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195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docx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4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复习精编》

编写说明

《复习精编》是文成暨大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

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文成暨大老师的倾力之作。

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

主要内容

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

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主要特色

《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

(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

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

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使用说明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

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

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复习精编》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

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

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复习精编》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并参阅备考方略,有效把握专业课历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

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

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

考生体悟

考生A:

考研的时间一般都会长达半年左右,更长的可能要超过一年,在这长时间的复习过程中选择一本好的复习资料相当于缩短了复习时间。

文成版复习精编对指定教材分析得透彻,对我是很有指导和帮助作用的。

考生B:

在考研路上,所有考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考研复习,如何在千军万马中做到稳中求胜,这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关键的。

文成版复习精编对知识点的归纳讲解还是很不错的,配合着教材复习,少了几分盲目。

考生C:

我是药物化学专业的考生,但本科所学教材与厦门大学考研的指定教材不一样,思睿出品的复习精编不但知识点全面,在讲解上也很精炼,同时还有教材各章节的复习指南,复习起来少了许多盲点。

Ⅰ序言

Ⅱ考前必知

一、学校简介

二、学院概况

三、专业介绍

四、师资力量

五、就业情况

六、历年报录情况

七、学费与奖学金

八、住宿条件

九、其他常见问题

Ⅲ考试分析

一、考试难度

二、考试题型

三、考点分布

四、试题分析

五、考试展望

Ⅳ复习指南

Ⅴ核心考点解析

《生物化学》

第一章糖的化学

第二章脂类的化学

第三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第四章蛋白质的化学

第五章核酸的化学

第六章酶

第七章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第八章生物氧化

第九章糖代谢

第十章脂类代谢

第十一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十二章核酸与核苷酸代谢

第十三章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

第十四章DNA的复制与修复

第十五章转录与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六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Ⅵ历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暨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暨南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暨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Ⅶ备考方略

一、高分备考方略

(一)考研英语

(二)考研政治

(三)考研专业课

二、辅导班推介

(一)公共课

(二)专业课

三、教材与辅导书推介

(一)公共课

(二)专业课

四、常考必用考研网站推荐

Ⅷ资料推介

硕考网祝您2014暨南大学考研金榜题名,加油!

Ⅳ复习指南

《生物化学》

第五章核酸的化学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了核酸的生物化学作用。

首先讲解了核酸的组成、主要的生理作用;主要讲了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历年的考题中,本章节多以选择题、名词解释、是非题、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每年必出考题。

本章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多,所以,考生要注意章节的细节把握。

复习建议上,建议考生整体把握,重点掌握核酸的空间构象及其理化作用。

本章建议熟记。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Ⅴ核心考点解析

《生物化学》

第五章核酸的化学

一、核酸的组成与结构★★★★★

1.核酸的分类

核酸分两大类:

DNA和RNA。

所有生物细胞都含有这两类核酸。

但病毒不同,DNA病毒只含有DNA,RNA病毒只含RNA。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核苷酸由一个含氮碱基(嘌呤或嘧啶),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一个或几个磷酸组成。

核酸是一种多聚核苷酸,核苷酸靠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在一起。

核酸中还有少量的稀有碱基。

RNA中的核苷酸残基含有核糖,其嘧啶碱基一般是尿嘧啶和胞嘧啶,而DNA中其核苷酸含有2′-脱氧核糖,其嘧啶碱基一般是胸腺嘧啶和胞嘧啶。

在RNA和DNA中所含的嘌呤基本上都是鸟嘌呤和腺嘌呤。

核苷酸在细胞内有许多重要功能:

它们用于合成核酸以携带遗传信息;它们还是细胞中主要的化学能载体;是许多种酶的辅因子的结构成分,而且有些(如cAMP、cGMP)还是细胞的第二信使。

2.DNA的空间构型

DNA的空间结构模型是在1953年由Watson和Crick两个人提出的。

按Watson-Crick模型,DNA的结构特点有:

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

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

维持DNA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DNA能够以几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存在。

从B型DNA转变而来的两种结构A型和Z型结构已在结晶研究中得到证实。

在顺序相同的情况下A型螺旋较B型更短,具有稍大的直径。

DNA中的一些特殊顺序能引起DNA弯曲。

带有同一条链自身互补的颠倒重复能形成发卡或十字架结构,以镜影排列的多嘧啶序列可以通过分子内折叠形成三股螺旋,被称为H-DNA的三链螺旋结构。

由于它存在于基因调控区,因而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不同类型的RNA分子可自身回折形成发卡、局部双螺旋区,形成二级结构,并折叠产生三级结构,RNA与蛋白质复合物则是四级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三级结构为倒L形。

mRNA则是把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核糖体以进行蛋白质合成的载体。

3.核酸水解产物

核酸的糖苷键和磷酸二酯键可被酸、碱和酶水解,产生碱基、核苷、核苷酸和寡核苷酸。

酸水解时,糖苷键比磷酸酯键易于水解;嘌呤碱的糖苷键比嘧啶碱的糖苷键易于水解;嘌呤碱与脱氧核糖的糖苷键最不稳定。

RNA易被稀碱水解,产生2’-和3’-核苷酸,DNA对碱比较稳定。

细胞内有各种核酸酶可以分解核酸。

其中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工具酶。

二、核酸的理化性质★★★★★

1.核酸的酸碱性质

核酸的碱基和磷酸基均能解离,因此核酸具有酸碱性。

碱基杂环中的氮具有结合和释放质子的能力。

核苷和核苷酸的碱基与游离碱基的解离性质相近,它们是兼性离子。

2.核酸的紫外吸收

核酸的碱基具有共轭双键,因而有紫外吸收的性质。

各种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的吸收光谱略有区别。

核酸的紫外吸收峰在260nm附近,可用于测定核酸。

根据260nm与280nm的吸收光度(A260)可判断核酸纯度。

3.核酸的变性、复性、杂交

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

引起变性的因素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都能造成核酸变性。

核酸变性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表现出增色效应。

热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变性温度,以Tm来表示。

DNA的G+C含量影响Tm值。

由于G≡C比A=T碱基对更稳定,因此富含G≡C的DNA比富含A=T的DNA具有更高的熔解温度。

根据经验公式xG+C=(Tm-69.3)错误2.44可以由DNA的Tm值计算G+C含量,或由G+C含量计算Tm值。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物化性质得到恢复,具有减色效应。

用不同来源的DNA进行退火,可得到杂交分子。

也可以由DNA链与互补RNA链得到杂交分子。

杂交的程度依赖于序列同源性。

分子杂交是用于研究和分离特殊基因和RNA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

核酸的复性指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它是变性的一种逆转过程。

热变性DNA一般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此过程称之为“退火”(annealing)。

DNA的复性不仅受温度影响,还受DNA自身特性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核酸分子杂交:

就是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heteroduplex)。

杂交双链可以在DNA与DNA链之间,也可在RNA与DNA链之间形成。

杂交的本质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使互补核酸链实现复性(加热或碱处理)使双螺旋解开成为单链,因此,变性技术也是核酸杂交的一个环节。

三、核酸的提取、分离、纯化★★★★★

1.分离提取核酸的主要步骤:

(1)细胞的破碎;

(2)核蛋白的解聚、变性蛋白的去除;

(3)核酸的沉淀;

(4)核酸的保存

2.细胞的破碎

(1)高速组织捣碎机捣碎

(2)玻璃匀浆器匀浆

(3)超声波处理法

(4)液氮研磨法

(5)化学处理法(SDS、吐温80等)

(6)生化法(溶菌酶、纤维素酶等)

3.DNA的分离纯化

酚提取沉淀法:

核酸分离的一个经典方法是酚∶氯仿抽提法。

细胞裂解后离心分离含核酸的水相,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体积)混合液。

依据应用目的,两相经漩涡振荡混匀(适用于分离小分子量核酸)或简单颠倒混匀(适用于分离高分子量核酸)后离心分离。

疏水性的蛋白质被分配至有机相,核酸则被留于上层水相。

酚是一种有机溶剂,预先要用STE缓冲液饱和,因未饱和的酚会吸收水相而带走一部分核酸。

酚也易氧化发黄,而氧化的酚可引起核酸链中磷酸二酯键断裂或使核酸链交联;故在制备酚饱和液时要加入82羟基喹咛,以防止酚氧化。

氯仿可去除脂肪,使更多蛋白质变性,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异戊醇则可减少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核酸盐可被一些有机溶剂沉淀,通过沉淀可浓缩核酸,改变核酸溶解缓冲液的种类以及去除某些杂质分子。

4.RNA的分离纯化

根据mRNA的polyA特点,利用亲和层析分离mRNA。

可利用纤维柱层析、磁珠分离等。

细胞内主要的RNA有三大类:

mRNA、rRNA、tRNA。

在实验室里可将细胞匀浆进行差速离心,制得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和细胞质。

然后从这些细胞器中分离得到某些RNA。

5.核酸含量的测定

核酸定量测定常见的方法

(1)定磷法:

将核酸消化,测定其无机磷量,由此计算出核酸含量,反应灵敏。

(2)紫外吸收法:

利用核酸在260nm处有吸收高峰,操作简便,受蛋白质和核苷酸的干扰影响。

(3)地衣酚法:

用于测定RNA的含量,RNA与浓盐酸共热,降解形成的核糖转变为糠醛,利用地衣酚反应来测定,特异性差,戊糖均有此反应。

(4)二苯胺法:

DNA中的脱氧核糖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ω-羟-γ-酮基戊醛,利用二苯胺试剂反应,除脱氧木糖和阿拉伯糖外其他糖类无此反应。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14暨南大学生物化学B考研复习精编》】

Ⅶ历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暨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名称: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中药学专业

考试科目名称:

713生物化学B

考生注意: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蛋白质二级结构

2.信使核糖核酸

3.全酶

4.流动镶嵌模型

5.内含子

二、是非判断(20*1=20分)

1.肽键中相关的六个原子无论在二级或三级结构中,一般都处在一个刚性平面内。

()

2.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环3’位没有羟基。

()

3.核糖的修饰成分(也叫稀有成分)大部分在tRNA中发现。

()

4.变构效应是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的普遍的性质,它有利于这些生物大分子功能的调节。

()

5.沉降系数S是蛋白质和核酸分子量大小的表示单位。

()

6.变性后蛋白质的电泳行为不会改变。

()

7.同源蛋白质中,保守性较强的氨基酸残基在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致死性突变常常与他们的密码子突变有关。

()

8.核小体是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

()

9.真核细胞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

()

10.从热力学角度讲,葡萄糖的船式构象比椅式构象稳定。

()

11.当底物处于饱和状态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

12.解偶联剂可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

()

13.糖酵解过程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

14.三羧酸循环提供大量的能量是因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释放大量能量。

()

15.已发现某些RNA前体分子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准确的自我剪接,被称为核糖酶或核酶。

()

16.原核生物中mRNA一般不需要转录后加工。

()

17.RNA聚合酶对弱终止子的识别需要专一性的终止因子。

()

18.操纵基因又称操纵子,如同启动基因称为启动子一样。

()

19.诱导酶是指当诱导物质存在时产生的酶,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的产物。

()

20.共价修饰调节酶被磷酸化后活性增加,去磷酸化后活性降低。

()

三、单项选择题(30*1=30分)

1.引起蛋白质变性原因主要是()

A、三维结构破坏B、肽键破坏

C、胶体稳定性因素被破坏D、亚基的解聚

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是()

A.半胱氨酸B.瓜氨酸C.精氨酸D.组氨酸

3.侧链含有咪唑基的氨基酸是()

A、甲硫氨酸B、半胱氨酸C、精氨酸D、组氨酸

4.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驱动力是()

A、范德华力B、疏水作用力C、氢键D、离子键

5.ATP分子中各组分的连结方式是:

()

A、R-A-P-P-PB、A-R-P-P-PC、P-A-R-P-PD、P-R-A-P-PE、P-A-P-R-P

6.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

A、A+GB、C+TC、A+TD、G+C

7.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

A、溶解度降低B、溶液粘度降低C、紫外吸收增大D、紫外吸收降低

8.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

()

A、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B、稳定酶蛋白的构象

C、提高酶的催化性质D、决定酶的专一性

9.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10.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具有专一性D、酶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11.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

()

A、核黄素B、泛酸C、钴胺素D、吡哆胺

12.在生理条件下,膜脂主要处于什么状态?

()

A、液态B、固态C、液晶态D、凝胶态

1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

()

A、延胡羧酸→丙酮酸B、CoQ(氧化型)→CoQ(还原型)

C、CytaFe2+→CytaFe3+D、CytbFe3+→CytbFe2+

14.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

A、c1→b→c→aa3→O2B、c→c1→b→aa3→O2

C、c1→c→b→aa3→O2D、b→c1→c→aa3→O2

15.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

()

A、抗霉素AB、鱼藤酮C、一氧化碳D、硫化氢

16.ATP含有几个高能键:

()

A、1个B、2个C、3个D、4个

17.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

A、F-1-PB、F-6-PC、F-1,6-2PD、G-6-P

18.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

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

19.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

B、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戊糖时每生成1分子CO2,同时生成1分子NADH+H+

C、6-磷酸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需要脱羧

D、此途径生成NADPH+H+和磷酸戊糖

20.脂酰-CoA的b-氧化过程顺序是:

()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21.脂肪酸合成时,将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是:

()

A、三羧酸循环B、乙醛酸循环

C、柠檬酸穿梭D、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22.下列氨基酸中,直接参与嘌呤环和嘧啶环合成的是:

()

A、天冬氨酸B、谷氨酰胺C、甘氨酸D、谷氨酸

23.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鸟氨酸B、胍氨酸C、精氨酸D、精氨琥珀酸

24.关于DNA指导下的RNA合成的下列论述除了项外都是正确的。

()

A、只有存在DNA时,RNA聚合酶才催化磷酸二酯键的生成

B、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一个引物

C、链延长方向是5′→3′

D、在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

25.hnRNA是下列那种RNA的前体?

()

A、tRNAB、rRNAC、mRNAD、SnRNA

26.参与识别转录起点的是:

()

A、ρ因子B、核心酶C、引物酶D、σ因子

27.DNA聚合酶

的主要功能是:

()

A、填补缺口B、连接冈崎片段C、聚合作用D、损伤修复

28.下列密码子中,终止密码子是()

A、UUAB、UGAC、UGUD、UAU

29.关于核糖体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核糖体是由多种酶缔合而成的能够协调活动共同完成翻译工作的多酶复合体

B、核糖体中的各种酶单独存在(解聚体)时,同样具有相应的功能

C、在核糖体的大亚基上存在着肽酰基(P)位点和氨酰基(A)位点

D、在核糖体大亚基上含有肽酰转移酶及能与各种起始因子,延伸因子,释放因

子和各种酶相结合的位点

30.下列关于操纵基因的论述哪个是正确的?

()

A、能专一性地与阻遏蛋白结合B、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C、是诱导物和辅阻遏物的结合部位D、能于结构基因一起转录但未被翻译

四、简答题(5*10=50分)

1.核酸的组成和在细胞内的分布如何?

2.外周蛋白和嵌入蛋白在提取性质上有哪些不同?

现代生物膜的要点是什么?

3.简述化学渗透假说。

4.三羧酸循环的意义是什么?

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5.简要说明DNA半保留复制的机制。

五、综合体(2*15=30分)

1.试述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举例说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

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学科、专业名称:

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中药学专业

考试科目名称:

713生物化学B

考生注意: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蛋白质二级结构

【考查重点】:

这是第四章蛋白质的化学的考点,在历年的生物化学考题中陆续出现。

蛋白质是生物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每年都会出现相关的考题,考生要注意对蛋白质横向和纵向知识点的联系。

【答案解析】:

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的方式。

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二级结构是通过骨架上的羰基和酰胺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氢键是稳定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

2.信使核糖核酸

【考查重点】:

这是第五章核酸的化学中的考点。

每年都会考查该章节中相关的核糖核酸的知识点,所以考生要注意横向把握核酸的分类和相关定义。

【答案解析】:

携带从DNA编码链得到的遗传信息,并以三联体读码方式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的RNA,由编码区、上游的5′非编码区和下游的3′非编码区组成。

3.全酶

【考查重点】:

这是第六章的考点,在考题中连续出现多次。

考生应该重点掌握。

【答案解析】:

由蛋白质组分(即酶蛋白)和非蛋白质组分(一般为辅酶或激活物)组成的一种结合酶。

4.流动镶嵌模型

【考查重点】:

这是对第二章脂类的化学中磷脂生化作用的考查。

脂类出现名词解释的次数不多,这是对脂类生化机理模型的考查。

【答案解析】:

特指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针对细胞质膜提出的一种膜的结构模型,描述膜为结构和功能上不对称的脂双层所组成,蛋白质以镶嵌样模式分布在膜的表面与内部,并能在膜内运动。

此模型也可适用于亚细胞结构的膜。

5.内含子

【考查重点】:

这是第十五章转录与基因表达调控的知识点,在生化考题中多次出现,考生要重点掌握,并横向掌握本章节中的相关知识点。

【答案解析】:

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

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经过剪接被去除,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

这些被剪切掉的DNA序列称为内含子。

二、是非判断题

1.肽键中相关的六个原子无论在二级或三级结构中,一般都处在一个刚性平面内。

()

【考查重点】:

这是第四章中的蛋白质结构知识点的考查。

考生应当注意掌握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定义、构象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正确。

肽键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