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611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docx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石菊仙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的热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在课堂里“研究性”地学习意味着教学要围绕问题而展开。

新教材采用的是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围绕语篇阅读,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指导——自主学习、开放课堂教学

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

教育部2001年5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在《论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中指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必须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那就是让学生超前预习,然后根据学生超前预习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即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超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指导——自主学习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超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课堂的英语兴趣,超前预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结构,由学跟着教走,变为教为学服务。

要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愿望,坚持每课超前预习,在预习中做到动口、动脑、动手,力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在学生预习新课时,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目的去进行预习,而后让学生在上课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课堂效率。

2.调动学生的活动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活动性强调的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其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平等、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或探究式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个个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用提问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振奋感情、提高兴致。

因此,提问的设计要以某些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从文章巧妙的艺术构思中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我们还应巧妙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心灵的门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进而走上活泼、主动发展的道路。

因此,用巧妙的提问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是我们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

教师平时应多注意多用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教材的情节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牢牢掌握激发学生情绪的最佳点。

3.开放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

英语作为外国语,它的习得离不了语言知识学习,而语言的掌握需要学习者大量的实践练习。

单纯的机械记忆显然不适应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讲授应该结合学生的提问、讨论、练习和应用等各种形式。

这时,教师可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创设课堂气氛,使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而学生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显著地增加了,这就形成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讨论是英语“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高中英语教学是以语篇为中心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话题时应该把话题引进学生的生活,引发其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使学生达到提高其言语技能的目的,同时学生也能在语言训练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

4.运用辩论形式,让学生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语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围绕话题进一步探索或进行辨证思考。

通过话题面上的扩展、主观意义上的深入或不同观点的对比,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同时,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练习和巩固已有的语言技能。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辩论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

辩论是源于讨论而又高于讨论的一种形式,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知识视野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一些辩论赛,尽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在研究中学,并学有所用。

5、放手让学生调查研究,强化体验学习,使学生学会创新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是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科普类、人文或文献类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调查的方式研究相关问题,并指导其撰写调查报告。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注意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分组选定题目,深入探讨。

在本课教学后让各个小组上讲台用英语展示他们的成果。

总之,研究性课堂学习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体验学习。

研究性课堂学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善于自学,独立思考,逐步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居多,学生的思考较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居多,留给学生探讨研究的时间较少;教师强求整体一致居多,发展学生的个性较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内容多,而教师强调并鼓励学生创新较少。

三、传授语言知识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强调:

“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由于英语是高中学生的一门核心学科课程,所以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教”为出发点,过多地注重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过多地强调了学生对词汇的背诵记忆和对语法规则的掌握理解,恰恰忽视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忽略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

这样一来,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学”。

能够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学方法只有“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的教学方法或理念。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采取“任务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学习的乐趣。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

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学生主体性;突出任务的互动性和合作性;创设生动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注重全员发展。

很多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是明显的。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实践的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理论依据)

●       背景:

新课标对学习策略及情感态度的要求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合作学习五大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体责任、社交技能、小组加工)

●       理论依据:

发展理论、社会互赖理论及语言互动理论

 

二、目标及现实意义

●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化被动为主动

●       倡导积极的相互依赖----化竞争为合作

●       发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化差异为共享

三、研究对象

同年级两个班高中生

四、研究内容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实践模式及其有效性

五、研究时间

2001.9.---2003.9.

六、研究方法和推进策略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实验设计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螺旋式上升

主要参考模式:

共学式、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团体探究法、切块拼接法

七、操作说明

(特点:

互动参与面广,教师角色新体现)

S代表学生T代表教师

●       课前

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任务分配-----个体责任的落实

●       课堂

1.专家组活动

2.家庭组活动

图示(◆◇符号均代表学生,◎代表教师

家庭组◆◇◆◇◆◇◆◇◆◇

◇◇◇◇◇◇◇◇◇◇………

专家组◆◆◆◆◆◆◆+◎

●       课后

1.     小测一组学生准备小测卷,小组间轮流出卷

2.     教师出单元试卷

八、评价策略(特点:

合作成果落实到位)

1.     小组成员合作情况反馈及调整

2.     分数评价(重要环节)

方法:

1)计算基础分

2)某一次考试小组平均成绩

3)每个学生成绩与基础分的差额总合

4)依照“红利”表给小组平均成绩加分,并使每个组员获得同样的成绩

表1成绩差额暨红利分数参照表

差额

红利分数

低于8

0

8-30

10

31-50

20

51-70

30

最高成绩100.

表2某次考试一个小组成绩统计方法示例

 

学生

 

基础分

某次考试

成绩

与基础分的差额

小组红利

分数

小组各成员最终成绩

A

88

92

+4

10

88

B

75

75

-3

10

88

C

65

75

+10

10

88

D

56

68

+12

10

88

 

 

平均78

总差额数23

 

 

3.   阶段反馈(小组成绩月报表)(如上图)

九、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技巧的最大特点: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       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尝试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

●       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消除竞争产生的不必要的焦虑情绪,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

●       方法科学,成效实在。

操作简便可行,大、小班均可使用,学科间可相互借鉴

●       StructureSet,ContentFree

十、研究成果

●       学生心理气氛有所改善

●       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

(数据说明:

与平行班相比有明显改善)

Levele'sTestforEqualityofVariances

F

Sig.

t

df

Sig.(2-tailed)

95%ConfidenceIntervaloftheDifference

Lower

Upper

T1

Anxiety

Equalvariancesassumed

.963

.330

-1.895

74

.062

-5.29915

.13248

Equalvariancesnotassumed

-1.872

66.513

.066

-5.33809

.17143

T2

Self-confidence

Equalvariancesassumed

.099

.754

4.461

74

.000

3.55193

9.28696

Equalvariancesnotassumed

4.445

71.852

.000

3.54033

9.29856

T3

Meta-cognitition

Equalvariancesassumed

1.028

.314

2.943

74

.004

1.74816

9.07961

Equalvariancesnotassumed

2.955

73.940

.004

1.76335

9.06443

T4

Academicscores

Equalvariancesassumed

.502

.481

2.447

74

.017

.49312

4.81522

Equalvariancesnotassumed

2.425

68.701

.018

.47032

4.83801

Comparingmeanscoresofposttest

 

ExperimentalGroup

ControlGroup

Self-confidence

53.705

46.773

Meta-cognitition

67.336

61.848

AcademicAchievement

69.652

67.034

十一、   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       存在问题

1. 小组成员个体责任分工问题

2.社会技能的培养问题

3.母语使用的问题

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安徽省无为中学刘骁明

[摘要]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过程。

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对立的概念就是接受性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组织形式之一是小组合作。

本文就小组的建立、学生的合作方式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一粗浅的分析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英语研究性学习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一、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概念的提出

在人的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因为这两种学习方式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

即使是专门的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都要学习别人的东西,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构建自己的想法。

从某种程度上讲,接受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伙伴。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高中英语同其他学科一样,之所以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接受性学习方式不好,而是因为过去人为地、过多地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方式,甚至根本不谈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英语只知道死记硬背,一味地机械操练,使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价值和地位在英语学习中完全处于边缘状态。

而这种过多让学生进行接受性学习的做法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极其严重的。

高中英语中的词汇学习、语法学习等内容若只靠接受性学习这一种方式,座位是秧田式,教法是满堂灌,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大多数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

久而久之会形成一切依赖书本、依赖别人,单一的、封闭的思维方式。

这种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不会具有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不会形成现代社会迅猛发展所需要的主动的、多元的、开放的思维方式,缺乏独立性和创造力,从而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因此,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就显得日益重要。

依据研究性学习组织形式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个人独立研究,学校、班级、小组联会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

个人独立研究是指个人独立承担研究课题研究并完成研究任务,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它可以充分照顾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研究视角。

但缺点是力量单一、孤军作战,缺乏研究的支持力量和互补性。

学校、班级、小组联合研究是指在学校统一设立的主题下,班级承担下一层次的子课题;在班级子课题的主题下,小组再分解出下一层次的子课题,实施大联合式的专题研究。

这种研究方式的优点是联合攻关,对主题的研究广阔而全面,且经过不断的轮回研究,其成果会形成系统,可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

这种方式的缺陷是牵涉的学生太多,且对学生个体有一定的限制性,很难照顾到个别需要。

小组合作研究介于前两种形式之间,兼顾了两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经常选用的一种组织类型。

二、高中英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确实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同学们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但在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应仔细考虑以下常见问题。

1、分组是否科学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进行互促学习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

如果在分组时不考虑其科学性,势必会造成某一学生唱“独角戏”,其他成绩差的学生总是少言寡语,甚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成为小组学习的盲区,或形成全组都无所作为的局面。

因此,每组的成员数应控制在4—6人,太多会难以控制,太少则难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分组应注意将优生和差生或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适当搭配,恰当分工,优化组合,要缩小组际差异,以便能在组际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

这样既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展开,又能真正做到取长补短。

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如何,组长至关重要。

对组长要进行培训,为了使合作气氛和谐,组长应平易近人,对组员诚恳友好,善于组织组员一起活动。

2、座位的排列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目前大多数班级的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这样不利于师生的互动交往和活动的开展,其实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采用“半圆型”“圆形”“马蹄形”等排列方式,让学生合围而坐。

这样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交往气氛,也方便教师观察活动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指导。

其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

每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

合围而坐从形式上为这种小组学习提供了方便。

比如共同使用学习材料,小声交换意见,或用眼光彼此交流等。

3、教师的参与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教师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中不是局外人,而是学习目标的制定等,程序设计者、情境创设者、讨论参与者、协调者、鼓励者和评价者。

教师在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既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又要能及时反馈,适当评价,遇到“卡壳”等情况时要善于启发和诱导。

因此,教师要参与活动,但教师的“动”应协助学生的“动”,而不应是干扰,更不是代替学生。

换句话说,教师在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自己的反应。

如有的小组本来气氛热烈,但教师到场可能会使原来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这时,教师就应该对他们稍作鼓励之后便马上离开,以利于该小组的活动继续进行。

4、是否在小组中进行了角色的分配

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大家会你一句,我一句,各抒己见。

但说过的话又很容易被遗忘,所以应指派一名学生充当记录员,否则在总结时可能会遗漏一些颇有见地和创新性的观点。

记录员需要及时地记录同组组员的观点,并进行整理,以便于随后进行的汇报工作能做到条理清楚,更有利于其他组的的学生学习和借鉴。

另外,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可安排不同角色,使之互补。

除有的成员负责记录外,有的成员可以画图,有的起草发言提纲,有的负责检查等,注意他们在小组研究性学习中各种技能的培养。

5、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否恰当

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但应注意其尺度与多样性。

过多单一的“很好”往往很难正确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也难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遇到错误,不可一味地回避或只说“好”,也不应“逢错必纠”,要视其性质来决定是否纠错和何时纠错。

对于对课堂指令理解有误和明显的语意错误,应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继续进行;而对于一般性的语音或语法错误,教师则可以在学生活动后再加以纠错,否则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不利于他们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利于小组活动的继续开展,而且频繁的纠错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6、学习的内容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仍然习惯于“倾听式”的被动学习方式,而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

而“小组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如果没有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就难以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设计一些有趣的、新颖的并且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如学习高一英语第2单元Englisharoundtheworld时,可布置各小组如下任务:

①制作世界英语分布地图,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英语的不同作用,再注上文字(英文)说明。

这个任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它在世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广泛用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②编制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词汇对比手册。

要求各学习小组要在组内交流各自整理的信息,扩大各自的收集,编制小组的《手册》。

然后要求每个小组编排一个小品,展示由于两种英语的差异引起的误会。

这个任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重视英美两种英语的异同,掌握两种英语的差异。

7、是否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的好胜心强,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既能活跃气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当然,教师要掌握好竞赛过程中的评分规则和灵活的评价手段,使竞赛始终具有公正性和趣味性。

以高中课本第一册的第一单元“Goodfriends”一文为例,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争议性话题“Whatshouldagoodfriendbelike?

”在学生进行小组比赛的时候,教师则充当记分员,采取一个理由得一分的方式,得分最多的小组即为优胜者。

把研究性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用于英语学科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观念、改变“学为应试”的落后观念,让英语这种活的语言真正“活”起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如何根本性地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是个复杂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待于同行结合教学实践作进一步探索研究。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lu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byd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