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350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docx

语文高考近义词精编

近义词

1[报怨•抱怨]“报怨”指报复怨恨,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如“以德报怨”如“这次恶性事件是由肇事者报怨引起的”。

“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如“这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2[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题例:

西方的云霞一会像激起的浪花,一会儿像堆起的棉絮,     不定。

(变幻)

3[不齿•不耻]“不齿”是不愿意提到之意,表示极端瞧不起不与同列,如“出卖师友,君子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耻,是不感到羞耻之意,如“身居要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

题例:

韩国大学生认为国会议员是最令人     的职业,不论人民对他们的尊敬度,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度以及清廉度,在韩国的评价都敬陪末席。

(不齿)

4[不合•不和]“不合”指不符合,不应该,合不来,如“不合手续”“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合叫他去”“他们俩一直不合”。

“不和”指不和睦,如“家不和,外人欺”。

5[颁布•公布]“颁布”即公布,多用于法律,如“颁布奖惩条例”。

“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内容常是方案、名单、帐目、成绩、数字等,如“食堂的帐目每月公布一次”。

题例:

《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     多年了,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还很不如人意。

(颁布)

6[篡夺•撺夺]“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如“篡夺皇位”。

“撺夺”指从旁鼓动人干某事,怂恿,如“他一再撺夺我学打麻将赌钱,我可不干那事”。

7[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把正确的东西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题例: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人民的强烈反对。

(99年全国卷)(篡改)

8[承诺•许诺]都有答应照办之意,不同在于“许”为答应之意,“承”为承担之意,“承诺”要比“许诺”庄重。

题例:

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

“我们     ,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03年北京卷)(承诺)

9[装载•承载/徜徉•俳徊]“装载”指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一般讲多用于具体的、实在的物或人。

“承载”是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可用于比喻句中。

“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突出闲游。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可比喻为犹豫不决。

题例: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     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导致什么都不得不舍去。

(96年全国高考)(承载,徘徊)

10[犹豫•迟疑•踌躇(chónchú)]“犹豫”泛指拿不定主意,多指内心活动,也指行动,书面语口语都用,如“先生犹豫了一下,终于答应了我的要求”。

“迟疑”指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多用于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如“我迟疑着没有立即表示意见”。

“踌躇”也作“踌蹰”,着重指行动,即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多用于书面语,如“沉思了半天,他才踌躇地举起了手”。

题例1:

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1995年全国高考)(犹豫)

题例2:

上课铃已经响了,他满头大汗跑步来到教室门口,     了一下,才往教室里面走去。

(迟疑)

11[从而•进而]“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是因此就之意,如“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继续向前,强调进一步的行动,重在表递进关系。

12[度过•渡过]“度过”指某时间已过去,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有“通过”的意思,或通过难关、困难、危机等,如“渡过了长江天险”。

13[典型•典范]“典型”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如“用典型示范的方法推广先进经验”。

“典范”指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如“树立典范”。

考例: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观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

(04年湖南卷)(典型/典范)

14[督促•敦促]“督促”表示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催促,如“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敦促”表恳切地催促,适于外交场合,如“敦促赴会”。

题例:

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敦促)

15[鼎力•全力]“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如“多蒙鼎力相助,十分感谢!

”。

“全力”全部的力量和精力,如“全力支持”。

题例:

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他日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     支持。

(全力)

16[端倪•眉目]都是指事情的头绪,但“端倪”是书面语,眉目多用于口语,如“略见端倪”“把事情弄出点眉目再走”。

题例: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端倪)

17[淡泊•淡薄]“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如“淡泊明志”。

“淡薄”①(云雾等)密度小,如“浓雾渐渐地淡薄了”;②(味道)不浓,如“酒味淡薄”;③(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如“他对象棋的兴趣逐渐淡薄”;④(印象)因淡忘而模糊,如“时间隔得太久,印象非常淡薄了”。

题例1:

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他付出了许多,终于可以安享成功的喜悦,而对艰苦往事的记忆则越来越     。

(淡薄)

题例2:

从陶渊明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名利的人,而其感情却并非是     的,相反,是非常丰富的。

(淡泊、淡薄)

18[遏止•遏制]“遏止”指用力阻止,阻遏,使停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

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遏制”指压制、控制,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常做宾语,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

题例:

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     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遏制)

题例1:

我国科学家成功的解析SARS病毒进化规律,今后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就可能()SARS暴发流行。

(遏止)

题例2:

洪水来势凶猛,一时间难以     ,而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住自己的情绪,上下团结一心,搞好抗洪救灾工作。

(遏止、遏制)

19[反映•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

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反应”有三种用法:

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大家的反应很强烈”;③动词,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如“还没等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

题例1:

老师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半天,他却毫无     ,(反应)

题例2:

美国微软集团败诉,国际金融机构迅速作出     ,比尔•盖茨一度陷入困境。

(反应)

20[废除•废黜]二者都有取消的意思,但取消的对象不同。

“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取消王位或废除特权地位,如“废黜职务”。

21[废止•废置]“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多指法令制度等,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废止”“废止禁令”。

“废置”指把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搁置一边,多指具体事物或物品,如“这台电视机被废置了三年”“这些材料废置不用太可惜了”。

题例:

我国入世后,与世贸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需要     修改,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废止)

22[发源地•发祥地/证明•表明]

“发源地”一般指河流等起源的地方。

“发祥地”现在一般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

“证明”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动词义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表明”仅指表示清楚。

“并存”指同时存在,如“两种体制并存”。

“共存”共同存在。

题例: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

考古发现     ,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意义。

(02年北京卷)(发祥地、证明、并存)

23[滥用•乱用•]相同点:

都不合理地用之意,贬义。

不同点:

“滥用”指不必而且不该用而用了,即越过限度地、无节制的使用,如“这个人不该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乱用”指或该用甲而用了乙,如“不能乱用药品”。

题例1:

一个时期以来,     繁体字的现象极其重要,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滥用)

题例2:

书写不规范也是一个大问题     自造简化字,便是一个例子。

(乱用)

24[质询•咨询]“质询”质疑询问,根据事实询问是非。

“咨询”征求意见(多指行政当局向顾问之类的人员或特设机关征求意见),如“法律咨询”。

题例:

去年一月下旬,广东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行使法律规定的神圣职权,就四会市在北江边建电镀城事件向省环保局提出     ,在全国引起轰动。

(质询)。

25[逐步•逐渐]“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很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计划的努力或过程较长的活动,不能修饰形容词,如“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变化,它可以修饰形容词,如“春天来了,天气逐渐暖和了。

26[病症•病征]“病征”指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是什么病的征象,是病理的外在表现。

“病症”是名词,是疾病的泛称,如“专治疑难病症”。

考例: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     ,作出诊断。

(05年浙江卷)(病征)

27[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目的在于发现异情,如“查看货物”。

“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目的在于熟悉情况,如“察看地形”。

题例:

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乃在     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查看)

28[察访•查访]“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实地察访”。

“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如“为了尽快破案,他化装成一个农民到处查访线索”。

29[处事•处世]“处事”指处理问题,外理各种事务,如“他处事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

“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如“他闯荡江湖多年,有看丰富的处世经验”。

题例:

步入职场,眼前充满机遇与挑战,但也荆赫密布,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应当注意,“大礼不辞小让”并非很好的     之道,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会影响你的前程。

(处世)

30[处治•处置]“处治”指处分、惩治,如“对那些民愤极大的腐败分子要从严从快加以处治”。

“处置”:

①表示处理,如“这事务必须妥善处置”;②指发落、惩治,如“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些该死的东西”。

31[常常•往往]“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愿望,如“煤层下面往往是不透水的粘土层”。

“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常常”既可表示经常出现,也可表示次数频繁,更强调时间相隔不久,如“他工作认真负责,常常受到领导表扬”。

题例:

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02年全国卷)(常常)

32[兑换•对换]“兑换”指用一种货币或物品换另一种,如“用10斤白面可以兑换12斤大米”。

“对换”指对位互换,如“对换工作岗位”。

33[督促•敦促]“督促”表示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催促,如“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敦促”表恳切地催促,适于外交场合,如“敦促赴会”。

题例:

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敦促)

34[鼎力•全力]“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如“多蒙鼎力相助,十分感谢!

”。

“全力”全部的力量和精力,如“全力支持”。

题例:

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他日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     支持。

(全力)

35[赋予•付与]二者都有交给的意思,但所交的对象不同。

“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如“圆满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

“付与”指拿出交给钱物等,如“他把20万积蓄付与党组织”。

36[反省•反思]“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如“停职反省”。

“反思”思考过去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考例1: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     ,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05年山东卷)(反省)

考例2:

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     的产物。

(反思)

37[工效•功效]“工效”主要指工作效率,如“我们上课要注意提高学习的工效”。

“功效”指功能、效率,如“药液注射后,很快就产生了功效”。

38[沟通•勾通]二者都有使通之义,不同的是:

“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如“沟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经常勾通土匪来村里骚扰”。

题例:

1月15日,海峡两岸民航业者在澳门通过     ,就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业务安排达成共识。

(沟通)

39[贯穿•贯串]“贯穿”指穿过、连通,如“这条公路贯穿全省12个县”。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个或一系列事物,如“这篇讲话贯串着民本思想”。

题例1:

近日,董君舒在高安调研时指出:

要把解决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和发展经济     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贯串)

题例2:

新建成的京广高速将     整个东部地区,成为南北运输的一条大动脉。

(贯穿)

40[贯注•灌注]“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如“把精力贯注到学习上”。

“灌注”指浇进、流入,如“这些成绩的取得,灌注着老师的心血”。

题例1:

中国工程院院土袁隆平最近一段时间把全部精力     在“超级杂交水稻”的选育上,预计三到五年内,这种水稻即可大面推广。

(贯注)

题例2:

高原雪山上驻军战士的歌声,通过电视转播,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响起,嘹亮的歌声中     ()了战士们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和对祖国的无比忠诚。

(灌注)

41[光临•莅临•亲临]前二者都是敬辞,表示他人来访,只是所指的范围有所不同。

“光临”称他人来访,所指范围大,如“敬请光临”。

“莅临”指贵宾来到、来临,所指范围小,尊敬程度重。

“亲临”指亲自到某处,如“亲临现场”。

题例:

报截了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作出了贡献。

(03年全国高考)(亲临)

42[国是•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国事访问”。

题例:

国家主席江泽民要对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     访问,现在正在会议室里和其他领导人共商     。

(国事、国是)

43[汇合•会合]“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

“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来指除流水以外的事物,含有相见,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44[晦涩•艰涩]“晦涩”(指诗文,乐曲等的含意)隐晦不易懂,如“文字晦涩”。

“艰涩”指(文词)不流畅,不易理解。

题例:

象征主义经常用     难解的语言和形象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借以暗示这种虚幻的“另一世界”。

(晦涩)

45[惠赠•敬赠]“惠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赠送(的财物),如“承蒙惠赠,不胜感谢”。

“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动。

题例:

“中华保钓协会”成立当天,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发来贺电,并赠送题词“和衷共济”的牌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题词()“保疆护国”

(惠赠)

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     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敬赠)

46[简捷•简洁]“简捷”表示直捷了当、干脆利落,多用来形容速度快,如“这种算法十分简捷”。

“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如“这篇论文简洁有力”。

  题例:

无论是讲课还是写文章,他的风格都是     有力的。

(简洁)

47[结余•节余]“结余”结存,指结算后余下或结算后余下的钱,如“他的收入不多,但每月都有结余”。

“节余”指因节约而剩下,动词,如“由于狠煞了公费吃喝风,这个公司一年就从嘴边节余了12万元人民币”。

48[接合•结合]“接合”指连接起来使合在一起,多指具体事物相接,如“火花一闪,两个钢架就接合在一起了”。

“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多指抽象联系,如“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题例:

各大城市的城郊     部分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

(接合)

49[截至•截止]“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带宾语,如“报名日期截止到月底”。

“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带宾语,如“报名在昨天已经截止”。

题例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昨晚发布公告称:

     到日前,第一批经核实确认为含有苏丹红的辣味制品,原料及其生产企业共30家88种样品。

(截止)

题例2:

     六月底或者说     到六月底本次征文活动已有3000人报名。

(截至、截止)

50[界限•界线]都有不同事物的分界之意,但“界限”还有尽头处、限度之意,多用于思想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殖民主义者的野心是没有界限”;“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线,或某些事物的边缘,多用于具体事物,如“我们要同民族的敌人划清界线”。

题例1:

据韩国联合参谋总部透露,8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在距白翎岛东面9公里的海面上,一艘朝鲜导航船导航2艘小船舶,越过了北方     0.5英里,遭到了韩国海军高速艇编队的警告射击。

(界线)

题例2:

国家有     ,天地有     ,但他的信心却仿佛没有     。

(界线、界线、界限)

51[精练•精炼]“精练”形容词,指文章或讲话没有多余的词句,如“他讲话精练”。

“精炼”①动词,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这是一桶精炼了的花生油”;②同“精练”

52[精致•精制•精细]“精致”是形容词,表示制造精巧细致,如“这个工艺品很精致”。

“精制”是动词,指在粗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如“在生橡胶里加硫磺精制,就成了普通橡胶”。

“精细”精密细致,如“这一象牙雕像,手工十分精细”。

题例1:

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制成的激光测距仪,是目前世界上最标准的,是

     的尺子。

(精细)

题例2:

茶叶初制后的产品称毛条。

毛条通过     过程的筛分、风选处理后,达到分清外形规格,整饰外形,剔除杂质,适度干燥以及合理拼配调剂与增进品质的目的。

(精制)

53[精粹•精萃]“精粹”可以指精炼纯粹,名词,如“这些作品都是他创作中的精粹”;也可以是形容词,如“这是一段精粹的语言”。

“精萃”指精品荟萃,如“本作品集是该同志诗歌创作的精萃”。

54[景仰•敬仰]相同点:

都有对人尊敬之意。

不同点,“景仰”有佩服、尊敬、仰慕之意,如“他连声说‘景仰,景仰’”;“敬仰”指尊敬仰慕,如“这位作家备受青年们的敬仰”。

55[基于•鉴于]“基于”主要表示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之意,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用在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面一般不用主语),如“鉴于上次比赛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题例1:

     上次“一弹多投”空中拦截试验失败的教训,美国决定暂缓多级导弹的研制。

(鉴于)

题例2:

1993年春节,     安全和环保的考虑,北京等近300个城市开始禁,鞭炮。

(基于)

56[继而•既而]“继而”状态副词,表示发生的两件事紧紧相连,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如“既而雨停了,我们继续攀登泰山”。

题例:

联欢晚会开始了,首先是大合唱和女声独唱,     演出了歌剧《丝路花雨》。

(继而)

57[径直•径自]“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或进行某事,不绕弯、不间断,如“放学后,他径直到文化广场去了”。

“径自”是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强调个人行为,多含贬义,如“他不听师长的劝告,径自离校出走”。

考例1:

放学的时间还没到,集体活动还没结束,你怎么能     离开学校呢?

(05年重庆卷)(径自)

考例2:

曹老师看到同学们听得那么有兴趣,便没顾得超过时间     讲了下。

(径直)

58[径自•竟自]“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强调个人行为,多含贬义。

“竟自”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如“虽然没人教他,经过一番摸索,竟自学会了”。

题例:

这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可他因要处理个人私事,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没等会议结束,就     离开,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

(经自)

59[寄予•寄于•寄寓]“寄予”指寄托,或给予(同情、关怀等),如“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很大希望”“寄予无限同情”。

“寄于”指寄托在。

“寄寓”把思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物上),即寄居或寄托。

题例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把兴利除害的希望     那些充满善良人性的“侠义英雄”身上。

(寄于)

题例2:

新任厂长年富力强,群众     厚望,希望他能尽快扭转工厂的亏损局面。

(寄予)

题例3:

契诃夫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所谓“上流社会”,也      了一些虚无思想。

(寄寓)

60[剧变•巨变]“剧变”指剧烈变化,如“形势发生剧变”。

“巨变”指巨大的变化,如“这几年家乡发生了巨变”。

题例:

产品销售额一落千丈,形势的     迫使他必须当机立断,停止生产(剧变)

70[机体•肌体]“机体”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包括动物和植物,也叫有机体。

“肌体”指身体,也用来比喻组织机构。

题例:

对腐败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及时摘除毒瘤,以保证社会     的健康。

(肌体)

71[狙击•阻击]“狙击”埋伏在隐藏地点伺机袭击敌人,如“狙击手”。

“阻击”以防御的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如“阻击战”。

题例:

湖南省武冈市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全力     禽流感。

(阻击)

72[交待•交代]“交待”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交待问题”。

“交代”除有“交待”的意义之外,还有把经手的事务交给接替的人或嘱咐,如交代工作。

题例1:

班主任老师因公出差,临走前,把班上的事向代理班主任作了     。

(交代)

题例2:

彭总正在给部下     工作的时候,红卫兵们冲了进来,他们要他把企图谋反的事情     清楚,可谁都知道这是“黄须有”的。

(交代、交待)

73[机制•体制]“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

“体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

题例1:

这工厂优化分配     ,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机制)

题例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为适应出版新形式,我们必须构建版协新     。

(体制)

74[跻身•跃居]“跻身”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如“跻身文坛”。

“跃居”跳跃到其他事物之上,如“他这次考试跃居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