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501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docx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化社会建设中,随着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网络应用时代,网络安全和可靠性成为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的安全成了新信息安全的热点,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该文提出了合理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最终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从不同角度解析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情况,做到防范心中有数,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有效运行。

1、利用系统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的例子

假设局域网内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存在Administrator账户为空密码的典型安全漏洞。

这是很多计算机都存在的安全漏洞,黑客往往就利用系统的漏洞入侵系统,对系统进行破坏。

下面就是使用虚拟机模拟局域网内的某台计算机,本机计算机作为入侵的黑客,并使远程计算机反复重新启动的过程。

假设局域网内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3.14,黑客在入侵远程计算机时首先要与该计算机建立连接,取得管理员权限,黑客在本机事先编辑好bat文件,文件名称为cmy.bat,文件内容是shutdown命令,作用是使计算机重新启动。

cmy.bat文件编辑完成后,黑客将该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之后修改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的开机启动项,使其开机时就执行cmy.bat文件,这样远程计算机每次重新启动之后就会执行cmy.bat文件,并再次重新启动。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本地计算机编辑批处理文件cmy.bat文件,打开记事本,写入命令如下的命令:

shutdown–r–t10。

该命令表示计算机在10秒后重新启动。

将文本文件另存为cmy.bat文件。

(2)使用netuse命令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前,对虚拟机需要做如下设置:

开始——运行,输入gpedit.msc打开组策略,找到“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将本地帐户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设置为“经典—本地用户以自己的身份验证”,再将使用空白密码的本地帐户只允许进行控制台登录设置为“已禁用”。

设置完成后就可以使用命令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了。

使用的命令是:

netuse\\192.168.3.14\ipc$“”/user:

”administrator”命令,用户帐户是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

命令完成后如图所示:

\admin$。

如图所示:

(4)打开注册表编辑器,连接到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

使用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鼠标单击“文件”菜单项,选择“连接网络注册表”,连接到远程计算机192.168.3.14的注册表。

如图所示:

(5)打开远程计算机的注册表后,有两个主键,找到注册表中的开机启动项所在的位置: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修改注册表的开机启动项。

在注册表空白处鼠标右键,新建字符串值,名字为startconfig,数值数据为cmy.bat文件在远程计算机的路径:

C:

\WINDOWS\cmy.bat,启动项修改完成后远程计算机每次重启时就会执行cmy.bat文件。

如图所示:

(6)使用shutdown命令使远程计算机重启,命令为:

shutdown–r–t20–m192.168.56.102,命令完成后远程计算机就会在20秒后重新启动。

(7)使用命令清除入侵痕迹:

netuse*/del/y,此命令表示断开所有已建立的连接,并清除入侵痕迹。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的几点措施

(1)网络病毒的防范

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新的变种不断出现,而且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其传播速度更快,机会更多。

对于用户而言,需要采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及多层次的安全工具,尽量保障网络中计算机的安全。

电子邮件传输、文件下载等过程都有可能携带病毒,用户务必要针对网络中病毒所有可能传播的方式、途径进行防范,设置相应的病毒防杀软件,进行全面的防病毒系统配置,并保证防病毒软件及病毒库的不断更新,保障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安全,防止病毒的攻击。

(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代价小而作用明显,是互联网信息传输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安全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信息安全技术。

加密技术以密码学为基础,通过使用各种加密算法将要传输的数据转化成为密文,再进行传输,到达接收方再禾J用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将密文转化为明文来读取。

在此过程中只有合法用户才拥有密钥,才能解密,这样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有非授权人员获取数据,也确保他人识别不了信息的真实内容,从而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根据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类型的相同与否,可将密码技术分为对称加密(常规密钥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将两种方法结合,扬长避短,既提高加密效率又简化对密钥的管理。

(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介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用来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到来自外部互联网的侵害。

防火墙安全控制策略是在两个网络通信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网络,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的保护内网安全。

它禁止一切未被允许的访问服务,同时允许一切未被禁止的访问服务。

防火墙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共同组成,根据其防护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包过滤防火墙、应用级防火墙和电路级防火墙。

(4)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即实时检测技术,主要是为保证计算机安全而对系统中的入侵行为进行实时检测的技术。

它通过检测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而查看有无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如果入侵检测系统识别出有任何异常的行为,则根据用户预先的设置做出响应,如防火墙根据其安全控制策略采取措施,将存在威胁的数据包过滤掉,阻止入侵者进一步攻击计算机。

利用此技术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危险因素,但是它往往需要和防火墙系统结合起来使用,以限制这些行为,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5)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通信双方进行身份的鉴别,以确保通信的双方是合法授权用户,有权利进行信息的读取、修改、共享等操作,识别出非授权用户的虚假身份。

身份认证技术要求用户先向系统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然后通过标识鉴别用户的身份,判断是否是合法授权用户,从而阻止假冒者或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一、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水。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

  防范措施:

⑴喂食速度宜慢且量少,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

⑵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

⑶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

⑷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

二、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

1、气压伤

  防范措施:

⑴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

⑵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

2、氧中毒

  防范措施:

⑴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

⑵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

⑶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

3、管道脱落

  防范措施: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三、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注射部位不当

  防范措施:

⑴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

⑵准确选择注射部位。

⑶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

⑷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

2、注射部位出血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

⑵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

⑶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

⑷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

3、注射部位硬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

⑵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

⑶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

⑷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⑸每日热敷注射部位。

4、注射部位感染

  防范措施:

⑴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

⑶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

四、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1、液体配错

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如糖盐易混,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

  防范措施:

⑴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2、漏输

  防范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七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输液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

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⑶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

⑷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⑸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⑹引液用的输液管不能长时间放置。

⑺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⑻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

4、静脉炎

  防范措施: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果糖、氯化钾、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E1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病史等。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⑷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5、液体外渗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⑵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⑶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⑷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6、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防范措施:

⑴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⑵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

⑶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7、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防范措施:

⑴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⑵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

⑶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

⑷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

8、输(换)错液

  防范措施:

⑴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⑶输(换)液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

⑷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解答。

 9、静脉空气栓塞

  防范措施:

⑴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

⑵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

⑶换液时如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⑷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

⑸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更换管路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

⑹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⑺病人活动时,嘱勿将茂非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置。

10、输液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不滴。

⑵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换液血凝块堵塞针头。

⑶一旦堵管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不得挤捏输液管,防止血凝块脱落引起严重后果。

11、静脉选择不当

  防范措施:

⑴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应注意合理选择静脉,遵循由远端至近端的原则。

⑵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静脉。

⑶输入静脉高营养液时,应选择中心静脉。

⑷乳腺癌根治术后禁用患肢输液,防止回流不畅引起水肿。

 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

12、三通脱落出血

  防范措施:

⑴使用三通应妥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垫无菌纱布,然后将三通用胶布固定在头皮针附近,固定要牢固。

⑵对儿童、老年人、烦躁及情绪不稳定病人要加强巡视,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

13、三通开关调节错误

  防范措施:

⑴使用时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头,防止旋错方向。

⑵输/换液及静推时关闭的三通要注意及时打开。

14、三通连接时排气不充分

  防范措施:

⑴连接三通时排放液体要充分,使液体充满三通。

⑵有气体时用注射器回抽。

⑶要先将三通连接于输液器上再进行穿刺。

15、入壶错误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⑵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静脉炎。

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⑷某些药物入壶前应检查皮试结果,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五、静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

 1、静推速度不准确

  防范措施:

⑴严格按医嘱速度推注。

⑵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变化及时停止推注药物并通知医生。

 2、药液外渗

  防范措施:

⑴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

⑵推前先回抽,确认在血管内再推注。

⑶推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回血。

六、采血易出现的问题

1、标本不合格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⑵抽血前核对化验单内容:

如姓名、床号、检验项目等。

⑶抽血量要准确,防止标本血量不够,而贻误病人的结果回报。

⑷特殊抽血检查要掌握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2、标本丢失

  防范措施:

⑴抽血后,标本要及时送检。

⑵有特殊情况须延缓送检的,保存好标本并书面交班。

⑶标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乱放而丢失。

⑷标本不离化验单,或标本本身要注明床号、姓名、项目等内容,防止标本不明而丢失。

⑸对于不明标本要问清楚再处理,勿随便丢弃。

⑹及时查找化验结果,防止化验室丢失。

七、输血易出现的问题

1、输血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对制度。

⑵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制品有无过期,有无絮状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应先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输入,大量快速输血需加温时应遵照医生指示,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⑷输血时及输血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

⑸如连续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中间要用生理盐水隔开以防输血反应。

⑹输血完毕保留血袋24小时,然后送至血库以备必要时送检。

  2、输错血

  防范措施:

⑴化验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化验单,杜绝差错发生。

⑵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输血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⑶输血时需双人核对、操作并签名。

八、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易出现的问题

1、出血或血肿

  防范措施:

⑴对于刚做完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穿刺点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等。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因病人活动后脱管引起出血。

⑶每次更换液体或封管时应先将管夹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

2、脱管

  防范措施:

⑴各种管路要连接牢固、妥善固定并严格交接班。

⑵加强巡视。

⑶输液瓶挂置不宜过高,应当有一段液管与病人身体平行放置,以防翻身时造成脱管。

3、感染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管、三通每日更换。

⑵严格遵守导管留置时间,不可擅自延长。

⑶每班必须定时消毒穿刺处并更换无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⑷换药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

⑸发现穿刺点红肿应立即拔除导管。

 4、栓塞

  防范措施:

⑴静脉输液时排尽输液管内空气,三通与输液器及导管之间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

⑵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形成栓塞。

⑶调节好三通开关,尤其是在测中心静脉压后,防止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⑷如发生堵管不得挤捏输液管或用注射器将凝血块推进血管内,可用肝素液缓慢冲洗,如无效应停止冲洗,以免形成血栓。

⑸封管后再次输液时,要回抽并将血弃去,以免形成血栓。

九、使用微量泵易发生的问题

1、首次剂量错误(如:

0.6ml调成6ml)

  防范措施:

⑴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如:

升压或降压)。

⑵打开微量泵开关后先输入剂量再打开三通。

⑶输入剂量、滴速时要二人核对。

  2、速度调整不当

  防范措施:

⑴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钠时,应单独用一组液路,以免和别的液体同路致升压或降压过快。

⑵剂量调整要从小剂量逐渐上调,多巴胺调整幅度过大容易导致血压过高、恶心呕吐;硝普钠调整幅度过大易导致不可逆转的低血压而引起严重后果。

十、留置尿管易出现的问题

1、尿道损伤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有无前列腺肥大。

⑵评估病人选择型号适宜的尿管。

⑶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润滑,插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

⑷尿管插入长度要足够,防止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时将尿道损伤。

⑸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动过度而造成脱管,引起尿道损伤。

 2、泌尿系感染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⑵每日更换尿袋,并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

⑶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

⑷置尿管后用胶布写好管道标识贴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换尿管一次。

⑸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⑹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2/日。

 3、尿管脱出(多见于老年女性)

  防范措施:

⑴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⑵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

⑶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

十一、留置胃管易出现的问题

1、腹泻

  防范措施:

⑴喂食前检查食物及液体有无变质变味。

⑵注入食物前后要用温开水冲洗胃管。

⑶注入食物温度不可过低。

⑷防止注入速度过快。

⑸定期更换胃管。

2、胃管脱出

  防范措施:

⑴胃管固定要牢固,每日更换胶布。

⑵烦躁病人要约束好上肢,防止其拔出胃管。

⑶对于频繁恶心、呕吐的病人要及时止吐并抬高床头。

⑷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3、胃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置管前要充分润滑胃管,置管速度不宜过快。

⑵怀疑胃管有折叠可向外拉出少许,重新再插入。

⑶防止注入颗粒较大的渣类物质。

⑷注入食物前、后用温开水彻底冲洗胃管。

4、误吸

  防范措施:

⑴注入食物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⑵注入食物速度不可过快,以免引起恶心,造成食物返流导致误吸。

⑶拔胃管时应先将胃管末端反折,通过咽部时速度要快

5、窒息 

  防范措施:

⑴置胃管时操作正规,以免误入气管。

⑵注入食物前要仔细检查,保证胃管在胃内。

⑶一旦出现刺激性呛咳及时拔出胃管,必要时进行负压吸引。

十二、病人住院期间易出现的问题

1、坠床

  防范措施:

⑴按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不要依赖陪护人员。

⑵加强评估,对有坠床隐患的病人要加床挡并检查床挡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绝家属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

  2、烫伤

  防范措施:

⑴评估患者对热刺激的反应。

婴幼儿皮肤柔嫩,对热的调节能力差,老年人感觉迟钝,这两类病人易烫伤。

⑵热疗时准确测量水温,一般为60-70℃,对昏迷病人、局部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婴幼儿、老年人的水温为50℃。

⑶正确使用热水袋,灌水量要求在2/3或1/2即可,使用前检查水袋有无漏水,使用时应注意用毛巾包裹水袋,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并及时更换部位。

⑷在热敷过程中定时进行观察。

 3、洗澡发病或晕厥

  防范措施:

⑴请示医生后病情允许方可让病人洗澡,并请家属陪伴。

⑵嘱病人防止水温过冷或过热。

⑶病人洗澡时要嘱病人打开气窗,防止气压过高。

⑷叮嘱病人洗澡时勿将门上锁,以便于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

4、外出发生猝死或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防止患者回家或外出。

⑵及时巡视病房,了解病人动态,及时劝阻准备外出的病人。

⑶劝阻无效时通知管床医生。

⑷对不打招呼擅自离院者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家属。

⑸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以减少病人外出。

5、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电光性眼炎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告诉病人消毒时不要看紫外线灯。

⑵为重症病人做好皮肤和眼睛的遮挡。

⑶发现电光性眼炎病人,嘱其不要惊慌并及时处理。

6、自杀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勤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

⑵对有情绪异常的病人随时与家属沟通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⑶对于每晚吃镇静药的病人,必须看着病人服药,以免蓄积后一次大量服用。

7、压疮(褥疮)

  防范措施:

⑴为病人解除或减轻局部受压,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

⑵减少剪切力的损害,剪切力可使病人的局部组织受损淤血、水肿,对取半卧位、坐位、抬高床头的病人同时抬高床位、腿下应垫海绵垫,防止下滑。

⑶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拽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⑷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无碎屑、杂物。

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⑹慢性消耗性病人卧床时予以海绵垫缓冲重力压迫。

⑺增加患者营养。

8、摔伤

  防范措施:

⑴病房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注意防滑。

⑵病号服应大小适宜,避免因裤子过长过肥绊倒病人。

⑶幼儿、老年及偏瘫患者行走时,应有家属或护士陪伴,以防摔倒。

⑷嘱患者穿防滑软底鞋,系好鞋带。

9、病人做检查发生意外或病情恶化

  防范措施:

⑴病人做检查时应由护士全程陪护直至安返病房。

⑵检查前向病人做好宣教,告之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⑶烦躁病人应加床档,防止检查途中坠床。

⑷危重病人应联系好电梯及检查科室,尽量缩短时间,安全返回。

⑸危重病人应由医生陪同,并备好氧气袋、心电监护、人工气囊等急救物品和抢救药品。

10、物品丢失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要有管理意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科。

⑵告知病人病房内不要放置贵重物品。

⑶病室无人时(如外出做检查)应及时锁门。

11、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

⑴定时开窗通风及空气消毒。

⑵坚持操作前后洗手的原则。

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坚持一人一管一巾一带。

⑷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⑸监护病房家属探视时穿隔离衣。

⑹定期做空气细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2、火灾

  防范措施:

⑴定期检查灭火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⑵病房不能私人用电,注意防火。

⑶电源插座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以防意外。

⑷病房内禁止吸烟,尤其是病房中有吸氧的病人时,以防引发火灾。

十三、执行医嘱中易出现的问题

1、转抄治疗卡片错误

  防范措施:

⑴转抄人员应认真仔细,字迹清楚工整。

⑵转抄时如有疑问,应及时询问。

⑶转抄后及时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执行口头医嘱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应明确常规下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⑵督促医生及时下达书面医嘱。

⑶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待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查对并由医生补写医嘱。

3、重复执行医嘱

  防范措施:

⑴病房应建立医嘱执行本。

⑵执行医嘱后执行者应及时签名。

⑶执行医嘱后应做好交班工作。

4、未及时执行医嘱

  防范措施:

⑴主班护士应及时通知执行者。

⑵执行者应根据医嘱要求按规定时间执行医嘱。

⑶如因患者不在或其它原因未能及时执行医嘱时,应通知医生并与下一班交班。

十四、气管插管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1、分泌物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