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028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docx

冠梁和混凝土支撑方案说明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TA03标雄州站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TA03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九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1围护结构概述1

1.2编制依据1

1.3场地环境1

第二章施工部署2

2.1施工方法的确定2

2.2劳动力组织安排2

2.3施工机械设备表2

第三章圈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4

3.1施工工艺流程4

3.2工艺流程说明5

3.2.1测量放样5

3.2.2破除车站基坑内原路面和地连墙顶部混凝土5

3.2.3圈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5

3.2.4模板支立6

3.2.5混凝土浇筑7

3.2.6拆模、养护8

3.2.7后浇混凝土支撑处理9

第四章冠梁及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0

4.1质量控制标准10

4.2质量保证措施13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15

5.1安全用电注意事项15

5.2消防措施注意事项15

5.3文明施工注意事项16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围护结构概述

宁天城际TA03标雄州站位于雄州南路(路口北)、龙津南路(路口南)与雄州东路(路口西)、雄州西路(路口东)交叉口广场,沿雄州南路方向在广场下设置,与远期14号线通道换乘。

两端设盾构始发井。

车站外包总长为160.7m,标准段总宽为20.7m,底板埋深为16.1m;扩大端总宽为25.1m,底板埋深为17.4m。

车站共设2组出入口(其中3号出入口预留)、1条消防通道、1部残疾人电梯及2处风亭。

车站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其中墙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断面尺寸为800mm*1000mm;混凝土支撑为800mm*800mm,平均间距约9m。

1.2编制依据

1.雄州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设计图纸。

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6.现场实际情况。

1.3场地环境

站址所属施工场区狭小,周边属六合区政务中心、南京国土资源局六合分局、汉庭快捷商务酒店附近,无论是施工噪音、材料搬运、加工,还是渣土倒运等,均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施工方法的确定

结合施工进度的要求,本车站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时采用分段施工,即:

冠梁按20m左右分段施工。

砼撑锚入冠梁内,冠梁与砼撑节点处一次浇筑,砼撑的施工缝设在距与冠梁节点3.5--4.5m处。

2.2劳动力组织安排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配备劳动定员,明确岗位职责,主要劳动力组织见表2-1:

表2-1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名)

主要工作内容

1

值班技术人员

1

施工技术指导、质量记录

2

吊车司机

1

汽车吊车驾驶

3

钢筋工

8

负责钢筋加工及安装

4

模板工及砼工

10

负责模板安装及拆除、砼浇注作业其它辅助工作等

5

施工员

1

负责测量放线,高程控制

6

电工

1

负责施工中的涉电作业

2.3施工机械设备表

冠梁及砼支撑施工所需主要配套机具设备见表2-2,其相关配置数量及所需技术性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定。

 

表2-2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机具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用途

1

挖掘机

卡特220

1台

土方清运、挖装

2

钢筋切割机

GQ40

1台

钢筋加工

3

钢筋弯曲机

GW40

1台

钢筋加工

4

电焊机

BX-500

3台

钢筋加工

5

空气压缩机

2台

地连墙顶破除

6

振动棒

3台

混凝土浇注

7

自卸汽车

10辆

土石方外弃

8

潜水泵

2台

抽排水

第三章圈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

3.1施工工艺流程

先挖除地连墙顶土方,凿除地下墙顶劣质混凝土至设计墙顶标高,然后将混凝土支撑底标高以上土体全部挖除,再进行混凝土冠梁及砼支撑的制作。

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图2-1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

3.2工艺流程说明

3.2.1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出每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中线与冠梁交点处坐标,计算成果经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进行测放,并报监理进行复核。

(2)待车站基坑内土体开挖至砼支撑底部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坑内,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确保钢筋混凝土支撑中心线的正确无误。

(3)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浇注前,将其顶面标高放样于模板面上,以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顶面标高。

(4)待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拆除后,检查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中心线和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2破除车站基坑内原路面和地连墙顶部混凝土

(1)用液压锤破除内导墙部位混凝土及车站基坑范围内的原砼路面。

(2)开挖内导墙部位及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底标高以上的全部土体。

然后人工用风镐凿除地下连续墙顶的劣质混凝土,凿除至冠梁梁底标高,且保证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全部凿除。

在凿除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时,为了减少运输工序,将凿除后的劣质混凝土直接弃于基坑内,混凝土垃圾与基坑内的土体一起外运。

(3)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凿除时要注意保护预埋测斜管及超声波检测管,不要将其碰断。

如测斜管或超声波检测管发生断裂,应及时用布或编织袋将其封堵、覆盖,严禁让泥土落入管中。

地连墙顶部劣质混凝土在凿除到冠梁底标高时如没有全部凿除,将其全部凿除。

3.2.3圈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型、型号、直径,并对其位置进行测放后方可进行绑扎;

(2)钢筋绑扎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进行;

(3)钢筋绑扎前,应清理干净冠梁空间的杂物,若在施工缝处施工,还应把接缝处钢筋调直;

(4)钢筋的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不得出现变形和松脱现象;

(5)钢筋接头可用焊接或绑扎方式,单面焊接接头长度不少于10d;双面焊接接头长度不少于5d;焊接接头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35d,搭接处的中心及两端须分别用钢丝扎牢,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其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

(6)在绑扎钢筋接头时,一定要把接头先行绑好,然后再和其他钢筋绑扎;

(7)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8)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3-1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箍筋间距

±20

主筋间距

列间距

±10

层间距

±5

(9)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

(10)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由项目部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4模板支立

(1)圈梁及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采用竹胶模板,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

(2)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整及高程位置。

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铺设竹胶板作为砼支撑底模。

(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

当拼缝≥10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

模板安装时,模板应起拱1.5‰L(L为支撑跨度),本工程按30mm

起拱。

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维修、管理。

(4)模板由侧模、主龙骨、次龙骨、平撑、斜撑等组成,主龙骨间距1m,次龙骨间距0.3m,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

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内侧底端应加设海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图2-2模板构造图

(5)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6)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3-2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仪具

轴线位置

5

钢尺

截面内部尺寸

+4,-5

钢尺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

表面平整度

5

靠尺或塞尺

(7)模板安装施工结束后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模板拆除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技术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模。

3.2.5混凝土浇筑

(1)根据图纸中关于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支撑及冠梁混凝土均采

用C35防水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输送泵浇筑。

(2)主管混凝土的试验人员一定要明确每次浇捣砼的级配、方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及时与砼供应单位沟通信息。

(3)砼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4)砼搅拌车进场后,应严把砼质量关。

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作退货处理。

(5)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砼浇捣应分点振捣,宜先振捣料口处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进行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严禁采用振动钢筋、模板方法来振实砼。

(6)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约为50cm,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大量汽泡产生为止,严防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跑模现象。

(7)圈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节点同时施工,分段分批浇筑,接头处新老混凝土接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凿毛处理,并将浇筑完预留钢筋上的残留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且其接头位置留在冠梁上。

3.2.6拆模、养护

(1)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

(2)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3)混凝土试块按每浇筑50m3做一组。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3.2.7后浇混凝土支撑处理

(1)对砼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在浇筑砼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2)钢筋连接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3)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卸料。

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注意事项:

①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②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

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③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见下图的顺序移动,但不能混用。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400mm),靠近模板边缘处为作用半径的0.5倍(200mm),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

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及防止混凝土的漏振。

浇注完毕12h内对后浇带进行养护,并保持15d以上。

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采用塑料布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持续浇水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加强砼质量控制,避免出现砼出现以下质量通病:

①蜂窝:

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模板有缝隙使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②露筋:

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③麻面:

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④孔洞:

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第四章冠梁及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控制标准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

表4-1钢筋工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

钢筋进场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或其他专项检验

3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范规定

4

非焊接封闭环式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试件力学性能检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7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

 

1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2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

当采用冷拉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起弯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

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5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6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

7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案设计和规范要求配置箍筋

8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10

箍筋内净尺寸

±5

9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绑扎钢筋骨架

长(mm)

±10

宽、高(mm)

±5

受力钢筋

间距(mm)

±10

排距(mm)

±5

保护层厚度(mm)

±5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

±10

钢筋弯起点位置(mm)

±10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mm)

5

水平高差(mm)

+3,0

表4-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主控项目

1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一般项目

1

模板接缝不应漏浆,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2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采用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3

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mm)

3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mm)

2

外露长度(mm)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mm)

10

尺寸(mm)

+10,0

4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mm)

±5

高程(mm)

垫层

+10,-20

板(加预留沉落量)、柱

+10,0

截面内部尺寸(mm)

+4,-5

高垂直度(%)

0.1

墙、变形缝端头

0.2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

2

表面平整度(mm)

5

5

侧模拆除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表4-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取样与试件留置符合规范要求

2

结构混凝土抗渗试件留置符合规范要求

3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4

混凝土浇筑满足初凝时间和连续浇筑的要求

1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

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表4-4混凝土支撑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主控项目

1

支撑设置及预加应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开挖深度的防护要求,支撑不得变形,支撑点连接牢固

2

支撑

位置

标高

±30mm

平面

±100mm

4.2质量保证措施

⑴人员组织与安排

①雄州站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现场副经理及工程部部长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工程部、试验室负责人及各作业班长组成,组织质量管理工作。

基层施工人员配备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按工序组织工班,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及一定管理组织才能的人员担任施工员及班组长。

②专业工种人员作到持证上岗。

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③建立健全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作到每道工序的质量都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

⑵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①施工前,详细审核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联系,尽快处理解决。

②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及规范,向施工人员进行工程内容交底,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

工有据;施工阶段由经理部技术人员对该分项工程进行工程结构、工艺标准、技术标准及安全措施的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层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

交底资料必须详细准确、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妥善保存备查。

③关键工序实施前要编制详细的工艺细则及作业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④项目部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工班长、领工员等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找出在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改正。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

5.1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导线,严格乱拉乱接,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支架上。

2.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3.所有的临时和移动电器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4.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

5.在十分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使用安全电压(36伏)。

6.现场应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无有效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严禁使用。

7.配电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配线及设备排列整齐,压接牢固,操作面无带电体外露,电箱外壳设接地保护,每个回路设漏电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开控制,并单独设置单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设漏电开关。

8.施工现场的分电箱必须架空设置,其底部距地高度不少于0.5m。

9.电焊机的外壳应完好,其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其一次侧电源应有橡套电缆线,长度不得超过5m。

10.现场照明一律采用软质橡皮护套线并有漏电开关保护,移动式碘钨灯的金属支架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和漏电开关保护,灯具距地不低于2.5m。

5.2消防措施注意事项

1.治安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本工程建设过程

和安全。

2.施工现场成立消防委员会、义务消防队,负责日常消防工作。

3.对进场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并充分利用板报和醒目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火知识,签订防火协议,从思想上使每个职工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4.施工现场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消防物品周围不得堆放其它材料,以保持消防道路畅通。

在附近要写上119火警电话醒目标志。

5.专职消防员要每天巡视现场情况,做好消防记录,经常检查消防器材,以保证其使用时的灵敏有效。

6.施工中的电气设施的安装、维修,均由正式电工负责。

严禁私自拉照明线、点电炉,避免电气引起火灾事故。

7.材料库房内易燃、易爆物品与料具不能混放,完善领料手续,经常查看库房。

8.严格控制施工区及附近生活区的吸烟等易引起火灾的行为,在安全地带设置吸烟区。

5.3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1.各类机具、材料整理后统一堆放在指定的区域,不得占用基地以外的道路,并堆放整齐、有序。

2.施工场区机台周围由机台负责清理,做到场区无弃土、无弃物。

各机台、班组积极做好“落手清”工作,以创造一个整洁的工作面。

3.机台使用的管材、器具各自堆放整齐,保持整洁。

4.宿舍、食堂、办公室及厕所等生活、办公区,设立卫生值班制度,派专人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并实行卫生包干制度,明确保洁人员,积极做好整洁文明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