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3878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生讲义.doc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总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社会心理学曾被认为是分属于社会学或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因而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界,有“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之称,也因此,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定义分为二类,一类是从心理学出发,主要是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认为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

另一类从社会学出发,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受到广泛采用的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Allport)奥尔伯特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像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从奥尔波特开始,社会心理学具有了个体心理倾向,从而确定了社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研究的立场,这是奥尔波特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侧重于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家斯特克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由社会和个体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的”,任务是“解释社会互动”。

倾向社会学的定义中,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艾尔乌德,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

2、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定义

由安德列耶编、前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作为大学生心理学系教科书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以及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

3、我国学者的定义

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取得最高成就的早期学者,也被誉为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的孙本文(1946年《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吴江霖在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分析了国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建立我国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课题等时,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3)胡寄南(1991)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定义概括了中西方学者的思想,体现了:

个体心理活动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体现了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出发是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前提。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范围

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个体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社会化研究个体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以及与所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关系,揭示个体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发展过程。

自我意识研究个体如何把自己从混浊的世界中区分出来,最终形成关于“我”、“我的”概念,并使自身得以更充分的发展。

(2)社会动机

休谟认为人与动物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的区别:

一、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二、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三、人是一个活动性的动物。

(3)社会认知

研究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他人的认知,即人际认知;二是对自己的认知,即自我认知;三是研究人是怎样寻找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即归因研究。

(4)社会态度和态度改变

社会态度研究的兴起,使人们找到了透视社会心理现象的重要途径,因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法利斯(R.E.L.Faris)认为,社会态度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次“小革命”。

(5)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就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也是社会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包括了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许多方面。

2、群体心理

主要研究群体成员、群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个体只不过是作为群体成员的角色而被研究,通过对社会群体进行社会分析,揭示群体的近态结构与群体动力学原理,是社会心理学最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3、应用社会心理学

1924年到1932年位于芝加哥地区的西部电力公司(westernElectricCompany)所属的霍桑钢铁厂的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实验研究,开创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一般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专门方法论:

在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的条件下形成的

3、具体方法:

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所创立的各种具体研究方法

二、具体方法

1、观察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英博森(R.Engbretson)教授说:

“实际上,社会心理学家就是看人的人。

其重要特点是,研究者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分:

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

2、实验法

当心理学家要用实验进行研究时,总是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决定一种特定的因素,一般被称为自变量,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会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影响的是社会行为的哪些方面,受到影响的社会行为就称为因变量。

在实验中有时还要分别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

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

自然的实验

3、调查法

是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受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问卷法和访问法。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宗教信仰等,一般不要求填写姓名,以消除接受调查者的顾虑,保护其隐私;另一部分要填的是对各题目的反应,答题方式可采用选择法或是非法,也可用简答。

使用调查法首先要注意的是提问的方法,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

调查法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抽样。

调查所选取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否则不能贸然下结论。

4、个案研究法

是以个人或一个团体(如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因为个案研究时,多半要追溯个案的背景资料,了解其生活经历,所以又称个案历史法。

个案研究法除了强调“个案”外,还有两个特征:

一是广集个案资料。

二是兼采多种方法。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偏向问题

(1)研究者的偏向

(2)被试者的偏向

2、伦理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都要遵循三条原则:

一是必须让被试自愿地参加实验研究,被试应当知道他们在实验中要做些什么;二是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尽量减少被试所冒风险;三是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即在研究中让被试承担的风险要与通过研究获得的利益平衡。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当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E.Hollander,1976)在其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论三大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辩哲学)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控制,但却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2、亚里士多德

   人性主要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的,出生后,其本性不可能会有大的改变。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阶段(社会经验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1、诞生的标志

从19世纪下半叶起,出现了社会心理学即将诞生的一系列迹象:

n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M.Lazarus)和施坦塔尔(H.Steinthal)联抉创办了〈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研究语言、风俗、神话、艺术、宗教,由此揭示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习惯;

n塔尔德(G.Tarde)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1890年他出版了〈模仿律〉一书,1898年出版了〈社会心理研究〉一书;

n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A.Shaffle)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社会心理学诞生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illiamMcDougal)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出版了〈社会心理学〉,这两本同名教科书的不约而同出版,被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理论来源

Ø德国冯特(W.Wundt)民族心理学

Ø法国黎朋(G.LeBon)群众心理学

Ø英国麦独孤(W.McDougal)本能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社会分析论阶段)

1、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标志

奥尔波特(F.H.Allport)于1924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从此,社会心理学被看成一门实验的科学。

2、确立时期研究的主要特征

描述→实证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理论→应用

大群体分析→小群体研究

3、乔治·米德

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为“符号互动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

三、人本主义

参考书:

《心理学是什么》崔丽娟等著

教学录象片:

电影《爱德华大夫》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自然人,又称生物人,一般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

社会人,是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该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长为社会化的人。

西方广泛采用的是霍兰德(E.Hollander)在其《社会心理学:

原理与方法》一书中的解释:

一个婴儿是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的,这些行为的发展有赖于各种复杂的相互联系,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

这个过程,叫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分类

1、纵向划分

(1)基本社会化:

童年期,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标准。

(2)预期社会化:

在学校进行,学习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3)发展社会化

随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接受新的期待、责任。

(4)再社会化

主动再社会化与被动再社会化。

(5)反向社会化

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

2、横向划分——社会化的内容

(1)习得基本生活常识

一个人对生活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逐步习得的过程,这一习得,一靠学习,二靠养成。

(2)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外定型,即社会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的一套行为规范。

(3)掌握劳动的职业技能

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着每个人,而劳动不是人先天既成的活动,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取得的一种能力。

因此,掌握劳动技能,也是社会化的一个基本内容。

(4)政治社会化:

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推荐阅读:

《相约星期二》米奇.阿尔博姆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第25次印刷

(5)性别角色社会化

(1)生物学在性别差异形成中的作用

•染色体特征

•大脑两半球单侧侧化功能的发展和优势

•性腺激素

(2)社会环境,包括教育在性别差异形成中的作用

•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性别差异的认知发展理论

他认为,性别认同即儿童将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分类是认知发展的结果,这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

一是性别认同。

一旦儿童认识了自己的性别标记,就会将之类推到他人,把他人分为男的女的,由此发展了性别认同

二是性别分化。

儿童一旦了解了自己的性别,就会自然地想做与其性别一致的事情。

什么是男人和女人的事情呢?

柯尔伯格认为,这决定于身体意象的意义。

男性意象普遍含着行动、侵略、权威和尊严等意义,女性意象似乎象征着相反的特质,这反映出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

三是亲长认同。

男孩子并非是经过观察父亲而习得男性化,也不是由于自己又爱又怕的人是男性化的,难孩子之所以要像父亲一样,只是因为他们二个都是男人。

第二节社会化的途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内在因素)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其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二、社会环境与教育(外在因素)

1、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比较通俗的解释是:

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等.

2、家庭

(1)家庭是学前期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儿童时期的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后来的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童年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家庭是社会的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2)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经过实践研究分析后发现,现代家庭教育中,积极正确的教养方式可用八个字来表示:

管束、冀望、教导、关爱。

•管束。

指父母为孩子立下的规矩,要求孩子遵守规矩,以及孩子违反规矩时的处理方式。

•成熟要求。

亦即冀望;因为父母对孩子正确行为的冀望,是以孩子的年龄为参照架构的,故而称为成熟要求。

•亲子沟通。

亦即教导;因为父母管教孩子时,如何说明行为规范之意义,如何纠正孩子的过失,如何解释是非善恶的道理,如何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义,必须经由教与导的沟通方式。

•养育。

也即关爱;在养育的过程中,无论是饮食起居,或是娱乐活动,在亲子交感互动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借之传达了关爱子女的亲情。

按照父母实际管教子女时在上列四个方面所表现的高低程度为标准,鲍伦德将大多数父母区分为三大类型:

专制型父母(authoritarianparent)。

专制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是,子女在家庭中的一切活动,悉由父母安排决定,子女只能无条件的服从。

威信型父母(authoritativeparent)。

威信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是,父母为子女所订规矩,非但合情合理,而且以身作则,能够说到做到。

宽容型父母(permissiveparent)。

宽容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是,对孩子行为表现,父母不刻意订立规范,对孩子们的欲望与要求,父母也不刻意予以限制,在孩子们的能力培养上,父母也不刻意要求,而改以接纳的态度,让孩子随其兴趣与个性自由发展。

3、学校

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1)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其首要作用是进行系统教育

(2)学校还是一个独特的结构,使儿童由家庭开始进入社会

(3)在学校首次接受与他人比较的系统评价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个体进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这是因为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能充分享有自由的机制,表现在:

(1)明显的自发性

(2)强烈的表意性

(3)较大的流动性

(4)领袖人物的自然性

5、大众传播媒介

在信息时代,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影响了儿童自身的发展,也由此改变了儿童与成年人的关系。

两种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媒介扩大了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给儿童提供了更丰富的认识手段

媒介缩小了儿童世界之间的差异

媒介给儿童提供了许多全能型的儿童形象

媒介使儿童与成人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手段更为平等

媒介也造成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三、社会化的结果

1、促进人格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

2、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3、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后,个体就失去其个性了吗?

所谓个性化,指个性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

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第三节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内容

(1)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精神)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

指个体对自我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

宏观:

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

微观:

对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心理(精神)自我

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

比如,自尊心、自信心就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

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自我意志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自我意志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

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物-我感觉分化

动作和动作对象、结果分化

对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可以区分

(2)人-我知觉分化

3个月对人微笑

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7个月开始注意镜子中的自我

10个月开始和镜子中的自己玩耍

2岁2个月准确认识自我形象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联系起来

2岁开始使用代词

2、自我过程:

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1)自我评价:

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

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实现。

社会比较:

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自我估价:

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2)自我美化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加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美化的过程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向下的自我比较

选择性遗忘

有选择的接受反馈

缺陷补偿

自我照顾归因

自我设障

(3)自我表现:

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策略性自我表现

真实性的自我表现

自我意识

第三节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

1、弗洛伊德的观点

本我

快乐原则不受道德规范的约束

自我

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超我

管理不合理的原始冲动

调整目标

使个人向理想人格发展

2、埃里克森

信任和不信任0~1岁

自主怀疑和羞怯2~3岁

首创性与内疚性4~5岁

勤奋与自卑6~11岁

统一的角色与混乱的角色12~18岁

亲近与孤立青壮年期

创造力感与停滞感壮年期

自我完美感与悲观失望感老年期

二、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从结果判断---由意图判断

2、柯尔伯格

(1)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工具性的目的和交换阶段

(2)习俗水平

好孩子定向阶段

维护社会秩序与权威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社会制度和良心的定向阶段

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阶段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观察-模仿

四个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行为再现过程

(4)强化和动机过程

四、正常成熟论

格塞尔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的过程,由基因引起。

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点

1、直接性:

社会知觉以感官为基础,在直接接受社会生活事件的作用时,作出直观的反应。

社会知觉一定要以感官为基础,没有感官就无从谈什么知觉。

这是社会知觉的最基本特点。

2、整体性

许多社会刺激相互之间有着内在联系,主体对这类对象的知觉态度往往是相互协调的,进行综合,对总体作出知觉反应。

3、选择性

一个人在进行社会知觉时,总受动机策动的影响,因而不会对所有刺激都产生反应,只是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与目标有关的刺激,或有选择地接受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刺激,并由此作出选择的反应。

4、防御性

个体为了与外界环境维持平衡、适应环境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

5、惯性

社会知觉现象的一次次反复出现,周而复始,就会忽视知觉对象的变化,仍对客体作出同样的直观反应。

三、社会认知的途径

1、面部表情

人们用面部表情表达内在的情绪情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呢?

研究认为,表现情绪的方法大部分是天生的,也有一些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

研究表明,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弗洛伊德曾描述过手势表情:

"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3、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如言语中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

4、人际距离:

指人际交往时相互之间保持的空间距离,这种距离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体现交往者的性格特征及文化背景。

一、对他人的认知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认知,往往是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社会认知的途径实现的

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由于人们在不同的情景下会作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准确认识他人的人格,即要了解其过去的生活经历,又要在长时间内反复地在各种情景下进行观察,最后概括出他人的较为稳定的、反映其动机、意向、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的人格特征。

判断方法:

n人格测量

n时间考验

n为难考验

n利益考验

n世态炎凉考验

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研究证明,一个人更愿意和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接近。

一个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很注意对方与自己是否相似,因此,相似程度构成认知的重要项目。

三、自我知觉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一)原有经验

不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