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34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5KV线路工程施工手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装35

(三)杆塔分解组立35

(四)杆塔整体组立36

五、放、架线工程37

(一)跨越架37

(二)特 

殊 

跨 

越39

(三)人力及机械牵引放线39

(四)液压机压接应符合以下规定40

(五)外爆炸压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40

(六)导线、避雷线(光缆)升空41

(七)紧线41

六、附件工程42

七、不停电作业与停电作业43

八、小型机具45

九、工器具46

十、安全防护用品、用具48

第九章其它注意事项48

编写标准及说明

一、编写标准及依据

1、依据四川华电泸定有限责任公司与我公司签定的《施工合同》。

2、依据四川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出版的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

3、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标准。

4、依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标准。

5、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6、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试行)中的有关规定。

二、编写说明

1、本《施工手册》包含安乐坝至泸定水电站段和泸定水电站至小天都水电站两部分内容。

2、本《施工手册》内容包括工程总说明、线路复测、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接地工程、架线工程、保坎护坡工程、竣工验收八项内容。

3、本《施工手册》内容为设计变更后数据。

使用本《施工手册》时请再次查阅相关设计图纸资料,仔细核对各种数据,如本《手册》内容与设计或规程、规范内容不相符,请严格按照设计或规程、规范内容执行施工操作。

第一章工程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泸定水电站35KV供电线路新建工程,电压等级为35KV,线路全长28.5公里(其中:

电缆320米),分两部分。

即:

安乐坝至泸定水电站段(5.078公里)和泸定水电站至小天都水电站段(23.214公里)两部分

安乐坝至泸定水电站段导线采用LGJ-120/20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采用GJ-35型镀锌钢绞线,使用杆塔18基,其中电杆14基;

铁塔4基。

全线路架设地线。

另改挂安乐坝变电站出线一基。

本段导地线均采用爆破压接连接。

泸定水电站至小天都水电站段LGJ-120/25及LGJ-120/7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GJ-35型镀锌钢绞线,全线路使用杆塔73基,直线杆25基,转角终端杆48基,直线塔4基,耐张终端塔14基。

本段LGJ-120/25导线及地线采用爆破压接连接;

LGJ-120/70导线采用液压连接。

2、本工程导线采用FD-3型防振锤防振、地线采用FG-35型防振锤防振。

3、本工程所经地形以高山为主,海拔在1300—2100米之间,杆位地质地表以松砂石及坚土为主、另有部分粘土及岩石,设计气象条件为:

b=5mm,v=25m/s.

4、本工程线路方向

安乐坝变泸定水电站新建变泸定水电站新建变小天都水电站

二、杆塔明细表

备注:

本杆位明细表数据为设计变更后的数据。

第二章线路复测

一、复测、分坑

1、工程开工前、各施工队必须对线路进行全面复测。

要求交接至相邻段过2基杆塔,测量内容包括桩距、档距、高程、被跨物高程和直线桩横向偏移及转角角度。

误差允许值要求如下:

档距:

1%高程:

不大于0.5米转角角度:

1’30’’横向偏移:

不大于50MM

当复测中发现超过上述允许值时,应查明原因,及时上报以便汇同设计及时处理。

2、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2.1、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2.2、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

2.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

3、需降方的基础及位移后的中心桩,均要订出必要的辅助桩,以便恢复中心桩和分坑、支模时使用。

4、分坑前必须再次校核塔位的准确性,与设计相符,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挖。

5、施工测量使用的经纬仪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测量用的仪器及量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第三章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一、土石方工程

1、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2、杆塔基坑深度的允许误差为+100mm、-50mm,做到坑底平整。

岩石基础坑的深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3、拉线基础坑,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

当坑深超深后对拉线基础的安装位置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实处理。

4、杆塔及拉线基坑的回填,凡夯实达不到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mm。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5、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未掺有石块及其他杂物的好土,并应夯实。

在回填后的沟面应筑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

工程移交时回填处不得低于地面。

6、土石开方应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应注意保护自然植被。

7、对适于夯实的土质,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80%及以上;

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掺合后回填夯实。

8、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以上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8.1、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8.2、混凝土电杆基础、铁塔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等,其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值在+100~+300mm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

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

当坑深超过规定值在+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9、基础开挖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若发现与设计地质条件不符时,就及时上报,以便汇同设计、监理处理。

10、位于陡坡(山坡坡度大于150)的清场土和基坑开挖,严禁就地向塔位下方弃土,以防止弃土冲毁塔位下坡方向自然地形和地貌及植被而危及塔基安全,须按照设计对各塔位的施工弃土进行处理。

11、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

30mm。

11.2两杆坑深度宜一致。

二、基础施工

(一)铁塔基础

1、铁塔基础支模前,必须重新校核该塔位的档距、高程、塔型、呼称高、基础型式、地脚螺栓规格、基础配筋,校核基础根开、地栓间距,准确无误的计算各种数据,对于转角塔需核实线路方向及转角度数。

2、支模完成后必须复查基础根开、地栓间距、基础配筋及地脚螺栓规格,待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浇制。

掏挖式铁塔基础尺寸的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2.1保护层厚度:

-5mm2.2立柱断面尺寸:

-1%2.3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的偏移:

10mm

2.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

2‰2.5基础顶面间相对高差(直线杆塔抹面后):

5mm

2.6整基基础中心位移:

A:

直线:

横线路:

30mm;

B:

转角:

顺线路:

30mm横线路:

30mm

2.7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

10′高塔:

5′

3、耐张塔、转角塔应根据设计图要求进行内角侧基础抬高预偏,终端塔基础向线路方向侧抬高预偏,其预偏抬高值应根据设计图要求进行,也可根据经验另行取值,但不应小于设计参考值。

要求基础顶面应共在一个整斜平面内。

4、浇制前必须复查基础根开、配筋、地栓规格及间距,确认无误后方可浇制(浇制完毕后必须复查)。

在浇制中严格控制水灰比、配合比和坍落度,拌合要均匀,捣固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200mm。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应在同一个基础腿中混合使用。

但可在同一基基础中使用,出现此类情况时,应分别制作试块并作记录。

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冲刷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5、模板安装的注意事项:

a.模板安装后要找正,模盒对角线应与基础辅助对角线相重合。

地脚螺栓的根开尺寸一定要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b.支好的摸板每隔一米应作好支撑,支撑要牢固,在浇注时应随时检查,防止摸板走动。

c.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控制好钢筋笼与模板之间、底板钢筋与坑底之间的保护层距离。

6、砼的搅拌原则上采用机械搅拌,如机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搅拌,并严格控制好配合比。

7、基础浇筑前必须到取得相关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并在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实施,本工程的基础混凝土强度有C20一种,保护帽采用C10砼,垫层采用C10素混凝土;

浇制时必须采用机械捣固。

浇制时,一个腿应连续浇成,浇制完成后注意养护。

8、砼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

9、为确保基础保护层的厚度,支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好底板与坑底、模板与立柱钢筋之间的间距。

10、应认真控制正侧面根开、对角线尺寸、基础顶面及底面相对中心桩高差、底部对中心桩高差及对角线半根开等几何尺寸。

11、基础浇制过程中,应正确捣固,特别注意立柱和底板相连接处内、外角侧的捣固,以免出现狗洞等缺陷。

11.1人工搅拌砼应采用“三干四湿”的方法,即水泥和砂干拌两次,加入石料后干拌一次,然后加水后湿拌四次。

11.2浇灌砼前应清除坑内泥土、杂物、积水,下料时先从立柱中心开始,逐渐延伸至四周,避免将钢筋向一侧挤压变形。

11.3砼自高处顷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3m。

投料后不应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灌高度超过3m,可沿模板内侧放置一个溜滑砼坡道的铁板,使砼沿坡道流入模板内。

11.4砼应分层捣固,每层厚度不应超过200mm。

捣固时特别注意模板及支撑是否有变形、下沉、移动及漏浆等现象,发现后应立即处理。

12、试块的制作与养生:

12.1试块应与基础同条件养生。

12.2试块制作:

a、转角、耐张塔、终端、换位塔及直线转角塔基础每基做一组,28天试压。

b、直线铁塔基础,同一施工队每5基或不满5基做一组,28天试压。

c、同组试块的制作应在同一时间,同一盘中制作。

13、基础养护应在浇完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表面加盖遮盖物,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度。

养生期不少于7昼夜,基础拆模后应会同监理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方立即回填,按规定继续养护。

14、基础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保证其完整美观。

15、基础回填应按300mm分层夯实(岩石基坑的回填按土与石1:

3的比例掺合后回填),使回填土在紧线前恢复到原状土的密实性,基坑回填不得使塔基形成凹坑积水,基坑回填后,应在地面堆筑0.5米厚的防沉土堆,其范围同基坑上口尺寸。

16、地脚螺栓露出立柱顶面以设计值为准,其丝口不能进入剪切面。

17、铁塔基础埋深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主柱外露部分不得小于200mm。

18、对采用地脚螺栓连接的铁塔在架线完毕确认地脚螺栓无松动,并经对铁塔检查后,方可浇制踏脚保护帽;

保护帽混凝土标号为C10;

保护帽大小及形状详见设计图纸。

19、冬季施工

19.1当连续5天,室外平均气温低于5℃时,混凝土基础工程应采用冬季施工措施,并应及时采用气温突降的防冻措施。

19.2冬季钢筋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的规定。

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19.3冬季施工不得在已冻结的基础底面浇筑混凝土,已开挖的基坑底面应有防冻措施。

19.4冬季养护宜采用覆盖法、暖棚法、蒸汽法或负温养护法。

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时,混凝土养护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19.5冬季施工混凝土基础拆模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

(二)电杆基础

1、电杆基坑底采用底盘时,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

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2、拉线盘的埋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

其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列规定:

2.1沿拉线方向,其左、右偏差值不应超过拉线盘中心至相对应电杆中心水平距离的1%;

2.2沿拉线安装方向,其前、后允许位移值:

当拉线安装后其对地夹角值与设计值之比不应超过1°

个别特殊地形需超过1°

时应由设计提出具体规定。

3、对于X型拉线拉线盘的安装应有前后方向的位移,拉线安装后交叉点不得相互磨碰,第一款的允许偏差不包括此位移值。

4、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应按最深一坑操平。

5、底盘、拉线盘,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时不应受到破损坏。

第四章杆塔工程

一、一般规定

1、杆塔组立必须有完整的施工设计,杆塔组立过程中,应采取不导致部件变形或损坏的措施。

施工设计应对杆塔本体及构件在组立过程中的受力进行验算。

2、杆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装设相应厚度的垫圈或垫板。

3、当采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空隙;

3.2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

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3.3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片。

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对立体结构:

1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2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4.2对平面结构:

1顺线路方面,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穿入;

2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指面向受电侧,下同)或按统一方向;

3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注:

个别螺栓不易安装时,其穿入方向可予以变动。

5、杆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应查明原因,严禁强行组装。

个别螺孔需扩孔时,扩孔部分不应超过3mm。

当扩孔需超过3mm时,应先堵焊再重新打孔,并应进行防锈处理。

严禁用气割进行扩孔或烧孔。

6、杆塔连接螺栓应逐个紧固,其扭矩值不应小于(M168000N·

cm).螺杆与小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

杆塔连接螺栓在组立结束时必须全部紧固一次,架线后还应复紧一遍。

7、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产生预倾斜,倾斜值应视塔的刚度及受力大小由设计确定。

架线挠曲后,塔顶端仍不应超过铅垂线而偏向受力侧。

当架线后塔的挠曲超过设计规定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处理。

8、拉线转角杆、终端杆、导线不对称布置的拉线直线单杆,在架线后拉线点处不应向受力侧挠倾.向反受力侧(轻载侧)的偏斜不应超过拉线点高的3‰。

二、铁塔组立

1、铁塔基础符合下列规定时始可组立铁塔:

经中间检查验收合格,分解组塔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

2、铁塔组立前必须先确定组立施工方法,组织检查施工所用工器具是否完好,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讨论学习,施工人员分工应细致、明确;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并协调一致、紧密配合、相互照应。

3、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过1/750。

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应灌筑水泥砂浆。

直线型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保护帽。

耐张型塔应在架线后浇筑保护帽。

保护帽的混凝土应与塔脚板上部铁板接合严密,且不得有裂缝。

4、组立铁塔应使用(Φ300~Φ400)铝合金抱干,严禁以材吊材损坏塔材质量。

5、地面距铁塔身6米范围进行防盗处理。

三、电杆组立

1、电杆组立前必须检查电杆坑和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坑必须开凿拉线棒马道,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直,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并设防沉层。

2、混凝土电杆及预制构件在装卸运输中严禁互相碰撞、急剧坠落和不正确的支吊,以防止产生裂缝或使原有裂缝扩大。

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及细长预制构件不得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不应超过0.1mm。

3、钢圈连接的混凝土电杆,宜采用电弧焊接。

焊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3.1必须由经过电杆焊培训并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的焊口应及时清理,自检合格后应在规定的部位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

3.2应清除焊口及附近的铁锈及污物。

3.3钢圈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V型坡口多层焊。

3.4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宽度应符合规程规定。

3.5焊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一个焊口宜连续焊成,焊缝应呈平滑的细鳞形。

4、采用气焊时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4.1钢圈宽度不应小于140mm;

4.2应减少不必要的加热时间,并应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减少电杆混凝土因焊接而产生的纵向裂缝。

当产生宽为0.05mm以上的裂缝时,应采取有效的补修措施,予以补修。

4.3因焊口不正造成的分段或整根电杆的弯曲度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2‰。

超过时应割断调直,重新焊接。

5、电杆的钢圈焊接接头应按规定进行防锈处理,混凝土电杆上端应封堵。

6、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

50mm。

分段组合叉梁,组合后应正直,应有明显的鼓肚、弯曲。

横隔梁的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应为±

50mm,应保持水平

7、焊缝表面应呈平滑的细鳞形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无折皱、间断、漏焊及未焊满的陷槽,并不应有裂缝。

基本金属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mm,且不应超过圆周长的10%。

焊完后的整杆弯曲度不应超过电杆全长的2/1000,超过时应割断重新焊接。

8、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8.1直线杆、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转角杆顺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8.2直线杆的倾斜,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杆长的3‰;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8.3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9、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10、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0.1迈步不应大于30mm。

10.2根开不应超过±

11、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1.1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11.2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

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11.3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

12、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对立体结构:

水平方向由内向外;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12.2对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

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13、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

分支杆、90°

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14、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

14.2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

14.3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

左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15、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5.1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

,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

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正;

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15.2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15.3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其绑扎长度应符合下表:

钢绞线截面(mm2)

最小缠绕长度(mm)

上段

中段有绝缘子的两端

与拉棒连接处

下端

花缠

上端

25

200

150

250

80

35

50

300

15.4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15.5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

第五章放、紧线工程

一、放、紧线工程

1、在展放过程中,对已展放的导线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

2、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

2.1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2.2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

2.3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

3、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进行修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应符合表6.0.3的规定。

表6.0.3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

>

导线类别

损伤情况

处理方法

铝绞线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第6.0.2条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时

以缠绕或修补预绞丝修理

铝合金绞线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超过17%时

以补修管补修

钢芯铝绞线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第6.0.2条规定,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7%时

以缠绕或修补预绞丝修理

钢芯铝合金绞线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且截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25%时

3.2当采用缠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3.2.2应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应小于2mm;

3.2.3缠绕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应紧密,受损伤部分应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

4、当采用补修预绞丝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4.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应小于3个节距,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绞丝中的规定;

4.3补修预绞丝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且与导线接触紧密,损伤处应全部覆盖。

5、当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损伤处的铝(铝合金)股线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

5.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导线的范围应于管内各20mm处;

5.3当采用液压施工时应符合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