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563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docx

第一部分选择题占54分

.tw/senior/seniorteach/stfastnews/stcfastnews/stcfastnews0/stcfastnews0_8.htm

第一部分﹕選擇題(佔54分)

 壹、單一選擇題(佔36分)

說明:

第1題至第18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

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各組「」內的字,讀音不同的選項是:

甲、自「暴」自棄/自「暴」其短 乙、滿腹經「綸」/羽扇「綸」巾

丙、湯「匙」碗盤/車門鑰「匙」 丁、強力遊「說」/「說」服技巧

戊、蠻「橫」無理/「橫」行霸道 己、頑「強」抵抗/脾氣倔「強」

(A)甲乙丙丁(B)甲乙丙己(C)乙丁戊己(D)丙丁戊己

【標準答案】(B)

【試題解析】

甲、ㄅㄠˋ/ㄆㄨˋ。

  乙、ㄌㄨㄣˊ/ㄍㄨㄢ。

 

丙、ㄔˊ/ㄕ˙。

    丁、ㄕㄨㄟˋ/ㄕㄨㄟˋ。

戊、ㄏㄥˋ/ㄏㄥˋ。

  己、ㄑㄧㄤˊ/ㄐㄧㄤˋ。

【未來趨勢】字音測驗是以前聯考、推甄的基本題型,今年大學多元入學新制的學科能力測驗亦承其「遺風」,相信以後的學測,必然固守此一基本題型,同學平日讀書務必留意「同字異讀」的特殊字眼。

2.文字所屬的「部首」,往往與「字義」相關。

下列與文字部首相關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相」與「目視」有關,故屬於「目」部

(B)「韌」與「皮革」有關,故屬於「韋」部

(C)「魚」須「火烤」才能吃,故屬於「火」部

(D)「席」是「織物」的一種,故屬於「巾」部

【標準答案】(C)

【試題解析】

(A)相,《說文》解為「省視也,目木」,屬於會意字,一般同學往往就字形結構,誤以為是「木」部。

(B)韌,是形聲字,「韋」,指熟治之獸皮﹔「刃」是讀音,凡形聲字,「形」便是部首。

(C)魚,是象形字,「 」是魚頭,「田」是魚身,「 」是魚尾。

由小篆變為隸書,為書寫方便,中國文字的六書原則已多不復見,何況是由隸書變為楷書。

(D)席,據說文﹕「巾,庶省聲」,故為形聲字,如(B)解析,「巾」是其部首。

【未來趨勢】時下學生每遇生難字,往往有邊讀邊,不求甚解,很少有查字典的習慣,即使查字典,亦多逕查字音,很少注意部首歸屬問題。

電腦打字,無論倉頡或無蝦米等輸入法,將中國文字完全拆解得不倫不類,對於平日少查字典的同學而言,更難以掌握每個字的部首。

今年出的是查部首,或許今年第二次學測或明年就出簡易的六書辨識。

3.下列文句□內的用字若完全正確,則□中應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唉,經濟不景氣,就連多利集團也傳出跳票,聽說他們的財務狀況□□可危哩。

」「你說的是那家□□大名、擁有數十家連鎖店的大企業﹖」「沒錯。

現在他們的員工、下游廠商和投資者全都憂心□□。

」「怎麼會這樣﹖」「這原因可複雜了,且聽我□□道來。

(A)急急/頂頂/沖沖/委委   (B)急急/鼎鼎/沖沖/委委

(C)岌岌/頂頂/忡忡/娓娓   (D)岌岌/鼎鼎/忡忡/娓娓

【標準答案】(D)

【試題解析】岌岌﹕危險的樣子,常與「可危」連用。

鼎鼎﹕盛大的樣子,常與「大名」連用。

忡忡﹕憂愁的樣子,常與「憂心」連用。

娓娓﹕談論久而不止的樣子。

常用於形容說話或述事,如「娓娓不倦」、「娓娓動聽」、「娓娓道來」。

【未來趨勢】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語,其關鍵字的字形辨正,是很好的題型,平日讀書,不止「口到」便好,更要「眼到」,仔細辨識清楚,切莫掉以輕心,信手瞎謅。

總之,字形辨正在未來的學測試題中,當屬基本題型。

4.下列文句「」的「許」字,不屬於動詞的選項是﹕

(A)以粒如粟米「許」,投水中,俄而滿大盂也

(B)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

(C)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標準答案】(A)

【命題出處】(A)東漢郭憲撰《洞冥記》。

(B)《史記‧高祖本紀》。

(C)《孟子‧公孫丑上》。

(D)《孟子‧梁惠王上》。

【試題解析】(A)用來表示事物的大小,是不定數詞。

(B)給與,是動詞。

(C)興也,是動詞。

(D)信也,是動詞。

【未來趨勢】以往聯考、推甄也常考詞性辨識的題型,今來學測亦「蕭規曹隨」,由此可推知,以後的學測,甚至第二階段的指定科目考試,出現的機率一定很高,請同學平日讀書要了解句型結構的常規,以便分辨。

5.下引是一段現代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山中一夜,(甲)天光從蛇藤的臂膀之隙流瀉下來,(乙)無夢,(丙)卻被吹落在臉上的葉子拍醒,(丁)像千萬隻山靈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我。

」(簡媜〈布衣老人〉)

(A)甲丁乙丙  (B)乙丙甲丁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標準答案】(B)

【測驗目標】文法結構之辨識與作品之欣賞

【命題出處】簡媜〈布衣老人〉。

【試題解析】首先仔細體會文意,「打量」人家,要用「眼睛」,所以(丁)要奠後。

其次「卻被拍醒」是轉折語,其前應是與「醒」相對的狀態,可知(乙)(丙)相連。

(由以上兩點已可推知答案)最後利用譬喻修辭技巧判斷「像千萬隻山靈的眼」是在形容「天光」,故知(甲)在(丁)前。

【未來趨勢】文句重組的題型,包含近體詩、現代詩、文言文、白話文,在以往聯考、推甄時期,已是屢見不鮮。

相信這種題型必然也是日後學測的「卷上常客」之一。

同學平日讀書宜多留意作品的情境鑑賞。

6.一貫以「回憶」為主題,表現親情的溫暖與人性的美好,從而樹立其特殊風格,奠定其散文史地位的女作家是﹕

(A)琦君 (B)林海音 (C)林文月 (D)張秀亞

【標準答案】(A)

【測驗目標】辨識重要作家的作品特質

【試題解析】琦君(潘希真)在現代女作家群中,是以念舊著名的,所寫散文以童年往事和懷念母親為主題的作品較多,親情洋溢,感人至深。

【未來趨勢】作家的風格及作品的特色,是以往聯招及推甄的試題主流,學測自不能例外。

所以同學讀書,對古今作家的文風及作品內涵宜多了解。

7.下引兩段散文□內的詞語,請依文意仔細推敲,選出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甲、「這天下著大雨,而且風勢猛勁,黃浦江上濁浪□□,好像一鍋煮開了的水,正在沸騰。

」(白先勇〈等〉)乙、「驚蟄以來,幾場天轟地動的大雷雨當頂□□,沙田一帶,嫩綠稚青養眼的草木,到處都是水汪汪的,真有□□□□的意思。

」(余光中〈牛蛙記〉)

(A)排空/瀉下/霧失樓臺  (B)千尺/灌下/芳草萋萋

(C)滔滔/注下/煙靄茫茫  (D)滾滾/砸下/江湖滿地

【標準答案】(D)

【測驗目標】閱讀作品之能力與詞語、成語之應用

【命題出處】白先勇〈等〉、余光中〈牛蛙記〉

【試題解析】「開水沸騰」最適合形容江河「滾滾」的景象,「排空」、「千尺」形容巨浪,「滔滔」形容水盛大。

「大雷雨」用「砸下」最別出心裁,正是余光中的詩文風格。

「到處都是水汪汪」的景象,不可能與「煙霧」、「芳草」相聯想,所以選擇「江湖滿地」。

【未來趨勢】缺空字詞的選擇題型,包含文言文、白話文、各類詩歌,以前聯考、推甄都曾出過,是考驗學生閱讀及鑑賞作品的能力最好的途徑,應是日後學測的主流題型。

8.每個人說話的口吻通常與他的性格相應,因此作家在塑造人物時,也會藉言談來凸顯其性格。

下列引文為《紅樓夢》某位人物所說的話,依據你對《紅樓夢》人物的認識,最可能講這番話的人是﹕

「你尤家的丫頭沒人要了﹖偷著只往賈家送﹗難道賈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絕了男人了﹗你就願意給,也要三媒六證,大家說明,成個體統才是﹗你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竅,國孝家孝兩重在身,就把個人送來了。

這會子被人家告我們,我又是個沒腳蟹,連官場中都知道我利害吃醋,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我來了你家,幹錯了什麼不是,你這等害我﹖」

(A)王熙鳳 (B)林黛玉 (C)薛寶釵 (D)劉姥姥

【標準答案】(A)【測驗目標】辨識重要文化典故的內涵

【命題出處】《紅樓夢》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賺入大觀園,酸鳳姐大鬧寧國府」。

【試題解析】從文中「連官場中都知道我利害吃醋」一語,再對照〈劉老老〉(南一國文第四冊)一文中關於「鳳姐兒」一項注釋﹕「王熙鳳是《紅樓夢》中一位好強、狠辣、慧黠又詼諧的角色。

」即可推測出來是王熙鳳的語氣。

【未來趨勢】從肢體動作或說話語氣,推測人物的個性或語出何人,以往推甄及聯考也曾出過,學測「步上後塵」,便不足怪了。

在諸多小說人物中,除《紅樓夢》外,《三國演義》、《水滸傳》的重要人物言行作風也要多留意。

9.下列四句本為一副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選出最適當的排列方式﹕

甲、眾纔一旅 乙、人惟八千 丙、項籍用江東之子弟 丁、孫策以天下為三分(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乙﹔丁,甲。

 (D)丁,甲﹔丙,乙。

【標準答案】(D)【測驗目標】修辭能力與文化常識

【試題解析】對聯的寫作原則,上下兩句平仄相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同,且上聯末字為仄聲,下聯末字為平聲。

準此,上聯的第二句可能(甲)或(乙),下聯的第一句可能是(丙)或(丁)。

經實際排列,只有(D)選項符合要求。

【未來趨勢】對聯的組合,以前聯考及推甄都曾考過,是測驗學生的基本語文常識,只要掌握對聯的基本原則,一定十拿九穩。

另外從對聯辨識所歌詠者為何許人物的題型,也曾出現在推甄試題,請同學一併隨時留神。

10.下引兩首絕句□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甲、「曉覺茅檐片月低,依稀鄉國夢中□。

世間何物催人老﹖半是雞聲半馬啼。

」(王九齡〈題旅店〉)

乙、「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

」(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A)離/青/燈(B)移/明/鱗(C)迷/螢/星(D)期/紅/情

【標準答案】(C)

【測驗目標】鑑賞作品,詞性、修辭與文法結構之辨識

【命題出處】王九齡〈題旅店〉、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試題解析】近體詩缺空字的選填,首先須掌握格律,如每句的偶數字的平仄的相對變化及偶數句的末字必須押韻,然後再配合詩的情境,便可從容選出正確答案。

如(B)的「鱗」即不韻,(D)的「紅」不合月夜的情境,均可先刪去。

(A)與(C)相較,則(C)勝過(A)。

【未來趨勢】近體詩缺空字的選填,以前推甄常考,如今學測又出現,應知大考中心負責命題的教授有此「癖好」,請同學們要心裡有數,平時多涵泳唐宋時代的近體詩。

11.下列一段史書文字,若依文意及史書體例推斷,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明年八月,熹宗疾□□,召王入,受遺命。

丁巳,即皇帝位,○○○○,以明年為△△△△△。

九月甲申,追諡生母賢妃曰孝純皇后。

丁亥,停刑。

庚寅,冊妃周氏為皇后。

」(《明史》)

(A)□□應是國君的身體狀況,或為「已癒」

(B)○○○○應是新君即位後的措施,或為「大赦天下」

(C)△△△△△應是新君即位後的年號,或為「莊烈帝元年」

(D)從記錄的內容來看,這段文字最可能見於史書中的「列傳」

【標準答案】(B)【測驗目標】基本國學及文化常識之應用與辨識

【命題出處】《明史》

【試題解析】憑藉基本歷史常識,熹宗之後便是思宗,年號崇禎。

依史書體例知「莊烈帝」是諡號。

(史書中出現「╳帝」、「╳宗」均為諡號)正史中「本紀」以記帝王,「世家」以記諸侯,「列傳」以記人物。

一般新君登基,大都會實施大赦,以示仁愛。

由文意可知,「受遺命」當是熹宗病危之際。

【未來趨勢】本題是一種全新的嘗試,綜合史書體列的認知及文意的理解,極具有鑑別度,類似的題型,不僅可以出現在學測,亦可出現於指定科目考試。

12-15為題組

下列短文有四個空格,請自參考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現代社會講求高EQ,然而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以「無怨」為基礎。

針對如減低人我之間的怨,《論語》中有許多精闢的見解。

例如埋怨、生氣往往來自他人輕忽我們的才能、誤解我們的理想,所以孔子便以12勸勉我們在此情況下要處之泰然。

而當別人對我們產生怨尤,我們便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13就是提醒我們﹕凡事貪好處、佔便宜,必定惹人討厭。

相反的,如果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自然到哪裡都不會得罪人,正是孔子說的14。

至於若遭別人欺負,該以什麼態度回應呢﹖孔子認為應該15,才能維持人與人之間公平、合理的相處之道。

(A)「以直報怨」(B)「以德報怨」(C)「貧而無怨」

(D)「放於利而行,多怨」(E)「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F)「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G)「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H)「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I)「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J)「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標準答案】12.(E) 13.(D) 14.(I) 15.(A)

【測驗目標】文意的辨識與應用【命題出處】文化教材(《論語》)

【試題解析】

12.由「泰然面對遭受別人的輕忽與誤解」,可知選(E)最恰當。

13.由「貪好處、佔便宜、惹人厭」,可知選(D)最恰當。

14.由「凡事多為人著想,便不致得罪人」,可知選(I)最恰當。

15.由「以公平、合理回應受侮」之道,可知選(A)最恰當。

【未來趨勢】活用《論》、《孟》章句及古今偉人名言的題型,在大考中心所提供的參考試卷曾經出現,可知大考中心的命題教授,對類似的題型情有獨鐘,日後學測相信會再度出現。

16-18為題組

下列短文有三個空格,請自各題參考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古人對於女性的態度,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像16的說法,就強化了「男尊女卑」的觀念,將女性矮化為被宰制的角色。

正因如此,一旦女性涉入原屬男性所掌控的領域,便引起男性的不安,成語17即帶有對女性「竊位」的排拒。

而在諸多維護男權、貶抑女性的言論中,最偏差者莫過於將男性在政治上的失敗歸咎於女性,例如「商之興也以簡狄,及其亡也以妲己﹔周之興也以文母,及其亡也以18」的歷史解釋,竟要女性擔起傾覆國家的罪名,無疑是替男性昏君卸責的託辭。

類似這些既不客觀、也不公平的看法,是我們今天必須揚棄的。

16.(A)「君子之道,造端於夫婦」

(B)「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C)「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

(D)「天子聽外治,后聽內職。

教順成俗,內外和順,國家治理,此之謂盛德」

17.(A)「牝雞司晨」(B)「傾國傾城」(C)「陰盛陽衰」(D)「越俎代庖」

18.(A)貂蟬(B)西施(C)褒姒(D)妹喜

【標準答案】16.(B)17.(A)18.(C)

【測驗目標】文意、成語之辨識與應用及文化常識之辨識

【命題出處】16.(A)《中庸》。

(B)《後漢書‧烈女傳》。

 (C)《周易‧序卦傳》。

(D)《禮記》。

【試題解析】16.(A)和(C)旨在說明人倫肇始之道。

(B)頗有夫尊婦卑之意。

(D)說明帝、后分職而治之道。

17.(A)喻婦人專權。

牝,音ㄆㄧㄣˋ,雌性的禽獸。

(B)喻美女。

(C)喻女多男少。

(D)喻超越職權。

18.本題作答原則,在掌握選項中各美女的時代。

(A)貂禪,東漢末王允之歌妓,初許呂布,後獻董卓。

(B)西施,春秋時代越國之美女,越亡,獻於吳王夫差,以亂其政。

(C)褒姒,周幽王之寵妃。

幽王為博其一笑,嘗舉烽火以戲諸侯。

(D)妹喜,夏桀之妻。

【未來趨勢】以代之興衰、俗之文野為主題,輔以人物之言行事蹟,是一項很有創意的題型,同學平日讀書之際,宜將文、史多作融會貫通,以備不時之需。

正是「毋恃學測之不考,正恃吾有以待」。

19.文字在使用時,常由字面原本的意義,轉變為另外的意義,例如「他幾度上籃,都被對方蓋火鍋」,句中「蓋火鍋」即非字面「蓋上火鍋」之意,而是指「籃球被拍下」。

下列文句「」內的詞,亦屬此類的選項是﹕

(A)車多擁擠時,十字路口仍應保持「淨空」,以避免交通阻塞

(B)選前最後一夜,各政黨輔選明星忙著陪候選人「掃街」拜票

(C)面對恐怖份子再度發動攻擊的傳言不斷,白宮忙著「消毒」以安人心

(D)他曾飽受流言的困擾,又同時面對失業的打擊,但如今都已安然度過,總算是「雨過天青」

(E)部分百貨業以開架銷售的方式刺激化妝品的買氣,一天的營業額竟高達數百萬元,同業無不「跌破眼鏡」

【標準答案】(B)(C)(D)(E)【測驗目標】詞語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

(A)淨空,「淨」與「空」同義,指空無一物﹔在本選項中,意義並無轉變他用(B)掃街,原指清淨街道,在本選項中,是指沿街挨家挨戶之意。

(C)消毒,原指殺滅病原細菌,預防病毒之傳染﹔在本選項中,是指消弭謠言,以安定人心。

(D)雨過天青,原指初霽時的天色﹔在本選項中,是指惡運已去,好運來到。

(E)跌破眼鏡,原指眼鏡墜地破碎﹔在本選項中,是指出人意料之外。

【未來趨勢】詞語古今義之轉變,或原義與使用義之差異,在以往推甄曾經考過,未來的學測也有可能再度現身,請同學平日宜用心多方蒐集,以防萬一。

然此類題型,偶一為之,尚覺新鮮,若屢為之,便失之無趣。

20.下列是一段有關古典詩歌發展的敘述,其中對處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先秦時期有北方的《詩經》與南方的《楚辭》,前者句型以(a)為主,自有莊重之音﹔後者則以帶有(b)字的語氣詞構句,別成曼妙之調。

(c),五言詩的寫作已臻於成熟,由一群佚名文人所作的(d),即為此時的代表作。

到了(e),七言詩也日益流行,並漸漸注重聲韻格律。

迄唐代繼承前代句型與聲律的實驗成果,終於確立近體詩的規範。

(A)(a)應填入「四言」(B)(b)應填入「兮」

(C)(c)應填入「西漢末期」(D)(d)應填入「古詩十九首」

(E)(e)應填入「東漢初期」

【標準答案】(A)(B)(D)【測驗目標】文學常識之辨析

【試題解析】(C)西漢末期→東漢末期。

因為《古詩十九首》經後代學者考證,殆為東漢末期的作品。

(E)東漢初期→南北朝。

南朝宋沈約作「四聲譜」,創四聲八病之說,因此詩文的韻律漸漸形成,平仄的講究日益嚴密,唐代近體詩的格律即其遺緒。

【未來趨勢】各項文體的發展及其特色,是國學常識測驗的主流,以往聯考、推甄均曾大量出題,日後學測,此類型的題目當不會寂寞,同學們宜多下工夫,除文體外,其代表作家的風格及作品,亦當一併熟讀。

21.「紅色」在民間傳統中具有吉祥之意,如撮合姻緣稱為「牽紅線」,以「紅包」代稱禮金等。

但與「紅色」相關的詞彙,由於形成時各有背景,運用上也各有慣例,因此「紅」的意義也不一定相同。

下列與「紅(赤)」相關詞彙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紅」可用來指「行情好」,如稱深受歡迎的歌手為「當紅炸子雞」,股價指數止跌回升為「由黑翻紅」

(B)用「紅」來形容眼睛,有時是亢奮之意,如「歹徒殺紅了眼」﹔有時是讚歎之意,如「他的表現令人眼紅」

(C)「紅顏」在古文中有時指美女,如「衝冠一怒為紅顏」﹔有時則指年少,如「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D)由於前蘇聯使用紅色旗幟,因此「赤化」一詞便成為受共產主義支配的代稱,如「古巴遭赤化」

(E)西式簿記用紅色字記錄透支賬目,因此「赤字」一詞即指支出超過收入,如「預算出現赤字」

【標準答案】(A)(C)(D)(E)【測驗目標】詞語之辨識與應用

【試題解析】(B)「殺紅了眼」的「紅」是指完全泯滅人性,兇殘駭人之意。

【未來趨勢】本題與第19題極為類似,都是在考詞語使用時的意義變化。

同學們只要平時稍微留意同儕的談話,偶爾看看股市盤面分析、關心報章雜誌上的國家、世界大事,這類題目便可輕易「罩住」。

然此類題目,偶一為之,尚稱有創意﹔若屢為之,不免淪為「走火入魔」之譏。

22.文學創作使用具體物象設喻,往往可使讀者對被描寫的事物獲致更鮮明的印象。

下列詩句,運用這種技巧的選項是﹕

(A)香煙攤老李的二胡/把我們家的巷子/拉成一綹長長的濕髮

(B)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不住地變換它底眼瞳/致令我的形象變異如流水

(C)風/像一個太悲涼了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D)山寺的長檐有好的磬聲/江南的小樓多是鄰水的/水面的浮萍被晚風拂去/藍天從水底躍出

(E)黃昏的林子是黑色而柔和的/林子裡的池沼是閃著白光的/而使我沉溺地承受它的撫慰的風呵/一陣陣地帶給我以田野的氣息

【標準答案】(A)(B)(C)【測驗目標】修辭之辨識與應用

【試題解析】本題是在考譬喻修辭。

(A)略喻。

(B)隱喻。

(C)明喻。

【未來趨勢】與修辭有關的試題,以往聯考及推甄都曾多次考過,請同學宜多留心。

除譬喻外,諸如摹寫、轉品、誇飾、借代、轉化、雙關、層遞等,均須仔細蒐集資料,日後學測出題的機率相當高。

23.詩歌有直接抒發主觀情感者,也有安排人物、事件、對話加以敘述者。

下列詩句,屬於後者的選項是﹕

(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B)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C)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D)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E)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標準答案】(B)(D)(E)【測驗目標】作品之閱讀與鑑賞

【命題出處】(A)曹操《短歌行》。

(B)王維《送別》。

(C)李白《將進酒》。

(D)杜甫《石壕吏》。

(E)佚名《木蘭辭》。

【試題解析】本題在考詩歌中運用人物對話的敘述方式。

(B)「問君」、「君言」有相互答問的情形。

(D)「聽婦前致詞」有答話陳詞的情形。

(E)「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為父問﹔「女亦無所思」以下為女答,有問答的情形。

【未來趨勢】詩歌情境的鑑賞及寫作的技巧,是考驗學生的基本語文能力很好的題目,這類題型值得一出再出,同學們宜於平日多加涵泳,案頭若能具備一本《唐詩三百首》或《宋詞三百首》,隨時翻閱,厚植實力,日積月累,一定受益無窮。

24.下列文字是《三國志‧蜀書》有關「劉備託孤於諸葛亮」一事的記載,仔細閱讀後,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

(A)本段文字有三個人物,主角是劉備

(B)後主在文中完全沒有對話,可說僅是整個事件的一個道具而已

(C)劉備告訴諸葛亮﹕「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能是真心話,也可能是一種權謀

(D)先主薨後,諸葛亮的作為堪稱符合孔子所說「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E)讀歷史不僅是看故事而已,還應培養在文字背後尋找真相的能力。

上列引文看似單純敘事,實深寓言外之意

【標準答案】(A)(B)(C)(D)(E)或(A)(B)(C)(E)

【測驗目標】閱讀及辨析能力【命題出處】《三國志‧蜀書》

【試題解析】本文提及先主劉備、諸葛亮、後主劉禪等三人,而以先主劉備與諸葛亮的對話為重心,後主劉禪完全沒有對話,猶如今日戲劇中路人甲、路人乙,無關緊要。

有人以為先主劉備城府甚深,其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非真意,目的是在是逼使諸葛亮當眾表明不存貳心,日後不致有假借「眾意難違」,廢後主而自立之事。

孔子之言旨在稱揚君子品節高尚、忠貞不移,正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跡。

【未來趨勢】除史傳人事外,諸子寓言短文亦值得出類似的題型,只要同學們具有起碼的語文閱讀能力,作答應不困難。

【編  按】依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二月二十一日上午公布九十一年學測各科試題疑義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