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517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docx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1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

硝基呋喃类:

  常用的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妥因(呋喃旦啶),呋喃它酮(呋吗唑酮),呋喃那斯等。

              

    本类药物为硝基呋喃的衍生物。

作用为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和脱氢酶,干扰细菌的糖代谢,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在低浓度(5~10ppm)时起抑菌作用,但是高浓度(20~50ppm)时可起杀菌作用。

抗菌谱广,能抑制很多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部分呋喃也有抗原虫的作用。

黄色结晶性粉末,遇光变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在酸性水中的溶解度要稍大,Ph6的水中呋喃唑酮的溶解度为60ppm。

在酸性水中抗菌力强。

鱼病上可以用来防治柱状曲挠杆菌,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的感染。

包括赤皮病,烂鳃病,肠炎,打印病,腹水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尾柄病,竖鳞病等。

1,呋喃西林。

鲜黄色结晶粉末。

口服毒性大,一般用作体外浸洗用药,主要治疗细菌引起的皮肤性疾病。

              

  2,呋喃唑酮。

黄色结晶粉末。

遇碱分解。

对一般的细菌性疾病效果都还可以,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特别是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

而且有抗原虫的作用。

防治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等,用量为每天5~10克每100公斤鱼口服,用3~5天。

治疗烂鳃,赤皮,打印病,疖疮病白头白嘴病等,可以用0.2~0.5ppm遍撒,或10~20ppm浸洗。

              

3,呋喃那斯。

暗黄色结晶粉末。

抗菌力强,对气单胞菌属的抗菌力为呋喃唑酮的10~30倍。

在国外使用较多,特别是日本。

大多细菌性疾病(见上面)都可以使用。

口服用量为2~4克每100公斤鱼。

遍撒浓度为0.05~2ppm。

浸洗浓度为1~2ppm。

            

四环素族:

  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和  

  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作用,低浓度时为抑菌,高浓度时为杀菌。

四环素族都含有萘并嗪环的母核。

不同点再与5,6,7位上的取代基不同。

作用机理为在肽链的合成和终止阶段其作用,抑制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

              1,四环素

              2,土霉素(氧四环素)

              3,金霉素(氯四环素)

              

  这三种均为黄色结晶粉末,常用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在碱性水中失效,金霉素在水中也会缓慢失效。

它们的抗菌谱略有区别,但是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用,影响不大。

              

  他们在鱼病上主要用来治疗气单胞菌和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疾病。

对弧菌也有较强的作用,但是弧菌引起的鱼病多见于海水鱼,淡水鱼几乎没有。

口服用量为四环素100毫克每公斤鱼,土霉素50~100毫克,金霉素50毫克。

土霉素50~100毫克每公斤鱼口服,治疗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肠炎,白皮,烂鳃,以及点状假单胞菌引起的竖鳞。

四环素12.5~25ppm浸洗,治疗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烂鳃,白皮等。

四环素或金霉素以5毫克每公斤鱼体重注射,治疗竖鳞,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打印病,疖疮病。

  这三种之间有交叉耐药现象。

  负面影响:

主要有三方面。

  1,局部刺激。

因为它们的溶液均为强酸性,所以口服或注射对鱼的刺激比较大。

  2,肝脏损害。

长期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特别是金霉素,会是肝脏的脂肪含量增高。

              

3,二重感染。

因为是广谱抗菌,所以会抑制许多对鱼无害,但是又对四环素族敏感的细菌,造成菌群失调,并引起B族维生素缺乏。

并导致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的继发感染。

    半合成类:

              

  1,强力霉素。

是四环素族中毒性最小的。

(小白鼠试验,口服半数致死量为1440毫克每公斤体重,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204毫克每公斤体重),效力更强,对已经对土霉素和四环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仍然敏感。

用量建议为口服25~50毫克每公斤鱼重。

浸洗为5~10ppm。

            杀虫药:

              

  主要是指杀灭体外寄生虫的药物。

包括甲壳动物中的中华蚤,锚头蚤,新蚤,狭腹蚤,日本鱼怪,各种鱼虱,以及指环虫,三代虫等吸虫。

    有机磷类:

              

    1,敌敌畏(DDVP)。

淡黄色油状液体,在碱性水中分解很快。

主要用于杀灭鱼怪。

它的杀虫力比敌百虫强10倍,但毒性也更强。

(DDVP的作用机理见下)由于毒性较大,所以使用一定要谨慎。

可以用80%的

    DDVP乳剂遍撒,浓度为0.5毫升每吨水。

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致毒试验结果为:

96小时TLm数值,白鲢为8毫克每升,红鲤为21.66毫克每升。

安全浓度则分别为0.8毫克每升和2.166毫克每升(96小时TLm数值的十分之一)。

              

    2,敌百虫。

白色结晶性粉末。

多是90%的晶体。

溶于水,有强烈的特殊气味。

杀虫范围广,杀灭力强,强于有机氯,并且对耐滴滴涕。

六六六的虫仍有杀灭作用。

其作用机理为敌百虫在虫体内转化成DDVP,DDVP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作为神经递质的乙酰胆碱产生蓄积,导致组织功能改变,使虫神经系统失常。

敌百虫对虫有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

用0.2~0.5ppm遍撒,杀灭鱼虱,单殖吸虫,蚤等,浸洗用5~10ppm。

1%~3%混料,可以驱杀体内的绦虫,线虫。

注意:

敌百虫不能和碱混合使用,水也不能是太强的碱性。

否者可以变成敌敌畏,而在相同的浓度下,敌敌畏的毒性就强的多。

敌百虫是酸性的,不能用金属容器溶解。

但是,敌百虫可以和面碱和用(碳酸钠),也可以和亚硫酸铁和用,都可以增效。

和硫酸亚铁和用的比例是4:

1,浓度用0.2~0.3ppm。

与面碱的比例是1:

0.6,浓度是0.2ppm。

以上为遍撒浓度。

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致毒试验结果为:

96小时TLm数值,白鲢为76.914毫克每升,红鲤为146.8毫克每升。

安全浓度则分别为7.6914毫克每升和14.68毫克每升。

              

  3,马拉硫磷。

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致毒试验结果为:

96小时TLm数值,白鲢为3.14毫克每升,红鲤为7.182毫克每升,草鱼为8.5毫克每升。

安全浓度则分别为0.314毫克每升和0.7182毫克每升,0.85毫克每升。

渔业水质标准规定,马拉硫磷的含量要低于0.005ppm。

    

杀虫菊酯类:

              

杀虫菊酯对脊椎动物的安全性高,对无脊椎动物表现出神经毒性。

虽然目前没有仍何在鱼病上使用的报道,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也许可以作为鱼的体外大型寄生虫的杀灭药物,特别是对鱼虱。

曾经和“雨伴荒原”提到过这个问题。

我准备用野杂鱼作个粗略的试验,数据将在近期补上!

    1,敌杀死(溴氰菊酯)。

      2,杀灭菊酯(敌虫菊酯)。

      3,除虫菊。

    4,氯氰菊酯(灭百可)。

      烟叶:

烟叶的2~5%的煎剂或粉末可以杀死蚤,虱。

        此外,金属盐类杀虫药,染料类杀虫药,等,在相关的分类专题里介绍。

        抗蠕虫药:

              

        对各种蠕虫有效(包括线虫,吸虫,绦虫),但是有效的也包括一些甲壳类寄生虫.蠕虫主要是单殖吸虫(包括指环虫,三带虫),复殖吸虫(包括双穴吸虫,侧殖吸虫,血居吸虫等,后者就是引起白内障的,又叫复口吸虫),绦虫(九江头槽绦虫,舌状绦虫,鲤蠢绦虫),线虫(嗜子宫线虫,毛细线虫)。

甲壳类主要是中华蚤,锚头蚤,新蚤,狭腹蚤等。

    抗蠕虫的药的作用不同,所以,一定要确定病原体后,再选择用药,作到有的放矢。

抗蠕虫药分为抗线虫药,抗吸虫药,抗绦虫药。

      抗线虫药:

            

    1,左旋咪唑,易溶于水,广谱高效,低毒,对多种线虫都有作用。

它可以抑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阻断延胡索酸还原成琥珀酸,影响无氧代谢,使虫麻痹。

      2,噻嘧啶(双羟萘酸噻嘧啶).在酒精中微溶.它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蓄积,使虫体肌肉剧烈收缩,痉挛,麻痹.

      3,甲苯咪唑.

      4,噻苯咪唑.白色或微黄,难溶于水.作用类似于左旋咪唑.同时还可以使虫体缺糖.对成虫,幼虫,虫卵菌有效.

      5,甲氧啶(美沙利啶).可以于水任意混溶.可以阻止虫的神经传导,引起麻痹.广谱高效,尤其对毛细线虫.

      6,丙硫苯咪唑.一位重庆动物园工作的老同学曾经建议我使用此药.广谱,高效.低毒.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很好的效果.

      抗吸虫药:

    1,硫双二氯酚(别丁).不溶于水,易溶于稀碱和有机溶剂.也是通过阻断还原延胡索酸,阻断三磷酸腺苷(  

        ATP)的产生,使虫麻痹死亡。

      抗绦虫药:

              

      1,吡喹酮.味苦,无色结晶。

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为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对日本血吸虫,绦虫等有效。

对其他吸虫也多有效。

              

      2,氯硝柳胺。

又叫灭绦灵,育米生。

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对多种绦虫有效,对某些吸虫也有效。

阻止虫体摄入葡萄糖,抑制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过程,阻断三羧酸循环,使虫体的乳酸蓄积而死亡。

毒性小,安全范围大。

据报道,用氯硝柳胺和硫双二氯酚以2:

3配合,以0.1克每公斤体重口服,驱虫率达100%。

              

    解毒药:

              

    鱼类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水质不适,有污染,或者用药有误的情况下,鱼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

解毒,必须有准确的针对性,对症下药,否则会造成很高的死亡率。

              

      一,有机磷中毒解毒药。

由于有机磷杀虫药(敌百虫,敌敌畏)在水产上的应用广泛,所以出现鱼类有机磷中毒的机率也变得较大,加之有机磷农药的污染更严重,所以,这类解毒药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磷中毒是乙酰胆碱的蓄积导致神经过渡兴奋,最后对呼吸中枢抑制,导致死亡。

可以从阻断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作用和恢复胆碱酯酶活性这两方面解毒。

前者是抗胆碱药,常用的是阿托品,后者是胆碱酯酶复活剂,主要包括解磷定,氯磷定,双解磷,双复磷等。

由于中毒的情况特殊,一般常采用注射用药,见效较快。

              

    1,阿托品。

是一种生物碱,可以从颠茄中提取。

作用是阻断M-胆碱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兴奋呼吸中枢。

只能解除有机磷的轻度中毒,严重的应和解磷定配合使用。

常用剂型为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和硫酸阿托品片。

              

  2,解磷定(碘磷定,派姆)。

作用是使已失去活性的磷酸化了的胆碱酯酶恢复活性。

机理是它的醛汚基有强大的亲磷酸酯的作用,可以从胆碱酯酶上夺取磷酸基,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

但是,已经老化了的胆碱酯酶是不能恢复活性的,所以用药一定要快,早!

解磷定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部中枢出现症状的无效,对珍贵鱼类最好结合阿托品。

注意不要同碱性药混用。

遇碱会水解成氰化物,巨毒。

    3,氯磷定,双解磷,双复磷用量用法参考说明书和解磷定用法用量。

              

    二,重金属中毒解毒药。

重金属是水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的,不同地区差异很大。

而且很多鱼药也是重金属盐类,比如硝酸亚汞,硫酸铜。

或者用药使用不当导致的重金属中毒,比如用镀锌质容器溶解孔雀石绿,导致水中溶解的锌猛增,引起急性中毒。

所以,重金属中毒的机率也较大。

              

    1,二巯基丙醇。

是一种竞争性解毒剂。

因为重金属进入体内,和酶上的巯基结合(比如用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毒副作用就是汞同鱼体内的酶的巯基结合,或者和蛋白质`氨基酸上的巯基结合,会出现中毒,或者色素被破坏(网上见过几例被汞破坏色素的红绿灯)。

)二巯基丙醇可以夺取同酶结合的金属离子,使酶恢复活性。

但是同二巯基丙醇结合的金属离子也可能离解,而这种再次释放出金属离子的二巯基丙醇会被氧化,而失去再次解毒的作用,所以,严重的中毒应该多次注射二巯基丙醇。

常用的是0.2克每2毫升的注射液,注射每次用2.5~5毫克每公斤鱼体重。

注意是毫克,而不是毫升,如果是算毫升,应该是0.025~0.05毫升。

    2,大苏打(海波,硫代硫酸钠)。

有还原性(所以也在除氯上应用),能同金属离子结合成硫化物排除。

效果不及二巯基丙醇。

      三,其他。

    1,氯化钠(食盐)。

可以增强自身的代谢,促使毒物排除。

              

      2,维生素C(抗坏血酸)。

VC参与体内的多种代谢反应。

它具有的还原能力,可以用于重金属离子的解毒。

VC可以将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成还原型的,还原型的谷胱甘肽可以同重金属离子结合,将其排除.(VC的还原性还用于水的除氯。

              

      3,葡萄糖。

葡萄糖出了它的营养作用外,它的代谢中间产物乙酰基的乙酰化作用,或者它在肝脏中被氧化成的葡萄糖醛酸可以同毒物结合。

起到解毒作用。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这对畜禽还可以采用,对鱼类可能无效,因为很多鱼类的供能物质不是葡萄糖,而是氨基酸,大多属鱼类更本没有消化葡萄糖的酶,无法利用它。

纯草食性鱼类就不清楚能不能应用了.

      磺胺类药一般为白色或微黄的结晶性粉末,通常大多数难溶于水,易溶于碱,但是其钠盐易溶于水,且其钠盐的水溶液成强碱性。

磺胺类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

高度敏感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化脓杆菌,亚利桑那菌,志贺氏菌等。

磺胺类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因为它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PABA和二氢喋啶在二氢叶酸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又将二氢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然后将它进一步活化,形成辅酶F,辅酶F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可以同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二氢叶酸的形成,形成竞争性抑制,最终影响细菌的核蛋白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

磺胺类溶于产生耐药性,体内和体外都可以耐药,而且磺胺类之间交叉耐药。

而且长时间和超量使用,会有毒性,已知的在禽上,毒性最大的是磺胺二甲嘧啶。

常用的磺胺类有:

      容易吸收的:

      1,磺胺嘧啶。

又叫磺胺达嗪,SD.

      2,磺胺二甲嘧啶,又叫磺胺二甲基嘧啶,SM2。

      3,磺胺邻二甲嘧啶,又叫周效磺胺SDM'。

      4,磺胺间甲氧嘧啶,又叫磺胺-6-甲氧嘧啶,SMM,DS-36。

      5,磺胺对甲氧嘧啶,又叫磺胺-5-甲氧嘧啶,SMD。

      6,磺胺二甲氧嘧啶,又叫磺胺-2,6-二甲氧嘧啶,SDM.

      7,磺胺甲氧达嗪,又叫磺胺甲氧嗪,SMP。

      8,磺胺喹恶啉,又叫SQ。

      9,磺胺异噁唑,又叫磺胺二甲异恶唑,SIZ.

      10,磺胺甲基异恶唑,又叫新明磺,新诺明,SMZ。

      11,磺胺甲氧吡嗪,又叫  SMPZ。

      不易吸收的:

        1,磺胺脒,又叫SG。

        2,磺胺噻唑,又叫琥珀酰磺胺噻唑,SST。

        3,酞磺噻唑,又叫酞酰磺胺噻唑,PST。

              

    磺胺增效剂:

为广谱抗菌药物,因为现在发现它对许多抗生素都有增效作用,所以现在一般称为抗菌增效剂。

难溶于水,采用口服。

常用的有:

      1,二甲氧苄氨嘧啶,又叫DVD.

      2,三甲氧苄氨嘧啶,又叫TMP.

      3,二甲氧甲基苄胺嘧啶,又叫OMP。

              

      它们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其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

它同磺胺类和用,就同时阻断了细菌叶酸形成的两个环节。

三甲氧苄氨嘧啶同磺胺或抗生素和用,一般按1:

5的比例。

  磺胺在鱼病上通常是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用来治疗肠道疾病或全身感染。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次用量要采用突击量,即用量要加倍,然后采用维持用量。

      2,如果发现中毒,在立即停药的同时,饲料里要添加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同时可以在饲料里添加0.5%的小苏打。

    3,发现效果不明显时可能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时应停用所有的磺胺类药物,改用呋喃类或其他抗生素。

              

      4,有肝,肾功能不全的鱼(曾长期使用对肝,肾有毒性的药物的鱼)要慎用,对有溶血性疾病的鱼要慎用(比如被嗜水气单胞菌严重感染的鱼类)。

              

    5,磺胺类是抑菌作用,不是杀菌作用,因此,在用药时要注意提高鱼类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而且,不能和起杀菌作用的抗生素连用

        口服对竖鳞病有比较好的效果

      氨基糖甙类

      本类抗革兰氏阴性菌能力强,属于鱼病的常用药。

主要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小诺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等

              

  1,链霉素。

常用硫酸盐链霉素,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其抗菌谱比青霉素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其抗菌机理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

长期或超量使用有中毒现象。

中毒机理为:

链霉素与体内钙离子络和,是钙离子不能进入神经末梢的囊泡,减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量,使肌肉缺乏传导神经冲动的物质,导致兴奋性降低。

它还能竞争性抑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使突触后膜对乙酰胆碱的敏感型降低,引起瘫痪,可自然恢复,严重的用3%氯化钙解毒。

链霉素遇酸,碱,氧化及,还原剂会被破坏。

对皮肤发炎,充血,或竖鳞病,按每公斤鱼体重一次性注射10~20万国际单位。

              

    2,庆大霉素,又叫正泰霉素,碱性,常用它的硫酸盐。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斯阴性菌都由效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效力更强。

容易产生耐药性,停药一段时间可以恢复。

对柱状曲挠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按每1公斤鱼用5~10万单位口服。

              

    3,庆大-小诺霉素。

含庆大85%,小诺15%。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

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性低。

但是对革兰氏阴性菌高度敏感,优于庆大霉素。

              

      4,卡那霉素:

常用盐酸盐,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

有A,B,C3种成分。

其中,兽用的含B成分,抗菌力比A大2~4倍。

耐药性产生比链霉素慢,与新霉素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用量同链霉素。

    5,壮观霉素:

白色,易溶于水,微咸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作用。

    6,新霉素:

白色粉末,碱型,常用其硫酸盐。

对神经系统和肾有严重的损害,一般体外用药,不能注射!

      本类药在鱼病上应用需要注意交叉耐药性和对鱼的机体的毒性,不适合作为长期用药,特别是比较珍贵和比较难养的鱼类。

    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的结构相类似,为广谱高效的杀菌药,半合成,由头孢菌素C水解再加上不同侧链得到,主要有头孢菌素Ⅰ,Ⅲ,Ⅳ,Ⅴ等,也称为先锋霉素或噻孢霉素。

比如,头孢氨苄就是所说的先锋5号。

              

    1,头孢菌素Ⅰ。

白色结晶粉末,钠盐易溶于水,作用类似与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的部分,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李氏杆菌,有比较好的效果。

              

      2,头孢菌素Ⅱ。

白色粉末,溶于水,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较头孢Ⅰ强。

但是对肾的毒性较大。

不能和其他有肾毒的药和用,比如庆大霉素等。

      3,头孢菌素Ⅳ。

白色或淡黄结晶粉末。

同样有肾毒。

              

      4,头孢氨苄,微黄色粉末,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细菌的转肽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克雷伯氏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耐青霉素的金色葡萄球菌任然有良好的作用。

1小时达到峰浓度,蛋白结合率13~19%。

肾功能不全慎用(包括长期使用过有肾毒性的抗生素的鱼类)

        几乎在鱼病上没有使用!

不过有兴趣的也可以试试。

头孢氨苄建议使用量为10~20毫克/每公斤鱼重、每天。

      洁霉素类

              

        1,洁霉素,又叫林可霉素,白色结晶粉末,常用其盐酸盐。

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

主要作用与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金色和白色的),肺炎球菌,链球菌,魏氏梭菌,梭状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对霉形体也有一些作用。

出了林可霉素的盐酸盐外,还有林可霉素的磷酸盐,以及“利高霉素”。

利高霉素为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以1比2合成。

      2,克林霉素,又叫氯林可霉素。

白色结晶粉末,常用为其盐酸盐和磷酸盐,易溶于水。

比林可霉素的抗菌力强。

    本类抗生素在水产上没有使用。

    青霉素类

  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

              

      1,天然青霉素,主要有5中,分别为青霉素F,青霉素G,青霉素K,青霉素X,青霉素双氢F,以青霉素G最为稳定,作用最强。

青霉素G为无色或微黄的粉末或晶体。

难溶于水,一般是使用其钠盐或钾盐,易溶于水。

使用时遇酸,碱,重金属,氧化及,甘油,酒精等,青霉素G会失去活性。

它抗菌作用强。

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螺旋体有作用。

敏感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李氏杆菌,巴氏杆菌,化脓杆菌,破伤风梭菌,丹毒杆菌,放线菌,螺旋体等。

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很弱,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因为它对已经形成的细胞壁无破坏作用,所以对已经受到抑制的细菌效果很差,而对不受抑制,生长正旺盛的细菌效果显著。

              

    2,半合成青霉素,包括氨苄青霉素(安比西林),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邻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双氯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等。

以氨苄青霉素为例。

氨苄为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其钠盐易溶于水。

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对阳性菌的抗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