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771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本章重点:

1、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爆发?

2、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

3、如何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高度评价辛亥革命。

1939年5月4日,他在延安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辛亥革命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它的历史意义何在?

它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控制,多方扩展其在华势力。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了。

2.社会矛盾激化

本来就十分沉重的税赋加上巨额的对外赔款,使广大劳动人民不堪重负,民不聊生。

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

例:

抢米风潮:

封建地主阶级和清政府的残酷压榨,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农村经济凋破,亿万农民赤贫化,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地主商人乘机囤积居奇,民众生活极为苦难。

从1906年到1911年,几乎每年都有抢米风潮的发生,且遍及南北各地城镇乡村。

这些事实说明:

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3.清末“新政”

为了缓和国内人民的反抗情绪,1901年初,慈禧太后刚到西安,就发布“变法”命令,假惺惺地表示要力图振作,推行“新政”,加强“改革”。

主要内容有:

(1)编练新军: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广西按察使奉命用西法编练“定武军”﹐共4700人﹐驻天津附近马厂﹐袁世凯此基础上,增募2000余人,聘德国教官,在小站成立新建陆军督练处,设立步队、马队、炮队。

“小站练兵”为编练新军之始。

“新政”后改行常备军制﹐并成立总理练兵处﹐以奕劻为总办﹐袁世凯为会办﹐铁良为襄办﹐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拟在全国以新军取代旧军(八旗﹑绿营)。

到清亡为止﹐共练成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四个标和两协禁卫军。

清朝政府编练新军的目的在于巩固垂死的封建统治﹐但对中国军制是一重大革新。

后来新军在革命党人的影响下﹐大量走向革命﹐成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2)废科举、兴学堂:

这是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清先后颁定了《钦定学堂章程》等各级学校的章程,并颁布了新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与教育宗旨的确立。

实业教育在兴学新政中颇著成效。

派遣留学生:

清政府先后派遣留学生到日、美等国,迅速形成了留学高潮,养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大批科技、法政、教育、军事等人才。

(3)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这是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902年始,清廷连续颁布具体措施,参酌各国通行律例,制订保护和发展工矿、铁路和商务等实业的律例。

1903年9月,设立商部,直隶设北洋工艺总局。

1906年,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和邮传部。

新机构的建立与律例章程的健全,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铁路矿务的发展尤为显著。

(4)预备仿行宪政:

新政无法挽救清廷的统治危机。

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归国后实行预备仿行宪政。

预备立宪: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两年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

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

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改年号宣统。

溥仪两岁,由载沣监国摄政。

皇族内阁:

1911年5月8日,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

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他们分别控制着总理、民政、库支、海军、司法、农工商、理藩等重要职位。

人们称它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请愿运动:

要求撤销皇族内阁的请愿运动迅速兴起。

立宪派举行咨议局联合会,向都察院呈递奏折,遭清廷拒绝。

再次上书,重申君主立宪国之原则,又遭呵斥。

立宪派代表发表《宣告全国书》,随后又发出《通告各团体书》,声明“续行请愿”。

此时,武昌起义爆发。

为平息革命,稳定统治,清廷不得不屈从袁世凯的压力,解散皇族内阁。

这些事实表明:

清政府也已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发生的?

从根本上说,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

例:

孙中山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

1888年10月,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医学。

先后结识陈少白、杨鹤龄、尤列等,经常聚谈反清革命。

1878年5月,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投奔长兄孙眉。

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83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激起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热情;开始逐渐形成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楷模,实行改革,使国家达到独立富强;但未被接受。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够拯救中国。

1、兴中会成立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建立兴中会。

入会秘密誓词为: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

兴中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表明孙中山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2、革命派的宣传工作

1901年至1905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一批新兴知识分子出版各种宣传革命的书刊,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

革命报刊一览表(略)

例: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当时宣传革命思想的代表人物)

章炳麟,号太炎,浙江余姚人。

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一文,鼓吹保皇。

1903年,章炳麟在上海《苏报》上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字蔚丹,四川巴县人。

1903年撰成《革命军》一书,印成单行本后,畅销100多万册,轰动了知识界和海外华侨。

后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1岁。

《革命军》号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

1904年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

《猛回头》和《警世钟》指出:

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驱除外国侵略者,恢复民族主权,推翻清政府。

这两本书重印了十多次,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3、革命派的组织工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为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纷纷成立。

1903年,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人,在长沙成立华兴会,黄兴任会长

1904年,湖北刘敬安、张难先等在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1904年陶成章、龚宝铨等在上海组成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1906年,湖北进步人士在武昌建立日知会

4、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

1905年8月20日

地点:

设总部于日本东京

组织方案:

举孙中山为总理,设执行、评议、司法三部,黄兴为协理,国内设五个支部,海外设四个支部,下设分会。

主要成员:

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机关报:

《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推翻清政府,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因袭了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国家的思想,但他反对种族复仇主义。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同反封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没有从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

“建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提出了建国三序,即军法之制,约法之制,宪法之制。

还提出了五权宪法,即立法、行政、司法、考选、监察权的主张。

但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

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具体办法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收税,涨价归公。

但它脱离了中国的实际,也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之评价: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以民族主义为基础,以民权主义为核心,以民生主义为重要补充,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点,符合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愿望,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辩论的起因: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革命派在1905到1907年间就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还是改良的方式对改良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辩论的主要阵地:

革命派:

《民报》;改良派:

《新民丛报》

(投入论战的还有其它十几种报刊)

3、辩论双方的主要分歧:

(1906年,同盟会《民报》第三号的号外)

 

《民报》:

主共和

 

(1)

 

;以政府恶劣故望国民之革命;以为革命所以求共和。

《新民丛报》:

主专制

 

;以国民恶劣故望政府以专制

;以为革命反以得专制。

4、辩论的焦点与主要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5、辩论的结果与实质:

结果:

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在如何对待帝国主义方面也暴露了革命派的弱点)。

实质:

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

6、辩论的重大意义: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本节重点及问题: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如何覆灭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发动和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这些起义有什么意义?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意义何在?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开展各项革命活动,派人回国发展革命组织,联络会党和新军,不断发动武装起义。

(1)同盟会领导的起义:

1906年12月,在湖南、江西交界的浏阳、鳢陵、萍乡地区首先发动了大规模会党起义。

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连续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即:

1907年5月的饶平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大钦州马笃山起义和4月的云南河口起义。

(2)光复会领导的起义:

1907年至1908年间,光复会在浙江、安徽发动了两次起义,即徐锡麟、秋瑾领导的起义和熊成基发动的新军起义。

(3)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革命党人再次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2、保路风潮

(1)起因:

1911年出现的保路风潮,是清廷皇族内阁颁布“铁道干路国有”政策,并强行夺取已归商办的粤汉、川汉两路抵借外债所激发起来的。

(2)回顾:

川汉铁路在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法令之前,已由四川人民筹集筑路股款着手修建。

参加集股的不仅有地主、资产阶级,而且有为数众多的自耕农和佃农。

(3)过程:

1911年5月9日,清廷规定“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

”“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

”剥夺了各省商办铁路的权利。

22日,清朝代表盛宣怀与四国银行团正式签订《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省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首先劫夺了粤汉、川汉两大干线。

当时有一幅漫画。

画中揭露了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和外国列强掠夺中国铁路。

画面中火车冒出的烟云,为“中国铁道现状”六字组成。

《东方杂志》(1908年):

“故综观以往,默计将来,凡官办铁路,无一不与外人有密切之因缘,既无一不得丧权失利之恶果。

“与其为官办铁路,毋宁谓官卖铁路之为当也。

成都血案:

1911年6月,川汉铁路股东成立保路同志会,提出“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1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在督署前枪杀请愿群众数十人,酿成“成都血案”。

 

1、

 

(4)结果:

“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

这种开门揖盗、祸国殃民的卖国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

成都血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和会党在各地组织“保路同志军”进行武装斗争。

清朝的统治首先在四川被突破了。

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革命的全面爆发。

2、武昌起义

(1)在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之际,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联合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起义领导机关决定由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刘复基、彭楚藩等为军事筹备员。

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

起义总部被清军包围。

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被捕,第二天被杀害。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

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

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在湖北省谘议局的旧址,设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推举清新军协统黎元洪任都督。

(2)人物介绍:

黎元洪,湖北黄陂人。

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

甲午战后,他帮助张之洞教练新军。

当时,孙中山远在美洲,黄兴在香港,宋教仁在上海,孙武与蒋翊武失去联络。

革命党人错误地自认为“资望”不够,以手枪逼迫黎元洪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

(3)各地响应:

武昌起义胜利后,散布各地的革命党人都积极响应,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

湖南、陕西、江西三省,在十多天内就起义独立;山西、云南在10月底宣布独立;贵州、江苏、浙江、广西、安徽、福建、广东、山东、四川等省11月份相继独立。

全国二十四省区中有十四省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其余地区也正在酝酿或爆发着起义。

(4)帝制覆灭:

在各地武装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

(5)立宪派和旧官僚夺权:

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立宪派人都以原谘议局议员的身分,摇身一变,自己宣称为主张共和的人民代表,攫取革命政权,竭力使革命缓和下来,尽量避免革命的震荡。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回国后,被独立各省的代表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欧洲,孙中山启程回国,赶回上海,受到热烈欢迎,并被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组成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附:

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

此国民之公意,又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

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

1月5日,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

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的领导者主要是革命派,但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参加进来并极力使革命带上温和的色彩。

临时政府发布的命令:

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月期间,颁布了不少关于社会改革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

如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禁烟、限期剪除发辫、保护华侨、办理公债、慎重农事、禁止缠足、“蛋户”享有公私权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命令。

简评: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历史上仅有的一次掌握了不到三个月即告夭折的政权。

它名义上是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是“政府号令,不出百里”。

中央政府的权力并不能行于许多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所控制的地方政权。

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力量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实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明令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临时约法》共7章56条,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全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临时约法》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的意义。

毛泽东评价说: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列宁说: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本节主要内容及问题:

辛亥革命是如何失败的?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1、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辛亥革命是如何失败的?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

掌权后即刻派兵攻打武汉,直接打击和削弱革命力量。

同时袁世凯又派人南下和谈,采取欺骗手法表示赞成共和,诱使革命党人交出政权。

孙中山被迫表示如清帝退位,袁世凯绝对赞成共和,就可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

在得到南方政府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武力逼迫使清帝退位。

袁在清帝退位第二天(1912.2.13)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但袁暗中指使他的亲信在北京举行“兵变”,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提议由唐绍仪出任内阁总理。

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人。

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的成立标志着北洋军阀在中国统治的确立。

(1)宋案:

宋教仁希望通过政党竞选组织内阁。

1912年,他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初,国民党在国会参、众两院选举中获胜。

袁世凯大为恐慌。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22日不治身亡。

后真相大白,谋杀宋教仁的主谋者,正是堂堂的大总统袁世凯和国务总理赵秉钧。

袁世凯于1913年11月4日下令解散国会,撤销议会。

(2)“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为了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未经国会同意,同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以盐税、海关税等为抵押,本息共计6789多万英镑的《善后借款合同》。

(3)二次革命:

宋教仁被刺和善后大借款使革命党人认识到袁世凯的真面目,重新走上了反袁的道路。

袁世凯下令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国民党籍都督,并派兵南下。

7月,李烈钧在江西誓师讨袁,宣布独立。

黄兴在南京响应,宣布独立。

安徽、广东等南方数省相继独立。

袁世凯的北洋军南下镇压。

北洋军攻陷南京,各省相继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失败。

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继续反袁斗争。

(4)“二十一条”:

日本得知袁世凯想当皇帝,急需取得日本支持,于1915年1月,由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暗示说:

“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

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表示除第五部分各条以后协商外,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中国政府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要求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

 

(5)帝制复辟: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表接受帝位申令,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1916年定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极。

(6)尊孔复古: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袁世凯仿效封建帝王尊孔复古,在天坛举行祭天大典。

致使尊孔复古的思潮猖獗一时。

资产阶级革命派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挽救共和: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从事反袁斗争。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

《讨袁宣言》指出: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表示“誓死戮此民贼,以拯我民。

”号召“爱国之豪杰共图之。

2、反袁护国:

1915年12月初,蔡锷返回云南,联合一部分中下级军官和反袁的唐继尧、李烈钧等人,组成护国军,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誓师讨袁。

护国运动兴起后,护国军分军进入四川、贵州、两广,并不断取得胜利,北洋军节节败退。

护国军的胜利使袁世凯众叛亲离,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除恶务尽”,将斗争进行到底。

1916年6月,袁世凯忧惧病亡。

孙中山等人在东京聚会,庆贺帝制取消。

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组成北京政权。

3、府院之争:

国务总理段祺瑞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总统黎元洪分庭抗礼。

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下令撤销段的总理职务,段愤然离京去津,不承认黎的免职令。

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故史称“府院之争”。

4、张勋复辟:

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

1917年6月,张率3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

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

宣统复辟遭到全国人民反对。

段祺瑞见利用张勋逼走黎元洪的目的已经达到,就在日本支持下,以“反复辟”为名,组织“讨逆军”,宣布讨伐张勋。

辫子军一触即溃。

7月12日,宣统再度宣布退位。

段祺瑞重掌实权。

5、护法运动:

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以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

“护法运动”,得到桂军和滇军首领陆荣廷、唐继尧,海军总长程璧光的相应。

1917年8、9月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大纲》,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

9月1日,成立护法军政府,护法军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