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全国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023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州市全国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全国1.docx

《广州市全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全国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市全国1.docx

广州市全国1

广州市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信息来源:

广州市统计局更新时间:

2006年6月14日9:

34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这次调查以全市为总体,以各区、县级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

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

全市调查样本量为26.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8%。

在广州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级调查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调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的常住总人口为948.75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总人口994.20万人相比,减少了45.45万人。

2005年底常住总人口为949.68万人。

二、城乡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868.20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91.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55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8.49%。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0.13个百分点。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77.87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50.37%;女性为470.88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49.63%。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48。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40.24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4.78%;15-64岁的人口为736.82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77.6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1.6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7.56%。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6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6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35.28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98.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3.47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42%。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02个百分点。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135.43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205.5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24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3.48万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495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1197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减少289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651人。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282.3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21.6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1人,集体户人口为127.13万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

广州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广州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州市统计局

 

2005年12月29日

 

注:

在实收资本构成中,金融业不含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

根据国务院决定,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经济普查)。

经济普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掌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注一]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信息,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

普查的对象是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注二]。

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广州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和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已经完成。

广州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州市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

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

2004年末,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共有57.64万个(户)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其中:

单位有11.48万个,个体经营户有46.16万户(详见表1)。

在单位合计中,第二产业单位2.40万个,占20.9%;第三产业单位9.08万个,占79.1%。

在单位合计中,法人单位9.67万个,占84.2%,其中:

企业法人单位8.26万个,机关、事业法人单位0.66万个,社会团体法人单位0.12万个,其他法人单位0.63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81万个,占15.8%。

在个体经营户中,第二产业有2.70万户,占5.8%,第三产业有43.46万户,占94.2%。

 

表1:

   经济普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数量情况

 

                

数量(个、户)

比重(%)

一、单位合计

114814

100.0

按产业分:

 

 

(一)第二产业

23994

20.9

(二)第三产业

90820

79.1

按单位分:

 

 

(一)法人单位

96667

84.2

(二)产业活动单位

18147

15.8

二、个体经营户合计

461628

100.0

按产业分:

 

 

(一)第二产业

26990

5.8

(二)第三产业

434638

94.2

 

 

(一)企业法人单位登记注册类型结构

2004年末,全市企业法人单位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国有和集体企业共有1.54万个,占18.6%;私营企业有5.47万个,占66.2%;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共有0.58万个单位,占7.0%(详见表2)。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企业法人单位数(个)

比重(%)

合  计

82609

100.0

国有企业

3369

4.1

  集体企业

12005

14.6

   #股份合作企业

4598

5.6

  联营企业

415

0.5

  有限责任公司

5477

6.6

  股份有限公司

502

0.6

  私营企业

54686

66.2

  其他内资企业

356

0.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501

4.2

  外商投资企业

2298

2.8

(二)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看[注三],单位主要分布在天河区、东山区、白云区和海珠区,比重分别为19.3%、13.8%、12.4%和11.5%。

个体经营户主要集中在白云区、番禺区、海珠区和天河区,合计占58.5%(详见表3)。

  

表3:

      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地区分布

 

 

单位数(个)

 

个体经营户数(户)

法人单位(个)

产业活动单位(个)

合  计

114814

96667

18147

461628

东山区

15882

12019

3863

15947

荔湾区

7167

5843

1324

28197

越秀区

9414

7482

1932

26570

海珠区

13189

11481

1708

53811

天河区

22112

18686

3426

52443

芳村区

3479

2780

699

12329

白云区

14289

12998

1291

87077

黄埔区

4859

3996

863

17349

番禺区

10894

9168

1726

76865

花都区

6089

5638

451

37570

增城市

4884

4418

466

38220

从化市

2556

2158

398

15250

 

(三)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行业分布

全市单位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合计占全市单位的67%(详见表4)。

表4:

       单位行业分布

 

单位数(个)

比重(%)

合计

114814

100.0

一、采矿业

129

0.1

二、制造业

20764

18.1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12

0.3

四、建筑业

2789

2.4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338

2.9

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172

2.8

七、批发和零售业

36378

31.7

八、住宿和餐饮业

2994

2.6

九、金融业

2951

2.6

 

续上表:

 

单位数(个)

比重(%)

十、房地产业[注四]

9320

8.1

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432

9.1

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724

3.2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39

0.6

十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592

3.1

十五、教育

4395

3.8

十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669

1.5

十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60

1.3

十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6656

5.8

 

个体经营户以零售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和工业为主,分别占全市的51.1%、13.6%、8.0%、6.8%、6.5%、5.7%(详见表5)。

表5:

        个体经营户行业分布

 

 

户数(户)

比重(%)

合   计

461628

100.0

工业

26164

5.7

建筑业

826

0.2

交通运输业(个体运输户)

37056

8.0

批发业

62959

13.6

零售业

235671

51.1

住宿业

509

0.1

餐饮业

31295

6.8

房地产业

899

0.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553

0.8

教育业

635

0.1

卫生和福利业

3019

0.7

居民服务业

30148

6.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417

0.7

其他服务业

25477

5.5

注:

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

2004年末,我市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员[注五]数为524.42万人。

其中:

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45.36万人,占46.8%;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279.06万人,占53.2%。

在合计中,法人单位就业人员376.37万人,占71.8%;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148.05万人,占28.2%。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女性164.61万人,占43.7%。

  

(一)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占44.8%,建筑业占8.7%,批发和零售业占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5.8%(详见表6)。

表6:

       法人单位就业人员行业分布

 

就业人员(万人)

比重(%)

合 计

376.37

100.0

一、采矿业

0.36

0.1

二、制造业

168.52

44.8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67

0.7

四、建筑业

32.88

8.7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1.83

5.8

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65

1.8

七、批发和零售业

29.26

7.8

八、住宿和餐饮业

15.45

4.1

九、金融业

7.75

2.1

十、房地产业

15.03

4.0

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23

3.8

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76

2.1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11

0.8

十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43

1.2

十五、教育

19.21

5.1

十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70

2.3

十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75

1.0

十八、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4.78

3.8

(二)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1.4%、9.8%、15.1%、33.5%和40.2%。

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6.7%、32.9%和60.4%。

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2.1%、8.4%、23.4%和66.1%(详见表7)。

 

表7:

法人单位就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就业人员

(万人)

 

女性比重%

其中:

女性

一、就业人员合计

376.37

164.61

43.7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

5.31

1.59

30.0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37.04

13.46

36.3

具有大专学历人员

56.76

25.09

44.2

具有高中学历人员

126.15

52.17

41.4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

151.11

72.30

47.8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64.54

26.78

41.5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6.57

1.80

27.3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22.85

8.82

38.6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35.12

16.16

46.0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合计

25.90

5.48

21.2

高级技师

0.79

0.12

14.7

技师

2.76

0.46

16.7

高级工

7.57

1.28

17.0

中级工

14.78

3.62

24.5

 

三、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

2004年末,我市第二、三产业8.26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为5850.05亿元。

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3081.30亿元,占52.6%;集体投入的资本280.28亿元,占4.8%;个人投入的资本904.20亿元,占15.5%;港澳台投入的资本922.09亿元,占15.8%;外商投入的资本662.18亿元,占11.3%。

以各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占用的实收资本为100%,其资本来源构成详见表8。

表8:

     各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来源构成

单位:

%

 

实收资本

 

 

 

 

 

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

个人资本

港澳台资本

外商资本

合  计

100

52.6

4.8

15.5

15.8

11.3

一、采矿业

100

8.6

18.8

39.4

20.8

12.4

二、制造业

100

9.6

3.2

11.8

39.4

36.0

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00

68.1

5.8

0.9

24.8

0.4

四、建筑业

100

37.7

11.1

47.2

2.8

1.2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0

83.1

2.0

4.7

3.1

7.1

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0

17.4

2.0

56.1

16.6

7.9

七、批发和零售业

100

23.1

5.6

62.3

3.1

5.9

八、住宿和餐饮业

100

31.6

6.1

10.5

34.9

16.9

九、金融业

100

30.1

4.1

65.8

0

0

十、房地产业

100

15.5

17.0

19.4

39.7

8.4

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0

89.4

2.0

6.4

0.6

1.6

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00

54.5

2.5

31.5

10.4

1.1

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0

52.3

11.8

15.4

8.8

11.7

十四、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00

22.9

10.6

52.8

6.3

7.4

十五、教育

100

20.7

16.1

57.7

1.3

4.2

十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00

67.8

3.8

26.6

0.8

1.0

十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0

30.1

2.8

12.9

34.1

20.1

2005年广州市经济发展情况,

信息来源:

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贾景智更新时间:

2006年1月24日15:

19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兴来这里向诸位介绍广州市2005年经济发展情况。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先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05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是“十五”计划与“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

一年来,广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年经济增速呈“前低后高,稳步回升”的态势。

   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0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1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超过“十五”计划预期目标(4880亿元)235.7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5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1.2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2908.96亿元,增长12.6%。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年均增长13.8%,比“九五”期间快0.7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期间12%的预期目标1.8个百分点。

从横向对比看,广州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仍居第三位。

   2.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

2005年广州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3.79︰40.98︰55.23调整为2.46︰40.68︰56.86。

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1.3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回升1.6个百分点。

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4%、46.57%和52.59%。

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看,“十五”时期我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6%、15.2%和13.4%,第一、三产业分别比“九五”时期(分别为5.4%和13.7%)回落0.8个和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九五”时期(13.2%)快2.0个百分点。

   3.市场价格涨势回落。

一是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05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5%,涨幅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1.5%,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4%。

在八大类价格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和居住类四大类价格分别上涨4.3%、2.4%、1.7%和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持平,其余类价格下降,其中衣着类下降8.1%。

“十五”期间,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1.1%、-2.4%、0.1%、1.7%和1.5%。

受生产消费价格上升幅度较大的影响,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8%;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2.9%,生产消费价格上升9.8%。

二是生产价格涨势回落。

在钢材、水泥等价格回落的影响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呈逐月回落态势,全年上升7.9%,涨幅比上年回落3.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微幅回落,全年上升1.7%,比上年回落0.4点。

2005年2月份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同比涨幅的“剪刀差”不断缩小,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全年分别为8.8个、8.0个、7.2个和6.2个百分点。

   4.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

2005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0.4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13.2亿元、林业产值3.7亿元、畜牧业产值46.1亿元、渔业产值38.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0.4%、4.8%、4.6%和13.0%。

   5.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一是总量增长速度快。

2005年全市工业新增产值再次突破1000亿元,达1003.33亿元。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6770.02亿元,增长15.4%;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增长14.8%,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37%。

二是重工业发展快。

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813.86亿元和3956.16亿元,分别增长10.0%和18.8%,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8.8个百分点。

2000年我市轻重工业产值的比例为56.85︰43.15,2004年2月重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至2005年末轻重工业比例发展为41.56︰58.44。

轻重工业比例发生了逆转,我市工业重型化趋势显著。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2005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增长17.4%,快于全市工业水平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四是民营工业发展创佳绩。

2005年全市民营工业完成产值145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五是汽车制造业带动效应显著。

2005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849.48亿元,同比增长34.2%,比全市工业增幅高18.7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继续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实现产值94.79亿元,同比增长61.5%,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46.0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比“九五”时期(14.1%)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6.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

一是消费品市场活跃。

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98.74亿元,增长13.2%,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其中贸易业零售额1591.88亿元,增长13.5%;餐饮业零售额301.73亿元,增长14.4%。

全市商品销售总额为7368.95亿元,增长14.9%。

二是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全市完成货运量37857.68万吨,增长6.0%;客运量40540.90万人次,增长9.7%;旅客周转量973.32亿人千米,增长13.7%。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6604.94万吨,增长11.4%。

集装箱吞吐量507.77万标箱,增长33.1%。

其中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提前半个月完成100万标箱的生产任务,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达到了同类港口4—5年才能达到的生产水平,实现了投产第一年就形成规模的经营目标。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33.03亿元,增长10.5%。

三是旅游业快速增长。

2005年,全市旅游业实现总收入624.68亿元,增长14.2%。

全市共接待过夜旅游者2850.56万人次,增长6.6%;其中海外旅游者510.31万人次,增长16.7%。

   7.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

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比上年回落。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5.33亿元,增长7.1%,比上年回落7.7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