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385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docx

《雷雨》教案完美版部编3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黑2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4.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低朗读课文,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3.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的妙用。

教学准备:

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流程:

一、字谜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打一天气现象。

(雷雨。

)雷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它通常出现在夏季,是一种伴着雷声的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

1.师:

同学们的声音可真好听,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雷雨的呢?

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翻到16课,同学们都预习了吗?

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检查预习)看来同学们都预习了,真棒,那么请大家捧起书,坐端正,借助拼音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并想一想:

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情景,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中的情景,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雷雨后的情景?

2.师:

老师看到有同学已经举手告诉老师你已经读完了,那么谁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一共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情景,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中的情景,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雷雨后的情景?

(相机板书: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师提示:

如果觉得有难度的话,那咱们先来找一找雷雨正在下的自然段,也就是雷雨中的段落。

生回答,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哗哗哗”、“天亮起来了”等词语,来找出课文写作的顺序。

(雷雨前:

1-3、雷雨中4-6、雷雨后7-8)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顺序来书写这场雷雨的。

3.师:

同学们通过抓关键词,理清楚了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的情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了,这个方法真好。

那么请同学们学着老师在这里加上两根斜线,告诉我们前面三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情景。

我们又在这里加一道双斜线,这里写的是雷雨中的情景。

在最后我们加上双斜线,这里写的是雷雨后的场景。

都画好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好好的去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吧,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物变化。

那么雷雨前有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呢?

三、学习雷雨前的景象变化

1.默读课文,圈出景物。

请同学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圈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大家都用小手告诉老师你们找到了,那我们一按顺序交流一下吧。

(乌云、树叶、蝉、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2.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么这些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争取读出景物的变化。

(相机板书)

(1)指导学生读好乌云的变化。

①师:

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景色的变化?

第一自然段有2句话,谁来读第一句?

生1:

你的声音让我感觉到,满天的乌云往下压的力量还不够大,谁再来读一读?

生2:

你的声音让老师感受到了,乌云压下来的力量很大,让我感觉喘不过气来。

学习压字。

大家先来做一做压这个动作,用手来压一压桌面,来压一压自己的大腿。

那么现在的乌云是怎样的呢?

是满天的,抬头看看,想像一下,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为什么不用飘呢?

用压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乌云又厚又低,(难受、闷)带着你的想象,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全班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全班读。

(2)学习树和蝉的变化。

师:

刚才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读出了乌云的变化。

谁能想象画面,读好后面的句子?

(蝉的翘舌音,科普蝉)读这句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为什么?

(因为蝉不叫)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读的可真好,你的声音让老师都感受到了雷雨前树叶动都不动,那一丝风都没有的样子,还有蝉也紧张得一声也不叫。

全班同学能像他一样,读好这句话吗?

这雷雨前,真是又闷又热,请全班同学再带着想象把第一段的1、2句话连起来读一读。

3.学习2-3自然段

过渡: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是通过再想象画面,读出了景物的变化。

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来学习2-3自然段。

师:

刚才我们到,乌云已经在头顶了,就连蝉也紧张的一声不叫,忽然来了一阵大风,景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谁来带着想象给老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风吹得很大,连蜘蛛朋友呀都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从网上垂下来吗?

讲解“垂”字

(垂,垂是什么意思)

生:

掉下来。

师:

你找到了它的近义词,有点意思,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2:

垂下来就是有一根蛛丝连着。

没有完全掉下来。

师:

说的特别有道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指导读好轻声)

师:

那么蜘蛛为什么要垂下来呢?

因为雷雨就要来了,它要赶紧逃命啦。

谁来带着想象,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

读的真好啊,让老师看到到了蜘蛛害怕地逃走的样子。

咱们全班再一起来读一读。

(4)学习“越来越”

过渡:

同学们,蜘蛛逃走以后,接下来什么就来啦?

(闪电和雷声)闪电和雷声怎么样了?

谁能来和老师说说你读这句话的时候想像到的画面。

师:

好,我们也来和他一块来想象这个画面。

闪电越来越亮,本来是乌云密布的天空,现在变成了?

那雷声呢?

(很响,震耳欲聋,很吓人,像在打鼓)

闪电和雷声的变化真大啊,闪电是越来越亮,雷声是越来越响。

谁能用自己的声音来读一读他们的变化。

指名读。

(读的真好,现在我们都站在窗口看着这么亮的闪电,这么响的雷声,一起读)

老师通过你们的朗读,仿佛自己就站在窗口看着这么亮的闪电,这么响的雷声。

原来雷雨前,景物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现在老师请第一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第二组的读第二自然段,第三组的同学读第三自然段,通过你们的朗读,带老师走进雷雨前的场景。

3.说变化

过渡:

刚才同学们呀根据朗读,读出来雷雨前景色的变化,老师去掉一些关键词,你们还会读吗?

这么自信啊,那么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吧!

全班齐读变化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树上的叶子(),蝉()。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

一只蜘蛛从网上(),()。

闪电(),雷声()。

生齐读。

四、学习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过渡: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雷雨前景象的时候,是先圈出景色,再想象画面,去读出了雷雨前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去读一读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变化。

1.男女生读

师:

那么老师请男生读雷雨中的段落,女生读雷雨后的段落。

在读之前啊,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圈一圈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物。

交流雷雨前的景物,女生齐读。

师:

通过女生的朗读啊,老师感受到了这场雨来的块,去的也快,特别是读到哗哗哗和渐渐地渐渐地的时候,老师仿佛看到了到了雨由大变小的场景。

师:

那么,雷雨后,又有哪些景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

找到了这些景物,现在轮到我们男生读了,天亮起来了,一齐。

师:

看来我们男生啊,通过自己的想象,朗读出了雷雨后那种舒适的心情。

特别是读到这2句的时候,窗户的户的轻声,读的特别准确,还有清新的空气啊,像一个孩子一样就扑到了老师的面前。

2.学习挂的妙用

那么这句话,老师有点不理解了,课件出示:

一条彩虹挂的天空。

为什么用挂呢?

为什么不用出现?

(挂更生动形象,让我们感觉到了彩虹像一条丝带一样挂在空中,多么美的画面啊!

2.对比蜘蛛

除了彩虹,还有蜘蛛朋友,雷雨前的时候呀,还吓得逃走了,现在又坐在网上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很悠闲,很自在。

同学们,通过刚才同学们各种读课文,我们发现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色是不同的。

三个画面是同样的语调读吗?

(不是)那么雷雨前是什么样的,雷雨中又是什么样的,雷雨后又是什么样的。

想清楚他们的变化。

我们现在试着把三部分连起来读一读,这组读雷雨前,这组读雷雨中,这组读雷雨后。

6.师生合作读文。

刚才同学们读的都很好,就连老师啊都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和你们一起读呢。

我们一起来合作读好不好?

老师读黑色的部分,同学们读红色的部分。

老师对这次的配合很满意,同学们满意吗?

7.全班读文。

同学们,我们通过想象画面,感受到了雷雨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化,大自然才显得更加的美妙和神奇。

请大家带着这种感受,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复习生字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会认这五个生字,再加上想象画面,才会把课文读这么好。

来,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五个生字。

复习:

压、蝉、垂、户、扑

组词

2.指导书写生字

生字会读,我们呀还要会写,今天啊,我们就来重点书写这2个生字。

课件出示:

黑雷

提问:

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上下结构,点比较多)

3.提示学生写好这些点。

A:

黑字上面的点和撇要对称,下面四点水,四个点要均匀排列,外面两点稍长,中间两点稍短。

外面两个点一个朝左,一个朝右。

B:

雷的点要均匀排布,左边2点,右边两点。

第四笔竖和十二比竖都写在竖中线上。

师范写,生书空,描红一个,练写2个。

写好后同桌之前互相改,写的好的在字旁边画上小五角星。

4.展示、师生评价。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欣赏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啊,除了雷雨,还有各种各样的雨,像毛毛雨、阵雨、暴雨等等各种各样的雨,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七、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观察生活中的其中一种雨,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八、板书设计

16雷雨

景物想画面读变化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16雷雨

教学目标

在读中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要通过理解课文,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中,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

涉及到时间顺序的作用:

让人觉得事情有条理性,可以清晰明白事情的脉络,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分析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景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同学们,夏天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们谁能说说雷雨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做《雷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朗读感悟雷雨前的画面。

(1-3自然段)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天“闷”

过渡:

课文中是什么压下来了,读课文第1段找一找。

(——乌云)

从哪句话中知道?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①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这压下来的云怎么样?

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

(黑、多、厚、沉)(满天:

多)

②压下来是什么感觉?

(重、沉、透不过气来)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

这么沉的云,压得你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乱)

(4)小结:

乌云压狂风吹,电闪雷鸣天气的闷,场面的乱,雷声的响都告诉我们,谁要来了。

(雷雨)(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3.研读“雷雨中”(4-6自然段)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

(雨下得很大很急。

①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②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

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雨快要停下来了)(指名读)

①评价引导:

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

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②师:

“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再来试一试。

(3)归纳:

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4.研读“雷雨后”(7-8自然段)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

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了,()也()了。

(3)归纳: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根据提示,用“渐渐地”写句子。

1.描写天气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景象分别在什么时候出现?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并写下来。

1.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

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

3.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看不清了。

()

 

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雨中的景象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

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这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抓住景物及表示动作的词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及表示动作的词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语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你见过这样的雨吗?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出示:

毛毛雨阵雨雷雨暴雨)请学生自由进行交流。

2.今天我们来学习《雷雨》,看看书中的“雷雨”跟你见过的“雷雨”是否一样。

板书课题,相机指导“雷”的写法,雨字头稍宽,覆盖下面的“田”,雨字头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雷雨”,齐读课题。

二、读悟结合,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说一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预设: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学习描写雷雨前的段落,随文识字。

(1)雷雨前是怎样的景象呢?

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用“”标出。

(2)交流汇报。

预设:

乌云树上的叶子蝉蜘蛛

①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随文识记“压”,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出示乌云压顶的图片,调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感受乌云的厚与低,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认读“蝉”,出示蝉的图片,借助图片识记“蝉”。

②出示句子: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结合字理识记“垂”,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语境中体会“垂”的意思。

③指导书写“垂”:

先让学生观察“垂”的占格,教师范写,强调“垂”的笔顺:

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学生书空,组词识记。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指导朗读,读出风的大和蜘蛛的害怕。

④出示句子: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导学生抓住“越来越.……”,读出闪电的快和雷声的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雷雨前情景的段落。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指名读、男女合读、齐读等。

(4)背诵描写雷雨前情景的段落。

4.学法总结,自学课文中描写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雷雨前的内容时,是用“找出景物——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说一说有什么变化——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接下来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内容。

(2)学生自学“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内容。

(3)汇报交流。

①雷雨中:

景物及其变化:

雨越下越大

树和房子都看不清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识记“户”,引导学生用组词的形式识记,强调“窗户”中的“户”读轻声。

②雷雨后:

景物及其变化: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彩虹挂在天边

蜘蛛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

青蛙叫起来

识记“扑”,通过做动作、借助偏旁等方式指导学生识记。

引导学生体会“坐”体现了蜘蛛的悠闲;“挂”写出了彩虹像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很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于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段落。

(5)朗读、背诵全文。

小结:

雷雨中、雷雨后景物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雨中的树林会有哪些新奇的事情发生呢?

三、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图书《奇妙世界》中的《雨中的树林》

1.自由阅读,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你喜欢的表示动作的词,读一读。

(2)想一想:

你在雨中的树林里会发现哪些新奇的事情?

并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觉得这些事情很新奇?

2.学生自读。

3.汇报交流。

(1)交流新奇的事。

预设:

雨珠在叶面滚动,蜘蛛吐丝,落花铺成地毯,青蛙击鼓跳舞。

鸟儿歌唱,松鼠摇尾巴,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果。

(2)交流自己喜欢的表示动作的词。

预设: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

“滚”写出了雨珠的快乐。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

“淋”写出了雨的大。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好表示动作的词。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乌云压

雷雨中树房子看不清

雷雨后天彩虹挂

抓住景物及表示其动作的词提取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16课雷雨

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感知,会说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语言,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体验情感,进展个性;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对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进行训练。

难点分析

观察对比,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的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图与读文相结合,启发学生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审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1、借助视频、插图产生直观感受,增强对课文印象,升华情感

2、根据生活实际,说一说雷雨前后景色的不同

3、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的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品读分析,抓住关键字词,通过想象,加深对前后景色不同的感悟

5.借助表格,师生互动,让感悟更加深刻化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

看图,判断一下这是什么天气现象

2、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

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

3、播放视频《欣赏雷雨》,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4.介绍雷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学习雷雨前

1.读描写雷雨前的1-3自然段,并找出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乌云、树、蝉、蜘蛛、闪电、雷声)

2.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学习得非常认真,现在谁来说说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

写了乌云。

师:

雷雨前的乌云是怎么样的?

请你把描写乌云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生: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

嗯,雷雨前的乌云可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满天都是,黑沉沉地压下来。

你看它似乎已经压到树梢上,压得周围的一切都透不了气。

师:

还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

师:

雷雨前的树是怎么样的?

生:

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老师把“树”贴到黑板上)

生: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老师在“树”周围贴几片叶子)

师:

除了写树,还写了哪些小动物?

生:

师:

蝉在干什么呢?

生:

蝉一声也不叫

师:

对呀,蝉也闷得一声也不叫。

还写了哪些景物?

师:

还写了哪些小动物?

生:

蜘蛛

师:

雷雨马上就来临了,蜘蛛在干嘛呢?

生: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跑了。

师: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蜘蛛从网上怎样下来的?

(老师用课件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下来,逃跑了。

师:

为什么说它是“垂”下来,而不是“跳”“爬”下来呢?

生:

因为蜘蛛下来时有一根丝吊着它,所以说它是垂下来的。

师:

对,只要你平时仔细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蜘蛛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它就会从屁股拉出一根丝,直接从网上挂下来,而这个“垂”字就表示“东西从上面挂下来”的意思。

同学们,你看作者用词多准啊!

师:

这部分课文除了写乌云、树、蝉、蜘蛛,还写了闪电和雷声,闪电和雷声是怎么样的?

让我们读读这个句子

出示: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

“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的程度是随着时间而加大的,那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把闪电雷声读得越来越大。

谁能把闪电雷声读出来?

4.小结: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大雨马上就要下起来了。

(二)学习雷雨中

1.师:

果然,不一会儿,“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雷雨中的情景。

2.全班齐读。

3.指导朗读。

师:

这是一场大雨还是小雨?

(大)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雨的大?

①出示: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不同雨的读法:

沙,沙,沙,雨下起来了。

滴,滴,滴,雨下起来了。

师:

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场雨非常大?

②出示:

雨越下越大。

往远处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

这雷雨虽然大,但它来得快,去得也快,齐读:

③出示: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三)模仿雷雨情景

师:

刚才我们学习了雨前,雨中,接下来我们也在课室里下一场这样的雨好吗?

好,坐端正,眼看老师,听老师指挥。

(四)学习雷雨后

师: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刚才还是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哗,转眼间,雨停啦。

雨停后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1.指名读7、8自然段,一起思考雷雨后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

太阳出来了。

生:

一条彩虹挂在天上。

生:

蝉叫了。

生:

蜘蛛又坐在了网上。

师:

同学们,雷雨前“蜘蛛是从网上垂下来”,雷雨后“蜘蛛是坐在了网上”。

你从这个“坐”字看出蜘蛛在雷雨前和雷雨后有什么不同?

生:

雷雨前蜘蛛很害怕,雷雨后蜘蛛很安心地回到家了。

师:

对,雷雨前蜘蛛苍茫逃跑,雷雨后又怡然自得地在它设下的天罗地网中坐享其成了。

你看,大自然的景物多有趣,作者的观察多仔细啊!

 

布置作业

近来天气逐渐转冷,天气渐渐发生了变化,请你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周记里。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播放音乐)多有趣的雷雨啊,多有趣的大自然啊,它就像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