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361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docx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进展分析

摘要:

本文着眼于太仓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研究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进展情形。

对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进展的阶段和方向作出判断,探讨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进展的思路与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联动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

太仓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如今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

制造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投入,而生产性服务业则是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制造业的“飞轮”。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维持工业生产进程的持续性、增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配套的、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进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

发达国家的进展经验表明,制造业越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掉队,生产性服务业也越掉队;而反过来生产性服务业又支撑着制造业的进展,它贯穿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

为此,明确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进展状况,通过增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联动进展,从而构建良好的生态经济群落,才能有效实现太仓制造业的转型和太仓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太仓经济的竞争力。

近年来,苏州和太仓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不同产业间的联动发展。

2007年,苏州市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10年苏州市印发《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产业结构升级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进展服务业”、“增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进展”作为结构调整、增强城市功能的战略重点。

太仓市出台了《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并在十二五进展计划中明确要求服务业的进展必需结合城市进展战略定位,合理调整内部结构,加速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城市现代化相协调、与经济国际化相接轨、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进展体系,实现服务业进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一、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许多行业融合互动发展,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成为二、三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太仓市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

但受政策性因素、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不充分等影响,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仍然不尽协调: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比重相对稳定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60%以上,农业占5%左右,工业占34%左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太仓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太仓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迅速扩大。

2010年太仓服务增加值亿元,占gdp总量的%。

随着服务业增加值的不断上升,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推动太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尽管服务业增加值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从表中可以清楚看出,服务业产值比重徘徊不前,2006—2010年产值比重大体维持在36%左右,与经济进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乃至与国际上中低收入组的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当前太仓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由“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变,而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徘徊不前显然无益于实现太仓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标。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然滞后

从太仓市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一直是太仓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左右,与美国、日本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

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30%以上相比明显偏低。

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原有的一些传统服务业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运输、仓储、邮政企业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货运代理、商业配送、社会化储运等现代物流方向转变。

2010年太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太仓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1万标箱、货物吞吐量8058万吨,分别增长%和%。

太仓服务业内部结构虽然在进一步优化,但结构升级还不够快,现代流通和新兴业态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现代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软件与信息服务、证券、咨询、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这些都说明太仓由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而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准入政策仍有待放宽

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现象较为普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在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领域,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的限制尤其严格。

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主要由政府部门制定和管理,市场决定服务产品价格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不大,高价无法买到优质的服务,垄断经营制约了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虽然太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个经济的辐射力在增强,制造业的扩张大大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功能开始多样化,对制造业的支持也逐步在增强,但太仓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二、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问题剖析

(一)生产性服务供给与制造业需求错位

金融业的供给难以支撑现代科技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风险投资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帮助制造企业完成规模化、商业化生产。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金融业的供给不足是阻碍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同时,制造企业需要多种专业化服务,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作为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占比例却呈逐年递减趋势。

现代物流服务比较缺乏,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较少,绝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运输等方面,尚未转型成为现代物流企业。

即便是大型的物流企业也存在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缺乏综合的现代物流社会化能力。

(二)制造业发展层次较低

制造业本身的结构是决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形成何种反馈机制的关键,进而影响两者的互动发展。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工业发展报告2003/03》,可按技术密集程度将制造业分为四类:

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

在太仓制造业内部,技术含量和加工度高的行业比重不高,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偏低,且增幅较小。

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中、高技术制造业所占的比重在上升,资源型和低技术制造业比重在下降。

一些被归为中高技术产业的制造业实际只是从事组装加工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并不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处于行业的低附加值环节。

同时,制造代工模式使得制造企业只能处于价值链的中间,而无法参与附加值较高的两端,即价值链左端的产品开发和右端的市场营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与市场需求层次的提升,进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

(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太仓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成长初期。

许多生产性服务还内化在制造业中没有外部化形成独立的专业化产业,这是太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难以满足制造业高层次需求的重要原因。

太仓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小,同一时期生产性服务业所占gdp比重远不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远未成长为主导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处于上升势头,但呈缓幅增长趋势,消费性服务部门仍然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层次、服务质量上的不足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无法提高,专业分工受到影响。

而专业化分工进程受阻又影响到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进入生产过程。

最终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供给难以知足制造业需求——制造业升级无法取得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需求低下——生产性服务业进展滞后。

(四)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对长三角地区10个主要城市的调查,制造业企业使用外部生产服务的比例只有44%,其中上海是37%,其余城市平均只有27%。

制造企业对外部生产性服务使用比例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服务企业的满意度低。

由于诚信度较低、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充分、法律制度环境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导致制造企业更多地在内部提供服务而排斥服务外包。

就太仓而言,因为政策和体制的影响,服务业的开放度低于制造业,这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准入门槛上。

相对于制造业,太仓生产性服务业审批程序更加复杂,例如海运、保险、金融等企业需省级以上的相关部门审核批准,而且其创新性也受到了许多限制。

非国有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的门槛高、投资项目少。

这些因素也使得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水平比较低。

同时,在税赋方面,税收政策也偏向制造业,财政扶持也是向制造业倾斜。

(五)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深化的必由之路,而这两个任务必须依靠大量专业人才和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来实现。

但目前太仓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还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的需要。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近年来虽然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人数呈上升趋势,且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明显偏低,变化不大,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严重短缺。

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面对普通劳动力供过于求,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的供求矛盾,如何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是关系到太仓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从生产性服务业角度看,太仓长期以来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层次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十分缺乏,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较小,占整个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促进太仓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对策

(一)紧密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科学制定联动发展战略

生产性服务业部门是关系到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产业。

政府相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太仓市十二五发展纲要,加快研究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从财政、税收、投资、信贷和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

太仓科学研究、信息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并不紧密,为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一定要与科学技术、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要强化通过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整个服务业加快发展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并明确不同时期支持发展的不同重点行业,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作。

(二)着力完善联动发展的政策体系

要积极完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和科技政策。

在金融政策上,可以增加对中小生产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在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领域开展创业投资,引导产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机构优先支持生产服务业企业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在科技政策上,加快推进高职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机制,引导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结合。

此外,在商业环境方面要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设商业信用体系,加快公共信息开放、信用披露、信用评估等方面的立法,积极探索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信用约束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加快推进太仓制造产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的降低和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市场分化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这种市场分化和产业间互动的形成本来是一种缓慢的、不断优胜劣汰的市场演化过程。

但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和政策激励手段来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以及加速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促使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进而达到加速经济发展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制造业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部门逐渐的脱离并转入市场,形成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分离”,带动生产性服务产业的进展;另一方面进入市场的生产性服务部门通过产业内的竞争与整合,慢慢表现出规模化、专业性的市场优势,反过来最终形成一种产业间良性互动的“垂直联合”。

为促使太仓制造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水平分离”,2010年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进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后又出台了《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进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细则》,太仓市政府2010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速口岸物流业进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在进一步增进企业分离进展服务业同时,咱们也要强调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整合和集聚进展等办法促使太仓已经分离出来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产业间的“垂直联合”。

(四)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考虑城市建设、交通、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区分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域。

同时,要立足现有发展基础,着力抓好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要加快构建与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努力把我市打造成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大力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全面增强金融支撑能力;要超常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集聚区,积极促进商务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发展各类商务区,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大力强化发展科技服务业,形成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联动发展提供专业人才

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智力保证。

必须紧紧健全学院等高职院校这一平台,以南郊科教新城建设和健全学院二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树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计划地增设现代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建立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加强岗位职业培训。

同时,探索由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三方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成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材培育的机制,实行“定单”式的人材教育与培育模式,加速培育一大量高层次、高技术的专业人材,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进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材支撑。

参考文献:

[1]2010年太仓市统计年鉴[z].

[2]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实施意见,2007.

[3]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0.

[4]严任远.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省级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浙江宁波的实例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