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835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0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docx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大北京考研

1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

(一)石油类型

海相石油以芳香-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石油的25%~70%,芳烃占总烃的25%~60%。

陆相石油以石蜡型为主,部分为石蜡-环烷型,饱和烃占石油的60%~90%,芳烃占总烃的10%~20%。

(二)含蜡量

陆相石油的分析资料,含蜡量普遍大于5%,一般为10%~30%,个别可达40%以上,而海相石油含蜡量均小于5%,一般仅为0.5%~3%。

(三)含硫量

海相石油一般为高硫石油,而陆相石油一般为低硫石油。

海相>1%,陆相<1%.

(四)微量元素钒、镍的含量和比值

海相石油中钒、镍含量高,且V/Ni>1;而陆相石油中钒、镍含量较低,且V/Ni<1。

海相石油富含钒卟啉,而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

(五)碳稳定同位素分布

海相石油的δ13C值一般大于-27‰,而陆相石油的δ13C值一般小于-29‰。

不同时代海、陆相石油的δ13C值可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但两者的差别仍是存在的。

2聚集型天然气及其特点:

气藏气:

是指在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天然气聚集。

特点巨大的非半生气是其主体,但气藏气也可以存在于油气田中,在横向或纵向上与油气藏有一定的联系。

气顶气:

指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位居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在分部和成因上与石油有密切联系,重烃气含量大于5%,个别高于甲烷,少有小于5%的。

凝析气:

在地下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以液态分散于气中,呈单一气相存在,称为凝析气。

特点是凝析气踩出后因地表温度压力较低,凝析油一液态析出,与天然气分离。

 

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积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沉积作用对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分选、磨圆、填集的杂基含量等方面都

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些因素对储集层物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碎屑岩的矿物成分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它们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不同。

通常情况下,长石砂岩比石英砂岩储集物性差。

其原因是:

①长石的润湿性比石英强,当被油或水润湿时,长石表面所形成的液体薄膜比石英表面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孔隙的流动截面积,导致渗透率变小;②长石比石英的抗风化能力弱,石英抗风化能力强,颗粒表面光滑,油气容易通过,长石不耐风化,颗粒表面常有次生高岭土和绢云母,它们一方面对油气有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吸水膨胀堵塞原来的孔隙和喉道,因此,长石砂岩比石英砂岩储集物性差。

(2)岩石的结构

碎屑岩沉积时所形成的粒间孔隙的大小、形态和发育程度主要受碎屑岩的结构的影响。

碎屑岩储集层储集物性不仅与粒径有关,而且与岩石颗粒的分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粒度相近的情况下,分选差的碎屑岩,因细小的碎屑充填了颗粒间孔隙和喉道,不仅降低了孔度,而且也降低了渗透率。

(3)杂基含量

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各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杂基含量。

所谓杂基是指颗粒直径小于0.0315mm的非化学沉淀颗粒。

杂基含量是沉积环境能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一般杂基含量高的碎屑岩,分选差,平均粒径较小,喉道也小,孔隙结构复杂,储集物性差。

因此,杂基含量是影响孔隙性、渗透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成岩后生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成岩后生作用贯穿成岩过程的始终,因而对碎屑岩储集层的物性影响很大。

(1)压实作用

它包括早期机械压实和晚期的压溶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是指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岩

石逐步致密化的过程。

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作用的早期,3000m以上压实作用的效果

和特征明显。

压实作用使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度迅速减小,但不同类型的砂岩,其孔隙度衰

减的速率不同。

如粘土杂基含量高的砂岩,其孔隙度衰减速率大,而纯净砂岩的孔隙度衰

减速率小。

压溶作用是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压力传递点上有明显的溶解作用,造成颗粒间互相嵌入的凹凸接触和缝合线接触。

由于碎屑颗粒在压力作用下溶解,使得Si、Al、Na、K等造岩元素转入溶液,引起物质再分配,造成在低压处石英和长石颗粒的次生加大和胶结。

石英次生加大对岩石孔隙度有可观的影响,

(2)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碎屑颗粒相互联接的过程。

松散的碎屑沉积物通过胶结作用变成固结的岩石。

胶结作用总体上使储集层物性变差。

胶结物的成分和含量是两个重要因素。

碎屑岩胶结物的成分有泥质、钙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

一般说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储油物性较好,纯钙质、硅质、硅-铁质或铁质胶结的岩石致密,储油物性较差。

胶结物含量高的储集层,粒间孔隙多被充填,使孔隙减少,连通性变差,储集物性变差;反之,储集物性较好。

(3)溶解作用

在地下深处由于孔隙水成分变化,导致长石、火山岩屑、碳酸盐岩屑和方解石、硫酸盐等胶结物或岩石颗粒的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使储集层孔隙度增大。

这种次生溶蚀孔隙对改善储集层物性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性的主要因素

1.沉积环境

沉积环境,即介质的水动力条件,是影响碳酸盐岩原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碳酸盐

岩原生孔隙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是粒间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

这类孔隙的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粒屑的大小、分选程度、胶结物含量以及造礁生物的繁殖情况。

因此,水

动力能量较强的或有利于造礁生物繁殖的沉积环境,常常是原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

的分布地带。

主要有台地前缘斜坡相、生物礁相、浅滩相和潮坪相等。

在水动力能量低的环境里形成微晶或隐晶石灰岩,由于晶间孔隙微小,加上生物体少,不能产生较多的有机酸和CO2,因此不仅在沉积时期,就是在成岩阶段要形成较多的次生溶孔也是比较困难的。

2.成岩后生作用

(1)溶蚀作用

碳酸盐岩孔隙的形成和发育与地下水的溶解作用和淋滤作用关系密切,这是由碳酸盐岩的易溶性所决定的。

地下水因溶解带走了易溶矿物是造成溶蚀孔隙、孔洞的原因,也是溶蚀裂缝扩大的原因。

碳酸盐岩结晶矿物的溶解度取决于它们本身的性质、地下水的溶解能力以及热动力条件。

岩石的矿物成分不同其溶解度也不同。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度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地下水的温度和硫酸钙的含量等。

(2)重结晶作用

指碳酸盐岩被埋藏之后,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岩石矿物成分不变,而矿物晶体大

小、形状和方位发生了变化的作用。

这种作用使致密、细粒结构的岩石变为粗粒结构、疏

松、多晶间孔隙的岩石。

粗粒结构的岩石强度降低,易产生裂缝。

孔隙发育程度随重结晶作用的增强而变好。

当碳酸盐岩中存在泥质、有机质、硅质、硫酸盐等杂质时,它们会降低碳酸盐岩重结晶的速度,又往往填塞在各种孔隙空间,对碳酸盐岩的储油物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3)白云石化作用

指白云石取代方解石、硬石膏和其他矿物的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沉积物中的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另一类为发生在成岩后生期的白云石化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孔隙度的影响,白云石化对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还是起改善作用的。

3.构造作用

裂缝既是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更重要的是油气渗滤的重要通道。

构造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变形环境和变形阶段等。

一般说来,受力越强,张力越大,受力次数越多,构造裂缝越发育;反之,则发育较差。

同一岩石在常温常压的应力环境下裂缝发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则发育较差。

在一次受力变化的后期阶段,裂缝密度大,组系多;前期阶段则相应较少。

 

盖层的封闭机理

盖层能封隔油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盖层具有较高的排驱压力。

目前已公认盖层的封闭机理有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及烃浓度封闭,尤以物性封闭最为常见。

(一)物性封闭

也叫毛细管封闭。

从微观上讲,盖层的物性封闭实际上是通过盖层的最大喉道和储集层的最小孔隙之间的毛细管压差来封盖圈闭中的油气。

通常地下的岩石大多为水润湿,盖层大多以岩性致密,颗粒极细,孔喉半径很小,渗透性很差的岩石为主。

非润湿相的油气要通过盖层进行运移,必须首先排驱润湿相的水。

只有驱使油气运移的动力小于或等于盖层的排驱压力,油气才能被封隔于盖层之下。

物性封闭能力可以用单位面积上所封存的油气柱高度来衡量当圈闭中油气柱的浮力与储盖层之间具有的毛细管压力相等时,即为最大封存油气柱高度。

在静水条件下可用下式表示:

 

盖层和储集层之间的毛细管压差也可以由试验测定,储集层最小孔隙与盖层最大喉道的半径差越大,排驱压力越小;反之,排驱压力就越大。

一般泥页岩、蒸发岩、致密灰岩的喉道半径小,因此具有较高的排驱压力。

物性封闭是盖层最主要、最普遍、最基本的封闭机理,只要岩石物性上有差异就可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封闭。

值得注意的是,物性封闭的盖层,在一定水力条件下,即当储盖层界面上承受的流体压力大于或等于岩石最小水平应力与岩石的抗张强度之和时,盖层将形成垂直于最小水平应力的张裂缝,盖层的物性封闭将不复存在,故又称为水力封闭。

盖层的水力封闭能力可用下式表示:

 

(二)压力封闭

与物性封闭相比,压力封闭的特点是具有能封闭异常压力的压力封闭层;压力封闭层不仅封闭地层中的油气,而且还能封闭作为地层压力载体的水;能对烃类和水实现全封闭。

只有那些岩性致密、渗透率极低的岩层才具有压力封闭的能力。

当储集层具有异常压力时,上覆盖层多为压力封闭层;也可以是盖层本身具有异常压力而封闭下伏储集层中的流体(图3-15)。

后者封闭最小油气柱高度为:

 

压力封闭是在物性封闭基础上的进一步封闭,是对油、气、水的全封闭,其效果自然也优于单纯的物性封闭。

但压力封闭盖层本身也有水力破裂的问题,即当异常高流体压力超过最小水平应力(σ3)与盖岩的抗张强度之和时,盖层本身也将产生张性破裂而丧失封闭性,所以盖层中的异常高压力也不是越高越好,而应以不超过破裂压力为极限。

(三)烃浓度封闭

盖层的烃浓度封闭是在物性封闭的基础上,主要依靠盖层中所具有的烃浓度来抑制或减缓由于烃浓度差而产生的分子扩散。

特别是对天然气来说,由于分子直径小、扩散性强,一般好的泥质盖层虽能阻止其体积流动但很难封闭其扩散流,如果盖层是烃源岩本身,具有一定的烃浓度,势必可增加对分子扩散的封闭性。

这种机理只能相对延缓下伏储集层天然气向上扩散的时间,最终并不能阻止天然气的分子扩散。

必须明确,在盖层的三种封闭机理中,物性封闭是最基本的,如果盖层失去了物性封闭能力,其他两种封闭机理也就不复存在了。

实际上,盖层在物性封闭的基础上也常不同程度地具有压力或浓度封闭的能力并形成复合盖层,显然这种复合封闭的效果最佳。

盖层的评价

(一)孔隙大小

孔隙大小是评价盖层最常用、较有效的参数。

因为孔隙大小既是影响排驱压力的重要参数,也是制约石油和天然气扩散的重要参数。

根据盖层孔径的大小,把盖层分为三个等级:

①岩石孔径小于5×10-6cm时,可作油层或气层的盖层;②岩石孔径在5×10-6~2×10-4cm之间时,只能作油层的盖层,不能作为气层的盖层;③岩石孔径大于2×10-4cm时,油气均可逸散,一般不能成为盖层。

(二)盖层的渗透性和排驱压力

盖层的渗透性和排驱压力是与孔径大小密切相关的参数。

(三)盖层的厚度及连续性

盖层厚度要多大才能达到有效封闭油气藏的基本要求,即盖层厚度是否存在可以定量确定的下限?

大量事实表明,这与盖层岩性、孔隙结构、破裂情况及横向稳定性有密切关系。

只要1m厚的粘土层就足已能起到封闭油气的作用。

盖层的连续性实质上是指盖层岩石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稳定性可指不易发生裂缝,均匀性可指物性相对稳定。

(四))埋深

泥质岩盖层随着埋深的增加,其压实程度增高,孔隙度、渗透率随之减小,排驱压力增大,其封闭性能不断增高。

但是由于埋深增大,地温增高,粘土矿物及其组分关系也在不断地演化。

在厚层泥岩的顶、底与砂岩相邻的部分,首先被压实排出孔隙水,形成致密带,使其中间的泥岩具有较高的孔隙流体异常压力,此时泥岩的封闭程度最高,封闭能力最强。

随着埋深的进一步增加,泥岩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作用下,脱水明显,岩性变脆,可塑性降低,易于产生裂缝,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降低泥岩的封闭能力。

圈闭和油气藏分

1.圈闭的成因分类

以圈闭的成因为主、以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为辅的划分原则,前者作为划分大类的基础,后者作为划分亚类的依据。

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

即构造圈闭、地层圈闭、水动力(流体)圈闭和复合圈闭,各大类圈闭又可根据其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

1.背斜圈闭2.断层圈闭3.裂缝性背斜圈闭4.刺穿圈闭

1.岩性圈闭2.不整合圈闭3.礁型圈闭4.沥青封闭圈闭

1.构造鼻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2.单斜型水动力圈闭3.纯水动力圈闭

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2.水动力-构造复合圈闭纯水动力圈闭3.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4.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5.多因素构造圈闭

2.油气藏的烃类相态分类

油气藏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搞清油气藏中流体类型、相态特征及分布,其分类方案为:

1.干气藏2.湿气藏3.凝析气藏

1.近临界态凝析气藏2.临界态油气藏3.近临界态油藏

1.轻质油藏2.常规油藏3.轻度重质油藏4.中度重质油藏5.重度重质油藏

藏沥青质油矿

3.油气藏的驱动类型分类

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常常采用该分类。

一般根据驱动类型可将油气藏划分为溶解气驱油气藏、气顶气驱油气藏、底(边)水驱动油气藏和混合驱动油气藏。

 

背斜圈闭的形成机理

背斜圈闭是储集层顶面发生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四周倾伏的背斜,其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而地面和下倾方向是被具有高油气势面的水体或其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的闭合低势区。

背斜油气藏的特点

1)油气局限于背斜圈闭内,由于重力分异的结果,气居顶部,油居中呈环带状分布,水位于油下。

在静水条件下,油气和油水界面是水平的,含气和含油边界都平行背斜储集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

2)油气聚集严格受背斜圈闭的控制,超出圈闭范围即不含油。

一般轴部含油气性较翼部好,烃柱高度应小于或等于闭合度。

有的油气藏存在明显的油水过渡带。

油气藏内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

3)背斜油气藏的含油层系在油气藏范围内分布较广,储集物性较且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多层性。

若各油气层之间并未完全分隔,而且相互连通,这种相互连通的多油层构成统一的块状储集体,常是形成巨大油气藏的重要条件之一。

背斜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根据褶皱作用类型,背斜圈闭主要有褶皱背斜和同生背斜俩大类。

同生背斜按形成条件又可进一步分为与断层活动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地下塑性物质上升形成的隐刺穿背斜,与基底活动有关的同沉积背斜以及与基岩凸起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

 

断层油气藏的特点

(1)油气层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被断层所限是断层油气藏的基本特点之一。

(2)由于断层发育使油气藏复杂化,断层油气藏常具有多、杂、乱、散的特点。

即在构造复杂的断裂带,断层油气藏形式、个数较多,油气水关系复杂,各断块含油层位、含油高度和含油面积都可能很不一致,含油断块分散,分割性强。

(3)断层附近储集层渗透性变好。

沿断裂带的岩石,常被挤压而破裂形成裂隙,增大了储集层的渗透性,使油气富集于断层附近。

特别是在致密性脆而易碎的储集层内,这种现象尤为显著。

(4)断层油气藏的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取决于断距大小,盖层和储集层厚度,同时还与断层位置及性质有关。

如断层发育在鼻状构造翘起部分,或发生在闭合度小的构造沿区域倾斜翘起的方向,且断层又是封闭的,则将增加其含油面积和含油高度。

(5)油气富集带常在断层靠近油源一侧。

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断层油气藏固有的特点,并且与各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强弱有关。

断层圈闭的形成机理

凡是储集层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由断层封闭而形成的圈闭,都称为断层圈闭。

在断层圈闭中特别强调了断层对圈闭形成的重要作用。

断层能否形成断层圈闭,取决于俩方面:

一是断层本身的封闭性;二是在构造图上断层线与构造等高线(或岩性尖灭线)能否构成一个闭合区。

不是任何一条断层都具有封闭性,不具封闭性的断层,不仅不能遮挡油气,形成油气藏,相反,它还会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破坏油气藏。

决定断层封闭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断层俩盘的岩性组合及其接触关系。

 

岩性油气藏的特点

(1)岩性圈闭种类很多,主要受沉积条件控制,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因此,岩性油气藏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有规律的,它们常成群成带分布,一旦发现一个,就可能在同一地区找到多个类似的油气藏。

(2)岩性油气藏储集层的连续性较差(透镜状或楔状),一般情况下,难以形成大型油气藏,但不同层位的储集体可以叠合连片,形成中小乃至较大的油气藏。

(3)岩性油气藏的储集层多为碎屑岩储集层,且大多与生油层属同一层位,因此,常为自生自储式油气藏。

(4)由于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或岩性侧变,或四周被不渗透地层封闭,所以,岩性油气藏受水动力及水化学作用的影响小,原油性质较好。

(5)由于岩性油气藏的含油气边界常为非渗透性边界所限,各含油气砂体零星分布,油源及能量补给慢,故油气产量递减快,但单井生产时间较长。

断层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根据断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和液态特征,断层圈闭和油气藏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

①弯曲或交错断层与单斜地层结合形成的断层或断块圈闭和油气藏;

②三个或更多断层与单斜或弯曲地层结合形成的断层或断块圈闭油气藏;

③单一断层与褶皱(或背斜一部分)结合形成的断层或断块圈闭和油气藏;

④逆断层和逆遮掩断层与背斜的一部分结合形成的断层圈闭和油气藏。

断层与油气聚集

断层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或不同位置,常起封闭和通道(破坏)作用,对油气藏的形成至关重要。

(Ⅰ)封闭作用:

断层导致油气在纵向,横向都被密封而不致逸散,形成油气藏,其中在纵向上起封闭作用的断层决定于地层带深密程度。

1°断层的形成性质和产状:

①逆断层受压扭性作用,断裂带为紧密性,封闭性较强,正断层断裂带常常不紧密,为开启的。

②断层产状:

断面陡,封闭性差。

2°断裂带内填充:

①地下水中溶解物质沉淀,使破碎带胶结,起封闭作用。

②油气沿开启断裂带运移,由于原油氧化作用或生物菌解作用,形成固体沥青物质,堵塞通道,起封闭作用。

3°在塑性较强地层(泥岩,盐岩,膏岩)沿断裂带形成致密的断层泥,起封闭作用。

4°断层倾角在塑性地层较缓,故封闭性较脆性地层好。

在横向上看,断层封闭性取决于断层大小以及岩层两侧对置的岩性组合,即断层两侧渗透性岩层和非渗透性岩层有直接接触时,可起封闭作用。

(Ⅱ)通道和破坏作用(开启)

①断层伴有裂缝发育,故是开启的。

②断层交叉部位往往是开启的。

③在脆性地层中断裂,且未矿化应是开启的。

在油气藏形成的过程中,开启断层可能成为连接源岩和圈闭的通道,也可与储层不整合面一起成为油气长距运移的通道。

油气藏形成后,开启的断层可使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在上部形成次生油气藏或直接运移至地表造成散失或破坏。

(Ⅲ)断层的封闭和开启是复杂的,必须用历史和全面的观点分析。

断层是油气输导层的主要型式之一,无疑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但油气田中实际情

况是断层常常作为遮挡,不仅是逆断层,而且绝大多数正断层具有遮挡性能。

通常情况,断层发生时对其两侧地层中流体的压力和势均衡状态起破坏作用,流体(包括烃类)将由高势向低势方向运移,断层起着明显的通道作用。

但输导流体(含油气)能力的大小和经历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断层的性质(挤压或拉张)、断层两侧接触的岩性(上倾为非渗透性或渗透性岩层)、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是否存在,以及断裂发生的时间。

一般挤压断层与拉张断层相比输导流体能力相对弱一些,时间较短一些;上倾方向与非渗透性岩层接触时,仅在断层保持张裂时期存在一定输导能力,当断层闭合时,则难以输导流体;如存在断层泥则输导能力差,若存在角砾则输导能力强,而且保持时间亦较长。

但是,无论具有什么性质和特征的断层,作为输导流体通道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通道闭合或堵塞(这是必然的),断层就成为良好的遮挡。

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油田中看到的断层,大多以遮挡性质出现的基本原因。

因此,我们说,断层起通道作用是有条件的,而且是有时限的;断层起遮挡作用更为经常,更为普遍。

业已成为遮挡的断层,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再活动,再次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只有从动态演化的角度,才能正确认识断层的双重角色。

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到,断裂既能输导油气,又能破坏业已形成的油气藏,同时,它又与油气聚集有密切关系,可形成多种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聚集带。

 

不整合油气藏的特点

1)不整合油气藏上倾方向为不整合遮挡所限,下倾方向油(气)水界面与油(气)层顶面构造等高线相平行或基本平行。

2)不整合油气藏的储集层岩性和产状多样。

有碎屑岩,也有碳酸盐岩及其他岩类;既可以是层状,也可以是块状。

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

3)不整合油气藏多发育在地壳升降运动较频繁、沉积岩系之间沉积间断较多的地区,特别是沉积盆地的隆起和斜坡区,不整合现象普遍。

频繁的地壳升降运动有利于成这种类型的油气藏。

4)不整合油气藏伴随的圈闭类型较多。

它既可形成中小型油气田,也可形成大型油气田。

礁型圈闭形特点

1)礁型油气藏中的油气分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礁型储集体的均一性,油气可以充满整个礁体,也可以只充满礁体的一部分,甚至有的礁型油气藏仅仅位于礁前砾(粒)屑带,

2)礁型油气藏储集空间类型多,储集物性好,含油气丰富,一般都具有高产的特征。

3)礁型油气藏常在一定的古地理环境背景下,成群成带分布,构成一个巨大的含油气带。

一个地区如果发现了一个礁型油气藏,往往可在其附近发现多个类似的油气藏。

(二)干酪根

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显微组分分类:

(1)统计腐泥组和壳质组之和与镜质组的比例;

(2)采用类型指数(T值)来划分,具体方法是将鉴定的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代入式子,计算出T值,再依据表中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型。

2)、元素组成分类:

根据干酪根的元素分析采用H/C和O/C原子比绘制相关图即范氏图,将其主要分为3大类:

Ⅰ型是分散有机质干酪根中经细菌改造的极端类型,或藻质型,它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和贫氧,原始H/C原子比高,一般为1.5~1.7,而O/C原子比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其热失重为65%,生烃潜力为0.4~0.7。

Ⅱ型是烃源岩中常见的干酪根,又称腐泥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盆地中浮游生物和细菌。

有较高的原始H/C原子比,约1.3~3.5;较低的O/C原子,约0.1~0.2。

其生烃潜力较高,热失重为50%~80%,生烃潜力为0.3~0.5。

Ⅲ型是由陆生植物组成的干酪根,又称腐殖型。

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

原始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