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766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docx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5

医院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

1、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多卡因适用于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律失常

B.苯妥英钠适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C.维拉帕米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别对房室交界区折返所致的心动过速效果好

D.奎尼丁可引起金鸡纳反应

E.长期、大量应用普鲁卡因胺可导致红斑狼疮综合征

2、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有关强心苷不良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胃肠道反应是较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

B.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C.视觉障碍

D.心脏反应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E.阿托品可缓解强心苷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3、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包括().

A.硝酸酯类及亚硝酸类,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B.强心苷类,如地高辛等

C.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D.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等

E.β-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4、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有关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降脂药

B.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亦被称为他汀类药物

C.洛伐他汀是一种非活性前体药药物,在体内水解为活性产物而发挥作用

D.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与消胆胺合用可增强降血脂作用

E.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亦可适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5、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B.洛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C.硝苯地平通过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而降压

D.普萘洛尔通过阻断α受体而发挥降压作用

E.硝普钠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对小动脉和小静脉都有松弛作用

6、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10g氯化钠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以下关于灭菌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A.注射用植物油采用热压灭菌

B.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采用流通蒸气灭菌

C.眼膏基质采用干热空气灭菌

D.碳酸氢钠注射液采用热压灭菌

E.无菌室的空气采用紫外线灭菌

F.塑料容器或塑料包装物采用煮沸灭菌

G.胰岛素注射剂采用滤过灭菌

H.耐热玻璃制品采用干热空气灭菌

7、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10g氯化钠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制剂生产中的控制区洁净度为().

A.无要求

B.100级

C.1000级

D.1万级

E.10万级

8、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10g氯化钠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9、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10g氯化钠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下列制剂中,不得加入抑菌剂的制剂有().

A.眼部外伤患者滴眼剂

B.一般滴眼剂

C.静脉注射液

D.皮下注射剂

E.肌肉注射剂

F.口服液

G.糖浆剂

10、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10g氯化钠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关于输液的质量要求,不正确的是().

A.应达到无菌检查要求

B.输液必须无热原

C.pH值尽可能与血液相等或接近,一般控制在4~9的范围内

D.不得添加抑菌剂

E.低渗溶液可以输入静脉

F.澄明度及微粒符合要求

G.具有等张性

H.检查降压物质以狗为实验动物

11、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10g氯化钠7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关于输液的灭菌叙述错误的是().

A.塑料输液袋可以采用109℃45分钟灭菌

B.从配制到灭菌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

C.为缩短灭菌时间,输液灭菌开始应迅速升温

D.对于大容器要求F0值大于8分钟,常用12分钟

E.灭菌锅压力下降到零后才能缓慢打开压力锅门

F.灭菌时间应从开始加热时算起

G.灭菌效果与被灭菌物的数量、排布有关

12、摘要:

处方:

碳酸氢钠50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依据《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二部及制剂规范要求提问:

下列有关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制备碳酸氢钠注射液时,可加入适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稳定剂

B.制备碳酸氢钠注射液时,溶液中应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分解

C.碳酸氢钠注射液的最佳PH值为6.5-8.0

D.配制碳酸氢钠注射液时,宜用新鲜的热注射用水

E.碳酸氢钠注射液分装后,可用115℃30分钟热压灭菌

13、摘要:

处方:

碳酸氢钠50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下列注射液哪些不能用热压灭菌法?

()

A.0.9%氯化钠注射液

B.50%葡萄糖注射液

C.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D.碳酸氢钠注射液

E.复方乳酸钠注射液

F.维生素C注射液

14、摘要:

处方:

碳酸氢钠50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以下列出常用酸碱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其颜色变化中错误的是().

A.二甲基黄(2.9-4.0)红-黄

B.甲基橙(3.2-4.4)红-黄

C.溴酚蓝(2.8-4.6)黄-红

D.甲基红(4.2-6.3)红-黄

E.中性红(6.8-8.0)红-黄

F.酚酞(8.3-10.0)黄-红

15、摘要:

处方:

碳酸氢钠50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以下有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九五年版中国药典已将该方法录入

B.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制得到的内毒素

C.试验用的器皿等,需经120℃干烤1小时

D.新购入的鲎试剂已标明灵敏度的,可不经复核,直接应用

E.测得鲎试剂灵敏度(λC.在0.5-2.0λ时,可以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F.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缓转动90°以判断结果

G.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与灵敏度为0.03EU/ml或更高灵敏度的鲎试剂,在37℃+1℃条件下24小时不产生凝集反应的注射用水

H.供试品管一般为2支,如结果1支为(+),1支为(-),应另取2支供试品管复试

16、摘要:

处方:

碳酸氢钠50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以下有关热压灭菌中注意事项,哪些是正确的?

()

A.必须采用饱和蒸汽

B.必须将灭菌器内空气排出

C.灭菌时间应从开始灭菌时算起

D.如压力表损坏时,可根据温度表判断锅内压力

E.注射液是指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液体制剂

F.避免压力骤然下降

G.115℃,0.7kg/平方厘米,压力时,一般注射剂的灭菌所需时间为30分钟

17、药物分析与鉴别.控制巴比妥类药物质量需要进行的试验是().

A.苯环取代基、丙烯基、硫元素的反应

B.银量法或溴量法测定含量

C.紫外分光法测定含量

D.中性或碱性物质检查

E.丙二酰脲类反应

18、药物分析与鉴别.以下有关栓剂检查项目的叙述哪些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A.栓剂应根据其释药放式,进行融变时限或释放度检查

B.栓剂应进行重量差异或含量均匀度检查

C.阴道栓、直肠栓的微生物限度标准相同

D.检查栓剂融变时限,除另有规定外,水温不应低于40℃

E.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19、药物分析与鉴别.葡萄糖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

A.硫酸盐

B.可溶性淀粉

C.氯化物

D.砷盐

E.重金属

20、药物分析与鉴别.下列药物分别置碱性溶液中,加铁***和正丁醇,强力振摇后放置使分层,醇层显蓝色荧光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E

D.维生素D

E.维生素C

21、药物分析与鉴别.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官能团的呈色反应包括().

A.C17-α-醇酮基的呈色反应是四氮唑盐反应

B.酮基的呈色反应是与2,4-二硝基苯肼、异烟肼、硫酸苯肼等羰基试剂呈色

C.甲酮基的呈色反应是与亚硝基铁***、间二硝基酚、芳香醛类反应呈色

D.酚羟基的呈色反应与重氮苯磺酸反应生成红色偶氮染料

E.有机氟没有呈色反应

22、案例摘要:

《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

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安全、有效、节约

B.有效、经济、科学

C.安全、有效、合理

D.安全、有效、经济

E.有效、安全、无副作用

23、案例摘要:

《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

下列关于药师对处方的审核正确的是().

A.医生超剂量使用药品,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B.药师发现处方有涂改现象应如实发药,事后告之相关医师注意处方整洁

C.药师发现处方不完整,经证实是实习医师开具,认为是非法处方,不予调配

D.药师调配处方的“四查十对”中查药品包括对药名、剂型、规格、性状

E.药师不得限制儿科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24、案例摘要:

《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

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包括().

A.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使用

B.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感应性、疾病特征与病情、依从性

C.医师临床用药监控不力

D.药师可因审方、配发失误

E.护士给药操作失误

25、案例摘要:

《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

用药差错包括()

A.处方差错

B.抄写差错

C.配方差错

D.剂量差错

E.监测差错

26、案例摘要:

《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对于医院药学工作者是必须遵守和执行的。

美国用药差错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A.差错情况

B.问题调查

C.药品情况

D.医生、药师情况

E.患者情况

27、案例摘要:

患者,男性,16岁。

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3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左下肢软组织红肿及受热加重,压痛更明显。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该患者在下列抗生素中的最佳选药应是().

A.头孢氨苄

B.红霉素

C.青霉素G

D.链霉素

E.林可霉素

28、案例摘要:

患者,男性,16岁。

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3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左下肢软组织红肿及受热加重,压痛更明显。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关于该药的叙述正确的包括().

A.适用于敏感肺炎链球菌及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B.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应避免与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合用

C.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发生,如有可疑应及时停药

D.适用于肠球菌属的感染

E.静脉制剂应静脉推注

29、案例摘要:

患者,男性,16岁。

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3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左下肢软组织红肿及受热加重,压痛更明显。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如果患者在应用该药后产生严重腹泻,经实验室检查大便中见脓细胞和白细胞增多,并证实存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则应该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止泻药易蒙停口服

B.万古霉素口服

C.万古霉素注射液静脉注射

D.万古霉素注射液和灭滴灵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

E.止泻药白陶土口服

30、案例摘要:

患者,男性,16岁。

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3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左下肢软组织红肿及受热加重,压痛更明显。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医生计划加用红霉素增强抗菌作用,但临床药师提醒医生二者不可以合用,理由是().

A.扩大抗菌谱

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

C.增强抗菌活性

D.降低毒性

E.增加毒性

31、案例摘要:

患者,男性,16岁。

开始先有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增多(32×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左下肢软组织红肿及受热加重,压痛更明显。

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

在严重肝功能受损时应减量并慎用的抗生素是()

A.万古霉素

B.庆大霉素

C.多黏菌素

D.林可霉素

E.利福平

32、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称为消化性溃疡,合理的药物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下列有关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是为了提高疗效、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溃疡复发率

B.阿莫西林是广谱、耐酶的-内酞胺类抗生素

C.替硝唑是甲硝唑的衍生物,有很强的抗厌氧菌作用

D.克拉霉素可以替换替硝唑

E.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铋盐、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33、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下列关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克拉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新合成的氨酰基-tRNA分子在核糖体的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丙谷胺通过增加胃粘液的分泌来保护胃粘膜

C.铋盐既能增强胃粘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又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D.呱仑西平能选择性阻断胃壁细胞的M1胆碱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E.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敏感菌的PBP结合,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F.兰索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

G.法莫替丁是H2受体阻断药

34、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下列哪些药物可用于缓解胆绞痛().

A.扑热息痛

B.吗啡

C.哌替啶

D.阿托品

E.阿司匹林

35、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下列抗肿瘤药物中哪些属于抗代谢药().

A.卡莫司汀

B.阿糖胞苷

C.米托蒽醌

D.巯嘌呤

E.顺铂

F.长春新碱

G.甲氨蝶呤

H.氟尿嘧啶

36、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对地西洋药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

A.抗焦虑

B.镇静催眠

C.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D.抗抑郁

E.抗癫痫

37、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下列所述的药物不良反应正确的是哪些().

A.四环素可引起二重感染

B.诺氟沙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可用于青春期前儿童或妊娠妇女

C.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对肾脏均有一定的毒性

D.无味红霉素可引起肝损害

E.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F.链霉素、万古霉素均有耳毒性和肾毒性

38、对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联合应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和替硝唑治疗。

提示:

抗菌药物根据作用性质可分为,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静止期杀菌剂、速效抑菌剂和慢效抑菌剂等四大类。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哪些().

A.青霉素类为繁殖期杀菌剂

B.头孢霉素类为繁殖期杀菌剂

C.大环内酯类为静止期杀菌剂

D.林可霉素为静止期杀菌剂

E.四环素类为速效抑菌剂

F.磺胺类为慢效抑菌剂

G.氨基糖苷类为速效抑菌剂

39、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掌握片剂处方的一般组成,片剂常用辅料的种类和作用。

下列片剂进行包衣时,哪些需要包肠溶衣?

()

A.肝浸膏片

B.红霉素片

C.当归浸膏片

D.四环素片

E.PAS片

F.黄连素片

G.阿司匹林片

H.胰酶片

40、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以下哪一项主要不是用作片剂配方的稀释剂().

A.硬脂酸钙

B.磷酸氢钙

C.乳糖

D.甘露醇

E.淀粉

41、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以下哪一项不是片剂配方中润滑剂的作用().

A.增加颗粒流动性

B.阻止颗粒附在冲头或冲模上

C.促进片剂在胃中湿化

D.减少冲头和冲模的磨损

E.使片剂易于从冲模中被顶出

42、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红霉素片的制粒法是属于哪一种制粒法?

()

A.湿法混和制粒法

B.软材过筛制粒法

C.转动制粒法

D.旋转制粒法

E.流化喷雾制粒法

43、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掌握片剂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片剂顶部的片状剥脱称为顶裂,引起顶裂的原因应排除下列哪一条?

()

A.润滑剂量过多

B.压力过大

C.颗粒中细粉过多

D.粘合剂量不足

E.颗粒干燥过度

44、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熟悉包衣的目的、一般过程及肠溶衣的要求。

红霉素片包衣的目的是什么?

()

A.掩盖片剂的不良气味

B.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C.控制药物的释放部位

D.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E.将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分开

45、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红霉素片常用下列包衣材料中哪一种?

()

A.虫胶

B.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C.丙烯酸树脂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

E.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胺乙酯

46、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掌握各种口服制剂的吸收快慢。

各种口服剂型按起效快慢(从最快至最慢排列)哪一条是正确的?

()

A.水溶液、胶囊、片剂、散剂、包衣片、混悬液

B.胶囊、片剂、包衣片、散剂、混悬液、水溶液

C.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片剂、包衣片

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包衣片、片剂

E.水溶液、混悬液、胶囊、散剂、包衣片、片剂

47、片剂的生产实例:

红毒素片。

将红毒素与淀粉搅拌均匀,加淀粉浆继续搅拌使成软材,用12目筛制粒,80-90℃通风干燥,干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淀粉,整粒,混匀,压片(直径9mm)。

提示:

掌握新剂型微囊的性质。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理想的微囊应是大小均匀的球形,囊与囊之间不粘连,分散性好

B.微囊的囊经大小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生物利用度

C.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嵌成直径5-250um的微小胶囊

D.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微囊的大小

E.搅拌速度快,微囊囊粒细,搅拌慢则粗

48、患者男性,74岁,因“轻微咳嗽,右胸壁刺痛”来诊。

查体:

体温正常,血象无异常,体能状态评分(PS)为1分。

影像学检查:

CT示右肺2.5cm×2cm肿块,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部穿刺活检后病理示: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无法切除。

可选用的一线化疗方案是().

A.吉西他滨+顺铂

B.吉非替尼+顺铂

C.紫杉醇+卡铂

D.长春瑞滨+顺铂

E.培美曲塞+顺铂

F.多西他赛+吉西他滨

49、患者男性,74岁,因“轻微咳嗽,右胸壁刺痛”来诊。

查体:

体温正常,血象无异常,体能状态评分(PS)为1分。

影像学检查:

CT示右肺2.5cm×2cm肿块,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部穿刺活检后病理示: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无法切除。

若该患者一线化学治疗4周期后评价为部分缓解(PR),毒性可耐受,还应化学治疗的期限是().

A.4周期

B.2周期

C.1周期

D.5周期

E.视患者治疗愿望而定

F.结束化学治疗

50、患者男性,74岁,因“轻微咳嗽,右胸壁刺痛”来诊。

查体:

体温正常,血象无异常,体能状态评分(PS)为1分。

影像学检查:

CT示右肺2.5cm×2cm肿块,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

肺部穿刺活检后病理示: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Ⅲb期,无法切除。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了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抑制,进一步处理方案是().

A.积极运动,保持体力

B.隔离、住单间

C.预防感染

D.保证每日监测血象

E.积极进行升血治疗

F.鼓励患者多与人见面交流,以缓解心理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