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830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docx

北约华约语文学科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

“北约”“华约”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题目例析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㈠字形字音

考查内容:

1.汉字繁体的书写;2.汉语语音的辨别;3.汉语拼音的使用。

【例1•2010复旦大学】“干细胞”三字的繁体字有如下几种写法,请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A.幹细胞  B.乾细胞  C.榦细胞

[解析]参考答案:

A(B项“乾”读音为“gān”,C项“榦”是“幹”的异体字,没有简体字。

【例2•2007北京大学】用十个字写一句语意明确的话,要求:

声母都是卷舌音,即zh,ch,sh,r。

[解析]参考答案:

①谁说诗人嗔,只是世人痴。

②这是成人日,仍属正常处。

③日出之时,正是日之初始。

(“日出之时,正如人之初始”更好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㈡词语把握

考查内容:

1.词语本义的理解;2.新生词语的理解;3.多义词语的理解;4.词语表达的理解。

【例3•2010复旦大学】下列三个词语中的“火”字,哪个更接近“火”的本意?

A.窝火   B.社火   C.肝火

[解析]参考答案:

B(“火”本义指“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社火”有一个意思是“社庙中燃火”;而“窝火”“肝火”的“火”都是引申义“焦躁、亢奋的状态”。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4•20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靠积蓄过日子叫“吃老本”,受人欢迎叫“吃香”,不顾他人叫“吃独食”……请参照示例,为“嫉妒”“理解不透”和“广泛流传”三个词语各找一个与“吃”有关的词语。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

嫉妒——吃醋;理解不透——吃不透;广泛流传——吃得开。

【例5•2009北京大学】生活中有很多对成语曲解的现象,如“度日如年”就是指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语重心长”就是指别人说的话重了,心中很长时间不愉快。

请你也写出两个类似的成语曲解,讽刺这种现象。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①“知书达理”:

仅知道书本知识不够,还要把礼(理)物送达。

②“杯水车薪”:

形容工作轻松、待遇优厚,每天到办公室喝杯茶,月底就拿到买一辆车的薪水。

③“知足常乐”:

知道有人请自己沐足,心里就常感快乐。

④“不学无术”:

不要白费工夫学那些无用的技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6•2009清华大学】从“酷”“粉丝”“小众化”“媒体”“菜鸟”“雷”“潜水”“红客”等几个流行名词中选择5个,来解释其含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①“酷”:

英语“cool”的汉语译音,指个性鲜明,值得赞美的人和物。

②“粉丝”:

英语“fans”的谐音,可以理解为“某某迷”或者“某某的追星族”一类意思。

③“小众化”:

相对于“大众化”而言,指社会阶层内部的一些人,出于某种共同兴趣、爱好或品行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的趋势。

④“媒体”:

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说是指宣传的载体或平台。

⑤“菜鸟”:

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广泛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水平较差的人。

⑥“雷”:

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的状况。

⑦“潜水”:

指天天在论坛里呆着,只看帖子,注意论坛事务但是不发帖的一种状态。

⑧“红客”:

指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网络技术爱好者,与“黑客”相对。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7•2010武汉大学】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毕福剑评价小沈阳的长相时用了“委婉”一词。

2009年这个词迅速蹿红,想一想这中间有什么道理,是否可以用另一个词语代替“委婉”?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

①小沈阳的长相具有较明显的女性化特点;②小沈阳的语言、语气、神态、动作等也具有鲜明的女性化特点;③在我们周围,身边圈子里,往往有具有女性特点的人;④社会和时代呈现阳刚之气欠缺的状况。

⑤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的的特殊高位和众多受众(如用另外词语代替,需准确妥帖,分寸恰当。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8•2012“北约”联考】选择最好的表达形式

1.公安部的专家来了以后,投入到查案状态,但令人震惊的是,专家的箱子竟在住所    ,于是公安人员又得去找重要的箱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遭遇失窃   B.遭窃

C.遭遇被窃   D.遭盗

[解析]参考答案:

B(A、C两项不仅表达啰嗦,而且“遭遇”义为“遇到”,用于“在住所”不恰当;D项“盗”有“抢”的意思,与语境不合。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2.当孙杨游到1400米的时候,     的数据显示当时他只比世界纪录同步成绩慢了2.03秒。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即时   B.立即

C.及时   D.及至

[解析]参考答案:

A(“即时”义为“当下”,用于“数据”恰当,B项“立即”义为“马上”,C项“及时”义为“适时”,D项“及至”义为“直至”,均与“数据”不合。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3.黑犀的前角长而      ,后角短而直。

A.弯曲   B.曲折

C.扭曲   D.曲

[解析]参考答案:

D(与下句“短而直”的“直”相对应,“曲”最恰当。

4.天很高,没有云,没有雾,连一丝浮尘也没有。

无遮无掩的太阳,笨重地,迟缓地从东天   西天。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滚向   B.移向

C.爬向   D.滑向

[解析]参考答案:

A(用于形容“无遮无掩的太阳”的运动,“滚向”最恰当。

5.我省热带作物生产的规模很小,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      。

A.因此发展潜力还很大      B.发展潜力还很大

C.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D.所以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解析]参考答案:

B(横线所填语句与上文并无因果关系,只有B项恰当。

6.对于一些经济领域的问题,也      。

A.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作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C.从政策上和理论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从理论上和政策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解析]参考答案:

C(C项“政策上”“规定”,“理论上”“说明”对应恰当。

7.几年来,他们     ,为科学种田提供了依据。

A.对全村的土壤酸碱度作了测量和氮磷钾试验

B.对全村的土壤作了酸碱度测量和氮磷钾试验

C.对全村的土壤酸碱度进行了测量和氮磷钾试验

D.对全村土壤的酸碱度作了测量和氮磷钾试验

[解析]参考答案:

B(B项“酸碱度测量”与下文“氮磷钾试验”表述一致,最恰当。

8.该书补收了过去漏收的一些简文,删去了过去误收的一些简文,      。

A.对一些简文的位置作了调整   B.改变了一些简文的位置

C.调整了一些简文的位置     D.对一些简文的位置进行了改变

[解析]参考答案:

A(A、C两项“调整”含有“使其更合理”的意思,比B、D两项仅表达“更改”意思的“改变”恰当;其中A项用介词短语对调整对象作了强调,并与上文“补收”“删去”的表达做了区分,更好一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9.由于树木茂密,      。

直到听见了马蹄声,山头上的敌军才鸣枪报警。

A.我骑兵队伍起初没有被敌军发现 B.敌军起初没有把我骑兵队伍发现

C.我骑兵队伍起初没有被发现   D.敌军起初没有发现我骑兵队伍

[解析]参考答案:

D(与下一句关联,应以“敌军”为陈述对象,排除A、C;而这里没有必要强调“发现”的对象,D项更恰当。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0.有了这次教训,张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比过去抓得紧,对同学们的体育锻炼     。

A.抓得也比过去狠       B.也抓得比过去狠

C.也比过去抓得狠       D.比过去也抓得狠

[解析]参考答案:

C(C项与上文保持表述一致,恰当。

㈢句式修辞

考查内容:

1.汉语语音音韵的把握;2.修辞格的理解和运用;3.词义图形的理解阐发;4.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9•2010北京大学等三校】阅读下列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长河向前淌/岸上睡着一只羊/河里漂着一条狼/狼要拿羊当口粮/羊要认狼当爹娘/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还是狼吃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⑴请找出文段中所有押韵的字,并用其中至少四个字造一个单句。

⑵找出文段中所有的动词,并用其中笔画最少的两个写一句适合大学校园的标语。

[解析]参考答案:

⑴押韵的字依次是:

淌、羊、狼、粮、娘。

[造句示例]①狼的娘拿羊做口粮。

②狼的娘吃羊鲜血淌。

③狼拿羊做口粮孝敬爹娘。

⑵动词依次是:

淌、睡、漂、拿、认、救、吃。

笔画最少的是:

认、吃。

[标语示例]①吃透知识,认清自我,努力实践,不断攀登。

②现在不认真,将来必吃苦。

③认真乃成功要诀,吃苦可向上攀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10•2009北京科技大学等五校】相传古代有两座怪城,一座“真城”,一座“假城”。

真城里的人个个讲真话,假城里的人个个讲假话。

一位知晓这一情况的旅行者第一次来到其中一座城市,他只要问遇到的第一个人一个答案“是”或“否”的问题,就会明白自己所到的是真城还是假城。

以下哪个问题是最恰当的?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你是真城里的人吗?

         B.你是假城里的人吗?

C.你说真话吗?

            D.你是说假话的人吗?

E.你是这座城市的人吗?

[解析]答案:

E(A项,都答“是”;B项,都答“否”;C项,都答“是”;D项,都答“否”;E项,“真城”人答“是”,“假城”人答“否”。

简便思考:

A、C同类,B、D同类,答案只有一个,必然是E。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11•2009北京大学】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

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⑵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解析]参考答案:

[符合语法的规范表述]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这个家的名字叫中国。

⑵在素胚上勾勒出青花,笔锋由浓转淡。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12•2010中国人民大学】右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请你结合你的所学和对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解,谈谈你对校徽的认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

①[主体图案]三个篆书“人”字,寓意“人民”“人本”“人文”,即“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文为主的特色”;三个“人”字并列:

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携手劳作”“同行并进”等意义;②[数字]“1937”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的时间;③[外环]手写体校名(原校长吴玉章书写)和英文译名;④[色彩]“人大红”,中国特色,人大精神。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13•2008复旦大学】下列各句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首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解析]参考答案:

C(“面对风暴的欺凌”“江河寂然无语”不合理。

【例14•2008江南大学】填在下列横线处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

在有积水的洼地上,        ,变成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A.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照的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B.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亮的影子

C.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D.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着烟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解析]参考答案:

A(与上文“有积水的洼地上”衔接,A、D两项恰当;与下文“变成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衔接,D项重复。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古代诗歌阅读与写作

㈠古代诗歌基础

考查内容:

1.旧体诗词写作入门;2.楹联对句写作入门。

【例1•2010四川大学】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写一首七言律诗。

一、从四川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选出一个字作为韵脚,写一首《成都行》。

二、总结一下参加这次四川大学面试的心得。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成都行》(三首)

①《武侯祠》残夏古祠绿正浓,千年诸葛拜遗容。

小心陪尽酬龙主,大智掏空策蚁兵。

楹句争哀贤相死,壁诗谁悼细民生?

池间尾摆肥鱼过,草际秋虫尚未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②《青城后山》青城取道后山行,古镇老蝉竞咝鸣。

和唱声竭无早退,领衔音乱便先停。

柳阶卖枣人思睡,石谷涉溪客兴浓。

莫道天朝不退热,劝君此间坐小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③《宽窄巷子》青城尝止再蓉城,锦里不及这里情。

旧铺簇新争炫古,老街取静只觉匆。

人拥巷路男与女,雨洗道石影和灯。

秀色欢颜宽窄屉,阑珊何处一丝风?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2•2007北京大学】请随意默写一首五言绝句,再在每一句合适的地方增加两个字,使之成为七言绝句,诗歌意境不一定相同。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遥望白日依山尽,俯察黄河入海流。

诸君欲穷千里目,何妨更上一层楼?

考场实例:

①半轮白日依山尽,万里黄河入海流。

我辈欲穷千里目,相邀更上一层楼。

②打起黄莺紫雀儿,晓来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思君梦,不得跨海到辽西。

③不畏危楼高百尺,擎云手可摘星辰。

莫言不敢高声语,谁道恐惊天上人?

【例3•2009中国人民大学】请根据所学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从下列两句中选取一句作为对联的上联,不要求平仄。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⑴金融风暴起北美,全球飘雪。

⑵三十年改革结硕果,花香鸟语。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⑴金融风暴起北美,全球飘雪;经济危机卷西欧,四海惊心。

⑵三十年改革结硕果,花香鸟语;五千载文明兴盛世,虎跃龙腾。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4•2008北京大学】某地市为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在其新闻网站上贴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征求下联。

上联内容为:

反腐廉政三秋雪。

请你根据所学古诗文有关知识为其对出下联。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反腐廉政三秋雪;安居乐业六阳春。

考场实例:

反腐廉政三秋雪;惩恶扬善二月风。

【例5•2009北京大学】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征求下联。

上联内容为:

博雅塔下人博雅。

请你根据所学古诗文有关知识为其对出下联。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博雅塔下人博雅,未名湖畔我未名。

考场实例:

①博雅塔下人博雅,圆明园内月圆明。

②博雅塔下人博雅,安西城外谁安西?

③博雅塔下人博雅,玲珑塔上佛玲珑。

④博雅塔下人博雅,惶恐滩头爹惶恐。

⑤博雅塔下人博雅,零丁洋里娘零丁。

⑥博雅塔下人博雅,慈悲庵内尼慈悲。

⑦博雅塔下人博雅,大觉寺中僧大觉。

⑧博雅塔下人博雅,烤鸭店内他烤鸭。

⑨博雅塔下人博雅,洗衣房中我洗衣。

㈡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考查内容:

1.疏通古典诗词的文字;2.把握诗歌创造的形象;3.理解诗歌寄托的感情。

【例6•2010四川大学】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名为“题沈君琴”的诗,其内容如下: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诗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请自由发挥,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解析]译诗:

          题沈君琴      苏轼

如果说琴弦可以发出声音,

那为何把琴放在匣中时又听不到声音了呢?

如果说发声的奥妙在手指,

那为什么不到您的手指头上去倾听琴声呢?

参考答案:

表面看诗人是在做“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天真提问,实际是无疑而问,表达出较为深刻的辩证思考,形象地揭示出一个道理:

任何事情“有声有色”的成功,都是主观努力作用于适当的客观条件的结果。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7•2010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要叙述,并对诗歌进行赏析。

[解析]译诗: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陆鸿渐虽然只是移居到城边一带,去那里也要穿过种植桑麻的小路。

看到他最近种植在篱边上的菊花,现在到了秋天还没有开花和着蕾。

敲门静静地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于是试着去向西边的邻居家询问。

邻居回答说这家主人又去山里了,每每要等到太阳西斜时才会回来。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

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净的生活情趣。

诗人选取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细节事物,描绘了一幅隐士居所的画面:

靠近城边,桑麻环绕,小径相通;篱边种菊,尚未著蕾;篱门关闭,寂静无声;主人外出,邀游山林。

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洒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8•2009清华大学】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的传世佳作之一,请根据你对杜甫的了解并利用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对这首诗歌加以阐释。

[解析]译诗:

          旅夜书怀        杜甫

微风轻轻吹动大江岸边的细草,桅杆高高的小船月夜孤独停泊。

星斗晶莹,垂望原野平坦开阔,大江涌动,载着月光向东流淌。

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卓著,虚居官位原应年老多病就退休。

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像什么呢?

真像天地间飞翔的一只沙鸥呀!

参考答案:

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诗前半描写“旅夜”景象,景中有情。

首联写近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

像江岸细草般渺小,像江中孤舟般孤寂。

颔联写远景,平野辽阔,大江浩荡,星月灿烂,反衬出诗人孤苦无告,颠沛流离的处境和心境。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诗后半“书怀”,抒发情怀。

颈联含蓄地用反话书怀,文章盖世,声名卓著,却不能施展,反被以老、病的借口排挤,也因此沦落到今日漂泊孤寂的地步。

尾联即景设喻,水天空阔,沙鸥孤飞,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全诗借景抒情,因景生情,字字含泪,感人至深。

【例9•2009中国人民大学】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解析]译诗:

        送路六侍御入朝       杜甫

孩童时代就结下的亲情已历经四十年,这中间分别后彼此消息不通两相茫然。

更牵挂着今后相会不知能在什么地方?

这次意外相逢竟然在匆忙的告别筵间。

眼前不安分的桃花怎么竟然红似锦缎,生来就怀恶意的柳絮也白得超过絮棉。

剑阁南侧的春色还做出这种无端安排,触忤离人心绪偏要展现在这酒筵旁边。

⑴这是杜甫的一首送别诗,诗风沉郁而凝重。

以送别为主题的诗很多,请你默写一首离别诗,并写明题目和作者等信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⑵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送别诗,体现着杜甫诗歌沉郁苍凉、迂曲顿挫的特色。

诗歌前四句写送别之情。

首联平平道来,交代原委。

童稚情亲,四十年隔绝。

颔联逆挽因果,掀起波澜。

正因忽漫,更为后会忧。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诗歌后四句写别时之景。

颈联突然跳脱,转笔写景。

烂熳春景,却令人生厌。

尾联倾诉缘由,绾合全篇。

春色无赖,因此时离别。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这首诗有两处艺术特色最为鲜明。

一处是内容与形式高度协和统一。

诗歌颔联逆挽,颠倒次序,用上句突插的揣想带动下句绾接的原因。

在诗句波澜中把感伤离乱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另一处是全诗跌宕迂曲,却又丝丝入扣,脉络贯通。

颈联写景,看似突兀,美好春色也变成了“不分”“生憎”和“无赖”。

而这一切,到诗的结末“酒边”豁然开朗:

全是因为别离呀!

而这也与前半的“别筵”绾合。

春色,成为后会无期,离怀难舍,对景伤情的纽带。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10•2011“华约”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辛弃疾

校检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校检山园:

校检,这里指游览。

山园,是作者淳熙八年(1181年)罢官后在带湖新建的一座宅地,因在山旁,故自称山园。

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一年。

②社肉:

祭神用的肉。

③床:

指“糟床”,是一种榨酒器具。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下面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作者写住处山园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邻里关系和睦。

B.下片的“偷”字将一个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C.这首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朴素清新,不用奇字丽句,没有任何雕饰。

D.“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上片押的是仄声韵,下片押的是平声韵。

2.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

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解。

[解析]译词:

           

清平乐          辛弃疾

山园里松竹长势茂盛遮云蔽日,经历过许多事情今天已很满足。

拄着拐杖到东家去分祭神的肉,糟床头上那清香的酒刚刚酿熟。

西风吹着山庄内梨枣都已成熟,孩子偷偷走来手里拿着长竹竿。

千万不要派人惊扰得他们离去,老夫我要静静地躲在一旁闲看。

参考答案:

1.B(“偷”是“悄悄”的意思,勾勒出的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

2.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两个字是上片的“足”字和下片的“闲”字。

我理解,这两个字里包含着诗人的两重心情。

一重是年事已高的诗人在抒发胸臆。

在松竹茂盛,梨枣秋熟的山园中,过着分肉酿酒的农家生活,看儿童嬉戏,享邻里和睦的闲适与满足的心情。

另一重是壮心不已的诗人正话反说。

“足”即“不足”,表达被罢官后壮志难酬的心情;“闲”即“难闲”,表达无端被闲置,无所事事中愤懑无奈的心情。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例11•2012“北约”联考】阅读下面诗作,回答1-2题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

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取材于清•赵翼《闲居读书》)

刘祯:

汉末人,“建安七子”之一。

曹丕为太子时,招宴刘祯等人,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人咸伏,而刘祯独平视,遂以不敬得罪。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本诗以观剧喻,说明了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什么现象?

作者从哪些方面讽刺与揭示了这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