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352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docx

祁东三中补习部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

祁东三中(补习部)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理综周考试题(02.2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O-16K-19Na-23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蓝藻等所有单细胞自养生物都有利用CO2的能力

B.真核细胞内的DNA都是线形的,原核细胞内的DNA都是环状的

C.蛋白质离开细胞都会失去活性

D.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细胞中各种生物膜面积变化都较以前明显增大

2.下列有关细胞相关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相同的反应能产生更多类型的产物

B.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在植物体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反应,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D.光照密闭瓶中的植物,在瓶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发生变化时,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转移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转移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3.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

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棕黄色)显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②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③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④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中,黄色(A)对绿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B)对皱粒(b)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让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则F1自交后代中的重组类型约占6/16

B.已知二倍体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12条染色体。

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单倍体幼苗的芽尖,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的各部分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依次为:

根尖细胞24条,精子12条,叶肉细胞24条

C.豚鼠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

若在一个繁殖期内,杂合的雌豚鼠的卵巢中,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共有20个黑色基因,则经过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10个含白色基因的卵细胞

D.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以及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5.下列生物或结构中,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又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

①细菌②病毒③花粉④癌细胞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

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

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分别是(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A.1molC60F60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数为90NA

B.2.1gDT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NA

C.等质量的O2与O3所占体积之比一定为3:

2

D.某纯净物Mg完全溶解在N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

8.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CIO-的溶液:

B.

的溶液:

C.含有大量

的溶液:

D.含有大量

的溶液:

9.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广泛应用于牙膏、糖果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肉桂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由苯甲醛制肉桂醛的反应经历了加成一消去反应

C.1mol肉桂醛在一定条件下与H2加成,最多消耗5molH2

D.检验肉桂醛中是否残留有苯甲醛:

加入酸性KMn04溶液,看是否褪色

10.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NaCl溶液可以区分乙醇、苯、四氯化碳

B.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的方法是加NaOH溶液,分液

C.用热的饱和FeSO4溶液制备FeSO4.7H2O的步骤是:

加热、蒸发、浓缩、结晶、过滤

D.为了准确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所用HC1与NaOH的体积应相同

11.两种元素X、Y,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a、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足

A.若8>m>3,则X必定为主族元素

B.若a

Y>X

C.若Y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YHn,且b<4,则该氢化物为非极性分子

D.若a=b=3,8>m>n>b,则元素非金属性:

X>Y

12.有酸HA和碱BOH两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相同浓度的HA和BOH溶液,前者的

与后者的

一定相等

B.等浓度、等体积的HA与NaA混合,溶液一定呈酸性

C.HA和BOH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可能为c(A-)>c(B+)>c(OH-)>c(H+)

D.室温下,向lmL、pH=l的HA溶液中加水至10mL,则所得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O

10-12mol.L-1

13.在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有下列两种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为恒容体系,图像(Ⅰ)代表温度不同时,时间与B的体积分数关系图,则m>O

B.恒温条件下,图像(I)可能代表压强不同时,时间与B的体积分数关系图

C.恒温条件下,若乙容器存在图像(Ⅱ)关系,则当z代表压强时,y一定代表B的体积分数

D.恒温条件下,若甲、乙两容器体积相同,起始时分别向甲中充人2molA,乙中充入1molB、3molC,则达平衡后两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一定不同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

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

D.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15.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

A.水平力F一定变小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16.如图中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

b、c的圆心与地心重合,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

17.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D上,质量为ma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b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

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90°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

为小于90°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D.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

仍为90°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18.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

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

19.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

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用此电源和电阻R1、R2组成电路.

R1、R2可以同时接入电路,也可以单独接入电路.为使电

源输出功率最大,可采用的接法是()

A.将R1、R2串联后接到电源两端

B.将R1、R2并联后接到电源两端

C.将R1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D.将R2单独接到电源两端

20.极光是由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极附近的大气层后,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的.如图所示,科学家发现并证实,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流向两极做螺旋运动,旋转半径不断减小.此运动形成的原因是()

A.可能是洛伦兹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B.可能是介质阻力对粒子做负功,使其动能减小

C.可能是粒子的带电量减小

D.南北两极的磁感应强度较强

21.在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方向水平向里。

现将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从M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1,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1。

若将磁场撤除,其它条件均不变,那么小球着地时的速度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2。

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关于v1和v2、t1和t2的大小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v1>v2,t1>t2

B.v1<v2,t1<t2

C.v1=v2,t1<t2

D.v1=v2,t1>t2

第Ⅱ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

本卷包括秘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4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4分)

(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

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

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

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②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23.(11分)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的电阻。

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

①将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正、负)、黑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____插孔(正、负);选择电阻档“×1”;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Ω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下图中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正确连接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始终无示数。

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

(只需写出简要步骤)

24.(14分)在半径R=5000km的某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kg的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静止滑下,用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F大小,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圆轨道的半径及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5.(18分)如图所示,空间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虚线MN的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颗粒自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刚好沿直线运动至光滑绝缘的水平面C点,与水平面碰撞的瞬间小颗粒的竖直分速度立即减为零,而水平分速度不变,小颗粒运动至D处刚好离开水平面,然后沿图示曲线DP轨迹运动,AC与水平面夹角α=30°,重力加速度

为g,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AD之间的水平距离d;

(3)已知小颗粒在轨迹DP上某处的最大速度

为vm,该处轨迹的曲率半径是距水平面高度的

k倍,则该处的高度为多大?

 

26.(16分)铝用途广泛,用铝土矿(主要成份为A1203·nH20,含少量Si02和Fe203)制取A1有如下途径:

(1)滤液A可用于净水,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

(2)灼烧时盛放药品的仪器名称是。

(3)步骤V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步骤Ⅲ中生成固体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滤液C中c(Na+)=(用电荷守恒式表达)。

(5)取滤液B100mL,,加入1moL•L-1HC1200mL,沉淀达到最大且质量为ll.7g。

则滤液B中c(

)=,c(Na+)2mol•L-1(填“>”、“=”或“<”)。

27.(15分)有机物A、B、C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皆满足

,其相对分子质量A

I的化学式是

,D~I皆为有机物。

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C分子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I的结构简式为____。

(2)E+B

F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3)将H加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6.Og的B、C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6.4g,则B、C的质量比为。

(5)某芳香烃式量为B的2倍,其一氯代物有两种。

写出所有该烃二氯代物的结构简式:

28.(16分)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以下装置由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且进行乙烯的催化氧化实验。

(1)在A处虚线框内绘出该实验装置图。

(2)装置B中盛有NaOH溶液,其作用是①,

②;③。

(3)若E中收集到的物质可发生银镜反应,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4)用乙醇、浓硫酸共热制乙烯,所得乙烯产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乙醇部分挥发B.乙醇部分生成乙醚C.乙醇被氧化为C、CO、CO2

D.乙醇与浓硫酸生成无机酸酯E.乙醇消去成乙炔

(5)实验完毕,待冷却后,通过以下步骤检验B装置中的阴离子:

I.取少量溶液,滴人几滴酚酞,发现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填离子符号);

Ⅱ.另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HCI,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品红溶液,若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B中含有

为了证明B中含有

,还应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

(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29.(8分)请回答下列生物实验的有关问题:

(1)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___________色,而细胞质基质接近___________色。

(2)某小组同学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时,尝试用玻璃纸制成人工膜袋,内装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置于盛有碘液的烧杯中,观察膜袋内外两侧的颜色变化,预期有__________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如要使实验结果出现更快,可通

过_________的方法实现。

(3)探究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不同pH条件下的对照。

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难以将果汁的pH调整到合适的数值,而只能调整好酶液的不同pH,再分别与果汁混合。

果汁的pH难以调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

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30.(8分)

(1)研究表明,脱落酸在植物根的向重力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根冠内的脱落酸能主动地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有人对玉米根冠作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处理(A、C生长部位上下方分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将B、D的根冠各切去一半),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①____________处理向下弯曲生长大于____________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向上弯曲生长的处理有______________。

(2)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横向背光一侧运输”。

光线中不同成分的这一效应是否相同呢?

为探究这一问题,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和用具:

燕麦胚芽鞘尖端、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不透水的云母片、琼脂块、白光和与其同强度不同成分的单色光源(红、橙……紫光)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相同的琼脂块上,并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将琼脂块及部分胚芽鞘尖端分开(如右图所示)。

第二步:

 

31.(8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多根浮萍紧贴水面,生长快;扁种浮萍有气囊,总浮于水体表面。

在某稻田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多根浮萍与扁种浮萍。

右图中曲线表示多根浮萍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试在图中画出扁种浮萍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某研究小组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

株/m2)。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所调查的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生长地,基因型AA个体占24%,aa个体占4%;侵入该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

(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且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__________。

(4)下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

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

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32.(15分)I.将果蝇进行诱变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出上述三种情况。

实验时,将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

预期结果和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已知在茸毛的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的发育。

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无茸毛红果=2:

1

实验2:

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3:

1:

3:

1

实验3:

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

有茸毛黄果:

无茸毛红果:

无茸毛黄果=2:

2:

1:

1

实验4:

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果

(1)番茄植株中,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四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总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

(5)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的有茸毛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每科选做1题,共做3题)

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物理选考题(15分)

33.[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以10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

则a质点的振动图象为()

 

(2)(10分)如图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θ=30°,P为垂直于直线BCD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在屏P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

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

34.[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

(m1+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

的光子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M=0.040kg的靶盒A静止在光滑水平导轨上的O点,水平轻质弹簧一端栓在固定挡板P上,另一端与靶盒A连接。

Q处有一固定的发射器B,它可以瞄准靶盒发射一颗水平速度为v0=50m/s,质量m=0.010kg的弹丸,当弹丸打入靶盒A后,便留在盒内,碰撞时间极短。

不计空气阻力。

求弹丸进入靶盒A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

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

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②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③C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且常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