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村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408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毒的村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毒的村庄.docx

《中毒的村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毒的村庄.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毒的村庄.docx

中毒的村庄

中毒的村庄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如此.他们每时每刻都承受着身心的痛苦.他们的苦痛,比你大的,何止千百倍.有的人每天都在哀叹,在恐惧,在怀疑.这是你要的生活吗?

你的痛苦不过是每天小痛一下而已,你的痛苦不过是吃一下消炎药,胃药而已,而他们呢?

他们连饭都吃不上,连钱都没有,连病都没法看.我们呢?

?

你至不拥有朋友,父母亲,兄弟姐妹,可爱的孩子.难道我们不能为自己,为他们坚强那么一下吗?

就那么一下?

当你绝望的时候,请你读读别人的痛苦与悲伤.

广西大新县五山乡三合村常屯,一座建于1954年的国营中型铅锌矿曾为这个中越边境的小村带来繁华。

50年后,该矿矿藏耗尽,破产关闭。

繁华逝去,村民不断被发现骨痛者。

2001年,村民与矿上的一纸诉讼揭开深埋土壤半个多世纪的秘密——在40余年的开采过程中,该矿排污渠的废水漫灌耕地,令稻谷含镉超标11.3倍。

图为2014年11月18日,三合村村头,出银山下的一条排水沟是当地镉污染的主要渠道之一。

废矿区泛黄的污水汇集在水沟里,流过村庄和田地。

三合村马路旁废弃的灌水渠和已经不能耕种的农田。

据专家介绍,镉这种重金属迁移性强,极易进入土壤被植物富集,再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三合村当地生产的镉超标11.3倍的稻谷不宜食用。

但并不知情的村民直到2005年仍食用污染田地生产的大米,不少村民被检测出镉超标。

2000年至今,三合村村民黄贵强被一种“怪病”纠缠而丧失劳动能力:

手脚关节处肿胀、剧痛不已,发病时周身麻且疼不能动弹。

如今,他的双手从手腕到手背上凸出大大小小的疙瘩,手掌变形无法正常握合。

2001年3月他做了一次尿镉检测,结果为严重超标。

黄贵强的手变形后,吃饭这个动作对他来说成了困难。

80岁的黄桃明,最近几年脸上的瘤子越长越大。

家人说,在60岁之前,脸上只是一个小疙瘩。

52岁的黄金英站在家门口的空地上,一手按着腰,一手抹眼泪。

前几天,当地天气变化大,她疼痛难忍。

医生诊断,她的脊椎第三、四、五节处骨质增生,由于有胃病,还不能吃药,只好强忍。

74岁的黄纯普展示他变形的手。

每逢刮风下雨,他的手关节便疼痛难忍,他双手食指、中指的第一关节已经变形,扭向拇指折成一个锐角。

40岁的黄艳花已经不能正常站立行走。

她在五岁时,腿脚开始疼痛,7岁左右双腿变形。

在她的记忆里,十岁之后,就没有看过医生治疗。

81岁的黄民浅,手和脚也已经变形,脊椎弯曲,她走路不方便,双手扶着腿走一阵子就要休息一会,休息时,习惯性地放在膝盖上。

黄民浅脱下鞋子,扭曲变形的双脚露出来,她说,至今已经有30年了。

受镉超标影响的村民腰椎骨质变得疏松,往往不能直腰,不能劳动。

家中经济条件不好,又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疗,生活陷入了贫困。

大新铅锌矿关闭后,三合村也私自打了一个矿井开采矿。

不久,村矿也被关闭,矿井边裸露的矿石渣也已有多年。

大新铅锌矿关闭后,三合村也私自打了一个矿井开采矿。

不久,村矿也被关闭,矿井边裸露的矿石渣也已有多年。

农田污染后,2005年当地政府禁止村民种植庄稼,并为村民提供每年8个月,每月30斤的大米。

村民们的大米并不够吃,喝玉米粥成了当地人的习惯。

村民拉一些土回填在受污染的田地里,种植玉米,但收成并不好。

当地政府禁止村民种植庄稼,村附近又没有菜市场,村民只好在屋门口开一片荒,铺一层土,种植青菜,供家人吃。

大新铅锌矿关闭后,办公室大楼人去楼空,只有几个退休工人还住在这里。

曾经的灯光球场上一只狗和鸡在游荡。

大新铅锌矿辉煌时,工人和家属多达2000余人,办公室楼上的电视信号接收器建设于1980年代,当时闭路电视已经在当地使用。

大多数的矿工都搬离了矿区,大新铅锌矿退休矿工吴正杨和妻子黄秋英住在矿区家属楼。

这套房子曾是单位独生子女家属楼。

吴正杨有三个孩子,退休时一月工资349元,妻子黄秋英没有工作,大新铅锌矿关闭时,他们一家买不起商品房,单位安排他们住入了独生子女家属楼。

68岁的吴正杨1970年来到大新铅锌矿,身后是他曾经居住的矿工住宿区,由于没有人修缮,现在已经破烂不堪。

他的妻子黄秋英从小生活在三合村,最近几年她也开始腰椎疼痛。

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胸椎、腰椎骨质增生。

她常年贴膏药来缓解疼痛,但膏药会让她后背发痒。

70岁的黄冠桃一瘸一拐地走在村内小道上,从2004年她便开始腰疼,但并没有注意,只是去卫生所买一些止疼药来缓解。

近年来,她的腿也开始弯曲,腰椎被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病。

虽然当地政府2005年组织过一次尿镉检测,但结果她至今也不知道,也没有到医院排过镉。

黄冠桃的老伴黄可成还保留着在大新铅锌矿上的工作证。

退休之后,他可以享受体检政策,但体检中并没有尿镉检测,近两年,他也会全身骨骼疼痛。

47岁的矿工许绿彪站在窗户边,不愿意面对镜头。

他的父亲也是大新铅锌矿矿工,许绿彪长大后也就在矿上工作。

大新铅锌矿破产时,才32岁,破产之后没有了工作,婚姻也就成了更为困难的事情。

现在许绿彪只有低保,没有工资,靠在周边打零工生活,每月收入1000余元。

许绿彪家中的墙上挂着当年分发的劳保用品:

水壶和手电。

66岁的吴仕民曾是三合村常屯四组的组长,他手中抱着厚厚一摞这些年他起草给各级政府的污染问题反映材料,三合村污染事件曾引起原国务院总理批示。

那一年,吴仕民在看病时得知自己尿镉超标,去过一次排镉治疗。

后来家中妻子、儿子相继因病去世,孙子又患有白血病,就再也没有治疗过,如今,他的腿已经严重弯曲。

1999年,吴仕民所在小组向南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请诉讼,就镉污染事件向大新铅锌矿提出民事诉讼,这场官司经历了一审、终审,持续了2年,得到了经济赔偿和土地改良费用共计32万余元,这其中还包括律师费以及其他杂费,村民赔偿更少。

近些年,年轻人包括还有劳动能力的中年人都外出打工,只剩下日渐稀少的老幼病弱留守。

图为黄旭勤因痛风瘫痪在床已经有5年,他的老婆、孩子都离他而去,靠家中老母亲照顾。

74岁的赵吉武瘫痪已经15年了,手和脚都失去了知觉。

家里的孩子也都外出打工,赵吉武与妻子赵杏梅相依为命。

75岁的韦民香虽然腿疼、手疼,但家中的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农活也只能自己挑起来,她下地打完除草剂回家,经过大新铅锌矿的警示牌。

镉的半衰期约为15到20年,它从身体中自然排出的速度非常慢,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驱镉,而临床上多采取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治疗大约需要持续3到5年。

对于这个贫病交困的村子,这样的治疗几乎是奢望。

一些村民长期靠服用廉价的激素药物止疼。

图为49岁的黄世雷常年吃一些激素类的药物治疗痛症,脸部有浮肿。

还有些病情略轻的捡草药或贴几服膏药对付。

图为47岁的黄怀权的脖子上绑着中草药,这几天他颈椎疼痛难忍,X光片显示他的腰椎骨质增生,硬化。

10年前,黄怀权的髋关节股骨头坏死,做了一次手术,置入了人工股骨头,手术后,他丧失了劳动能力。

如今他面临了再次手术的可能,人工股骨头的寿命一般在10年-15年,但第二次手术难度远远大于第一次,费用也很昂贵。

26岁的赵龙飞,从小就不能走路,医院曾诊断为脑瘫。

赵龙飞不能自己进食,母亲赵莲花下地干完活,总是先喂孩子吃饭。

赵莲花一个人在家照顾赵龙飞,将儿子的衣物和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

2014年11月18日,村民黄进强家中摆放着他的遗像,2001年广西职业病防治所给他做尿镉鉴定为11.25ug/l。

三合村有一座庙,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五,村里的老人便来庙里祈福,保佑家人平安。

神像下的香灰已经落下厚厚的一层。

三合村有一座庙,每个月农历初一、十五,村里的老人便来庙里祈福,保佑家人平安。

神像下的香灰已经落下厚厚的一层。

47岁的黄春红抱着3个月大的孙女在街上遛弯。

在三合村,村里很难看到孩子的身影。

在一般家庭里,父母担心孩子受到污染影响,就带到打工地一起生活。

在已经关闭的大新铅锌矿子弟学校里,杂草丛生的墙壁上留有富有那个年代特征的宣传画,最后一句话写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