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870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docx

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docx

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含详解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共13题)

1、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

的单位是()

A.千克B.牛顿C.焦耳D.瓦特

2、下列四种用电器中。

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冰箱B.电视机C.电脑D.电热水壶

3、图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登碗

C.、'塑料壳

木铲

4、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5、

A.

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D.

C.

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B.

储物箱下装有滚轮

()

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6、图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园艺剪B

(X

c.*1'I瓶盖起子d.核桃夹

7、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8、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

命。

安全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B.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D•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插座、导线和家用电器

9、在体育课上,小康用胳膊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上升过程中运动得越来越慢。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排球的惯性

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到方向向上的力

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10、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时,通电螺线管在某状态下的两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情况如图甲所示。

铁屑静止时的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

图中能正确用磁感线描述这两个实验现象的是()

1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韵液体。

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岛,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及。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

乙试管倾斜,静止时。

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龙,如图所示。

液体对甲。

乙两试管底

的压强分别为升和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岛

C.扁〉Qz•卯〉处D.外■〉QzPf=处

12、测量工具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成功制作测量工具需要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

小慧想通过自制密度计,体验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她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缠绕一些细钢丝制成简易密度计(未标刻度)。

该密度计放在水和酒精中时均竖直漂浮,露出液面的长度用L表示(如图所示),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

1.Og/cm3为了给简易密度计标刻度,小慧将该密度计放入酒销中,密度计静止时Z为6cm,她在密度计上距顶端6m处标记刻度线,该刻度线对应的密度值为0.8g/cm';小慧将该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静止时L为8cm,她在密度计上距顶端8cm处标记刻度线。

该刻度线对应的密度值为1.Og/cm3利用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1.25g/cm3的刻度线到密度计顶端的距离为()

 

A.9.2cmB.9.6cmC.10cmD.10.4cm

13、如图所示,质量一定的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

木块在水平拉力尸作用下从,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得越来越快;当木块到达刀点时。

撤去拉力F□木块继续移动,运动得越来越慢。

最后停在。

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在AB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在BC段所受的摩擦力

本块在BC段运动得越来越慢,

是由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本块在BC段运动得越来越慢,

是由于木块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逐渐减小

木块在AB段运动得越来越快,

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机械能没有转化为内能

 

二、综合题(共1题)

1、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

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lXIO'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三、计算题(共1题)

1、图示的是某款家用电热器的简化电路,#1、人2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

该电热器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电路中。

电热器高温档的功率为990W,低温档的功率为110W求:

(1)低温档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2)电热丝R2的阻值。

四、简答题(共1题)

1、请阅读《华夏之光

主表》

华夏之光

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

圭表(如图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

战国以前的天史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

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果,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

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

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

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

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料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措施可以保证圭和表是相互垂的。

(2)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

(3)除了圭表,请你再列举一个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

五、实验,探究题(共5题)1、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端移动。

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o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最简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物质

密度(kg•m3)

10.5X103

8.9X103

7.9X103

2.7X103

2、在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时,小宇应通过观察判断水是否沸腾。

待水沸腾后,小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

o

加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c

99

99

99

99

99

99

99

3、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

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

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

三点中的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该像(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4、小圆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他利用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多个阻值不同且已知的定值电阻、开关及导线,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实验中,他将定值电阻R接入电路中,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实验数据。

将R换为不同阻值的另一个电阻后,小圆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

小圆意识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1)请你写出小圆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原因:

(2)请你画出能够实现探究目的的电路图(可以添加适当的实验器材)一;

(3)依据你设计的电路图,针对小圆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原因,写出操作的方法

5、小梦在初三总复习时认识到,水吸收的热量可以定量测量了,于是她想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图是小梦巳经设计好的电路,其中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一定的水、阻值为5Q的电阻丝Q和数字温度计的测温探头,请利用该电路及秒表,帮助小梦完成实验设计。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数字温度计

六、填空题(共3题)

1、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cm□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小丽在中国科技馆“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区,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用脚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发电纤维抖动,LED灯被点亮;增大踩动踏板的速度,发现被点亮的LED灯的数目增多。

请你根据小丽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她所探究的问题:

o

一、选择题

1、A

【详解】

A.千克是质量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焦耳是功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D

【详解】

A.电冰箱是将电能转化为电动机的机械能,通过做功发生物态变化工作的,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声音与图像,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将电能转化为声音与图像,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水壶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金属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符合题意;

B.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壳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木铲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4、D

【详解】

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瓶盖上刻有竖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脚蹬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储物箱下装有滚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变滑动为滚动,是为了减小摩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铁轨下面铺枕木、书包背带做得较宽、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都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6、B

【详解】

A•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筷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瓶盖起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

A.根据安全用电的要求,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帽断,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路,对用电器起到保护作用,所以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防止触电,更换灯泡和维修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只要靠近高压带电体就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接触低压带电体也可能触电,对人体造成伤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达到使用寿命的插座、导线和家用电器都可能出现导线绝缘皮破损,使用时容易引发触电或短路,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要及时更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

A.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具有向上运动的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A错误;

B•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排球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错误;

C.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位置升高,重力势能逐渐增加,故C错误;

D.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作用,速度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由甲图中小磁针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该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

我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而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的分布和磁体的N、S极一致,由此判断,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_m

两试管中液体质量相同,乙试管中液体体积较大,由密度公式pT可知,乙试管液体密度

较小;两试管中液体深度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pg"可知,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较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

设木棒长度为h,底面积为S,细钢丝体积为V,密度计重为G,小慧将该密度计放入酒销中,密度计静止时Z为6cm,她在密度计上距顶端6m处标记刻度线,该刻度线对应的密度值为0.8g/cm3;则

[0-0.06m)£,+r]x0.8xl03kg/m3xlON/kg=G

小慧将该密度计放入水中,密度计静止时Z为8cm,她在密度计上距顶端8cm处标记刻度线,则

[(/?

-0.08m)£,+r]xlxl03kg/m3xl0N/kg=G

联立解得

V=(0.16m-h)S

设该密度计上对应密度值为1.25g/cm3的刻度线到密度计顶端的距离为L',则

[(^-£f)£,4-r]xl.25xl03kg/m3xl0N7kg=G

解得

L'=0.096m=9.6cm

故选B。

13、C【详解】

A•木块在水平拉力夕作用下从,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相对地面只有运动的趋势,受到的是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拉力大小相等,直到相对于地面运动,受到的摩擦变成滑动摩擦,此时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成?

段和段运动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由物体的重力产生,所以压力大小也相同,所以在成?

段和在段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但和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不等,故A错误;

B.木块在网段运动得越来越慢,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

C.本块在此'段运动得越来越慢,物体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

D.木块在段运动时,也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

1、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详解】

解:

把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是为了两个铅柱之间没有空气,与铅柱底面接触的大气会对铅柱有向上托的力,这个力能否保证两个铅柱不被重物拉开。

由公

_F_

式P=~S得,铅柱横截面受到大气的压力,即对铅柱的托力为

F=^=1.0xl05Pax3xl0Mm2=30N

由于所挂重物的重力为20N,铅块重力为2N,总重力

0,=20N+2N=22N

由于托力大于物体的总重力,所以小明做的铅柱实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三、计算题

1、

(1)0.5A;

(2)55。

【详解】解:

(1)低温档时,开关S|闭合S2断开,Qi接入电路,低温档功率为UOW,通过电路的电流

—"low

1U220V

=0.5A

(2)高温档时,开关SiS2闭合,R〔、并联,7?

2功率为

£=[一弓=990W-110W=880W

电热丝R2的阻值

Z72(220V)

晃=二-=、'=55G

P2880W

答:

(1)低温档时通过电路的电流0.5A;

(2)电热丝R2的阻值55Q。

四、简答题1、见详解【详解】

(1)战国以前的天史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只要表和铅垂线平行,那么表就是竖直的,只要能让圭和表垂直,那么圭就是水平的。

(2)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由于日光散射和漫反射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的问题。

(3)除了圭表,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还有日唇、浑仪、天体仪(浑象)、水运仪象台等等。

五、实验,探究题1、左102.7铝【详解】

(1)天平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说明右侧偏重,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左端移动。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数为60mL,金属块的体积为

V=60mL-50mL=10cm3

(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w==27zcm3=2.7xl03m3

V10cm3

(4)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密度与铝的密度相同,金属块物质可能是铝。

2、水面是否有大量气泡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详解】

(1)水沸腾前,气泡从杯底由大变小在到达水面时消失;沸腾后,气泡从杯底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形成沸腾景象。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水面是否有大量气泡来判断水是否沸腾。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结论: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正立C左不能

【详解】

小航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

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C三点,让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小于10cm,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然后再和看放大镜一样,从透镜的左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由于放大镜成的是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该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4、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

见详解

【详解】

(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路中没有滑动变阻器,由于电源有电阻,当换用不同的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发生了变化,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因此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2)在上述给出的器材中再加上滑动变阻器,电路图如图

(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Q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值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U,记录实验数据。

故断开开关,更换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为〃保持不变,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并把/?

、/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5、见解析

【详解】

保温杯中装入一定质量的水,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数字温度计示数,每升高1°C,记录时间,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升高温度

/°C

1

2

3

4

5

6

7

8

9

・・

时间/s

六、填空题

1、8.50

【详解】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为8.50cm,铅笔的长度为8.50cm。

2、36.5

【详解】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匚,体温计的示数,36.5ro3、发光小灯的数量与踩动踏板的速度是否有关

【详解】增大踩动踏板的速度,发现被点亮的LED灯的数目增多;因此她所探究的问题是发光小灯的数量与踩动踏板的速度是否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