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的由来及发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3890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AP的由来及发展.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AP的由来及发展.doc

EAP的由来及发展

一、EAP的历史

  虽然正式的员工辅助计划可以说只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存在,那时候JamesWrich出版了《员工辅助计划》(1974),第一次提出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工作场所计划。

员工辅助领域这个广泛的服务内容中部分项目已有大约一个世纪的发展。

由于早期美国工作地点中酒精饮用行为的出现,来自对酒精损害的员工关怀也随之出现。

在1790年和1830年之间,每个人的消费水平迅速增长,恶化了已存在的员工问题。

由于“人文关怀运动”和人们逐渐意识到被酒精损害的员工会给企业带来危险,在工作地点公开饮用酒精开始被限制。

  对于新工业化生产力中的这些问题,许多雇主在协助他们的员工方面承担了一个家长的角色。

先进企业家开始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包括引进职业社工。

在“人文关怀运动”中这种“挽救工作”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当时普遍呈现“无组织”状态,即没有确定的领导者、会员制,也没有引领和质量控制。

早期职业社工计划面临的困难是:

工人开始把职业社工当成一种管理者的工具看待,认为会阻碍他们形成工会。

由于这种不信任,职业社工在以后的数十年间没有得到发展,也失去了存在的需求。

  20世纪中叶,工业企业中酒精滥用干预计划替代了非正式的、家长式的干预。

当美国商业逐渐变大时,效率取代了家长式的关怀,对酗酒的员工减少了个性化、人文的关怀。

雇主借解雇或劝退的方式代替对酒精滥用干预员工治疗的尝试。

在这种惩罚性的环境中,20世纪40年代,非正式的员工辅助计划得以发展,此时一些已经戒酒成功的员工开始尝试帮助其他酗酒的员工。

  受治疗工作场所酒精滥用干预趋势的影响,RalphHenderson和SeldenBacon想出了耶鲁计划。

这个计划基本原则是强调建立一个员工酒精滥用干预计划作为现有的管理部门正式的一部分。

另外,这个计划"强调一线管理者在鉴别有困扰的员工并且引导他们参与计划的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在该计划中他们依次将接受心理咨询"。

1974年,Wrich开始训练雇主只专注于员工工作的绩效考核。

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组成部分,这些职业的酒精滥用干预计划(OAP’s)便是员工辅助计划的前身。

  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公司(例如ConsolidatedEdison,StandardOilofNewJersey,和AmericanCyanamid)将传统的OAP范围延展到他们的员工精神健康问题。

到此,OAP的特性已经发展成为现今员工辅助领域的特性。

在1970年12月31日,综合的酒精滥用和酒精滥用预防、治疗和康复变成法律。

这条法律包括必须为联邦政府机构饮酒的员工提供相应服务。

后来,20世纪70年代初在酒精滥用和酒精中毒国家研究所(NIAAA)内建立了一个职业分支机构。

对于OAP未来趋势的预示,WillFoster和DonaldGodwin主张处理职场干涉问题时,NIAAA不应该集中于酒精滥用干预而是集中在员工的行为健康问题这个更宽的范围上。

  当这些早期广义的员工辅助领域项目开始在美国的员工中建立,一个趋势出现了,即这些项目已经移出了公司,改由当地或全国性的专业行为健康组织机构提供服务。

由于相关服务市场需求的急遽扩大,行为健康组织迅速扩大员工辅助领域服务,导致强烈的市场竞争。

这些外部机构的一个关键贡献是他们促进工作场所成为一个无毒品环境。

雇主强制员工接受员工辅助领域服务,不仅可以使员工得到心理咨询,而且可以鉴别出员工是否滥用物质。

二、员工辅助计划的定义及理念 

  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是企业员工帮助计划的简称,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它充分发挥心理学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是一项由应用心理学专家队伍深入企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为其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管理以及个人心理帮助的专家解决方案。

如今,由于它对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形成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的作用,已为世界各知名企业所广泛接受,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1985年之前,大约12,000家美国的公司有正式的员工辅助计划,目前超过6500万美国市民享用单独的EAP服务或整合的EAP健康计划。

在英国全部员工中有近10%接受到EAP服务;在港澳台地区,许多企业开始应用这项服务,其中台积电EAP的实施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为止,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75%以上的企业都聘请有EAP专业公司为自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服务。

三、EAP服务对企业的作用 

*美国每年有约一百万员工由于心理压力而缺勤

*每一个员工的缺勤会造成$668的损失

*40%的“跳槽”或转行是由于心理压力所致

*更换一个雇员要$10,000―30,000

*75%的员工会在工作时间考虑个人问题

EAP服务通过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有效处理同事、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使企业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收益。

四、EAP服务投资回报率 

*在美国,对EAP每投资一美元,将有5至7美元的回报。

*1994年Marsh&McLennon公司对50家企业做过调查,在引进EAP之后,员工的缺勤率降低了21%,工作的事故率降低了17%,而生产率提高了14%

*1990年McDonnellDouglas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报告所示,实施EAP项目四年来共节约成本510万美元。

*在美国一拥有7万员工的信托银行引进EAP之后,仅仅一年,它们在病假的花费上就节约了739,870美元的成本。

*据报道Motorola日本公司在引进EAP之后,平均降低了40%的病假率(2002)。

五、今天的员工辅助计划 

  虽然员工辅助计划能追溯到最早的职业酒精滥用干预计划上,但他们的现代生长和多元化服务内容使员工辅助领域和其他的健康服务计划系统界限有些变得模糊。

这种多元化服务的一个例子是逐渐增加对职场暴力的关注。

结果,员工辅助领域在提供训练,咨询,一般危机干预、危急事件处理(CIDS)等方面得到扩展。

在EAP领域中,这些最近的和迅速发展的服务内容如同一剂催化剂,服务对象已经从对职员、公司的个体化帮助到包括对整个企业组织的关注。

  由于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多元化的迅速扩展,员工辅助领域的成长惊人。

从20世纪40年代大量地开始执行员工酒精滥用干预计划,在1959年为50个,在1965年超过175。

1979年之前,全球500强企业购买EAP服务已成为规则。

1985年之前,大约12,000家美国的公司有正式的员工辅助计划,目前是超过6500万美国市民享用单独的EAP服务或整合的EAP和其他健康计划。

除此之外,EAP已经成为超过90%的全球500强公司在管理个人问题和控制费用方面的一部份。

  EAP被反复证明能够增强员工士气,因为这表现出公司对其的关注,而且EAP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举例来说,1987年,麦当劳公司报告了在他们的EAP计划上被花费的每一元都有4:

1的回报。

最近,公司报告投资上的回报高达10:

1。

六、中国的精神健康 

  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精神健康服务质量的时候,中国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1967-1976),所有的关于精神健康和心理辅导的专业培训几乎都被中止了。

自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社会转型,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严重挑战着中国目前精神卫生体系。

相对于美国在1946年就开始建立的国家精神健康发展项目,中国直到1992年才建立了一个正式的全国性的发展项目。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中国的全国精神健康发展项目还处在婴儿时期,专业训练也才重新恢复发展,却不得不面对13亿人口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间所遭遇的种种心理问题。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危险投机或是病态的赌博而被严重的经济损失所折磨。

在中国,新的经济体系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去追逐个人成功的梦想,但随之而来是卷入风险之中。

由于很多市民缺乏市场经济运作的经验,财务状况崩溃的可能性在进一步提高。

一个跟中国新自由经济有关的附加结果就是越来越的人感受到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所带来的工作压力。

  也许对于中国社会架构来说,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传统的家庭社会关系(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削弱。

以往传统的中国人相信婚姻关系的维持是为了结伴过日子,而当前新的调查却发现人们开始把越来越多的重点放在情感的满足上。

虽然,跟大部分西方社会相比,中国的离婚率还维持在一个低的水平,但是离婚率增长趋势的方向已经跟西方社会十分吻合了,这将严重冲击亚洲文化传统的社会支持系统。

  无论是因为提供服务的缺乏还是无力承担费用,精神健康服务的缺口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人民的心理幸福感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每100,000个中国人里面只有0.9个精神病学家,而美国每100,000个市民里就有10.5个精神病学家提供服务,这信息表明中国的精神健康服务严重不足。

就算市民可以找到合适的精神健康开业医生,多数人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就是要自己掏腰包来支付费用了,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相比较,当时绝大多数人民都是被涵盖在公费医疗的体系中的,而相关的新的收费医疗系统很难满足实质上的需求。

据估计,目前中国7,800,000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有将近1/3的人和95%的有情绪障碍的人从来没有接受正规的精神病科治疗。

  最后的阻碍因素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的家庭系统及对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偏见。

不象许多的西方社会,它以自己的个人主义自豪,而许多的东方文化依赖于家庭的关系。

目前研究已显示许多中国市民不愿意寻求正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宁愿找父母亲和朋友这种非专业的网络。

也许是在试图补救许多中国市民不愿意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所以已经在中国产生大约4,000条热线和网站提供心理咨询。

当是由这些服务提供发泄渠道,而不是家庭时,是进步的表现,但他们的专业信誉也需要进一步建立。

12

  尽管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中有这些明显的缺点,在过去的二十年还是一直有快速的进步。

随着WHO的帮助和主流接受心理的服务水平增长,看起来中国正在正确的轨道上建立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