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376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docx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

防台风安全手抄报素材大全

防台风的应急措施

1、未雨绸缪。

在家拉筑“安全网”。

住在楼房中的居民,在台风到来前应检查一下门窗是否牢固,并及时关好窗户,取下悬挂物,收起阳台上的东西,尤其是花盆等重物,加固室外易被吹动的物体。

此外还要留意媒体发布的台风消息,采取预防措施。

检查电路、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台风来临前应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品等,以备急需。

如果家中有病患,还要准备好必需的药品,如常用的抗菌药物,感冒药和皮肤病、眼病及外科常用药等。

特别是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人,应准备好相应药品。

2、主动避险。

当台风来临时,大部分市民会安静地待在家里。

对一些因各种原因留在单位或外出办事的人来说,台风天里,更要注意安全。

很多意外都发生在刹那间,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小锦囊专门针对这些台风天里外出的人。

3、危险地带莫逗留。

台风袭来时,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每年台风中被砸伤的事故都有发生。

此外,尽量避免在靠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

3、及时撤退保安全。

台风来前,住在低洼地段部分居民就会转移。

转移时除了要保管好家里的贵重物品外,还要带上随身的日用品,多准备点衣物和干粮很有必要,免得不够用重新返回家中,发生危险。

如果家里地势较低,转移之前还要垫高柜子、床等家具,把大米、蔬菜等放在高处。

4、防疫救灾。

台风过境后,并不等于危险完全解除。

这时,很多人因为掉以轻心而导致危险发生,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还有,灾后的食品安全也不可忽视。

第3个安全小锦囊,就是提醒市民注意灾后安全的。

5、地质灾害点莫去。

台风过境,常常会带来大暴雨,暴雨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如果你家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或已发生大暴雨地区,就要更加注意了。

灾后出门,特别是去山区,一定要事先了解路段情况,如遇到溪谷水量暴涨而冲断桥梁、或因塌方而不能通行的,一定要等危险解除以后再前进,千万不要贸然进山。

6、不要擅自返家园。

当台风信号解除以后,要在撤离地区被宣布为安全以后才可返回。

回家以后,发现家里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要慌张,更不要随意使用煤气、自来水、电线线路等,并随时准备在危险发生时向有关部门求救。

7、灾后消毒很重要。

台风过后,防疫防病、消毒杀菌工作要及时跟上。

市民一定要喝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漱口、洗瓜果和碗筷,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饭前便后要洗手。

及时清除垃圾、人畜粪便和动物尸体,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消毒和卫生处理。

防台风小知识

一、在台风来临前,我们要做好以下准备:

1、随时注意收听收看气象消息,做好防范工作。

要弄清楚自己所处的区域是否是台风要袭击的危险区域。

2、了解安全撤离的路径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风场所。

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

4、在家中时要关好门窗,将放置在阳台的花盆、雨篷等进行检查和加固,防止被风刮落,造成砸伤砸死事故。

5、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其畅通。

6、及时加固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防止屋塌伤人。

7、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二、在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以下事项:

1、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对台风的报道,及时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2、台风来时风力较大,因此大家应减少外出。

3、不要在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地方躲风避雨。

4、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

如果必须外出行走,要穿上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服,行走时弯腰把身体缩成一团,以减少受风面积。

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

台风中不要赤脚或穿凉鞋,雨靴最好,防雨又绝缘,预防触电。

汽车经过积水路段要小心,看到水比较多时,最好不要强行通过,谨防发动机进水。

5、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在风中受到的冲力,比步行更大,车头易失控。

所以台风直接影响期间,最好勿骑车。

6、如果在路上看到有电线被风吹断、掉在地上,千万别用手触摸,也不能靠近。

马上拨打当地热线电话通知抢修人员。

7、台风带来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灾害易发地区和已发生高强度大暴雨地区,要提高警惕,及时撤离。

8、如发现危房、积水,请及时联系相关部门。

有险情时,服从有关部门指挥,安全转移。

9、如遇雷雨大风,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如果不慎家中进水,应立即切断电源。

三、台风来了如何避险?

1、尽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3、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则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6、如果你已经在结实的房屋里,则应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7、如台风加上打雷,则要采取防雷措施。

8、台风过后需要注意环境卫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防台风安全小知识【科普】

台风来临前

气象台会发布台风消息或台风警报,大家一定要提早做好自我防范和保护,避免人身伤害,做到安全第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食品物品。

准备必要的食物、饮用水、药品和日用品,以及蜡烛、应急灯、手电筒等应急用具。

2、搬移易坠物品。

将阳台、窗台、屋顶等处的花盆、杂物等易被大风刮落的物品,及时搬移到室内或其他安全地方。

3、加固易倒设施。

加固室外悬空、高空设施以及简易、临时建筑物,必要时拆除;

4、物品防淹防浸。

将低洼地段、江边河边等易涝房屋内的家具、电器、物资等,及时转移到高处。

5、取消出行计划。

不要到台风可能影响的区域游玩,正在台风可能影响区域旅游的应提前返回。

6、做好转移准备。

居住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及早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随时准备转移。

老、弱、病、残、孕、幼等应尽早投亲靠友。

台风来临时

当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时,表示台风已经逐渐影响我们。

应全力以赴、积极防避,以“避”为主,避免人员伤亡,碰到危险时可以打紧急求助电话。

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关注台风,随时掌握最新台风预警信息。

2、仔细检查室内的电路、电话、煤气等是否安全可靠,尽量拔掉不必要的电源插头,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

3、人员避免外出。

人员尽量呆在安全、坚固的房屋内,紧闭门窗并远离迎风门窗,特别是老人孩子,千万不要随意外出。

4、停工停课停会。

如学校、单位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安排停课、停工,大家最好待在家里躲避台风,千万不能外出。

5、台风来临时,如果你正出门在外,千万要小心谨慎,远离危险,确保人身安全。

(1)远离易倒建筑和高空设施。

如广告牌、树木、电线杆、路灯、危墙、危房、脚手架、吊机、铁塔,以及临时搭建物、建筑物等。

(2)小心空中易坠落物品。

如花盆、杂物、雨篷、空调室外机、门窗玻璃、幕墙玻璃,以及建筑工地上的零星物品等。

(3)江边、河边、湖边、海边及桥上风力更大,行人容易被吹倒、吹落造成溺水。

(4)小心积水、谨防触电。

积水之下暗伏危险,要尽量绕开。

发现电线杆吹倒、电线被风吹断,一定要迅速远避,谨防触电。

6、人员及时转移。

居住在危险区域的人员,应尽早投亲靠友自主转移,或听从政府、单位安排统一转移。

7、遇险冷静自救。

如果你被洪水围困或遭遇山洪袭击,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努力避灾自救。

台风过后

当气象台解除台风警报或解除台风预警时,表示台风的影响基本解除。

台风过后,应继续加强安全防范和卫生防疫。

我们要注意的有:

1、不要立即返回。

台风过后,转移、撤离人员不要立即返回,应确认危险区域已经安全,或政府已经宣布安全后,才可以返回。

2、回家注意检查。

遭遇台风侵袭后,家里可能已产生潜在的危险。

先用手电筒等照明,在确认煤气是否安全前,不用火柴、打火机等明火。

检查电路是否安全,不要乱接断落电线。

检查房屋、门窗等是否牢固可靠。

3、出行注意安全。

台风经过后,外面充满了危险,出行千万要注意安全。

遇到路障或者是被洪水淹没的道路,要切记绕道而行,不走不坚固的桥。

遇到静止的水域有垂下来的电线、电缆,要立即远离,千万不要涉水,以防触电。

不在被毁损的房屋、建筑、设施,以及折断的广告牌、线杆、树木等附近逗留或经过。

4、加强卫生防疫。

灾情之后有疫情,大灾过后有大疫,灾后千万注意卫生防疫。

(1)注意饮水卫生。

水要经过消毒烧开后再喝,千万不要喝生水,尽量饮用干净的瓶装水。

(2)避免接触脏水,因为脏水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3)得病及时就医。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疫病传播。

遭遇台风如何避航

台风来临前,海上船舶怎么办

1、台风来临前,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2、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3、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如停(滞航)、绕(绕航)、穿(迅速穿过)。

4、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回去加固船只。

5、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

6、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或与陆地较近时,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如堆“SOS”字样,放烟火,发出光信号、声信号,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

遭遇台风时,如何避航

在海上航行的船舶遭遇台风时,为了避免被卷入台风中心或中心外围暴风区,一般采取避航方法。

船舶可根据台风的动态和强度不失时机地改变航向和航速,使船位与台风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处于本船所能抗御的风力等级的大风范围以外。

台风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路线接近一致,右半圆风速比左半圆大;而且绝大多数台风都是向右转向,容易把处在右半圆的船舶卷入台风中心。

因此在航海上把台风的右半圆称为“危险半圆”,把左半圆称为“可航半圆”。

船舶在海上遇到台风时,应根据台风的情况和动态预报以及现场观测的风力、风向和气压的变化情况判明本身所在位置,以便采取适当的航行方法,尽快远离台风中心。

判断船位的方法和应采取的航行措施如下:

①风向顺时针变化,气压不断下降,风力逐渐增大,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危险半圆的前半部,即危险象限,应以船首右舷顶风全速航行。

②风向逆时针变化,气压不断下降,风力逐渐增大,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可航半圆的前半部,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

③风向不变,气压不断下降,风力逐渐增大,此时船位是处在台风的进路上,应以右舷船尾受风全速航行。

台风天应注意些什么?

一、台风来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范措施?

1、注意收听、收看、了解台风最新信息。

2、关紧门窗防雨,搬移窗台、阳台上花盆等零星物品以防砸落。

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应提前准备好蜡烛、手电筒,以备风中停电时使用。

4、不在危(旧)房、工棚、临时建筑、树木、广告牌等地点避风避雨。

5、台风来临时最好不要出门,应加固护卫区域的门窗玻璃用胶带粘好,准备好合板、塑料板、毛毯,以备加固窗户。

6、地势低洼以及江边、河边等护卫区域,要及早转移到安全地方。

二、防台风自救互助要点

1、平时:

主动参加防台风知识和技能学习。

2、警报发布后:

(1)及时收听、收看台风动向和预警信息;

(2)服从安排,不到海边、河边等危险区域活动;

(3)加固和关紧门窗、切断灯箱广告室外电源;

(4)检查煤气、水、电路的安全性;

(5)收起阳台(窗台、露台、屋顶)上的花盆、杂物等搁置物和悬挂物;

(6)储备必要的食物、药品和水;

(7)手机充足电源,并检查应急准备;

(8)停止露天的室外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聚会,停止高空、户外的危险作业;

(9)尽量将车辆选择在地势高处的地方停放,以免造成车辆损坏。

3、台风来临时:

(1)不外出或尽量减少外出;

(2)行驶车辆尽量绕开低洼积水路段及下沉式立交桥;

(3)正确使用各种社会公用救援电话救援。

4、台风过后:

(1)及时排除积水,清理护卫区域,保持环境整洁;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安全。

如何防范台风

1、要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咨询气象局及相关网站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和动向;一旦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就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在外有可能受影响的人则应尽快回家。

2、在台风到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电筒、蜡烛等照明工具;储备好饮用水,食物、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等,以避免断电停水后的外出抢购。

要清理露天阳台和平台上的杂物保持排水管道畅通,以免台风暴雨引起积水不畅而倒灌室内。

3、台风袭来时,由于台风的风力强劲难免造成户外大型广告牌掉落、树木被刮倒、电线杆倒地的事情,因此切勿在玻璃门窗、危棚简屋、临时工棚附近及广告牌、霓虹灯等高空建筑物下面逗留,每年台风中被砸伤的案例都有发生。

此外,尽量避免在靠近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

如果你是开车的话,则应立即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4、台风到访后会令到交通路面出现积水、湿滑等现象,易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开车时要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减速慢行,骑车的则建议选择步行、乘坐公交车代步。

5、台风期间雷电频繁,要尽量关闭电器等易引雷击的设施;发现危房,要及时与所在地房管部门取得联系,如需转移则要服从有关部门安全转移指挥。

6、当台风预警信号解除以后,要在撤离地区被宣布为安全以后才可返回。

回家以后,发现家里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要慌张,更不要随意使用煤气、自来水、电线线路等,并随时准备在危险发生时向有关部门求救。

7、台风过后,防疫防病、消毒杀菌工作要及时跟上。

市民一定要喝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漱口、洗瓜果和碗筷,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饭前便后要洗手。

及时清除垃圾、人畜粪便和动物尸体,对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场所要及时作好消毒和卫生处理。

台风的介绍

台风(英语:

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

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

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之近义字乃台风。

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均以此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以及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超级台风。

广义上而言,“台风”这个词并非一种热带气旋强度。

在台湾、日本等地,将中心持续风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热带气旋(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均称台风。

在非正式场合,“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

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日本气象厅会对其编号及命名,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据美国海军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9年至2004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台风发生的个数与月份,平均每年有26.5个台风生成,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科学家曾估算,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百个氢弹、或10亿吨黄色炸药所释放能量的总和。

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而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级,(10.8~17.1m/s);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10~11级,(24.5~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13级,(32.7~41.4m/s);

强台风(severe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50.9m/s);

超强台风(Super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台风名字由来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

作者认为:

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typhoon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

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

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

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

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

(1)指亚洲太平洋及南中国海海域的热带气旋。

(2)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

(3)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

①在西北太平洋(日界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

②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

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

③在菲律宾被称作“碧瑶风”。

④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⑤在印度半岛被称作“热带气旋”。

⑥在澳洲被称作“畏来风”。

⑦在墨西哥人则称之为“鞭打”。

⑧在南半球则称“旋风”。

(4)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风向在北半球地区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为顺时针方向)。

在天气图上,台风的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

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以气流的垂直运动为主,风平浪静,天气晴朗;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

有史以来强度最高、中心附近气压值最低的台风,是超强台风泰培(英语:

TyphoonTip,台湾译名:

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

台风的成因是地面温度高,气流上升,海面风和水蒸气由于比重大,沿地面补充地面空气,海面温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气、水蒸气补充空间,由于海面大,温差小,海面上空聚集水蒸气多,降雨范围广,水蒸气结水时体积缩小,周围水蒸气补充便形成大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