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385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docx

200级耐电晕漆包线技术规范

永济通用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编号

TY/JSGF-A

200级耐电晕漆包铜圆线技术规范

修改状态

第(0)次修改

200级耐电晕漆包圆铜线

技术规范

 

TY/JSGF-A

 

版本:

A版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2-02-15发布2012-02-15实施

永济通用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前言

本技术规范依据GB/T1.1-2000、GB/T24122-2009、GB/T6109.1-90的要求编写,参考了西门子2008年04月23日发布的国家标准GB/T6109.1-2008和国际电工委标准IEC60317-0-1:

2005标准的部分内容。

本技术规范是在GB/T6109.20-2008/IEC60317-13:

1997《200级聚酰亚胺复合聚酯或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变频电机绕组线的技术要求修订而成。

与GB/T6109.20-2008/IEC60317-13:

1997标准相比,本技术规范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调整或补充。

1.对铜导体的规格范围进行了重新规定。

2.对绕组常规性能参数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结合导体的规格范围,进行了删减。

3.增加了绕组耐电晕性能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由永济通用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王春生,审核卫军。

本技术规范于2012年02月15日首次发布。

 

200级耐电晕漆包铜圆线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用杜邦绝缘漆模具法涂制的200级耐电晕复合漆包铜圆线的技术要求,绝缘耐热等级在200级以上。

200级耐电晕漆包铜圆线适合于变频电机。

2、名称及表示方法

对于标称直径为1.6mm,漆膜厚度为2级漆膜的铜圆线,其表示方法为:

Q(ZY/XY)BP-2-2001.60。

3、材料和绝缘

3.1导体材料

采用GB5231规定的1号纯铜T1,通常采用3C-P电解铜或T1无氧铜杆。

3.2铜圆线

铜圆线为拉拔后经退火处理的软质铜线,表面必须光滑,表面的裂口、嵌入的氧化物和其他可用肉眼观察到的缺陷是不允许存在的。

导体的规格范围为1级:

0.40~2.00mm及以下,2级:

2.00~4.00mm及以下。

3.3绝缘漆

绝缘漆由杜邦公司生产的Voltatex

7340AX,Voltatex

7740,Voltatex

8227三复合组成,漆的粘度、固体含量符合IEC标准要求。

4、技术性能要求

4.1外观

卷绕在线盘上的漆包线,漆膜应光滑、连续、无斑纹、无气泡和杂质,表面无明显影响性能的缺陷。

4.2尺寸

导体标称直径、尺寸公差、最小漆膜厚度、最大外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导体标称直径/mm

导体公差±/mm

最小漆膜厚度/mm

最大外径/mm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0.400

0.005

0.021

0.040

0.060

0.439

0.459

0.478

0.450

0.005

0.022

0.042

0.064

0.491

0.513

0.533

0.500

0.005

0.024

0.045

0.067

0.544

0.566

0.587

0.560

0.006

0.025

0.047

0.071

0.606

0.630

0.653

0.630

0.006

0.027

0.050

0.075

0.679

0.704

0.728

0.710

0.007

0.028

0.053

0.080

0.762

0.789

0.814

0.800

0.008

0.030

0.056

0.085

0.855

0.884

0.911

0.900

0.009

0.032

0.060

0.090

0.959

0.989

1.018

1.000

0.010

0.034

0.063

0.095

1.062

1.094

1.124

1.120

0.011

0.034

0.065

0.098

1.184

1.217

1.248

1.250

0.013

0.035

0.067

0.100

1.316

1.349

1.381

表1(续)

导体标称直径/mm

导体公差±/mm

最小漆膜厚度/mm

最大外径/mm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1.400

0.014

0.036

0.069

0.103

1.468

1.502

1.535

1.600

0.016

0.038

0.071

0.107

1.670

1.706

1.740

1.800

0.018

0.039

0.073

0.110

1.872

1.909

1.944

2.000

0.020

0.040

0.075

0.113

2.074

2.112

2.148

2.240

0.022

0.041

0.077

0.116

2.316

2.355

2.392

2.500

0.025

0.042

0.079

0.119

2.880

2.922

2.961

2.800

0.028

0.043

0.081

0.123

0.855

0.884

0.911

3.150

0.032

0.045

0.084

0.127

3.233

3.276

3.316

3.550

0.036

0.046

0.086

0.130

3.635

3.679

3.721

4.000

0.040

0.047

0.089

0.134

4.088

4.133

4.716

注:

对于导体标称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直径对应的最小漆膜厚度,导体公差、最大外径参见GB/T6109.1-2008附录A表A.1

4.3伸长率

漆包线的伸长率符合表2要求。

表2

导体标称尺寸/mm

最小伸长率/%

导体标称尺寸/mm

最小伸长率/%

0.40

24

1.60

32

0.45

25

1.80

32

0.50

25

2.00

33

0.56

26

2.24

33

0.63

27

2.50

33

0.71

28

2.80

34

0.80

28

3.15

34

0.90

29

3.55

35

1.00

30

4.00

35

1.12

30

1.25

31

1.40

32

4.4回弹性

导体标称直径0.45mm及以上1.60mm及以下回弹应符合表3的规定。

导体标称直径1.60mm以上的最大回弹角不超过5°。

表3

导体直径

圆棒直径

负荷/N

最大回弹角/(°)

1级

2级和1B级

3级和2B级

0.40

19

4.0

45

50

55

0.45

25

8.0

44

48

53

0.50

43

47

51

0.56

41

44

48

0.63

37.5

12.0

46

50

53

0.71

44

47

50

0.80

41

43

46

0.90

50

15.0

45

48

51

1.00

42

45

47

1.12

39

41

43

1.25

35

37

39

1.40

32

34

36

1.60

28

30

32

注:

对于导体直径的中间和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直径对应的回弹角数值。

4.4柔韧性和附着性

4.4.1圆棒卷绕试验(导体直径1.600mm及以下)

漆包线在1倍导体直径的圆棒上卷绕后,漆层应不开裂。

4.4.2拉伸试验(导体直径1.600mm以上)

漆包线被拉伸32%后,漆层应不开裂。

4.4.3急拉断试验(导体直径1.0mm及以下)

漆包线急拉断后,漆层不开裂或失去附着性。

4.4.4剥离试验(导线直径1.0mm以上)

扭绞圈数R为110mm除以标称直径,负荷见下表4.剥离和扭绞后,应检查试样是否失去附着性。

如果毫不困难的能将漆膜从试样上剥去(例如用指甲),即使漆膜没有完全分离,也应认为失去附着性。

表4

导体标称直径/mm

负荷/N

大于

小于或等于

1.00

1.40

25

1.40

1.80

40

1.80

2.24

60

2.24

2.80

100

2.80

3.55

160

3.55

4.00

250

4.5热冲击

4.5.1导体直径1.600mm及以下的,卷绕圆棒直径符合表5,热冲温度为220℃±5,加热30分钟后,冷却后用放大镜检查,漆层应不开裂。

(0.04~0.5mm的圆线放大倍数为6~10倍、大于0.5mm的圆线放大倍数为1~6倍)

表5

导体直径/mm

圆棒直径mm

导体直径/mm

圆棒直径mm

0.40

0.90

0.90

2.00

0.45

1.00

1.00

2.24

0.50

1.12

3.55

0.56

1.25

1.25

4.00

0.63

1.40

1.40

4.50

0.71

1.60

1.60

5.00

0.80

1.80

注:

对于导体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直径对应的圆棒直径。

4.5.2导体直径1.600mm以上的,拉伸25%后,热冲温度为220℃±5,加热30分钟后,冷却后用1~6倍的放大镜检查,漆层应不开裂。

4.6软化击穿

在320℃温度下,两分钟内应不击穿。

所加负荷见表6。

表6

导体直径/mm

负荷N

大于

小于或等于

0.40

0.50

4.50

0.50

0.80

9.00

0.80

1.25

10.00

1.25

2.00

36.00

2.00

——

70.00

4.7耐刮(导体直径0.25及以上2.5mm及以下)

漆包线应符合表7的规定,耐刮负荷对应相应导体直径最小刮破力的90%。

4.8耐溶剂(适用于直径大于0.25mm的漆包圆线)。

将一根约150mm长的校直试样放在(130℃±3)℃的烘箱中预处理(10±1)分钟,然后将有效长度试样浸入盛有标准溶剂的玻璃容器中(30±3)分钟,溶剂温度为(60±3)℃,然后从溶剂中取出试样,应在取出后30s内,用硬度为“H”的铅笔进行试验,测试其表面的硬度,铅笔应以(60±5)℃的角度缓慢推移,漆层不应被刮破。

表7

导体直径/mm

1级

2级

最小平均刮破力/N

每次试验中最小刮破力/N

最小平均刮破力/N

每次试验中最小刮破力/N

0.40

4.05

3.45

6.50

5.50

0.45

4.35

3.70

7.00

5.90

0.50

4.65

3.95

7.50

6.35

0.56

5.00

4.25

8.00

6.80

0.63

5.35

4.55

8.60

7.30

0.71

5.70

4.85

9.20

7.80

0.80

6.10

5.15

9.90

8.40

0.90

6.55

5.55

10.60

9.00

1.00

7.05

5.95

11.30

9.60

1.12

7.60

6.45

12.10

10.20

1.25

8.20

6.95

12.90

11.00

1.40

8.80

7.45

13.90

11.80

1.60

9.45

8.00

14.90

12.60

1.80

10.1

8.60

16.00

13.50

2.00

10.9

9.20

17.1

14.40

2.24

——

——

18.2

15.40

2.50

——

——

19.4

16.40

注:

对于导体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直径对应的数值。

4.9击穿电压

4.9.1导体标称直径0.1mm以上2.5及以下,五个试样中至少有四个在小于或等于表8规定的电压下不发生击穿,试验方法为钢珠法。

当客户要求高温下试验时,高温试验温度为200℃。

表8

最小击穿电压(有效值)/V

导体直径/mm

1级和1B级

2级和2B级

3级

室温

高温

室温

高温

室温

高温

0.40

2300

1700

4400

3300

6600

5000

0.45

2300

1700

4400

3300

6800

5100

0.50

2400

1800

4600

3500

7000

5300

0.56

2500

1900

4600

3500

7100

5300

0.63

2600

2000

4800

3600

7100

5300

0.71

2600

2000

4800

3600

7200

5400

0.80

2600

2000

4900

3700

7400

5600

0.90

2700

2000

5000

3800

7600

5700

1.0以上2.5及以下

2700

2000

5000

3800

7600

5700

注:

对于导体直径的中间尺寸,应取下一个较大导体直径对应的数值。

4.9.2导体标称直径2.5mm以上,五个试样中至少有四个在小于或等于表9规定的电压下不发生击穿,试验方法为钢珠法。

当客户要求高温下试验时,高温试验温度为200℃。

表9

最小击穿电压(有效值)/V

导体直径/mm

1级和1B级

2级和2B级

3级

2.50以上

室温

高温

室温

高温

室温

高温

1300

1000

2500

1900

3800

2900

4.10漆膜连续性(导体直径1.60及以下)

每30m漆包线的缺陷数应不超过下表10的规定,漆膜连续性试验电压为1500V。

表10

导体直径/mm

每30m的最大缺陷数

以上

以下

1级和1B级

2级和2B级

3级

0.40

1.60

15

3

2

4.11针孔试验

取30m样线做盐水针孔试验,每30m漆包线的盐水针孔数应不超过5个。

4.12耐高频试验

取样线3根,每根样线自身扭绞,端部打开,置于150℃的烘箱中,向每对纽绞样品施加3000V,20KHZ的高频电压,升压时间为40ns,三组样品的平均脉冲寿命应大于500分钟。

5、产品交付说明

5.1供货形式

漆包线在供货的时候必须被绕在线轴上,外部的线头必须被固定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电磁线的上层绝缘不受损害。

5.2包装

交货时的包装必须保证漆包线在运输时不受磕碰,湿气的影响。

5.3标识

每盘产品漆包线必须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标识,标识内容为:

a)生产商名称;

b)产品型号、规格;

c)执行标准号;

d)产品订单号;

e)生产日期(年、月、日);

f)检验工号;

g)毛重和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