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4000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研究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方法.docx

《研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方法.docx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

“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

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借助他人,有时我们很难认清自己。

在教育研究中,我们通过跨国比较、跨文化比较、跨学科比较、跨地区比较,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问题,发现哪一些是本国、本地的特殊问题,因而能更好地认清本国的教育状况,有效地推动教育的发展。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诸多因素。

为使决策科学、合理就必须对各种因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将某一问题与其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分析优劣得失、长处弱点,从而使政策的制定符合教育规律与教育实际。

例如,中国要对高校的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就必须对各国的高校招生制度进行比较,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

再如中小学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也应建立在广泛的比较研究基础上。

中国目前制定的三级课程政策就是在比较了中外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作出的。

比较研究有四大作用:

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教育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有助于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

⒋比较的过程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即要发现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或表面上似乎有明显差别的事物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⒌比较不可能十全十美。

比较研究总是有选择地对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或一个方面进行考察,而暂时有条件地撇开其他方面。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通过对事物的“求同”、“求异”分析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比较研究可从时间、空间、进程、内容、形式、内部结构、外部联系等不同角度进行。

例如,从时间上可进行纵向比较(即比较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中的状况、特征等)和横向比较(即比较同一时期中不同对象的状况、特征等)。

通过对有关事物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社会学领域内,比较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

社会体系、制度文化、群体、组织、社会心理、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社会学的比较研究能帮助人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异同,把握其实质与规律性。

其缺点是难以准确界定比较分析的单位和拟定客观有效的标准,选择样本的客观性和随机性往往难以保证。

我国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认为:

比较研究方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对比研究法,作为几个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之一,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通过综合比较它们在构造方面的差异(因),在性质方面的不同(果),得出这种物体或对象某性质(果)是由什么、哪些因素(因)造成的。

这种方法切合马克思唯物辩证哲学思想的矛盾统一观,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物理中的控制变量法,运用的就是这种思想。

7.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Interactionism)

符号互动主义通过对/主格我(I)0和/宾格我(me)0之间孪生关系的审视,来解释社会个体的个性演变和发展。

/宾格我(me)0是指其他社会成员对个体内在化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等的接受和认同。

/主格我(I)0则是指社会个体自身的一种自律准则,通过这一准则,社会个体接受(或者否认)其他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等的认同。

为了了解其他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认同状况,符号互动主义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一系列/角色调整(rolenegotiation)0阶段。

符号互动主义的这种认识,在对旅游过程中主客交往关系的解释方面,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旅游地居民如何看待和认同旅游者?

反之,旅游者又如何看待和认同旅游地居民?

这些是旅游中认识主客交往关系的重要理论问题。

在这方面,旅游社会学研究对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和游客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

、社区反应理论

3.双向性与互动性:

对主客交往(HostGuestInteraction)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研究旅游社会学对主客交往关系问题的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socialinteraction)和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interactionism)等结构主义、符号学或现象学为理论依据,分为深层的交往意义研究和表层的交往形式研究等两项内容。

旅游影响与旅游认识的跨区域、跨文化的共时性比较研究,是生成研究成果的可比性、可归纳性以及可检测性的有效途径[22]。

[22]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论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下).旅游学刊,2002,17

(1):

59~68

旅游社会学逐渐从专注于东道地一方的研究转向对目的地和客源地或者说对东道主和游客的影响的双向关注。

地理学界、环境学界开始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关注。

这说明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进入全面和理性的阶段。

而在国内,目前对旅游的研究仍然主要是以经济为诉求,对旅游社会学方面,特别是主客交往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

局限:

1、时间间隔需要达到一定的长度才能够反映出问题

2、不同时间选择的访问对象如果能够做到一致将有助于增加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针对性

3、不同案例地的访问对象有差异

未来:

1、特定区域的居民长时间跟踪调查

2、

各主体之间、各利益主体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从而引起各种潜在的矛盾,诉求协调不畅极易导致类似宏村、婺源等古村落发生的

冲突事件。

(1)文献分析法

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国内外古村落旅游利益诉求及其诉求博弈相关文献,确定访谈主题及问题切入点,对相关尺度政治博弈路径及有效性进行归纳,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及路径。

(2)实地调查法

本文选取在2011年11月当地村民及游客、景区之间刚刚爆发群体性事件的婺源古村落作为案例地,以事件最为激烈的李坑、汪口与相对较为平静的思溪、延村四村作为具体调查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时间为2012年7月10日至14日,主要工作为前往当地政府及景区管理机关搜集相关统计资料,前往古村落进行实地的深度访谈。

内容:

本文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和游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其对旅游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相对应的居民和游客的旅游影响感知模型。

其次从空间分析入手,利用GIS工具分析居民感知情况与居民点分布、旅游地分布之间的空间关系,验证居民在旅游区的空间分布是否会影响到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否旅游能给旅游地带来空间的联动影响。

(这一分析可得出居民和游客的具体感知情况)

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从主客感知的视角对比分析主客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异同性。

1、居民感知

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国外对旅游影响居民感知的研究的深入,导致对感知分异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居民感知分异的状况、分异的影响因素、以及基于不同感知的居民分类研究。

其中在分异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也形成了对居民感知空间差异的研究,其中主要是探讨与景点(区)的距离如何影响居民的感知。

在空间分异研究中,大尺度的、不同旅游地的对比分析较多,而较小区域内部的感知空间差异研究转少。

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不同时间段陆续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分析问题逐渐深入,并注重方法的探讨,发展至今已十分活跃,并成为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的热点领域。

研究中多是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综合分析,探讨居民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而寻求感知改善的途径。

居民感知差异的研究中,从人口学特征角度着手的分析较多,对空间差异研究相对较少,且多偏重大尺度,城市内部居民感知差异的深入研究则更少见。

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旅游影响研究中,旅游地居民感知及差异的研究,将是更值得探讨的领域。

此外,研究中存在许多方法和手段上的障碍和困难,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相关研究缺少理论的支撑、社会调查中样本变量的确定、以及取样科学性、可靠性检验、有效的研究手段等方面的,致使研究缺少科学性及可比性结论,这也是未来研究中应不断加以改善的地方所在。

关注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群体主要包括如下几大类:

当地居民、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相关学者以及旅游者。

引起关注的原因主要是旅游发展会直接涉及到这些群体(学者除外)的利益得失。

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往往对当地居民的考虑较少,对居民感知的研究也不成熟。

李有根等(1997)指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是分析旅游影响的有利途径,进而认为应

二、感知分异研究

旅游影响研究中不乏对居民感知差异的研究,但多为人口学特征的感知差异。

如宣国富在三亚和海口的实证分析中,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宣国富,2002);苏勤等对西递、周庄、九华山的案例分析中,基于态度与行为,运用分层聚类对旅游地居民进行类型划分(苏勤,2004)黄洁等运用聚类方法,通过实证将旅游地居民划分出对旅游发展持不同观点的三类人(黄洁,2003);杨兴柱在中山市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中,运用沃德分层聚类,将居民分为四类(杨兴柱,2005);等等(表2-2)0

多年来,我国旅游影响研究中对空间差异的研究很少。

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受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居民对经济影响的感知程度在不同社区间往往存在差异(赵玉宗,2005)。

苏勤等通过比较提出:

国内居民较国外居民对旅游发展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支持行为(苏勤等,2004)。

刘葆等通过对西递、周庄的比较分析指出,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经济影响的感知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刘葆,2005)。

王莉、陆林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分析认为,距离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乡村居民及居住地远离旅游中心的居民对旅游者及旅游业的态度更为冷漠(王莉,2005)a

三、空间分异

四、历时性研究

2、方法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可以部分用来解释社区居民对旅游业态度。

因为在旅游目的地必然存在资源的交换,旅游者用他们的经济资源交换当地居民的友好与服务。

但社会交换理论在解释力上还是有限的。

首先这一理论没有提出具体的、通过居民态度研究即可检验的概念;再有假使社会交换理论可以检验,而仅通过居民态度调查不可能解释交换这一双向的问题。

没有旅游者确定的态度,只能说明交换理论的一半内涵。

社会承载力理论

社会承载力理论:

不同于旅游业角度,从社会承受能力角度也可看出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社会承载力理论指出,居民在旅游发展初期阶段的支持态度随着社区达到一定的可接受限度及承载力峰值后,将出现降低和反对的倾向。

即任何一个社区发展旅游都有一定的限度,当旅游发展超越了其社会承载力的最高承受度即峰值,将会导致负面影响(Perdue,1999)。

这一理论广泛地用来解释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程度。

(王莉,2005;赵玉宗,2005)Allen等(Allen,1988)研究指出,每一社区发展旅游都有一定限度,一旦旅游发展超越该地承载力,即会导致负面社会、环境、乃至生态影响。

Long等(Long,1990)通过实证研究显示,居民支持更多旅游发展的热情随旅游发展不断增强,而当社区超过30%的零售业源自旅游业,即超越该地社会承载力,居民的赞成态度有所改变,此时他们开始抱怨不断上涨房价及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劳森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承载力理论(Lawson,1998)。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距离衰减理论

如果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则其作用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减低,即距离衰减理论。

这一原理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第一个阐述者是冯.杜能。

杜能以后,距离衰减原理的应用超出了农业区位问题,广泛地在城市、商业、交通和人口的区位分析上应用。

至70年代,此类模式己成为地理学中定量研究最主要的方面(杨吾扬,1997)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距离衰减理论的局限性也凸现出来:

即当今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纽带发生变化,空间作用不一定严格地遵守衰减理论,而变得更为复杂。

但仍可以依照这一思路进行分析,即将这一距离视为综合距离(即指包括空间距离在内的综合距离,如心理感知距离等)。

研究表明,距离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旅游地居民与旅游景点之间具有不同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而旅游对当地居民影响的强度,与这种距离也存在一定的衰减规律。

如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地距离旅游中心的远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居民态度存在的差异,总体而言,乡村居民及居住地远离旅游中心的居民对旅游者及旅游业的态度更为冷漠(王莉,2005)。

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及不同旅游地居民的差异性,导致距离衰减理论在旅游地感知研究中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旅游影响及感知的研究中,经常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和学科背景等因素,导致分析问题不够全面。

而针对某一旅游地实体来说,旅游发展导致的问题必然存在,而且是方方面面的,需要全面、多角度的理论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多学科的参与、整合,以更好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从另一角度,居民感知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因而综合多要素、结合相关理论对居民感知及差异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是深入研究及解决实践问题的科学、有效的手段。

(三)主客关系。

是指与旅游者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差异、交往频度、社会互动等。

主客之间的文化与经济距离影响当地居民的感知,一般而言,主客间这种距离越大,越易导致居民感知变差;在高密度旅游区主客间的摩擦则更多。

如较大文化差异产生的交流困难,较大经济差异产生游客自大与居民的自卑,以及主客利用机会短暂而产生的信任危机等,易形成居民对游客的消极反应。

研究发现旅游活动的功能、主客之间的文化与经济距离、旅游增长的强度和速度是旅游影响的强度和方向;旅游增长速度和强度是影响居民对旅游态度的重要因素;在高密度旅游区主客间的摩擦更多。

Milman&Pizam(1988);Kariel(1989);Pizam's(I978)

ArthurC"Lehmann(1980);

Mansfeld;

Sheldon&Var;

BelisleandHoy(1980)

TyrellandSpaulding(1984)

AndressenandMurphy(1986)

Korca(1998)

Snepenger,andAkis'(1994)

旅游所带来的利益,越低阶层得到的绝对数量越少;

居民感知影响积极态度呈距离衰减的特点:

旅游区内的居民较多持积极态度;距离对于成本和消费的评估有重要影响;

随着距离旅游区距离的增加,居民感知变差;

居民整体上支持旅游的发展,但是不喜欢当地特殊的旅游设施接近住处;

越是接近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正负影响感知越强;

不居住在主要的旅游区内、受过更多教育的居民,更支持旅游继续发展。

对于许多乡村社区来说,旅游发展不是第一位的

本文对比分析有以下几个层次

1、主客之间的比较

2、不同案例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比较

3、同一案例地不同居民点的比较

4、人口学特征方面的主客比较

A1

A2

A3

`````

A1

A2

A3

`````

空间关系:

笔者提出两种距离度量居民与旅游景点之间的空间关系。

其一,居住者距离最近景点的远近,作为量度指标,从空间维度,客观衡量居民旅游影响反馈强弱与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由于此空间距离是客观存在、相对稳定的,笔者称之为“第一距离”。

其二,居民距离其感知最强的景点的远近①,作为“第二距离”,以量度居民感知强弱与第二距离之间的关系,第二距离不同于第一距离,它受到居住者个人属性特征、景点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图5-5)。

针对距离笔者进行了分类处理,用ArcGIS量算得到的实际的第一、第二距离,除以距离标准差,然后取整,再进行正向化变换,代入回归分析。

王丽华。

城市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南京六城区为例。

(上面的内容)

居民和游客的旅游价值认知差异,分析差异何在及产生的原因,从而在开发产品和项目时弱化两类人群感知价值差异较大的方面,弱化冲突,为我国遗址博物馆管理和经营部门的管理和运营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部分是研究过程,对武侯祠的游客和市民的感知价值调研数据进行

实证,通过因子分析对先前构建的游览者感知价值维度进行验证,通过独立

样本T检验,对游客和市民这两类不同的游览群体进行感知价值的对比分析。

运用回归分析,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建议,针对因子分析和T检验的研究结果,对研究过

程进行总结;给出各个感知价值因子上的建议和各个感知价值因子下游客和市民对比分析的建议。

从城市遗址博物馆在经营、管理和与所在城市的关系

上,对如何提高其在现代背景下的功能、作用,如何让其在市民的生活中起

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等给出相应的启示,为博物馆本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提供

依据。

生存和发展是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同。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从社会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公平分配,当代人和后代人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在保护地球上自然系统的基础上经济持续增长;从自然观角度,可持续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综合体。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它谋求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一个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彻底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难的唯一选择。

在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组织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已经开始了具体的行动,这表现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心。

“优存劣亡”是现代企业的竞争之源,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这是当今所有企业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的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

旅游发展要融入居民生活,不能割裂与居民的生活纽带

由此本研究选取成都市著名的城市遗址博物馆—武侯祠,对其游览者群体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

第一、对于武侯祠来说,游览者的感知价值由哪些维度构成?

第二、武侯祠的游客与市民的感知价值异同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通过游客与市民的感知价值的对比分析,能得出怎样的研究结果?

基于研究结果,对武侯祠和城市遗址博物馆有怎样的建议?

如何推广到城市

遗址博物馆?

研究结论对于旅游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主客利益诉求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

(3)“刺激——反应”模式

“刺激——反应"模式,是根据罗森伯格和霍夫兰德的社会态度行为模式改变而来

的。

罗森伯格和霍夫兰德认为人们的态度是所接受的刺激与可观察的反应(行为)之间的

一种内在中介,它反映了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

这种反应

模式的基本假设为:

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行为来自于其对外界刺激的积极心理反应,即由

于购买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在其内部完成的,既看不见又难为人知,因而被喻为“黑箱’’。

“黑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购买者的特征,它们影响购买者对于刺激飞认识和

反应;第二部分是购买者决策过程,它影响购买结果。

将消费者行为模式应用于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就形成了旅游者行为的“刺激——反

应”模式,它描述了旅游者行为是在各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旅游者“黑箱"的中

介作用,并产生一定反应(行为)的全过程(见图2.1)。

竞合模式

主客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既有竞争(利益诉求的矛盾),又有合作(只有相互妥协才能使居民获得利益游客获得体验,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McNaughton指出,旅游研究的焦点应实现一个重要转变,即由过去关注旅游和游客本身,转变到关注当地居民(主人)旅游影响和主客互动上面来

笔者认为,未来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研究应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对互动结果的宏观测量转向对互动过程(主要包括互动内容和互动方式)的微观考察;由对主客双方互动行为的表面描述转向对互动行为背后主客双方对符号意义的解读与对行为控制的分析在具体研究当中,尤其是要从双方的地位在互动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双方的文化心理等方面,重点研究主客双方对于各种符号的意义解读与对行为的控制只有不断挖掘和揭示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内核,才能进一步深化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研究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