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474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docx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

看见的读书笔记范文

当前位置:

日记300字>看见的读书笔记>日记看见的读书笔记发布于2019年09月18日分类:

作者: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收集好的看见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

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

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

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看这个人的眼睛,就知道真不真诚。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失败感比口含硬币还苦。

“她去世快六年了,我不跟人谈她,不看她照片,也不愿别人跟我谈她,每次梦里终于看见她的时候,心里都松一下:

看,她没死,我就知道。

有时在梦里我小声喊她:

“奶奶”,她靠在门边上,看着我,不认识了,说:

“谁呢?

”我心里凄凉,又觉得,是我没照顾好你,不值得你认得。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

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

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任务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淡。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

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

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陈虻说: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

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我不作声。

我问医生朋友:

“为什么我呼吸困难?

”他说:

“情绪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频率放慢,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造成的。

”“有什么办法吗?

”“嗯,深呼吸。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

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

我强烈地羡慕她。

做一个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

我们有信心相信让明天更美好!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

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

“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

“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

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你不可能是个好新闻人。

”有同行直言不讳地对我说。

“什么是?

”“爱打听,好传播。

”是,我本性不是。

我每天四处打电话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媒体头条。

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儿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

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陈虻崔永元劝过我一次:

“你不适合调查,跟在别人后面追,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干的事,你去做个读书节目吧。

”他怕我有点逼自己。

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冷怕热怕苦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

有次看漫画,查理布朗得了抑郁症,露西问:

“你是怕猫么?

”“不是。

”“是怕狗么?

”“不是。

”“那你为什么?

”“圣诞节要来了,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中来。

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人生奇诡,处处与旧日生活撞在一起。

没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

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

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野兽般的欲望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

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这些早就干枯失血的花瓣给我一个刺激,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人们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陈虻说过:

“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这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口号就度过去。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或许一个人思想和身体所能到达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他生存的意义)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沉沉的晚上,头顶一盏小灯烤着,栎木板和皮革有一种昏黄老熟的味儿,对面玻璃反射这点小光,好像整个世界都窝在里头。

从第一次坐在这儿,我不兴奋,也不担心,心里妥当——就这儿了。

老金杯在长安街上开到一百二十码,窗开着,外头没人,风野蛮地拍在脸上。

我原来以为这一辈子,就是每天想着怎么把一个问题问好,把衣服穿对,每天走过熟悉又局促的街道,就这么到死,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

妹妹在黯淡的路灯下看着我。

去病房前我俩谈起过父母,我问她:

“你觉得我应该去病房吗?

”她说:

“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的权利。

”(职业担当)如果当时有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认为我疯了,因为那根本不算舞蹈,那只是人的身体在极度紧张后的随意屈张,音乐就像是谁站在万仞之上,在风暴中厉喊。

“这个年纪的孩子,特点就是以伙伴的价值观和情感为中心。

他们这种非常牢固的小团体友情,一旦关键链条断了,就很危险。

”痛苦的时候,”我大概还记得信的结尾,因为像是写给十四岁的自己,“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树林,那是永恒的安慰。

”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愿我有足够的耐心、善意和自制力,告诉自己在一张白纸上所做的描绘应慎之又慎,告诉自己产生的每一点影响都应该尽量积极)机轰炸佛罗伦萨时,她还是个小孩子,蜷缩在一个煤箱里,因为恐惧而放声大哭。

父亲狠狠地掴了她一耳光,说:

“女孩子是不哭的。

”她日后写:

“生活就是严峻的历险,学得越快越好,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个吻。

”(女孩子是不哭的)失败感比口含硬币还苦。

(愿我时时记着这苦味,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他拍到那些被藏的尸体遗骸,闻了被烧过的裹尸布,“你要是真见过他们的样子,就不可能为几个钱把灵魂卖了。

”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平静而坚定)每次,她决心已定时,都是嘴往下一抿,一点表情没有,眼里寒意闪闪。

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辗过人的心,也是另一种戾气。

但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热怕冷怕苦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

“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长天大地,多摔打吧)那几年就是这种盛夏才有的干燥明亮,之前青春期湿答答的劲儿一扫而空。

王小波说过,你在家里,在单位,在认识的人面前,你被当成一个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你可能会被当成东西对待。

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让人自由地爱吧,愈自由愈纯洁。

过于放纵与挥霍的性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猥亵。

完全脱离了爱,岂不是又退化成了动物?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阿甘是看见了什么,就走过去。

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订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他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

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我只是讨厌屈服。

“你靠什么赢得尊重?

”我问。

“靠我为自己权利所作的斗争。

”郝劲松说,“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突然,他大声叫起来:

“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

“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

“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

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他当然有权利放弃,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我改口成“你判断要不要放弃”。

对抗不代表独立,“谁也不信谁,不买账,这不行,不能光服从,也不能光对抗,那只是个姿态。

得有理由,有科学依据。

批评政府,这事咱理直气壮,但也得反思自己,既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是垃圾的产生者,也该反思我们自己应当做点什么。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

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问他最后一个问题: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当时三十四岁的年轻人说:

“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她继续写着:

“柴静忍耐着,没有流露出不满。

她脸上扑着粉,不,说挂着霜更像一些。

她仍然表现出很有涵养的样子,但是,当一个人表现得很有涵养,其实是传递着不以为然的意思。

”“子路问孔子,您从政的话,第一件事是什么?

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对权利的界定要有清晰的认定。

这些空无一人的桌椅,其实就是宪法赋予代表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

”节目结束,看到一个人在我博客里留言,说柴静像个“教士”,絮絮不休地说着一些正确但是无人会听的话。

是,电视机前的人端着碗就走过去了,我在耳机里甚至听到跟我连线的主持人把话筒关了在闲聊。

我知道可能没人听。

但这事儿就像谈恋爱一样,跟别人没关系,只看自己能不能配得上自己的期望。

(很多事都是这样,只看自己能不能配得上自己的期望)“争论不是会让意见更分散吗,你为什么说可以达成共识?

”他说:

“只有通过争论才能达成共识,争论是争真理,有理走天下。

”人性是这样,光靠自己靠不住。

有时候累了,半夜回来,就想着明天节目不管了,先睡吧,但看到有人在我博客留言:

“你观察会议,我观察你。

”心里一动。

又在桌前坐下来准备材料……有人看着,不敢太轻慢。

曾国藩说得对,世间事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

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俄罗斯的人民用花朵纪念她,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比什么都柔弱,但比恐惧更强大。

”xx豆瓣小组关闭后,有位前辈写过一篇长长的博客纪念它,赞美它,文章下面的留言里,有一个署名是这个小组组长的人,他说:

“我们的小组里有一部分文章是有建设性的,并不像您说的那样篇篇都是。

”这人最后写道:

“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死去就神话它。

”这话硬而清脆,像银针落地。

我依然尊敬并学习法拉奇和安娜,但也开始重新思量采访,她们甘冒枪林弹雨,为一次采访可以倾注生命,性烈如火,同情心极深,但也容易将世界分为掌权者与被侮辱者,将历史的发生归功或归罪于某一个人,容易将好恶凌驾于事实之上。

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

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即便这些解释会让我们本来简单的是非变得混沌,会让我被动,让我在采访中陷入尴尬,让我可能必须放弃一些已经做完的不错的采访段落,会带来节目被公关掉的风险,也必须这样做,不仅是对他们负责任,同时也让我们自己完成对世界的复杂认识,哪怕这个认识让我苦苦难解,让我心焦。

”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

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您认为媒体有偏见,是的,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

”他送我那本《金刚经》里,有一句注解“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它。

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

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我说:

“你说的这种真实感要靠量的不断累加才能满足吧。

”他看着我,意思是你往下说。

我说你可以去看一本书叫《罪与罚》,讲一个人认为只要上帝不存在,杀人就是可以的,是意志的体现。

这本书就讲了他真的杀了人之后全部的心理过程,最后发现杀人满足不了人,“什么是真实?

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他问我:

“什么是洁白?

”我被这问题逼住,无法不答,想了一下,说:

“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他做历史:

“《论语》都是孔子死三百年以后才成书的,已经都不对了,再心得一遍,不知道说的是谁的事。

我们做口述历史这件事,就是直接听孔子说……世世代代老听心得,进步速度会非常慢。

”我现在想,我二〇〇二年为什么得病,就是老想不该想的事,现在为什么快乐,就是不想那些事,只想怎么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一点可能更重要。

”重压常致人屈从或愤懑,但《大公报》主编张季鸾说大时代中的中国记者,要秉持公心与诚意,“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他说,“不愿陷于盲。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

什么东西,都要拿证据来,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胡适说过做事情要“聪明人下笨功夫”,我原以为下笨功夫是一种精神,但体会了才知,笨功夫是一种方法,也许是唯一的方法。

所有人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铁凝三十多岁的时候,见过一次冰心,冰心问她:

“姑娘,成家了没有?

”“没有。

”“嗯,不要找,要等。

”有时候两口子商量以后怎么盖房子生活下去,挺有雄心的样子。

有时候又沉默着,干什么都没有心思。

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喊口号就度过去。

文超脸上的眼泪,我擦不了,感情在血肉里,尖刀剜不掉。

采访时我俩都坐在小板凳上,佝偻着忍受。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人类只是个概念,一代一代人都是相似的生活,这辈子决定你悲欢的就是你身边的几个人。

看到埃蒙斯失利时,我脱口而出的那句话“雅典的悲剧重演”,他说:

“是失败,不是悲剧。

”他说得对,在节目里我保留了这句话,结尾时我说我当时的想法错了——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

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

(这就是“急”,告诉自己不要急)“那我们做什么呢?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自由是一种站不稳的状态。

“没有考虑以后的,不考虑那么多。

我考虑那么多,活得太累了,反正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如果我现在死去也值得,没什么遗憾。

”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

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

卢安克要的不是别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恰恰是要让人从“非人”的社会经验里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自己。

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寻找超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饱含的人性。

把自我交付出去,从此就活在命运之中的必然与自由。

有时候,人们对事情的感受和判断不同,跟讲故事的方式有关。

正义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在个案中实现。

我真不想再这样说我爸了,觉得不好,也不用这样说他,岁数大了不容易,何况他们都只是不会教育孩子。

药家鑫不像我这么幸运,他就是没扛过去这几年。

”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

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上世纪三十年代,吴经熊曾是上海特区法院的院长,签署过不少死刑判决。

他在自传中写道:

“我当法官时,常认真地履行我的职责,实际上我也是如此做的。

但在我内心深处,潜伏着这么一种意识:

我只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法官的角色。

每当我判一个人死刑,都秘密地向他的灵魂祈求,要他原谅我这么做,我判他的刑只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

我觉得像彼拉多一样,并且希望洗干净我的手,免得沾上人的血,尽管他也许有罪。

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在这段话边上,学生时代的何帆给的批注是:

“伪善。

”如今,他拿出笔,划去那两个字,在旁边写上:

“人性。

”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一个人得被自己的弱点绑架多少次啊,悲催的是这些弱点怎么也改不掉。

但这几年来,身边的人待我,就像陈升歌里唱的,‘因为你对我的温柔,所以我懂得对别人好’,能起码认识到什么不好,最重要的,是能以‘别人可能是对的’为前提来思考一些问题。

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

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柏大夫说的,“强大了才能变软”。

“成功的人不能幸福。

”“为什么?

”“因为他只能专注一个事,你不能分心,你必须全力以赴工作,不要谋求幸福。

”你不把命放进去,你能做好事情么。

“你不要总把我当一个学生,也别把我光当成一个女人,你要把我当成一个人。

”‘哪儿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什么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

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

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

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

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

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

那是堕落。

”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著。

有的事还是要把它当真,不然就真没意思了。

上一篇:

童年读书笔记童年读书笔记下一篇:

男生贾里读书笔记6篇_读书笔记

专题日记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