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202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1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 理科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届高三下学期模块诊断理科综合Word版含答案

2019年4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

月考理科综合试题(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32Na-23Cl-35.5Fe-56Ni-59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转译早期蛋白质,包括 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 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

C.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

D.被感染者仅通过细胞免疫就可杀灭寨卡病毒

2.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

B.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

D.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3.某基因在转录完成后,在该基因的某段DNA上形成了“小泡”。

该“小泡”内RNA与DNA模板链配对,没有分离,故非模板链呈环状游离状态。

检测发现,小泡内的非模板链富含碱基G。

下列关于“小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小泡”内DNA一RNA杂交带上氢键数目较其他区段多

B.“小泡”内的三条核苷酸链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C.“小泡”的存在可能阻碍该基因的复制,非模板链上易发生突变

D.能特异性切割RNA的核酶或DNA一RNA解旋酶有助于“小泡”的清除

4.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使核仁解体的蛋白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蛋白质可能是一种水解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

B.该蛋白质的合成与核仁有关,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衰老的细胞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慢

D.抑制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加快细胞的分裂

5.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

♂)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可以用样方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

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节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

♂)有利于种群密度恢复

6.油菜素内酯(BR)可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的抗性。

为研究其分子机制,科研工作者用BR对水稻进行了处理,并检测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叶片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同时提取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细胞中总RNA进行反转录,并对其产物进行PCR后电泳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18S为参照)。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R可以提高水稻体内几丁质酶的活性

B.BR可以提高水稻细胞中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录水平

C.BR可以提高水稻对真菌细胞壁的水解作用

D.BR可增加水稻细胞中18S基因的表达量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

B.黑火药燃烧反应时,氧化剂只是单质硫

C.“侯氏制碱”中的“碱”不属于碱,而是盐NaHCO3

D.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⑥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③④⑤B.①②⑥C.①③⑤D.②③④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葡萄糖溶液含有氧原子数为6NA

B.氯气通入到含有1mol的FeBr2溶液中,当有NA个Br-被氧化时,共消耗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HF中所含质子数目为NA

D.4.4g由14CO2与14N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含有酚酞的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将SO2气体通入用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紫红色褪去

SO2有还原性和漂白性

C

向2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0.1mol•L-1FeCl3溶液3mL,充分振荡,用苯萃取多次后,上层呈紫红色,取下层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

CH3CH2Br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并充分振荡,冷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CH3CH2Br是非电解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W与X可形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W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B.简单离子半径:

W<X<Y

C.简单氢化物沸点:

Z<WD.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12.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

科学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为电池负极

B.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子,正极消耗44.8LH2S

C.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为:

O2+4e-+4H+=2H2O

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为:

2H2S+2O2--4e-=S2+2H2O

13.M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工业的催化剂和氧化剂。

采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可制备高纯MnO2,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含Mn2+、A13+的溶液”中还含Fe3+

B.加入“氨水”同时搅拌,搅拌的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

C.“滤渣”可完全溶解在NaOH溶液中

D.电解含Mn2+的溶液,MnO2为阳极产物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光谱

D.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有更为精细的结构

15.某空间站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

另有一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飞船与空间站的绕行方向相同。

当空间站运行到A点时,飞船恰好运行到B点,A、B与地心连线相互垂直,此时飞船经极短时间的点火加速,变化后的椭圆轨道近地点为B,远地点与空间站的轨道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

当飞船第一次到达C点时,恰好与空间站相遇。

由以上信息可判定

A.空间站的动能小于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动能

B.当飞船与空间站相遇时,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飞船的加速度

C.飞船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大

D.空间站的圆形轨道半径R与飞船的圆形轨道半径r的关系

满足r=(

)R

16.如图,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电压的最大值为U,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的电流的有效值为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C.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D.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

17.如图甲所示的“襄阳砲”是古代军队攻打城池的装置,其实质就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图乙是其工作原理的简化图。

将质量m=10kg的石块,装在与转轴0相距L=5m的长臂末端口袋中,最初静止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

=30°,发射时对短臂施力使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运动,石块靠惯性被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

若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20m,不计空气阻力,取g=lOm/s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石块抛出后运动时间为

s

B.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

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500

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m/s

18.如图,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底端接电阻R,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质量为m的金属棒,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

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

静止时金属棒位于A处,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弹性势能为Ep。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则

A.当金属棒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B.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mgΔl-Ep

C.金属棒第一次到达A处时,其加速度方向向下

D.金属棒第一次下降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比第一次上升过程的多

19.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O1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穿在固定于竖直面内、圆心为O2的光滑圆环上,O1在O2的正上方,C是O1O2的连线和圆环的交点,将小球从圆环上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后,发现小球通过了C点,最终在A、B之间做往复运动。

已知小球在A点时弹簧被拉长,在C点时弹簧被压缩,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在A点的伸长量一定大于弹簧在C点的压缩量

B.小球从A至C一直做加速运动,从C至B一直做减速运动

C.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有两处

D.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20.某电场中x轴上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设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

一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运动,结果粒子刚好能运动到x=3x0处。

假设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E0、x0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粒子的初动能大小为qE0x0

C.粒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过程中最大动能为2qE0x0

D.粒子沿x轴正方向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21.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A、B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lkg、mB=2kg,当A、B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0.3N时A、B将会分离.t=0时刻开始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推力F1,同时对物块B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F2,使A、B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F1、F2方向保持不变,F1、F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物块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大小为0.6N

B.t=2.0s时刻A、B之间作用力为零

C.t=2.5s时刻A对B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D.从t=0时刻到A、B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5.4m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

 

A.m1>m2,r1>r2B.m1>m2,r1

C.m1>m2,r1=r2D.m1

(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

 

A.刻度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D.弹簧测力计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       。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23.(9分)测量一个长约5cm、电阻R1约为30Ω、横截面为圆形、粗细均匀的导电材料的电阻率,所用器材如下:

游标卡尺(20分度);螺旋测微器;

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18V,内阻忽略不计);

标准电流表A1(量程1.5A,内阻r1=6Ω);

电流表A2(量程2A,内阻r2约为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

开关S,导线若干.

(1)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材料的长度如图甲所示,读数L=____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材料的直径如图乙所示,读数D=____________mm.

(2)请根据给出的仪器设计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要求获得较多的实验数据.

(3)若某次测量中两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I2,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ρ=   

24.(12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P、Q两个竖直固定挡板,A、B是两档板连线的三等分点。

A点处有一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紧贴P挡板的右侧有一质量为m1的等大小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m2相碰。

小球与小球、小球与挡板间的碰撞均为弹性正碰,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

求:

(1)两小球m1和m2第一次碰后的速度v1和v2;

(2)若两小球之间的第二次碰撞恰好发生在B点,且m1

25.(20分)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y>0的范围内存在着沿y轴正方向的有界匀强电场,在y<0的范围内存在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未画出)。

已知oa=oc=cd=L,ob=L/4。

现有一个带电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重力不计)。

t=0时刻,这个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

观察到带电粒子恰好从d点第一次进入磁场,然后从O点第—次离开磁场。

试回答:

(1)判断带电粒子的电性和匀强磁场的方向;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3)若带电粒子在y轴的a、b之间的不同位置以相同的速度v0进入电场,第一次离开磁场的位置坐标x与出发点的位置坐标y的关系式.

26.(14分)ClO2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浓度过高时易发生分解,常将其制成NaClO2固体,以便运输和贮存。

过氧化氢法制备NaClO2固体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请回答:

已知:

2NaClO3+H2O2+H2SO4===2ClO2↑+O2↑+Na2SO4+2H2O

2ClO2+H2O2+2NaOH===2NaClO2+O2↑+2H2O

ClO2熔点-59℃、沸点11℃;H2O2沸点150℃

(1)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2)空气流速过快或过慢,均降低NaClO2产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ˉ存在时会催化ClO2的生成。

反应开始时在三颈烧瓶中加入少量盐酸,ClO2的生成速率大大提高,并产生微量氯气。

该过程可能经两步反应完成,将其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H2O2+Cl2===2Clˉ+O2+2H+。

(4)H2O2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通过图2所示装置将少量30%H2O2溶液浓缩至40%,B处应增加一个设备。

该设备的作用是,馏出物是_________。

(5)抽滤法分离NaClO2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为防止滤纸被腐蚀,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进行抽滤

B.先转移溶液至漏斗,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C.洗涤沉淀时,应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

D.抽滤完毕,断开水泵与吸滤瓶间的橡皮管后,关闭水龙头

27.(14分)合理利用或转化NO2、SO2、CO、NO等污染性气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Ⅰ.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

2NO(g)+O2(g)

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2NO(g)

N2O2(g)(快)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ΔH1<0

②N2O2(g)+O2(g)

2NO2(g)(慢)v2正=k2正·c(N2O2)·c(O2),v2逆=k2逆·c2(NO2)ΔH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NO(g)+O2(g)

2NO2(g)的ΔH=________(用含ΔH1和ΔH2的式子表示)。

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

2NO2(g)达到平衡状态,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

(2)决定2NO(g)+O2(g)

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②,反应①的活化能E1与反应②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________E2(填“>”“<”或“=”)。

Ⅱ.(3)反应N2O4(g)

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有如

下关系:

v(N2O4)=k1·p(N2O4),v(NO2)=k2·p2(NO2)。

其中k1、k2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

一定温度下,相应的速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点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时,将amol·L-1的氨水溶液与0.02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25℃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

用质量分数为17%,密度为0.93g·cm-3的氨水,配制200mLamol·L-1的氨水溶液,所需原氨水的体积V=________mL。

(5)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4+和SO42-。

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三氧化二镍(Ni2O3)是一种灰黑色无气味有光泽的块状物,易碎成细粉末,常用于制造高能电池。

工业上以金属镍废料生产NiCl2,继而生产Ni2O3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Al(OH)3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8

5.8

3.0

7.1

沉淀完全的pH

3.2

8.8

5.0

9.2

(1)为了提高金属镍废料浸出的速率,在“酸浸”时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_______等。

(2)酸浸后的酸性溶液中含有Ni2+、Cl-,另含有少量Fe2+、Fe3+、Al3+等。

沉镍前需加Na2CO3控制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A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是Na2CO3和________。

(4)“氧化”生成Ni2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用镍为阳极,电解0.05~0.1mol·L-1NiCl2溶液与一定量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可得到高纯度、球形的超细镍粉。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NH4Cl的浓度对阴极电流效率及镍的成粉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①NH4Cl的浓度最好控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NH4Cl的浓度大于15g·L-1时,阴极有气体生成,导致阴极电流效率降低,写出相应的电极反应式:

(6)如果在“沉镍”步骤把Na2CO3改为加草酸,则可以制得草酸镍晶体(NiC2O4·2H2O)。

草酸镍晶体在热空气中干燥脱水后在高温下煅烧三小时,可以制得Ni2O3,同时获得混合气体。

草酸镍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沙棘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图1表示在光照下沙棘叶肉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沙棘叶肉细胞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部分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进行②过程的场所为______,产生[H]的过程有______(填数字),消耗「H]的过程有______(填数字)。

(2)给叶肉细胞提供18O2,则在CO2、H2O、(CH2O)三种化合物中,最先含有18O的是______。

(3)据图2可知,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保持短时间稳定再迅速下降,CO2吸收速率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B点光反应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暗反应速率;D点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12小时的光合产物______(填“较多”“相等”或“较少”)。

30.(10分)PD-1与PD-L1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蛋白。

sPD-1是PD-1的可溶形式,能够被分泌至胞外。

为探讨sPD-1对肿瘤疫苗抗乳腺癌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因为癌细胞具有____________等特征,癌症的治疗非常困难。

肿瘤疫苗是新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肿瘤抗原导入人体内,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下列可做为肿瘤抗原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衰老肿瘤细胞②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③含有肿瘤抗原基因的表达载体④肿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

(2)研究发现,肿瘤疫苗可激活T细胞并诱导其产生IFN-γ(一种淋巴因子)。

用不同浓度的IFN-γ培养小鼠乳腺癌细胞,并对其细胞膜上PD-L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乳腺癌细胞膜蛋白PD-L1表达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常机体中,组织细胞表面的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如图2),使T细胞活性被适当抑制,避免了免疫过强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肿瘤细胞PD-L1的高水平表达会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增加”)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清除的可能性。

研究发现使用肿瘤疫苗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作用效果减弱,根据

(2)和(3)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从而抑制了T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