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551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docx

第六张第三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 电解池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考纲展示]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

 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1|电解原理

固本探源

1.完成电解CuCl2溶液的相关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如图)

总反应方程式:

CuCl2

Cu+Cl2↑。

2.电解池及工作原理

(1)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构成条件

①有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3)电子和离子移动方向

①电子:

从电源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②离子:

阳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阴极;阴离子移向电解池的阳极。

典例引领

[典例1]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铜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中Cu2+从b电极向a电极迁移

D.若a为铜,则a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拓展延伸]      

若将CuSO4换成Na2SO4溶液,请写出阴、阳极反应方程式,并判断溶液的阴极区、阳极区和溶液的酸碱性变化。

【提示】 阳极:

4OH--4e-===O2↑+2H2O,该极显酸性;阴极:

2H++2e-===H2↑,该极显碱性

溶液的pH不变。

题组强化

●题组1—电解规律

1.(2014·海南高考)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

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

2.(2013·北京高考)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

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CuSO4   B.H2O

C.CuOD.CuSO4·5H2O

[规律方法]

       电解池实验现象和溶液pH变化分析技巧

(1)分析电极、电极区的pH及实验现象时,要从电极反应入手,如电解CuSO4溶液,阳极发生4OH--4e-===2H2O+O2↑,OH-浓度减小,溶液酸性增强。

(2)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pH及实验现象时,要从总反应入手,如电解CuSO4溶液的总反应式为2CuSO4+2H2O

2Cu+2H2SO4+O2↑,所以整个电解质溶液酸性增强。

(3)判断电极附近溶液pH变化,可以通过一般经验进行判断:

不论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如果pH发生变化,一般失电子的电极pH减小,得电子的电极pH增大。

●题组2—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4.(2015·四川高考)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Cl-+2OH--2e-===ClO-+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2H2O+2e-===H2↑+2OH-

D.除去CN-的反应:

2CN-+5ClO-+2H+===N2↑+2CO2↑+5Cl-+H2O

5.(2015·浙江高考)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H2O+2e-===H2+O2-

CO2+2e-===CO+O2-

C.总反应可表示为:

H2O+CO2

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6.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2)(2014·四川高考节选)MnO2可作超级电容器材料。

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2013·大纲全国卷高考)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电解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 

(1)Pb2++2H2O-2e-===PbO2↓+4H+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Pb2++2e-===Pb↓ 不能有效利用Pb2+

(2)Mn2++2H2O-2e-===MnO2+4H+

(3)2Al2O3

4Al+3O2↑

[思维建模]

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模式

●题组3—有关电解的计算

7.(2016·潍坊模拟)1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离子

Cu2+

Al3+

NO

C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1

1

a

1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呈酸性

B.a=3

C.阳极生成1.5mol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8.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mL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  )

A.4×10-3mol/LB.2×10-3mol/L

C.1×10-3mol/LD.1×10-7mol/L

[规律方法]

       电化学定量计算的三种方法

(1)根据电子守恒

用于串联电路中电解池阴阳两极产物、原电池正负两极产物、通过的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2)根据总反应式

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出比例式计算。

(3)根据关系式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建立起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构建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考点2|电解原理的应用

典例引领

[典例2] 

(1)(2015·山东高考节选)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

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

B极区电解液为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电解过程中Li+向________电极迁移(填“A”或“B”)。

(2)(2014·山东高考节选)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

由有机阳离子、Al2Cl

和AlCl

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钢制品应接电源的________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________。

【解题导引】 

(1)电解制取LiOH原理上与哪种物质相似?

放电规律如何?

(2)“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1)与电解NaCl溶液相似,H+在阴极放电产生H2,Cl-在阳极放电,产生Cl2。

(2)根据题意阴极应为阴离子Al2Cl

放电生成AlCl

和Al。

【答案】 

(1)LiOH 2Cl--2e-===Cl2↑ B

(2)负 4Al2Cl

+3e-===Al+7AlCl

 H2

考点精析

电解原理应用中的几个要点

 

(1)阳离子交换膜(以电解NaCl溶液为例),只允许阳离子(Na+)通过,而阻止阴离子(Cl-、OH-)和分子(Cl2)通过,这样既能防止H2和Cl2混合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影响烧碱质量。

(2)电解或电镀时,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必为金属电极——阳极;电极质量增加的电极必为阴极,即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吸附在阴极上。

(3)电解精炼铜,粗铜中含有的Zn、Fe、Ni等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活泼性小于铜的杂质以阳极泥的形式沉积。

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Cu2+浓度会逐渐减小。

(4)电镀时,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的数目跟阴极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因此电镀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题组强化

●题组1—电解原理的基础应用

1.(2013·山东高考节选)如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____________(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节选)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2013·广东高考节选)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4)(2013·大纲全国卷节选)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

(5)(2012·新课标全国卷节选)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

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应是图中电极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MgCl2(熔融)

Mg+Cl2↑ Mg+2H2O

Mg(OH)2+H2

(2)2Cl-+2H2O

2OH-+H2↑+Cl2↑或

[2NaCl(熔融)

2Na+Cl2↑]

(3)Ag++e-===Ag

(4)O2、CO2(CO)

(5)c Cu2++2e-===Cu Au、Ag以单质的形式沉积在c(阳极)下方,Fe以Fe2+的形式进入电解液中

[规律总结]

       电解原理应用的“三看”

(1)一看电极材料,若是金属(Au、Pt除外)作阳极,金属一定被电解(注Fe生成Fe2+)。

(2)二看介质,介质是否参与电极反应

(3)三看电解质状态,若是熔融状态,就是金属的电冶炼。

●题组2—电解原理的“创新”应用

3.(2015·福建高考)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

D.a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4.(2016·南京二模)利用图中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

+2H++e-===S2O

+2H2O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

+4H+

D.电解时,H+由阴极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到阳极室

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节选)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

“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1)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

将“四室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

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

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________杂质。

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2H2O-4e-===O2↑+4H+

(2)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

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PO2

(3)PO

 H2PO

或H3PO2被氧化

考点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固本探源

1.金属腐蚀的本质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2.金属腐蚀的类型

(1)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

类型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跟非金属单质或电解质溶液直接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联系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2)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

以钢铁的腐蚀为例进行分析:

类型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条件

水膜酸性较强

水膜酸性较弱或呈中性

电极

反应

负极

Fe-2e-===Fe2+

正极

2H++2e-===H2↑

O2+2H2O+4e-

===4OH-

总反应式

Fe+2H+===

Fe2++H2↑

2Fe+O2+2H2O

===2Fe(OH)2

联系

吸氧腐蚀更普遍

 铁锈的形成:

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xH2O(铁锈)+(3-x)H2O。

3.金属的防护

(1)电化学防护

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

a.负极:

比被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

b.正极:

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②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原理

a.阴极:

被保护的金属设备;b.阳极:

惰性金属。

(2)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不锈钢等。

(3)加防护层,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

典例引领

[典例3] (2015·上海高考)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

2H++2e-===H2↑

考点精析

判断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

 

(1)对同一电解质溶液来说,腐蚀速率的快慢: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2)对同一金属来说,在不同溶液中腐蚀速率的快慢:

强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溶液中>非电解质溶液中。

(3)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腐蚀速率越快。

(4)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

题组强化

●题组1—金属腐蚀的类型

1.(2012·山东高考)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与N连接时,铁被腐蚀

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

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D.K与M连接时,石墨电极反应:

4OH--4e-===2H2O+O2↑

3.(2014·安徽高考)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

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图1     图2     图3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0.2

2.0

90.0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

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

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__________;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

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答案】 

(1)②2.0 ③碳粉含量的影响

(2)吸氧 见右图 还原 O2+2H2O+4e-===4OH-(或4H++O2+4e-===2H2O)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4)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①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导气管);

②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

③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

如果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

否则假设一不成立。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给分)

[归纳总结]

       金属腐蚀类型判断

(1)金属与电解质溶液、O2、Cl2等直接反应为化学腐蚀。

(2)金属活动顺序表氢前金属,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在潮湿空气、酸性很弱或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后金属的电化腐蚀均为吸氧腐蚀。

●题组2—金属腐蚀的防护

4.(2013·北京高考)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5.电化学原理在防止金属腐蚀、能量转换、物质合成等方面应用广泛。

图1       图2

(1)图1中,为了减缓海水对钢闸门A的腐蚀,材料B可以选择________(填字母)。

a.碳棒   b.锌板   c.铜板

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材料B需定期拆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钢闸门C作________极。

若用氯化钠溶液模拟海水进行实验,D为石墨块,则D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检测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锌等作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Zn-2e-===Zn2+)不断遭受腐蚀,需定期拆换

(2)阴 2Cl--2e-===Cl2↑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试纸变蓝,证明生成氯气(或取阳极附近溶液滴加淀粉KI溶液,变蓝)

课堂小结

(教师用书独具)

1.牢记2个概念

(1)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2.明确电子、离子的迁移方向

(1)电子:

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2)离子:

阳离子→电解池阴极;阴离子→电解池阳极。

3.牢记电解池两极的放电顺序

(1)阴极:

阳离子放电顺序:

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Na+>Ca2+>K+。

(2)阳极:

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分层限时跟踪练(二十一)

(限时:

45分钟)

1.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u-2e-===Cu2+

2.下列有关钢铁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一层铬,防止生锈

B.外加直流电源保护钢闸门时,钢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2H2O+O2+4e-===4OH-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的负极反应:

Fe-3e-===Fe3+

3.(2012·海南高考)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

A.HCl、CuCl2、Ba(OH)2

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

D.NaBr、H2SO4、Ba(OH)2

4.(2012·上海高考)如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5.图Ⅰ的目的是精炼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Ⅰ中a为纯铜

B.图Ⅰ中SO

向b极移动

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

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

6.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甲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B.装置甲中,铁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Fe3++e-===Fe2+

C.装置乙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Ⅱ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

D.若用装置丙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7.(2016·合肥第一次质检)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中阳极上析出红色固体

B.装置乙中铜片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C.装置丙中外电路电流方向:

b极→a极

D.装置丁中阴极反应:

2Cl--2e-===Cl2↑

8.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用导线连接,电子由碳经过导线流向铁

B.a和b用导线连接,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3e-===Fe3+

C.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可以防止铁被腐蚀

D.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负、正极,电压足够大时,Na+向铁电极移动

9.将含有CuSO4、NaCl、KNO3各1mol的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进行电解(电极均为石墨且质量相等),如图1所示。

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b电极质量增加;常温下,三个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电时间的变化如图2。

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