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160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单元备课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

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会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

在此基础上由加减一位数变成两位数,只是数目增大,可以继续应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

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情景图。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景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切实感受到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直接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基础上的。

由于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存在连续进位、退位的问题,因此只要明确了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和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的问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以前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知识,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

课时安排

1 加法………………………………………………………………………………………3课时

2 减法……………………………………………………………………………………….5课时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

一加法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材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喜欢旅游参观活动吗?

如果想参加的话,就要先通过今天这一关。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景图)

师:

大家看,这就是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正集合的图片。

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知道:

(1)班有35人,二

(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设计意图:

集体参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后续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师:

求“二

(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5+2=

【设计意图:

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论】

师:

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

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和计算结果?

生1:

我是口算的:

我想35如果摆小棒是3捆和5根,加2根就是37根,所以35+2=37。

生2:

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35表示3个十和5个一,加2就是加2个一,所以个位上的5和2对齐,相加就是7,十位上是3,所以是37。

师:

是啊,以前我们学习笔算加法时一再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师:

如果求“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算法。

(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结合摆小棒可以知道,小棒的捆数与捆数相加,单根数与单根数相加,计算的时候要个位上的数字加个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结果与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师:

同学们的算法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竖式时,首先要将两个加数的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

教师边讲解边板演。

师:

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参观博物馆情境中的问题,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我们又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今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哟!

【设计意图:

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样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知识是相通的,以前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法则,对于现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仍然是适用的。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做个有心人。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反思

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2.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探索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考查知识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B类

[考查知识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

能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14+23=37(人) 答:

跳高和跑步的一共有37人。

教材习题

第12页“做一做”

3

2

+

(6)

(3

8)

(2

4)

+

(3)

(2

7)

5

+

(4

3)

(4

8)

1.32+6=3824+3=275+43=48

   

   

  

相同数位对齐。

2.

2

1

+

3

2

4

4

+

3

3

3

7

  

第13页“做一做”

1.

(3

3)

+

(4

3)

(7

6)

2

4

+

(6

1)

(8

5)

(5

3)

+

2

2

(7

5)

(3

7)

+

(4

2)

(7

9)

2.24+61=8553+22=7537+42=7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材第1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过程,进而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

师:

求“二

(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5+37=

二自主探究

师:

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

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

生1:

我觉得35先加30就是65,然后加7的时候,可以先加5得70,再加2就是72。

生2:

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

我摆了3捆和5根,又摆了3捆和7根,这时候5根和7根能凑成1捆(10根是1捆)还余2根,那么3捆加3捆再加1捆就是7捆,这样就是7捆和2根,也就表示是72。

生3:

我觉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并且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上相加得12,说明摆小棒的时候又多了一捆还剩2根,所以在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1,这样十位上就是3加3再加1(刚进位来的)得7,写在十位上,是72。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方法都正确。

有的同学还用了上一节课刚学过的竖式计算知识,真棒!

下面老师再把竖式计算的书写和算法重复一遍,会的同学跟老师一起说,好吗?

教师边板演,边讲解:

竖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对齐,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对齐。

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就向十位进1。

十位上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

个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

也就是说和与加数都要符合“相同数位对齐”的规定。

【设计意图: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三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了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收获的快乐与幸福,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5+37=72(名)

3

5

+

31

7

7

2

 相同数位对齐 

个位相加满10

向十位进1

    答:

(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教学反思

1.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法上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2.学生个性化计算方法的交流,既是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展示,又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夺红旗:

[考查知识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能力要求:

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B类

(考查知识点: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

能运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73 95 74 84 60 81

B类:

(1)班和二

(2)班或二

(1)班和二(3)班可以同乘一艘船。

43+46=89(人) 答:

(1)班和二

(2)班一共89人。

43+45=88(人) 答:

(1)班和二(3)班一共88人。

教材习题

第14页“做一做”

5

6

+

31

7

(9

3)

56+37=9346+24=7029+5=34

4

6

+

21

4

(7

0)

(2

9)

+

1

5 

(3

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二。

(教材第15、第16页)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2.逐步学会阶段性梳理知识点的方法。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

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

二自主探究

师:

咱们首先回忆一下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

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

生1:

我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需要进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

生2:

我还知道计算的时候必须从个位算起。

生3: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生4:

不仅要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尤其是进位的1,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加上。

……

师: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

下面就检验一下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

师:

(1)小题的计算对吗?

如果有错,错在哪?

生:

(1)题计算十位时出错了,十位上的数字4加4时忘记加上进位的1了,所以十位上应该得9,正确的得数是93。

师:

(2)小题呢?

生:

(2)小题的得数应该是60,不是6,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空着是不对的。

师:

第(3)小题呢?

自己改在练习本上,好吗?

老师请一名同学板演,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订正,明确:

相同数位必须对齐,4应写在个位上,与7对齐,计算得31。

【设计意图:

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总结提升

师: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像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对于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回忆、交流并加以总结,从列竖式对位、计算顺序、进位等方面加以归纳汇报,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淡化了计算法则运算规定的文字表述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2.总结笔算法则,实际上是促进学生对100以内加法计算过程及其方法的理性认识。

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应当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回忆、交流,大家相互启发、共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二年级各班分别有多少人?

(  )班的人数最多,(  )班的人数最少。

(1)班

(2)班

二(3)班

二(4)班

男生人数

26

31

28

29

女生人数

28

29

31

26

合计人数

  (考查知识点: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两位数的加法)

B类

(考查知识点: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

能运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4 60 59 55 二

(2)班的人数最多,二

(1)班的人数最少。

B类:

35+34=69(人) 69<70 答:

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教材习题

第15、第16页“练习二”

1.89 58 69 98 88

2.50 76 96 86 67 48 85 97

3.

(1)31+22=53(枚) 答:

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53枚。

(2)14+10=24(枚) 答:

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24枚。

(3)答案不唯一,如风景邮票和动物邮票共有多少枚?

31+14=45(枚)

4.63 40 73 66 51

4

9

+

41

4

9

3

5.

2

1

+

31

9

6

0

2

7

+

1

4

3

1

   

   

6.7 5 9  4 7 5

7.88 81 75  92 50 65

8.< > =  > < >

9.得数是60的:

27+33 42+18  得数是83的:

35+48 56+27

得数是72的:

63+9 28+44得数是90的:

83+723+67 71+19

10.85 90 59 41 82 96 93

11.

(1)14+27=41(元) 答:

一共要用41元钱。

(2)答案不唯一,如可以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可以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艘玩具轮船……

(3)答案不唯一,如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艘玩具火箭一共要用多少钱?

23+27=50(元)

2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材第17、第1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

教具学具

小棒、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第29届奥运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吗?

生:

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

师:

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的前几名吗?

(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短片,最后定格在教材第17页的情景图上)

师:

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们为了能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奏响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拼搏着……这就是第29届奥运会的金牌榜。

【设计意图:

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用这一现实的素材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自主探究

师:

同学们,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1:

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生2: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3:

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4:

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师:

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呀!

一个个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吗?

师:

老师已经知道我们中国位居榜首,最想知道的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差多少枚金牌?

也就是同学们问的“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者说是“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怎么列式呢?

生:

36-23=

师: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好吗?

学生自己试着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

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

谁想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

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6根表示36,减去23就拿走2捆和3根,所以还剩1捆和3根,就是13。

生2:

我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36,减去23就是从十位上去掉2个珠子,从个位上去掉3个珠子,这样十位上剩1个珠子,个位上剩3个珠子,表示13。

生3:

我是用竖式计算出来的,减法竖式的书写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竖式的书写类似,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个位上的6减3得3,对着个位写3,十位上的3减2得1,对着十位写1,这样就是13。

……

(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指导。

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示范指导竖式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

师:

(边板书边讲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写出被减数,再写减数,然后写减号。

与加法一样,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

【设计意图:

独立思考、解答问题是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笔算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下,独立解决计算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提升

师: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反思

1.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时正确对位做好准备。

列好竖式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细心计算我最棒!

3

8

-

2

3

8

2

-

2

1

4

8

-

3

2

 

[考查知识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

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B类

[考查知识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

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5 61 16

B类:

教材习题

第18页“做一做”

4

5

-

(3)

(4

2)

6

4

-

(4

2)

(2

2)

48-18=30

4

8

-

1

8

(3

0)

25-21=4

2

5

-

2

1

(4)

1.45-3=4264-42=22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材第1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3.在运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

难点:

理解“借1当十”。

教具学具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金牌榜前5名表格)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有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1: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生2:

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

【设计意图:

暗示学生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上一节课问题的延伸,在解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以提问的方式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

有的同学猜对了,老师很想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该怎样列式呢?

生: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