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290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docx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传染病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极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4.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

分子的间距最小,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因而固体具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液态。

分子的间距较小,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比固体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但具有一定的体积。

气态。

分子间距最大,分子极度散乱,运动绝对自由,可以高速向各个方向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5.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6.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9.1光年=9.4608×10m

10.1纳米=10-9米,一般分子直径0.3nm~0.4nm,纳米尺度是指0.1nm~100nm。

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

二、质量

1.质量(m)。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国际单位:

千克(kg)。

其它单位:

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3.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4.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地理位置、温度而变化。

5.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案秤、台秤、杆秤。

6.认识天平的构造。

15

7.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个字:

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①“看”:

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

调节天平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8.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

①先测出容器质量m1

②再测出装有液体的容器质量m2③液体质量m=m2-m1

9.用天平测微小物体的质量。

①用天平称出相同的足够多的微小物体的质量m总②数出这些微小物体的个数n③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m=m总/n

三、密度

1.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这个物理量用字母(ρ)表示。

3.密度的定义式:

ρ=m/v4.密度定义式的变形式:

m=ρvv=m/ρ

5.密度的国际单位:

kg/m,常用单位g/cm。

换算关系:

1×103kg/m3=1g/cm36.密度的物理意义:

如ρ水=1.0×103kg/m3。

表示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7.理解密度公式ρ=m/v。

①密度公式ρ=m/v表示密度ρ等于质量m和体积v的比值。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密度ρ不变。

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②同种物质,密度ρ不变。

所以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

③质量m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v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8.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②求质量: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③求体积。

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④判断空心实心。

9.等质量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密度ρ=2ρ1ρ2/(ρ1+ρ2)等体积两种物质混合后的密度ρ=(ρ1+ρ2)/2

3

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密度的实验原理。

ρ=m/v。

2.测量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后,就可以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测量质量的工具:

天平。

测量体积的工具:

量筒、量杯。

3.量筒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最小分度;②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凹面底部相平。

4.容积单位毫升(ml)、升(l)。

换算。

1l=1000ml1ml=1㎝5.利用量筒测沉入水中固体的体积。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1

②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示数v2③物体的体积v=v2-v1

6.用“针压法”测不沉入水中固体的体积。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1

②把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用针把它扎住使物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示数v2③物体的体积v=v2-v1

7.用“沉坠法”测不沉入水中固体的体积。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系住物体和铁块,只让铁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示数v1

②让物体也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示数v2③物体的体积v=v2-v1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一般的物质都是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风的形成: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根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的密度不随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3.水在0~4℃时反常膨胀,水在4℃时密度最大。

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当水的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也增大,密度也减小。

4.水的反常膨胀。

水在凝固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变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5.用水的反常膨胀解释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

在冬天温度降低,自来水管由于热胀冷缩体积变小,而其中的水结冰时反常膨胀,体积增大。

所以自来水管容易冻裂。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

3

物。

3.参照物被选定后,我们认为它是静止的。

4.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相对静止。

如果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我们就说这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的。

7.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

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②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

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③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

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2.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定义。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定义式:

速度=路程/时间。

即v=s/t5.速度定义式的变形式:

s=vt,t=s/v。

6.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时(km/h)。

7.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m/s=3.6km/h。

8.速度的物理意义: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人在1s的时间里行走的路程是1.1m。

9.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即速度不变)10.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1.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这种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也用v=s/t来计算速度。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12.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

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13.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v=s/t。

方法。

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103101101101103103

-3

10-110-110-110-310-310

单位换算的过程。

“系数不变,乘以进率”。

4.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

6.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7.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

8.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有差异叫误差。

9.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10.错误和误差的区别: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11.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①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③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12.古代人用日晷、沙漏测量时间,现代人用钟表测量时间。

1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

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14.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四、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触)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5.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6.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运动状态一般指。

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8.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9.测量力大小的工具是测力计。

10.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1.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五、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让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

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

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对牛顿第一定律说明:

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但是,我们周围物体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两层意思。

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6.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7.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如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8.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如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二、重力

1.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g)。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3.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的大小。

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其中g=9.8n/kg。

通常取g=10n/kg。

5.重力公式的变形式。

m=g/g。

6.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7.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8.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六、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合力为0。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

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2.塑性。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5.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①使用前,轻轻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外壳卡住,造成读数错误。

②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没有指在零点,要进行调零。

③看清分度值。

使用时,先弄清楚每小格表示多少牛顿。

④看清量程。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

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三、摩擦力

1.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有时起阻力作用(如人拉木块,木块与地面的摩擦力),有时起动力作用。

(如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使人前进的力)4.摩擦力的分类:

5.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

二力平衡。

6.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7.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

①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图甲、乙)②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图甲、丙)

说明。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8.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9.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0.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杠杆的五个要素:

①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o”表示。

②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f1表示。

③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f2表示。

④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l1表示。

⑤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l2表示。

说明: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杠杆平衡是指。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4.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

f1l1=f2l2

也可写成。

f1/f2=l2/l1。

5.杠杆的分类:

①省力杠杆。

l1>l2如铡刀、钢丝钳等。

②费力杠杆:

l1

6.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找最小力的方法。

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点与支点的连线垂直的方向。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

①定义:

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

定滑轮的实质是:

等臂杠杆。

③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f=g。

(不计轮轴间摩擦)

定滑轮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重物移动的距离h。

(s=h)2.动滑轮。

①定义。

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动滑轮的实质是:

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f=1/2g。

(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2(g物+g动)。

动滑轮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

(s=2h)3.滑轮组。

①定义。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

若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则拉力f=1/ng。

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

即s=nh。

(n为接触动滑轮和重物的所有绳子段数)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力(压力符号f)。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和物体重力的关系。

①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且压力等于重力。

例:

如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注意:

此时压力和重力虽然相等,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②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但压力并不等于重力。

例。

如图放在斜面上的物体。

③压力和重力无关。

例。

往墙上按图钉。

3.压强的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符号p)4.压强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5.压强的定义式:

p=f/s

6.压强定义式的变形式:

f=pss=f/p7.压强国际单位:

帕斯卡(pa)8.压强的意义。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pa。

它表示。

成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9.研究影响压强大小因素(压力、受力面积)的实验。

4

①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图甲、乙)②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图乙、丙)说明: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10.特例:

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

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11.①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②减小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

2.液体具有流动性。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工具。

压强计。

4.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方向的压强相等;(如图a、b、c)②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如图c、d)③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如图c、e)

5.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

6.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7.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式:

ρ=p/ghh=p/ρg8.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9.连通器特点。

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保持相平。

10.连通器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f=gfg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是由大气的重力产生的,又因为空气能流动,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4.测出了大气压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①大气压的数值就等于它支持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5

②1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13×10pa。

③在托里拆利管的上部是真空的。

5.托里拆利实验中的几点结论。

①在玻璃管口不离开水银槽的水银面的前提下,向槽内加、减水银,或上提、下压玻璃管,测量结果不变;

②实验中玻璃管的粗细、形状改变了,测量结果不变;

③实验中玻璃管若倾斜放置,测量结果不变,但进入管内的水银的长度会增长;④若玻璃管无论怎样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说明管内混有空气;⑤若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不小心混入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减小;

⑥在该实验装置中,若在玻璃管顶打破个小洞,并不会出现喷泉现象,而是会看到玻璃管内的水银下降直到与水银槽的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⑦如将该实验移到高山上做,测量结果会减小。

6.大气压的特点。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7.测定大气压的工具:

气压计。

(包括:

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

8.大气压的应用。

吸饮料、给钢笔打水、带吸盘的挂衣勾、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

9.沸点与压强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沸点与压强关系应用:

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10.气体的体积与压强关系。

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

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

气体和液体统称为流体。

2.实验证明。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3.飞机是利用流速与流体压强的关系获取升力的。

原因。

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

因而在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4.喷雾器的工作原理:

小孔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大,液体就

沿着细管上升,从管口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5.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都要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解释。

五、浮力

1.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3.浮力施力物体。

液体(或气体)。

4.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力即浮力。

5.浸没在液体中的实心物体的浮沉条件:

下沉悬浮上浮f浮g

ρ液ρ物

6.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①压力差法。

浸入液体中的直柱体(如。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两个面受到的压力差。

注意。

当直柱体与容器底密合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0。

f浮=f向上-f向下

②称量法。

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即为受到的浮力。

f浮

=g-f

③阿基米德原理法。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④力的平衡法。

漂浮、悬浮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f浮=g

7.漂浮问题“五规律”。

①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②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③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④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⑤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