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3882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doc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优势

唐山一中史地组赵邑丰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的形成。

通过教育实践,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一条重要途径,并且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优势。

一、做为班主任教师最接近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的接触、与家长结合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评定、早期干预有重大的意义。

比如,在学生刚入学时,班主任教师发现多数学生对新的学校学习生活不适应,有的学生过分放松,出现了浮躁情绪,而有的学生过高估计周围同学的实力和学习的压力,于是收到预期焦虑的困扰,提前陷入迷茫和恐惧之中。

这时班主任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自我认识和心理调整的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顺利的适应新的学习,使班级早日进入良好状态,还可以减少造成心理问题的隐患。

二、班主任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好、互助的班级氛围。

心理问题是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作为管理者的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环境的建设,消除环境刺激,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校作为一所重点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不仅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暴风骤雨”期,而且多数学生是初中学习的佼佼者,而部分学生虽然是自费生或借读生,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中考失误所致。

这些学生不仅要适应自身成长的压力,更要很好的适应更为激烈的学习竞争,接受自己目前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

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初中,即使不怎么努力也可以轻松拿第一名,可是在高中,再怎么努力,成绩都不理想”,由原来的倍受教师和同学瞩目变得“平凡的不能再平凡”,这种极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原本非常自信、自尊的学生变得痛苦,自卑。

更不要说那些自费生和借读生了,内心的自卑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是不被关注而受歧视的人。

这时候,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面对的现实,更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好、互助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交往气氛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减少猜忌敌视,减轻精神压力,在合作为前提的良性竞争中,共同进步。

所以说,宽松、和谐、友好、互助的班级氛围是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一种人际支持,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三、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相处最为密切,情感也最为深厚,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利用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对他们施加影响。

当然,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和亲近,让学生主动地来寻求帮助,既要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更要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不仅是严师、管理者,也是学生的朋友、引路人。

平易近人、民主的班主任不仅受学生的敬爱,也被学生真正的信任和亲近,使他们愿意向自己的班主任倾诉苦恼,寻求理解和帮助,并且能够使他们及时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遏制心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

四、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便于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见成效的,长期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学校中,只有班主任教师可以长期不间断的陪在学生身边,并且能够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生活事件,灵活而持续地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引入班级管理,减少了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产生。

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如果教育方式和用语不当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引发师源性的心理问题。

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无条件积极关注、正强化等手段可以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到某些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不同于同龄人,于是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个学生“有点怪”,“有问题”或是“有毛病”。

这反映出教师的确是细致的而且是非常关爱学生的。

但是如果缺乏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盲目的去使用不恰当的词语或是错误的干预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类似于“有病”、“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等这样的标签,教师要谨慎的使用,不要轻易的加诸在学生的身上,更不要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仅仅当作一般的品德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心理问题还需用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和调整方法去解决。

这类学生犯错误,老师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还要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的训斥、挖苦和贬低。

也许教师是想用激将法,但这类学生往往自尊心过强,过于敏感,而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单独的、温和的、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真诚的关心他所遇到的困难,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体的核心,有利于调动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最高长官,也肩负着协调科任教师、学校和家长教育方向的重要职责。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教育方向的分歧,不利于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认识和健康的人格。

班主任教师作为教育核心,有利于充当中间协调者,调整科任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向,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分歧,使多方教育者们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影响。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

一、整体预防原则

班主任教师结合工作中的自己观察、体会,以及心理教师对本班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掌握全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心理专题班会、团会或是集体活动等方式进行整体教育,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不是进行心理问题的矫治。

二、个别辅导原则

心理教师会筛选有较明显问题倾向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可以依据心理教师提供的学生名单和心理指导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独特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但值得注意的是,要与专职心理教师相结合,并且在班级工作中不要给予特殊的待遇,不要让其他的学生把他看成特殊的人,古怪的人进行排斥,要在自然的情况中帮助他渡过难关,完善他的个性,提高他的心理素质。

三、多方合作原则

心理问题的避免和康复,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大环境的支持,全方位的合作,所以,班主任的工作还要和学校整体教育、家庭教育、专业心理教育相结合,让所有教育资源共同为了心理素质的提高而精诚合作。

班主任教师充分利用班级教育、教学的便利条件和特殊优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贡献一份不可替代的力量。

  

心理健康指导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

特别是我国的职业学校,其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初中部的中下等生,他们有的由于学业成绩较差,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有的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被迫承受提前进入社会的压力;有的则属于生长在问题家庭,心理上已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从而行为上有诸多偏差和过失。

因此,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西方心理健康研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规模已非常可观,很多国家,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们设计了各种教案,把学生的心理行为指导列入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发展还相对落后,针对中国学生的特定情况,无论从理论的指导、体系的完善、实验成果上都处于摸索阶段,对职业学校更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以我国目前心理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看,还没有能力使每所学校都具备专职而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指导人员,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心理指导和干预。

但由于国家、专家的重视和强调,所以很多人急于求成,在全国很多地区争相举办各类教师的心理培训班,花力气花资金在校园内设立心理咨询室,让经过短期培训的人员担任学校心理咨询师等等。

这样做出的心理指导和咨询对学生是否有效?

收效又有多少呢?

事实上,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半路出家的心理健康教师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更理想的发展,不准确的判断和不恰当的方法会起到事得其反的效果。

我们应当避免“照猫画虎”或把实验阶段的方法直接广泛地用于“临床”。

当前,以我国的实情,我们应该强调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承担此项工作不仅必要、合适,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会比某些心理咨询师做的更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一。

班主任与心理咨询师的共性,决定了班主任可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通过心理咨询,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班主任是学校中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是班集体的主要组织者。

他组织各种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他是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

从以上两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

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虽有差异,但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两者的责任同样是帮助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胸襟开阔、乐观自信、真诚公正的能适应学习、生活和环境的人。

学校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很多心理问题可以由班主任首先发现,第一时间解决。

班主任通过日常的工作,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有效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决定了班主任应该而且可以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此时,班主任的能力与作用是大于心理咨询师的。

 

二。

现代社会要求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今社会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不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都说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难做,原因是生源差、问题学生多。

尽管很多班主任几乎全身心地扑在班级上,但班风、学风却始终是“正不压邪”。

究其原因是班主任工作不得要领,没能很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缺陷,不能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其实许多学生表现出的异常行为如:

好动、多话、厌学、打架、自负、孤僻、烦躁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

当今社会要求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职中教育的特点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唤起自我认识、树立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服务,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班主任如果以传统的权力对学生进行命令式的教育,对那些看惯了白眼,听惯了批评的学生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如果班主任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问题的所在,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那班主任工作不仅会是轻松的,而且将是快乐的。

 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班主任,应是三种角色的集合:

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

 

三。

班主任工作在心理辅导中的优势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不仅用自己的心血、才智,还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通过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利用工作中的便利,班主任有很多机会和方式方法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1、可以利用班级环境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

班风、学风、班级凝聚力、向心力等问题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班集体对于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品质、个性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特别突出的作用。

好的集体里有一种潜在的班级文化和精神力量,有一种无处可见但无处不在的心理氛围,这将是引导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氛围中健康成长。

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常规工作的同时,其实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心理辅导的工作,而这一点是心理咨询师或是辅导员无法做到的。

2、可以主动的接触,利于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行为规范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却不能锁住他们的思想。

心理辅导,却可以矫治他们不合理的认知态度,给予学生“轻风拂柳,丝丝入怀”的感受。

那么,摸清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则是做心理辅导的关键,只有多与他们接触、交流,主动有意地接近,运用多种形式谈心,才能发现他们行为的不合理性,才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地做好每一位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这时,班主任的优势条件是十分明显的:

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利用课间、课后的时间,主动地干预、帮助学生,这会使学生的行为有很大改观。

而且班主任找学生谈心在情理之中,学生不会拒绝也容易接受。

而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咨询师是不会也不能主动地、过多地接触自己的咨询对象的。

他们的工作原则是等待求助者的主动救助,帮助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对于那些行为已经发生很大偏差,自己却没有意识、家长又不闻不问的学生,他们是不会主动求助的,而心理咨询师可能也只能是等出现问题后,事后分析罢了。

3、有条件通过组织丰富活动,陶冶学生心灵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它不仅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影响,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班主任有机会利用一切时机见缝插针地组织心理健康方面的各种活动,比如利用早自习课、晚自习课、实践课、班会、课间、课后、文艺活动、春游等等,可以通过谈心、座谈、讨论、心理剧、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到陶冶。

他们可以在活动中认真地评价自己,认识别人,找出不足,自我改正,从而更健康地发展。

班主任的这种可以见缝插针的有利条件是心理咨询师无法比及的。

4、便于收集信息进行针对性地帮助

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活动中形成的新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并又不断解决的结果。

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个别辅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频繁、关系密切,更容易建立信任感,班主任通过入学资料、细心观察会更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及其变化。

这就使班主任能够更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心理疏导方法,促使学生身心内部矛盾的转化,如通过个别面谈、笔谈、家访、专题活动、文艺活动中角色的分配等等。

而心理咨询师要如此详细的收集学生的背景资料是有一定难度的,“家访”更是心理咨询工作中不允许的。

在这点上,班主任又比心理咨询人员占有优势。

5、充分利用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影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初涉人世,虽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但限于阅历的局限,认识问题的片面,他们是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

因此,这个时期的人意志力非常薄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少年时代心目中的偶像——父母,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确立新的偶像,是这个时期青年的主要心态。

因此,中学班主任的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文明层次,闻见胆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如果班主任举止端庄,学识渊博,爱好广泛,志趣高雅,学生的敬仰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崇拜者,效仿者,将不乏其人。

所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无形力量,凡是成功的班主任,无论处于哪个级别的学校,无不以其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

而人格,正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格魅力的影响难道不是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这一切,也是心理咨询人员无法做到。

 

四、班主任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该是有条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的,但传统的命令、惩罚或是简单的干预却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忌。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咨询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使自己胜任这个角色。

1.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疏导和调节心理的方法

班主任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2.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

深入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要结合当地、当时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4.把说教变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把日常的说教、批评、处罚,变为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5.学会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会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档案,及时准确地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为课外活动丰富内容、为班主任工作积累经验,为满足学生的正当心理需求提供决策依据。

 

 

严格来说,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和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的。

因为班主任和心理咨询师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班主任的职责更多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组织、指导、培养,面对学生时,他更多的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教育学生、矫正学生、塑造学生。

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却不是去教育、矫正和塑造,而是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从学生角度来分析,若班主任直接充当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可能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到受教育者的位置上,发生角色错位,使纯粹的心理咨询变成受教育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但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心理状况是健康的,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解决暂时出现的心理问题,防止心理问题转化为心理障碍。

班主任在工作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保健、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才能,不仅是必要和有效的,也是我国的客观教育现状所急需的。

心理健康指导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心理保健、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班主任在心理保健和心理疏导方面很大程度上可以做的比心理咨询师更为“超前”、更主动、更细致、更周到。

就此来看:

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大于心理咨询师!

因此,在大量缺乏专业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当前,我们切不可急于求成,设立似是而非的心理咨询室、做没有结果的心理测量。

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基层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做透、做扎实,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