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674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赵红丽卢玉文

 

摘要:

随着新疆经济的增长,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采用199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新疆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并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态分析,进而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能源消费,经济增长,VAR模型

 

一、引言

能源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能否持续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战略地位越来越明显,也引起世界各国对能源问题的关注。

国际上普遍采用1969年美国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提出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来研究消费(EC)与经济增长(GDP)之间的关系,大致得出了三种主要结论:

一是经济增长决定于能源消费,即EC是因,GDP是果;二是能源消费决定于经济增长,即GDP是因,EC是果;三是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互相决定、互为因果。

能源经济学理论认为,行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张丽峰(2005)利用协整理论检验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与产业发展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不同,GDP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重工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带动了国内能源消费的增长。

新疆是能源重要输出地,也是支持全国能源消费的重要门户,全国性的煤、电、油等能源的全面紧张会给资源产出地的新疆带来很大的担忧。

新疆应该如何根据能源的有效配置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特别是自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日益加快。

各类资源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原煤的比重逐步下降,原油和天然气的比重逐渐上升;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

2000年以后,新疆能源消费逐步进入上升期,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为主的消费升级对能源消耗增大,依赖性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原材料开采加工为主的重工业比重的上升也带动了能源消费的增长。

无论是生活消费还是工业化进程加快,新疆对能源的需求都已进入持续上升阶段。

在此情况下,新疆唯有首先处理好自己内部能源与经济的关系,才可能有余力更好地支持全国的发展。

因此,研究新疆各个产业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选取新疆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1990年-2008年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试图揭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及动态关系,找出新疆这一特定地区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美国学者Nelson在其研究中曾指出,多数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都是不稳定的。

因此,作为分析的第一步,要对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和GDP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其平稳性。

(二)序列之间的协整性检验

若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其线性组合后的序列呈平稳性,则称这些序列变量之间有协整关系。

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目前有许多方法,如Engle-Granger两步法、Johansen极大似然法等。

通过检验存在协整关系,说明白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就存在真实的长期稳定关系,对它们的回归不是虚假回归。

因此,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AIC定价确定滞后期,采用Johansen检验法对logGDP和logX1、logX2、logX3序列进行了协整关系检验。

(三)VAR模型的设定

向量自回归模型是基于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构造的非结构化多方程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及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从而揭示各种经济波动对经济变量形成的影响。

建立VAR模型需要正确确定滞后期p。

如果p太小,误差项的自相关有时会很严重,可能会导致待估参数的非一致性,导致自由度减小,会影响待估参数的有效性。

1.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表示一个内生变量对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反应,是用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单位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产生的影响,可以揭示一个区域三次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

2.方差分解。

与脉冲响应函数相比较,方差分解提供了另外一种描述系统动态的方法。

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系统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相反,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通过将一个变量冲击的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的随机冲击所做的贡献,计算出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冲击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重,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在相互冲击时的相对重要程度。

三、新疆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本文采用1990年-2008年新疆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为亿元人民币,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X1),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X2),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X3),由于统计年鉴上的GDP数据是基于当年价格计算的,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故将GDP的数据按1978年的不变价格换算成实际GDP(数据来源于1978年至2009年《新疆统计年鉴》)。

为了消除异方差以及使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所有产出数据与能源消费数据均进行了对数变换,因而系数均表示产出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弹性关系。

(二)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法对四个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中的方程取的是不含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形式,滞后长度取1,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检验结果可知,四个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其中,logGDP、LogX1、LogX2、LogX3均为一阶单整过程。

(三)协整检验

由上面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logGDP、logX1、logX2、logX3均为一阶单整过程,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有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法来检验logGDP与logX1、logX2、logX3之间的协整关系,对回归残差的ADF检验结果见表2。

               

 

检验结果均表明,logGDP分别与logX1、logX2、logX3均存在协整关系,而且有三个协整向量,说明logGDP和logX1、logX2、logX3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真实的长期稳定关系,对它们的回归不是虚假回归。

因此,研究新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四)Granger因果检验

由协整检验结果可知,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还需作进一步分析。

本文对模型的相关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综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得到:

经济增长是第一产业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第一产业能源消费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和第一产业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第二产业能源消费也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和第二产业能源消费之间也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

(五)VAR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VAR模型的建立。

logY=1.580logY(-1)+0.87210gGX1(-1)+1.06910gGX2(-1)+0.59010gX3(-1)+4.203,当Y的滞后一期变动1%时,Y会变动1.58%;当X1的滞后一期变动1%时,会引起Y变动0.8272%;当X2的滞后一期变动1%时,会引起Y变动1.069%;当X3的滞后一期变动1%时,会引起Y变动0.59p%。

2.脉冲响应函数。

基于前面的分析框架,本文接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新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动态分析。

根据Eviews6.0所提供的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和函数的图备选项,本文选择Cholesky分解法分析新疆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一个标准差的响应程度,具体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得知logY对logX1、logX2、logX3一个标准差的响应,给logX1一个单位的冲击,从第2期0.016240开始对logY就有正向的影响,在第6期达到稳定状态,在第6期之后对Y的影响有下降趋势;给logX2一个单位的冲击,从第2期0.027381开始对logY有正向的影响,且影响趋势逐步增大。

给logY自己一个单位的冲击,从第1期开始对logY有持续增长的影响,这说明logY受其自身影响的程度很大。

3.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

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通常用方差来度量)的贡献度来评价不同冲击的重要性。

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

表5为logY的10期方差分解表。

             

从表5可知,Y(新疆经济增长)在第1期只受到波动的影响,且受自身波动的依赖程度很大。

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的冲击在第2期开始才逐渐表现出来,第一产业能源消费(x1)、第二产业能源消费(X2)、第三产业能源消费(X3)对新疆经济增长(Y)均有滞后影响。

随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增加,最后稳定在25.76%,说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呈逐步加大趋势;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居第二产业之后;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小,这与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新疆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和第二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第一产业的能源消费、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和GDP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由VAR模型可以得到:

当第一产业能源消费的滞后一期变动1%时,会引起GDP变动0.8272%;当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滞后一期变动1%时,会引起GDP变动1.069%;当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滞后一期变动l%时,会引起GDP变动0.590%。

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对GDP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第一、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这与新疆有丰富的能源并将其很大比重用在工业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二)政策建议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落实中央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的规定。

2010年,中央颁布了对高耗能产业要限制发展的规定,并对各地政府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这对高能耗、高投入的新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新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控制工业部门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如对高耗能、高效率模式的化学原料及非金属矿物制造的生产要努力降低能耗;对高耗能、低效率模式的企业要加速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大力减低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节能型产业过程中,继续合理调控工业部门产业结构,加强重工业节能,加大重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

第二,建立节约型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的第二产业部门,特别是高耗能的工业部门必须将技术进步贯穿于产业结构调整当中去,通过开发节能产品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开发替代性资源、能源,降低现有能源的压力。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加快技术更新改造,尽可能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科技贡献率,降低能源消耗密度。

第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在新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其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的状况。

生活型服务业长期占主导,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业严重落后,这也是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均衡关系的主要原因。

鉴于第三产业属于低能源消费而高产出的产业和当前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的情况,新疆应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以此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第四,积极开发新能源。

根据新疆煤、气、油资源丰富但已消耗殆尽的特点,应实施“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政策,并应有计划开发核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火电新建设项目,改善新疆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作者简介:

赵红丽(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卢玉文(1968-),女,教授,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

 

来源:

《新疆财经》2011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