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444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docx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

现代文二阅读专题练习18篇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一.孤独的范本

①当下,好多人都喜欢说自己太孤独,而真正让他们说出孤独的原因,却没有一个靠谱。

在我看来,真正的孤独者是从不把“孤独”挂在嘴边的,只有当他们向世人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人生状态时,我们才能听见他们内心孤独的长啸,如旷野里的野兽,凌厉而又不乏唯美。

这种深藏的、隐形的力量看似微弱,却极具感染力。

②真正的孤独者必然是经过岁月的磨砺,面对生活有着足够定力的人。

③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从八十四岁开始用毛笔小楷抄写《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花费了整整四年时间才大功告成。

老先生的壮举被报纸报道,而这份报纸恰被淮北师范学院一位七十有余的退休教师老杜无意看到。

同样喜欢写写画画的老杜看到这则报道无比吃惊,兴奋得想立即动身造访这位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老先生。

他猜想,这位老先生必定拥有极为健康的身体和超强的毅力,否则不可能完成如此令人羡慕的伟绩。

因为书法拼的不仅是笔力功底,更是意志和精神。

对于如此年迈的先生,两部加起来达百余万字的长篇巨著,要用蝇头小楷抄写,单是“坐功”就已是巨大的考验。

④没有详细的地址,也没有电话,要找到老先生并不容易。

倏忽之间,两年过去了。

⑤老杜托了很多人,最后他的一个学生辗转找到了我。

虽然学生觉得老师的举动有点莫名和荒唐,但还是希望我能通过文化界的朋友打听老先生的下落,了却老师的心愿。

几番周折后,我、老杜、老杜的学生一行终于来到了老先生所在的小区。

⑥“老先生……”老杜将旧报纸递到老先生眼前。

老先生看了看报纸,点头,抬眼看他,两位老人四目相对。

许久,老杜说:

“我两年前看了这则报道,就一直想来见你。

这次不远千里来打扰,最想看一眼您横抄的《三国演义》。

”老先生一直默默地望着老杜,不说话。

站在旁边的老先生的儿子倒着急起来,凑近父亲耳旁大声解释。

⑦老先生显得犹犹豫豫,低下头,慢吞吞地说:

“你们走吧,没什么好看的,我写得太差,拿不出手。

⑧老先生的拒绝让老杜有些尴尬,我急忙解释道:

“老杜是真诚崇拜您的壮举才来的。

找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放弃,这次坐了两天火车,还没好好休息就朝您这儿赶来了。

”老先生身边的老伴也做起老先生的工作来。

老先生不再坚持,晃晃悠悠地转过身,从房间里抱出渔网兜装起来的两个印有古代青花纹的硬纸盒,二十卷竖写的《红楼梦》和八卷横写的《三国演义》终于展现在我们眼前。

⑨老杜躬下身子,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兴奋的光彩;不一会他抬起身,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抚摸线装手抄本,用手指一页页摊开散发着墨香的宣纸,不停地说:

“太好了,太好了!

”一番细看后,老杜才不舍地移开了目光。

随后他微笑着拍着老先生的背,激动无语,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⑩我出神地看着他们,什么也没说。

⑾离开老先生家,我们默默地走了很长一段,谁也没有说话。

快到三苏祠门外的毛笔批发店时,老杜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说:

“不怕你笑话,我也想用中国书法抄一部长卷,但我不抄名著,我想抄我自己创作的一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写的是我周围朋友的经历,还加入了我自己的经历。

⑿“好啊!

出版了吗?

”我惊讶地看着他。

⒀“没有出版,但我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它抄写完毕,这比出版更有意义。

我真是太佩服那位老先生了,真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呀。

⒁我沉默良久,似乎悟到了些什么。

老先生在抄写两本巨著时一定是孤独的,只有孤独才可能彻底地摈弃外物,沉浸其中。

老杜是懂得老先生的孤独的,当他怀抱着抄写自己作品的憧憬时一定也是孤独的,但此刻他已经找到了孤独的范本。

我猜想,现在老杜已经坐在淮北国槐摇曳的窗前,手挥紫山羊毫,开始他漫长的孤独之旅了。

⒂他们的孤独,还有伴随孤独岁月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在我眼里,都是孤独的范本,无比神圣。

1.文题为“孤独的范本”,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孤独“的内涵的理解。

(6分)

2.文中的“我”也有着丰富的内心感受,例如第⑩节中“我出神地看着他们,什么也没说”,此时“我”可能在想什么?

请结合语境写三点。

(6分)

3.作者在文中说,“在他奔向未来的孤独生涯中,他已经找到孤独的范本”,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6分)

4.作者为什么称“我的老师”和老先生为“孤独的范本”?

(4分)

二.遗失的寒冷

①三十年前,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萌发出新芽儿的柳枝映在斑斑驳驳的土墙上的影子,我一边感慨着“春天总算来了”,一边告诉自己:

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了。

②也正是那一年,十三岁的我,遗失了寒冷。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才尝试着触摸那段遗失寒冷的过程。

③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必须在学校住宿。

褥子被子一捆,和一大布袋子红薯、糜面馍馍、玉米糕绑在一起,母亲帮我拎起来搭在肩上。

背上是褥子被子,胸前是一个大布袋子,后面重前面轻,我都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身子。

母亲只是交代了句“不要贪吃好的,一顿蒸上两个红薯一个糜面馍或玉米糕就行了”,都不曾将我送到家门口,就转身忙自己的活儿了。

④走一走歇一歇,到了学校,喘了半天气才缓过神来。

宿舍是一面窄窄的空荡荡的窑洞,我们直接在地上铺铺盖。

⑤别人都是先在地上铺一个厚厚的草垫子,上面再铺个毡子毯子什么的,接下来才铺上褥子,褥子上面还有个布单子,叫“护单”——怕将褥子弄脏了。

我呢,只带了褥子和被子,压根就没有其它东西铺在地上,褥子显然是不能直接铺在地上的。

于是我就满学校找来了一些废纸片,铺在地上,才开始铺褥子。

结果是:

我的床铺比两边的同学低下来一截,她们都觉得我不应该夹在中间。

于是,我就自觉地挪到了最边上,——门口的墙下。

⑥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很潮湿,挨地的那面经常是湿漉漉的。

只要有一丁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

我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

那时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⑦冬天天冷,夜又长,起夜的学生就多。

门一拉一合,冷风就直吹过来。

抗击了半天寒冷好不容易才入睡的我,常常又被寒风刺醒。

为了应对寒冷跟风的袭击,我睡觉不再脱衣服且蒙住了头。

⑧我从来没有给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看到我在家里睡觉的样子便有些想不通,曾给父亲说:

“这娃书念的,成呆子了,——炕中间烧得热乎乎的,她咋老蒙着头靠墙根睡?

⑨现在想来,那种奇怪的反应不会是寒冷留下的恐惧症吧?

⑩是那夜夜寒风吹走了我的寒冷?

⑾记忆里,那年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经常有。

我也清楚地记得当语文老师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吟诵“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的泪水悄然滑落。

⑿在我,下雪天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包括雪后的一段时间。

不仅仅是褥子只能无奈地潮湿下去,更重要的是,我只有脚上一双布鞋,不像别的孩子,还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鞋子或是能踩雨雪的黄胶鞋。

教室、饭堂、厕所,跑上几趟,布鞋的鞋底就湿了,半天下来,就湿透了。

我就满教室找别人扔的纸片,厚厚地铺在鞋里。

一两节课下来,又湿透了。

取出来扔掉,再找纸片再铺进去,再应付一阵,如此反反复复。

纸片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那时一个本子一毛钱,都是很节省的用。

⒀雪后若有太阳,在别人吃饭时,我就留在教室里。

因为饿是可以忍受的,入骨的冰凉却是难以抵御的。

等到教室里没人了,我就将凳子搬到外面,将鞋子脱下来,底朝上晒晒。

我则盘腿坐在凳子上,搓揉着冰凉如石块的脚,让它暖和些。

⒁再后来,我有些开窍了:

找到塑料袋,撕开,铺在鞋底,再铺上纸,就好多了,也不用不停地换纸。

有一句话我信,那就是“许多智慧来自于人们对贫穷的应对”。

⒂更多的时候,是等着鞋子自己慢慢变干。

我甚至曾一度固执地认为,是我自己的身体暖和了脚,脚再暖和着鞋子,直至吸干鞋里里外外所有的“水分”,鞋底才会变干。

⒃还是连续的雪天冻掉了我的寒冷?

⒄每个周三下午有一个半钟头的活动时间,我常常趁机跑回八里外的家里取下半周吃的东西。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下着大雪。

⒅雪大风猛,我是抄小路往家里赶。

有的地方雪没过了我的膝盖,很熟悉的小路也因大雪的覆盖变得陌生,以致于我一脚踏下去摔进了雪里面,——我把沟边当成了小路。

从雪里爬出来,继续往回赶。

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地说:

“照一下镜子,看你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⒆父亲就倒了一碗热水让我暖和暖和。

我伸手去接,明明接住了,碗却摔在了地上——我的手指冻僵了!

我走到镜子跟前,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被雪弄湿了的头发,再在风的猛刮下,直直地向上竖着!

⒇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

我只说,赶紧给我装吃的,我不想迟到。

背起装满干粮的布袋子,我又赶往学校。

(21)风还是那么猛,雪更大了。

(22)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从独自对抗过那场大雪后,她似乎再也没有畏惧过寒冷!

接下来的两个冬天,似乎都一样,冬天再也没有变出什么新花样来折磨这个小姑娘。

是那场大雪不客气地冻掉我那脆弱的寒冷?

1.开篇说“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了。

”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分)

2、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那段遗失寒冷的过程”中的三件事。

(6分)

3.结合语境,分析下面节选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6分)

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地说:

“照一下镜子,看你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

4.文章以“遗失的寒冷”为题有什么好处?

(6分)

三.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

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

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

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

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

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

我们在河上行走。

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

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

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

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

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

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⑹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冬天也看露天电影。

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

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

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

跑了一路,身上发热。

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

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

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

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

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

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

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⑻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⑼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⑽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

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

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

冷从何来?

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

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

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

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

不知冷,何识暖?

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

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⒃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1.结合文中有关“寒冷”的三件往事,将作者的体验感受补充完整。

(6分)

(1)第一件往事:

冰河上行走,疼痛让“我”刻骨铭心。

(2)第二件往事:

(3)第三件往事:

2、请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语意。

(4分)

  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的后果是什么?

(4分)

4、第⑬段中,“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一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6分)

四.手帕

①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地叠好。

又是5月份了,她照例收拾着衣物。

我躺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发出浓郁的香。

②“玲珑,你看,这儿有好多条手帕呢!

”母亲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似乎很兴奋。

③“手帕?

”我喃喃道,心底竟泛出一丝陌生和温馨。

我放下杂志,走到母亲身旁,她正在仔细地折着每一方手帕。

④“你还记得这些手帕么?

十几年的全在这儿啦。

你看,这块蓝色的,还记得么?

你才四岁的时候,我常用一个别针将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给你擦汗,看着你在我前面颠颠地跑,手帕一荡一荡的,真像一只花蝴蝶呢!

”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并不看我,完完全全地沉醉在幸福的回忆中。

我静静地听着,不敢吱声,我无法应和母亲——因为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还有这块白色红边儿的,是你十岁那年特意订制的。

看,上面还印着字哩——‘爱女玲珑十岁生日快乐’。

唉,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8年了,一眨眼的功夫。

”(B)她轻轻叹息了一下,把脸对着我,可她那慈爱的目光却让我不知所措。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记得这些往事啊,哪怕是模糊的、零碎的也好!

我无法想像,为什么母亲如此细心地收藏着过往,如数家珍般道出我的点滴,她不是常常抱怨说人老了,记性坏了吗?

⑥我承认,我是彻底地将手帕的故事忘了,很随意地扔在了记忆的角落。

况且,现在也不时兴手帕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纸巾,薄如纱,白若雪,香似兰,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塑料口袋中。

当我流汗了,取出一张,轻轻一擦,质感很好,且还有一阵隐约的香气,然后随手扔掉,多方便。

于是很自然地,手帕便不常被人记得了。

我的书包中全是柠檬香型的纸巾,手帕的概念变得淡然了,甚至要忘却。

若不是母亲无意中提起,我实在无法忆起这些手帕曾属于我。

⑦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

而母亲则不同,她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

⑧我感到眼中有些潮湿,低着头,轻声说:

“妈,您怎么还记得这么多呢?

⑨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说:

“怎么会不记得呢?

”她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的泪悄然落下,是啊,怎么会不记得呢?

⑩因为爱着,所以记得。

1、母亲回忆了哪两件有关手帕的事?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有何性格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对往事如数家珍,而我却不记得了,这样写有何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说,“我们这一代,我的思想很容易接受新的东西,也很轻易地会忘记一些什么,即便是最基本、最真实的爱”,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道风景。

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我常梦见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

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

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

“都几点了,还不起床!

”要么就是:

“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

”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

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

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

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

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拍,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时间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起潮落。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

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

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

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崇崇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威严,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

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机,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

时间如果是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

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的雪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

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

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链,让一座老屋逐渐鸵了背。

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

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

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

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1、围绕“时间怎样地行走”这个标题,文章具体描绘了“时间”的多种行走方式,请从两方面简要概括。

(4分)

2.仔细品读下面语句,分析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6分)

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的雪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3.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

(6分)

4.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作者对时间的感受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你认为这种变化源于什么?

说说你的理由。

(6分)

六.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

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

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

你尤其可佩服。

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

你甚么事体都象拚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

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

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

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

宝姊姊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姊姊挂下一只篮来,宝姊姊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姊姊在下面看!

”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

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地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

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

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真是强盛得多哩:

瞻瞻!

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般动它,与她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

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弱小的体力与智慧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

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绝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阿宝!

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刬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

”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

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罢!

瞻瞻!

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的毛边的《音乐入门》来。

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

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

“爸爸!

瞻瞻也会裁了!

”瞻瞻!

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

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

”字喊得你哭了。

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罢!

软软!

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

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

“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

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