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743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docx

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卷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卷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

60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测试范围:

第一单元~第九单元。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折断         B.废纸撕碎

C.笔盒生锈       D.水分蒸发

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3.下列事实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作燃料

C.铜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A.氧化镁、氢气   B.氧化铜、海水

C.酒精、稀盐酸   D.红磷、食盐水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6.2017年10月17日,中国开封第35届菊花文化节开幕式在开封市龙亭景区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景区,菊花清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7.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B.为了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C.水中Ca2+、Mg2+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11.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

D.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12.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

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

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13.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   D.硫酸锌溶液

14.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5.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

1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反应后生成的b与c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

17.使木材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2)3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写一种)。

19.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2)乙分解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

21.(4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造成下列实验后果的原因可能是:

(1)做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为什么必须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破裂,可能是什么原因?

22.(6分)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金属的用途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2)如图2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根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

(3)小亮同学想设计实验来比较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现有铁和铜两种金属,请你帮助他选择另一种药品完成实验。

(写出药品即可)

23.(6分)请根据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3)为什么用C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4.(4分)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炼铁的反应原理。

(2)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请推测所得固体的成分。

四、综合应用题(共20分)

2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回答问题:

①上图实验操作中多处用到玻璃棒,其中D处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若要完成“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需选用上图中的一些操作,其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操作序号)。

(2)下图为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该药品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需在导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

③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的________(填字母)。

(3)在实验室里加热30 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 g。

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