可用图形进行说明)。

说明自由贸易和征收关税两种情形下的消费,国内生产,进口和国内价格,国际价格。

b、估计关税消除后国内的消费者得益,并加以说明。

c、估计关税消除后本国净福利的变化,并加以说明。

d、在这种情况下,桔子的最优进口关税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为什么?

在什么样的假设下“最优”关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优?

4、A国是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并且对贸易没有限制。

该国的新领导人提出增加进口关税,并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工资水平。

你同意吗?

为什么?

5、为什么广泛应用的平均关税水平的度量会低估实际关税保护程度?

6、为什么出口关税的福利效果依赖于征收关税国家的大小?

7、假设某个小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木材行业有比较优势。

a.该国对原木出口征收进口性关税,说明这种关税对消费、生产、进口、世界价格、国内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并进行解释。

b.该国木材业以本国原木为主要投入品,说明这种禁止性出口关税对本国木材业的影响,征收关税后如何影响消费、生产、价格和出口?

8、有一位外国政客认为“关税是税收但是我们不用支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说明原因。

9、假定对产品R的国内需求是Dd=90-20P,国内供给是Sd=10+20P。

a.划出产品R的国内消费曲线和供给曲线。

b.如果没有产品R的国际贸易,均衡的价格,生产数量和消费数量各是多少?

c.假定可以按照PR=1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划出供给曲线。

如果该国允许产品R的自由贸易,则均衡价格,国内生产数量,国内消费数量和本国进口数量各是多少?

d.假定本国对每单位R进口征收t=0.5的从量税,则均衡的价格,国内生产数量,国内消费数量和本国进口数量各是多少?

e.哪个集团征收关税后受益?

哪个集团征收关税后受损?

本国的福利水平提高还是降低了?

f.如果该国对R产品实施20单位的配额量,则均衡价格,国内生产和消费的数量以及进口数量分别是多少?

g.在配额制下,谁获益?

谁受损?

国家总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

10、国将对坚果的进口进行配额,规定进口量为每年大约170万磅。

a.请说明坚果在自由贸易状态下的均衡,然后指出这种配额的对国内消费国内生产以及进口和价格的影响。

b.说明这种配额的福利效应。

c.1990年,美国的主要坚果生产地乔治亚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

假设决策者们不改变配额量,请说明这次旱灾对国内消费,国内生产以及进口和价格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d.假设美国的坚果市场是一个小市场。

现在假设该市场面临的是关税而不是配额。

关税设置在使市场维持在旱灾发生前实施配额时的水平——生产,消费,进口和价格水平都和a中的水平一样。

请说明旱灾前实施这种关税的效应。

e.比较关税条件下和配额条件下的效应,它们有何共同和不同之处?

11、A国是一个在R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小国。

该国政府对每一单位该产品的出口提供10美元的补贴。

该产品的其他所有出口国均对各自每单位该产品的出口提供10美元的补贴,请评价下面的声明:

“A国的R生产厂商实际上没有从补贴中受益,然而他们却不愿意政府取消给他们的补贴。

12、1996年,美国缅因州北部的土豆生产商经历了他们的第三个歉收年,他们期待这次歉收能抬高他们产品的价格,但结果是从加拿大进口的土豆增加了。

a.请运用供求曲线说明为什么在没有进口的情况下,国内的歉收会抬高国内土豆价格?

b.同时请指出为什么进口的加拿大土豆可能阻止价格的提高?

(假设美国的土豆市场是一个小市场)

c.有进口和无进口两种情况,哪一种情况下美国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较大?

d.你认为缅因州的土豆生产商们可能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进口的增加?

13、反倾销案件中的保护主义措施包括反倾销税和VERs(自动出口限额协定)。

试比较这两种措施对国内净福利的影响。

(提示:

在不同情形下,谁将可能获得税收或配额收入?

14、设一国要求所有的进口食物都要进行特殊的检查,而国内的产品除外,这种做法会对进口品、国内产品、价格以及消费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解释其理由。

15、假设一个开放小国对帽子的国内需求函数为Q=100-P,供给函数为Q=50+2P。

a.如果世界价格是10,那么自由贸易的进口量为多少?

b.假设该国的配额是11个单位,那么国内的价格会上涨多少?

c.11个单位的配额对该国的福利有何影响?

d.如果该国与他的主要国外供货者协商达成一个11个单位的自愿出口限制,这对福利有何影响?

第八章贸易保护的依据

1、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一项贸易限制之外的政策通常能以比贸易限制更低的成本纠正某种国内扭曲?

2、评价下列观点:

“经济学家经过评估得出,对美国纺织品工业的保护导致该部门的就业机会比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增加了169,000个。

很显然,这是一种贸易保护是合理的论调,因为通过贸易保护,使美国更加富裕。

3、分析下列说法:

“如果一个美国人购买一辆美国生产的小汽车,购买汽车的钱和汽车都留在美国。

如果该美国公民购买日本汽车,汽车运往美国,而购买汽车的费用则流向日本。

无疑前者对于美国更有利,因为美国同时获得了汽车和购买汽车的费用。

4、商品R的生产具有负的外部性,但所有的外部效应都是局部的;也就是说,R的生产迫使第三方承担成本,但这些第三方只局限于生产地附近的居民。

a.如果R是A国的进口品,同时该国也在国内生产一部分该产品。

从国家的角度看,你主张实施进口关税、生产税还是消费税?

或者一样都不采用?

b.如果R是A国的进口品,同时该国不能在国内生产该产品。

从国家的角度看,你主张实施进口关税、生产税还是消费税?

或者一样都不采用?

c.如果R是A国的出口品,同时该产品有一部分在国内消费。

从国家的角度看,你主张实施出口关税、生产税还是消费税?

或者一样都不采用?

5、请为下列每一保护措施的调整提出一项替代政策:

a.幼稚产业;

b.出于国防考虑而不愿依赖进口;

c.该国出口品的生产具有负的外部性;

d.该国进口品的消费具有负的外部性。

6、定义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传统的贸易政策模型有哪些不同?

推广战略贸易政策的潜在的实际困难是什么?

7、我们已经知道贸易政策有可预知的分配作用,特别是国内产业的保护是以损害国内消费者的代价来扶持该产业的国内生产者。

在大多数国家,消费者的数量超过生产者,我们也知道国内产业保护的结果所带来的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要大大超过生产者剩余的增加。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国内生产者是怎样成功的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得到对这种产业保护呢?

8、用图形说明并解释小国的最优关税为零。

9、证明一个对世界市场有影响的大国,其供给和需求越有弹性,它就越有能力设置一个最优关税。

10、假设进口公司雇用院外活动者以确保他们有权进口有配额限制的商品。

进口商愿意为院外活动者的活动支付多高的价格?

解释理由。

假设院外活动者获得这样的金额,国内福利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1、A是一个小国,拟加入一个自由贸易区交易商品R。

从非贸易区国家进口每单位商品R的成本为10美元,从贸易区国家进口每单位商品R的成本为20美元。

目前,A国家对进口每单位商品R征收5美元的关税。

如果该国加入自由贸易区,会发生贸易创造或者贸易转移么?

为什么?

2、一些东欧转型经济国家渴望加入欧盟,相对于当前的欧盟成员国,这些国家在农业方面具有优势。

如果这些国家加入欧盟,会发生怎样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你认为哪些组织会反对或者支持这些国家加入欧盟,为什么?

3、假设一个没有参与国际贸易的劳动力丰富的经济体内部建立了一个特殊经济区,与世界其他地区自由贸易,如果劳动力不能在国家内部不能自由流动,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劳动力自由流动,会发生什么情况?

4、“关税同盟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在它建立之后,世界贸易有所扩大。

”试评论这一观点。

5、以下是危地马拉与墨西哥建立自由贸易区前后的对比数据:

自由贸易区建立前

从欧洲进口1亿单位

从墨西哥进口0单位

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第十七章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1、假设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

a、第一个方案:

A国中央银行使本国货币贬值,不过A国公民并不认为贬值是持久的。

解释汇率政策在收入和利率上的影响。

b、第二个方案:

A国中央银行使本国货币贬值,不过A国公民认为贬值是持久的。

解释汇率政策在收入和利率上的影响。

c、第三个方案:

A国中央银行使本国货币贬值,不过A国公民认为贬值是持久的并且可能引起进一步的贬值。

解释汇率政策在收入和利率上的影响。

2、一个小国的中央银行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严格的资本控制,禁止资本流入流出,央行对此的解释是:

“我们的资本控制的原因是为保护国内经济不受国外的影响。

同样的原因我们不能改变盯住汇率政策,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国内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达到我们的经济目标。

”对此进行解释。

3、香港坚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与香港进行货币交易的亚洲国家相对与美元大幅度的贬值,对香港有什么影响?

这样为什么可能引起市场参与者认为港元将会贬值?

为什么香港政策制定者努力证明港元不会贬值?

4、假设一个国家在固定汇率下变动利率,并且资本是完全流动的。

用IS-LM-BP模型解释国外利率(I)从均衡点的下降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5、一次性的贬值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使央行补充它的外汇储备,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有时,贬值使外汇市场的参与者认为可能会进一步贬值,在这种情形下,是否最初的贬值可以补充它的外汇储备,说出原因。

6、历史上,常出现一个国家迫使它的贸易伙伴跟随它采取扩张性宏观政策的现象。

假设在固定汇率下,并且资本是完全流动的,一个国家进行扩张性的宏观政策。

使用IS-LM-BP模型说明并解释国外收入从均衡点的增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7、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