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教育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520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行教育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德行教育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行教育4.docx

《德行教育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行教育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行教育4.docx

德行教育4

有一本书叫《夏令营里边的较量》,大家看过没有?

这本书里面讲到中国和孩子和日本的孩子一起到内蒙过夏令营,结果汽车轮胎陷下去了,好多日本孩子脱下衣服垫在轮胎底下去推那个车,你看孩子有生活体验,他就会懂得用衣服垫了车能推出来,当他衣服搞脏了的时候,当他去推那个车的时候,他体会的是什么?

他对生活,他对出去郊游的点点滴滴都有感受,但是当轮胎陷下去了,我们的孩子坐在车上开始分零食吃了,不管别人怎么样了,他对生活会有体验吗?

这本书写到,回来以后很多中国孩子让他们写作业,结果好几个孩子写的作文都是:

啊,美丽的大草原。

另一个孩子写的是:

大草原真美啊。

写不出东西来了,自己内心没有体会,没有感受,真感情才是好文章。

你到很多作文参考书去抄来抄去,怎么能有好文章出来。

所以现在孩子生活体验太少了。

甚至有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我看到过写的作业是,星期天妈妈带我到爷爷家去,爷爷从树上摘下了大西瓜请我们吃,他觉得大西瓜是长在树上的,生活体验太缺少了。

这个也是家长把孩子交给电视,每天只从电视里边吸收知识,在电脑网络里边吸收知识,而电脑网络除了脑子缺少深层思考以外,同时还给了我们很多污染,你看现在播放的节目对年青人的影响都很大。

以前康熙皇帝在教导他的儿子的时候,二十岁之前不许读言情小说,不许读诗词歌赋,目的是扎一个人理智的根。

一个人理智的根扎下去不容易,但是一个人的情感很容易开,但是情感一开理智的根就难扎了。

现在小孩子小幼儿园。

我的儿子上幼儿园回来说:

妈妈,我唱歌给你听。

唱什么歌呢?

爱你爱得我心痛。

情感很容易开,都在受电视演的这些东西外面影响都是这样,而外面的影响对孩子造成错误的引导。

你看教孩子爱,要教导他理智的爱,为别人付出是爱,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叫爱。

我们看“爱”这个字这么写,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这叫爱,爱不是控制,不是占有。

但是现在年青人的爱就是占有,因为我有爱你,所以你必须跟我在一起,你不可以跟我分手,有没有道理?

我很爱你,你要跟我在一起。

现在青少年都受这个影响,外面电视里面流行的歌是什么?

我听到一首歌,第一次听到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什么歌?

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

大家听过没有。

老鼠爱大米是怎么爱的?

把它吃掉。

对老鼠爱大米是把它吃了,那我们的爱是什么?

那是控制欲,占用,那是欲,不是爱。

所以孩子从小就会受影响,这些之见都在影响我们的孩子。

电视这个污染很重,我们要挡住这个污染。

那当然我们可以说孩子不可以看电视,我们自己成人首先要做到,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引导家长不要这么做,不要看电视,我们跟孩子讲你不可以看电视,每天电视连续剧到了就坐在那里看,孩子一边去做作业,那都是被父母逼的,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去做作业,走两步还回头望几眼,看看电视放到哪了,他坐下来能不能专注做作业?

他坐下来一边做作业,一边耳朵竖起来在听,不知道男主角怎么样了,不知道女主角怎么样了?

哪有心思做作业。

父母以身作则做给孩子看。

我们就长期跟家长做沟通,那些家长慢慢地他们电视就看少了,给孩子做榜样。

我们自己在家里,自从我的儿子四岁开始就没开过电视,现在我儿子十岁,这么多年从来没开过电视。

我们要获得信息、新闻,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得,并不见得要通过电视。

当孩子四岁的时候,我们觉得既然电视对孩子有影响我们就不看了,就把有线电视停掉了。

当时我停掉的时候,我的先生吃完晚饭开始在客厅里跺来跺去,觉得不知道怎么办,无所事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回家就看电视,一回家就拿着遥控器,习惯一下子要转掉不容易,但是孩子小就很容易转,四岁的孩子我们说不可以看电视,他慢慢地就接受了,后来我们成人坚持不看,他就习惯了。

先生一开始不习惯,后来也慢慢地变成了看书、看报纸,把电视就忘掉了。

这么多年我们都没有看过电视,我们的孩子也已经习惯了,不会想起要看电视。

其实只要家长下决心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很自然就接受了,不过要是我们的孩子大了,那我们要谨慎,孩子太大了多年养成的习惯一下子给他根除,给他断掉,他会很受不了。

药下的太重了,他接受不了。

有一位家长在深圳听了我们的课以后,觉得我儿子成天就深迷在电视里边,她先没回家,先去了有线电视台把他们家有线电视给取消了,她儿子中午放学回家,按开电视一看,全是雪花,放不出来了,然后就打电话给妈妈,说:

妈妈,怎么电视放不出来?

妈妈说:

我把有线电视取消了,从此以后你不能看了,她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接着跟妈妈说了一句:

妈妈,你呆会回来的路,先去一趟医院,帮我把救护车叫来,我没电视看一定会晕倒的。

孩子大了我们不可以一刀隔绝。

“道法自然”,不可以急于求成。

你可以先陪着他看,把节目减少一点,慢慢地时间减短,慢慢地再去影响他,功课忙很多电视不能看,一步一步减下来,所以要“道法自然”,不要急于求成反而错了事情,反而就办不成了。

这个就是在我们引导孩子过程中。

在大方广文化公益网有一篇文章叫《电视带大的孩子》,讲了电视对孩子的危害,我们名位老师在学校里边落实德行教育课的时候,也可以介绍给家长,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让家长认识到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再来孩子过失的原因还是我们疏忽以身作则的态度,成人疏忽以身作则的态度。

中国有一句彦语讲“教儿教女先教己”。

早上讲到那位老师拿到《弟子规》这本书,觉得我拿到了教育孩子的法宝,结果有没有教好?

都没有。

结果都是她深下心来,我还是自己好好先学,好好先看,才把班级的风气扭转过来。

而一但把班级的风气扭转过来,我们接触太多这样的班,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在落实,而我们在深圳在海口都特别多小学都在教《弟子规》,特别是老师在认真带的班级,班风都不一样。

有一位老师他带的班级,原来都是全年级成绩最差的,大家都是组班组到一起他去带的。

他以后教《弟子规》并且结合德育故事。

这个德育故事是按照中国传统八德: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八德编成的编成了七百多个故事,选自于二十五史,全部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例,二十五史里边选出来的历史上有德行的人演给我们看的。

我们都会结合德育故事,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孩子听了这些故事正气凌然,因为那个是人演出来的真实故事。

这个德育故事各位老师可以在大方广公益文化网上找到,我们这个网站是个公益网站,我们所有的内容都没有版权,全部都可以下载,也可以链接。

全部是没有版权的,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这个资料。

那位老师教《弟子规》就是结合德育故事,每天利用时间给孩子讲一到两个德育故事,她讲,她讲了德育故事以后,把圣贤的人请到了课堂帮助他教孩子,所以孩子听了德育故事都是非常的感触,她说她班上的清洁工具,每个学期都要多出来,不但卫生打扫的好,而且工具也有多出来,因为大家都非常爱惜,扫把、拖把到学期末都是最新的,而卫生又是最好的。

孩子德行一上来,学习成绩步步攀升,这位老师在海口很有名的学校教,她被评为海口市优秀教师,就是因为教《弟子规》教的。

她自己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德行好的孩子、品德好的孩子学习一定好,他的学习成绩都随着他的品行的提升步步往上走。

我在广西柳州讲课的时候,当时柳州教育局的局长给我介绍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他们当地一位小学老师,当年2005年的时候,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这位优秀班主任她说她教了三年《弟子规》。

她当初孩子四年级的时候她接班的,我去讲课的时候,她的班上六年级。

接班的时候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这个时候看到了《弟子规》这本书。

这位老师没有去找她的校长说一定要教《弟子规》,她只是觉得不可以额外加重孩子负担,所以她利用课余,利用她语文课的时间,每天剩出五分钟,十分钟让孩子读《弟子规》,讲解一下德育故事。

当时我到柳州时到她们学校看到硬件设施都很差,操场很简单,教室也没有电化教充,没有电脑这引起设施,她自己花钱买了VCD机拿到她的班上,她没有跟学校提出任何要求。

买了VCD机给孩子看、读《弟子规》,听《弟子规》,听德育故事。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她班上的学生慢慢地开始改变了,她同时跟每一个家长去沟通,一条一条把《弟子规》落实下去。

孩子开始改变了,学校同年级的老师来问她,你是怎么带的?

你到底每天在干什么?

教他们什么?

为什么你们班上的同学这么有礼?

这么谦让?

这么节约都不浪费?

为什么你们班的孩子这么安静,不喧闹?

她就跟她同年级的老师讲:

我是用《弟子规》教的。

她说她教了《弟子规》一段时间以后,孩子的作业本都很整洁,都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弟子规》讲“列典籍,有定处”,“虽有急,卷束齐”,虽然你有急事要走,也要把书放平放整齐我才走。

每一条都深入孩子的心,一切行为习惯慢慢地养成了。

后来她的学校就开始推广《弟子规》,因为她班上的影响做出了榜样。

这位老师讲:

她说她学生的作业本她都是两只手递给学生的,她没有让班长去发,也没有让他们传下去,她说因为我要跟孩子之间建立信任。

一个老师跟学生之间建立信任的态度重要不重要?

老师教导孩子实际上就是在劝谏孩子,劝谏孩子做好人,劝谏孩子好好学习。

我们对别人的劝谏别人能不能听进去,那取决于我们跟别从之间的信任程度,如果别人对我们没有信任,我们跟他劝谏,他听不进去的。

所以要劝别人首先要建立信任。

那个老师就跟孩子多沟通,建立跟孩子之间的信任,那蹑孩子之间的信任怎么建立?

人跟人之间怎么信?

有些人很热情,每天要帮别人,别人被他帮的烦死了,每天去劝别人,别人都听不进去,你要建立信任,首先自己要付出。

跟学生之间也一样,你要跟学生之间建立信任,首先要付出,而这个付出要看到别人的需要去付出。

看到孩子一些需要去付出,关心到孩子,那就信任慢慢就建立起来了。

那一看一个老师真诚心发出来了,当大学毕业去教孩子的头三年,我们的教学技巧、技能可能不怎么样,但是跟孩子之间很容易建立信任,因为这份爱心足够了。

爱心够也很容易建立信任。

所以时时看到别人的需要去付出。

实际上人跟人交往出一样,跟小朋友交往,跟成人交往态度都是一样的。

当我们看到别人需要的时候,付出人与人这份情义就产生了,但是如果我们瞎付出,不看到别人需要,瞎热心,那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当时我们在温州讲课,有一位朋友跟我们讲,仓他的朋友的岳父是农村的,住在山里。

他岳父有一天到城里来了,到女儿家来了,正好女儿不在,出差去了,女婿接待他的岳父。

接待时女婿想,我们现在城里人最流行吃粗粮,红薯,地瓜对身体很好,我要给岳父吃地瓜,所以他就去买了很多地瓜来,岳父在他们家一日三餐吃地瓜,他很孝顺岳父。

结果岳父住了一天,第二天气冲冲地就回家去了,回到家里跟邻居讲,我这个女婿太不象话了,看不起我们山里人,我在家里天天吃地瓜,我好不容易到城里他还让我吃地瓜。

看不到别人的需要,就算我们付出了,结果还让别人生烦恼,所以付出还要看到别人的需要。

你看孩子他上小学的时候,刚刚来上学的孩子可能跟老师之间有一些隔阂,那么一开始我们先跟他建立信任,规矩是规矩,同时关爱他,不让孩子跟我们之间距离太远,那就慢慢建立信任了。

这种付出建立信任,去了解孩子脑子里想什么。

我碰到过一位老师,这个老师每次跟孩子讲话都是细声细语,从来没有大声讲过话,但是孩子的每一个错误他都看的清清楚楚,也从来没有大声斥责过孩子,我了解到他班上的学生,他带的学生,我们去问那些孩子,那些孩子都说,这位老师比妈妈还好。

就是他付出的这份感受。

这个学生里边有一个女孩,她的母亲很有意思,有一天开家长会上来分享,她说:

我女儿回去都说某某老师比妈妈好,搞的我很吃醋,我要我女儿回答,一定要她回答,到底是妈妈好还是她好,你看老师跟孩子之间信任到这种程度。

老师劝谏孩子就能见成效,就教导的了孩子,开始建立这种信任。

老师以身作则的态度起来,德育故事讲下去,老师自己又以身作则做出来孩子看到了,都看到眼里,对老师有一种敬佩之心,所以尽力去做。

这个是老师跟孩子,教导孩子的时候,首先跟孩子之间建立了这种信任,同时去引导孩子,所以这位老师就开始和孩子之间互动很多,她亲手双手发作业本,学生问她:

老师,你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给我们发作业本?

这位老师说:

同学们,这每一个作业本都是你们的一颗心,老师可以把你这颗心随便扔吗?

所以老师认真对待你们每一颗心,对待每一本作业,所以很恭敬的双手递给你。

孩子去接作业本的时候,老师很恭敬的双手递给你,他会不会吊儿郎当一手一拿?

都不会。

都很认真双手去接。

后来老师给他们的作业本取了个名字,班主任老师说:

我们班上的同学给作业本取个名字,叫心相依伴。

孩子们一听,我们的作业本有这么美的名字,心相依伴。

都不感乱图乱写,并且边边角角有点翘起来,他们都用透明胶把它粘平。

当时她拿出他们同学的作业本来我很感动,已经很旧了,写的很满的作业本,但是四个角全部是平的,有任何裂开的地方,孩子都把它修补上,都把它粘好,非常漂亮。

中国的学问讲究“诚”和“敬”两个字,孩子有这么一份恭敬心,学习没有不好的。

老师就非常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作业本,然后她又给他们备了一个本子,讲到我们学习《弟子规》,你感悟最深的人和事,感悟最深的一句话,你都记在这个本子上,就给他们发了另外一个本,你自己感悟也可以写,你摘录别人的感悟也可以写,孩子很高兴,很喜欢这个本。

老师又跟他们讲,如果你是摘录的别的地方的言语,你就在注明摘自哪里,出自哪里。

有一天有一个孩子去交作业,老师看到他的一段话,一段话写的非常好。

老师说了,这段话你摘自哪里,要注明出处。

这个小朋友一听说:

老师,这个不是我摘的,是我自己写的。

老师说:

你自己写的。

就让他回去了。

当时这个老师在想什么?

老师想:

这个孩子撒谎,这么好的话怎么可能是他自己写的,一定是从哪里抄来的。

结果这个孩子回到座位,我们老师起一个念头,孩子感受不感受得到?

孩子感受得到。

当我们不信任的时候,他心里很痛苦,他直接感受的到。

这个老师当孩子坐下来了以后,她马上坐在那里反省。

她说我做错事了,孩子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我就怀疑他是抄的那个态度不对,尽管他没有说出来,她只是动了一个念头而已,她都走过去跟这个学生道歉。

一个老师反省的态度出来,老师肯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态度一出来,孩子最感动,学生最感动。

我们成人有一个东西放不下,很贵,什么东西?

大家都知道面子。

面子很重,有时候我自己孩子给我指出缺点。

我经常碰到我儿子给我指出缺点,一开始我的第一个反映是掩饰,不可以让孩子知道,后来才知道是掩饰不过去的。

我们有一位老师,她的女儿才五岁,五岁的女儿坐电梯,一进电梯,这个老师带着孩子就很有礼貌,这个电梯就有一位男士进来,这个老师就说:

请问您上几楼?

我帮你按。

他自己按好了以后,又帮那位先生按好了几楼,电梯到了她带着女儿出去了,她女儿才五岁。

一出去女儿马上跟妈妈讲:

妈妈,我跟你提一个意见好不好?

她妈妈一听愣了一下,女儿有什么意见,这个女儿说:

妈妈,你刚才不礼貌,犯了错误。

妈妈说:

我刚才很礼貌,我还帮这个叔叔按电梯。

这个女儿说了:

妈妈,你刚才说了,先生请问你上几楼,你都没说,先生请问您上几楼。

她觉得要有礼貌一点,要用您上几楼。

她妈妈一听说了:

这个叔叔比妈妈小,妈妈说你也没关系的。

话音才落,她女儿说:

妈妈,我给你指出缺点,你还不承认。

这位母亲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起讲课的老师,这位老师讲:

我很惭愧,我马上跟我女儿道谦,说:

女儿,对不起,妈妈犯了两个错误,第一错误是不够礼貌,第二个错误是没有做到知过能改。

《弟子规》讲「过能改,归于无」,妈妈已经错了,不能马上改正,妈妈还掩饰自己的错误,就犯了两大错误。

女儿听了才心满意足的走进来,她觉得妈妈终于认识到错误了。

我们自己成人的面子很重,当我们肯跟孩子认错,说一声对不起,说一声我做错了时候,孩子很感动,所以老师反省的力量很强,家长反省的力量很强。

有一次有一痊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在给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上课,六岁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有点吵,老师上到一半就不上了,就站了起来,跟学生鞠了一躬说:

各位同学,对不起,你们之所以这么吵闹,都是因为老师的课没上好,老师要好好反省。

结果六岁的小朋友跑过来扯老师的衣服角,老师,你不要这么说,刚才是我们不好。

老师一道谦,一反省,孩子都马上认识自己的错误。

所以当这位小姐倒水的时候,大家把眼光看向她,我要反省,因为我长的不够漂亮,大家都去看美女。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那位老师起了这么一个念头,她就去反省。

后来她就走过去跟这个同学讲,她说:

老师跟你道谦,老师刚刚起了一个不信任你的念头。

老师刚才想,这么好的话怎么会是你说出来的,怎么会是你写出来的?

一定是你从那里摘来的,所以刚才老师不信任你,我现在跟你道谦。

当老师把这句话说下去的时候,学生是什么感受?

如果这段话真是他自己写的,他也会佩服老师勇于认错误的一个态度,会更尊敬老师;如果这段话真的不是他写的,真是抄来的,真是撒谎的,他也会升羞愧之心反省自己。

那位老师教《弟子规》越教越有信心,等到六年级,她教了三年。

这个班上的风气很好,所以她去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当时我们去柳州讲课是当地的教育局组织的,感受到其实很好。

第二天有一个学校的校长,柳州另一所学校的校长请我到他们学校跟他们老师座谈,给他们学校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做谈会,我就把那位老师带上了,因为那位老师教了三年《弟子规》,很有体会。

我就把那位老师请去一起去给那所学校的老师做分享,因为她直接在教,又在同一个城市里边教,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提升。

她跟他们老师做了一些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的启发也非常大。

老师最重要的也是一个态度,以身作则,从我们自己的修身做起,从我们自己的态度做起。

孩子的过失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自己对中国文化德行教育的认识有足够的。

对德行教育,对孩子信心足够,如果我们认知不彻底,我们认为这个是虚的,教也行不教也行,又看不到成绩,抱着这么一颗心去教,那火候不够,教学过程中火候不够足,而火候不足又会造成恶性循环,觉得我都教了怎么没用,这个就是信心不够。

要有百他之一百的信心,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变化,班风才能真正发生变化。

《弟子规》随便哪一名拿来为我们班组的班风。

我们看「置冠服,有定位」就这么一句话能不能成为我们班的班风?

如果我们拿来做班风,「置冠服,有定位」,任何东西哪里取,哪里放,都放回到哪里去,这个可以成为班级的班风,一个学生能够养成这个态度,东西哪里取,哪里放养成了,他对自己的用具,对自己的衣服,对每一样东西的这种恭敬心就起来了,他都会把它放的整整齐齐,这个整整齐齐对孩子又有什么影响。

我们说管理学怎么学,管理学绝对不是考上大学了,去学MBA,那叫管理学。

如果一个孩子家里边自己的房间都是乱糟糟,教室都是乱糟槽,东西都是随便乱扔的,他就算考MBA,他能管理吗?

那都是纸下谈兵,没有用的。

我们有一位长者,这位长者姓卢,我们都称为卢叔叔。

这位卢叔叔是一位职业总经理,他二十九岁做职业总经理,是什么概念?

两排大企业的股东都坐在旁边,把企业里头发生的问题都拿出来问他,他一一做解答,大家股东都认可请他做总经理。

并不是说一块瓦片掉下来匝到三个总经理的经理。

他曾经任天津雅马哈集团的总裁,底下员工八万人,二十九岁领导八万人的企业,我们希望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才能?

这位卢叔叔就曾经讲到,他到每一个分公司去,第一件事就会看这个分公司的每一个员工,中层领导干部有没有把他的文件放的整整齐齐,有没有把他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

一个人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都在影响他的工作态度。

卢叔叔曾经有一次参加一个班的学习,跟一些人在一起,学什么?

学《弟子规》。

他寝室里很多人东西乱放,他自己一声不吱,真正有德行的人在我们身边,那我们不认识,他不会很高傲,不会很傲慢,看不出来。

稻穗越热,头低的越低,越谦卑。

他把房间里边每天人家扔乱了的东西,一句话没有都把它收拾干净,把浴室里边打扫干净,把头发一条一条捡起来。

一个八万人的总裁他这么去做,后来同寝室的人都惭愧的不得了,都说了,人家每天都在默默的为我们打扫,我们不要乱扔了。

而这位卢叔叔讲,他所经历的企业很多,因为他是职业总经理。

每个下企业说小事做不成的人可以办大事,真正办大事的人,生活每一个细节的小事都做的很好。

所以“置冠服,有定位”,孩子自己的房子都是乱七八糟,从来不知道整理,人把一个企业带好吗?

把一个团队带好吗?

文凭拿的再多那都不可能,真正有水平的人,他不会看你有几落文凭,你的举手投足言语应对那都是一个人最好的文凭,最好的介绍信,最好的说明。

《弟子规》一句话就对孩子影响深远,从小养成这样的态度。

当一个孩子每天处在这么一个整洁的环境里,他走到脏的环境里,走到闹哄哄的环境里,他会感觉不舒服,跟他不相应,他马上就会去处理,去把它理整齐。

但是如果他从小闹哄哄惯了,从小乱糟糟习惯了,他到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整个管理都是乱槽槽的,他也觉得很习惯,他也觉得就是这样,他生不起这颗心把他整理好,把它管理好。

一句话给孩子人生打下基础。

其实《弟子规》顺便哪一句话拿出来都是一样。

《弟子规》里边讲“「恩欲报,怨欲忘」,这句话能不能拿来做我班的班风?

可以,你把一句话彻底落实下去。

「恩欲报,怨欲忘」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我们要时时放在心里,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但是别人对我们的怨恨我们要把它忘记。

我们有一位老师就拿这句话去做他的班风去教导孩子,就跟小朋友讲:

小朋友,有两个孩子在沙滩里边玩,一个孩子打痛了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看到就打了他一拳,他就拿起一支笔,因为他当时心头有点怨恨,他就在沙上写了一句话:

某某某打了我一拳。

两个人就继续在沙滩玩。

玩了一会他的鞋掉了,这个人帮他去拿起来,在沙滩上洗干净就给他穿。

结果这个孩子看到以后就在沙滩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刻了一句话:

某某某今天帮我做什么了。

后来老师问他,为什么他打你的时候,你要写在沙滩上,他帮你的时候你要刻在石头上。

这个孩子说:

老师“恩欲报,怨欲忘”,我把它写在沙滩上风一吹就没有了看不见了,我把它刻在石头上,我要时时记得他帮过我,学生之间都有这份感恩之心破灭,那同学人际关系就很好,幼儿园里边有两个孩子在玩,有一个小朋友在玩玩具,另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走过去,也想抢这个玩具玩,虽然他还没有走到,但是他抢的那种动作趋势已经出来了,结果一表现那个小一点的孩子就很紧张,觉得我要被他抢走了,他那么大个,结果那个孩子很可爱,灵机一动。

正好他要来抢的时候,这个小的小朋友说:

《弟子规》说「兄道友」,大一点的孩子马上说「弟道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弟弟,《弟子规》这么一句话说来,他把手缩回来了,不敢去抢了,所以班上建立了共同语言了,大家都对《弟子规》很熟悉,建立共同语言,同学之音质关系马上就变得非常友善,这个是《弟子规》的力量,在班上体现出来,每一句都可以张扬孩子这份为人处事的态度,每一句都可以做我们的班风。

先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给大家作分享。

谢谢大家。

我们刚刚讲到「恩欲报,怨欲忘」,实际上一个人时时感念别人的付出的时候,自己最愉快,自己最高兴,其实利他的事一定也利己。

有一句话叫“损人利己”,其实这句话不存在,损人一定会损己,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国家是一体的,一个整体,整个社会乱了,整个国家乱了,没有一个人可以安宁,所以利他也一定利己。

比如说我们大家刚刚鼓掌,鼓掌利他又利己,对我来说大家给我很大的鼓励,使我站在这里腿不发抖,对各位老师自己来说,这么大冷天手这么一鼓,血液循环特别的好。

所以利他的事也一定利己。

引导孩子“恩欲报,怨欲忘”,感受别人的付出,而实际上我们讲到一个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有报恩之心,但是现在的孩子你不引导不教他升不起这颗心来。

往往学历越高的孩子他所得到的别人的付出,家庭、父母、社会、老师的付出就越多,但是现在往往是学历越高的人,把老师把父母忘得越快。

很多的农村的老师跟我讲,往往都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人,不好的学生,以后在耕田,在放牛,老师走出去了,他老远就喊:

老师好。

老远就喊了。

反而那些学习很好,考上大学的人在那里避开老师理都不理。

那个就是忘失了自己的本份,往往是学历越高,别人对我们的付出越多,我们越应该懂得感恩别人,的恩之心。

深圳2005年的时候有一位歌星比较有名,其实他不是唱歌出名的,他唱歌一直没怎么出名,他是因为一份善心出名的,在网络上大家可能也都了解到了。

这位朋友从小家庭很贫穷,后来他到深圳工作,在酒吧窜场,在每个地方唱歌赚钱。

有一次他们到贵阳去演出,到贵州贫困的山区去演出,看到当地很多孩子没有书读,他觉得心里很难过,因为他就是这样过来的,小时候很贫穷,他非常同情他们。

他一同情他们就觉得我要帮助他们,他就用他自己赚来的钱帮助了180个贫困孩子,让180个贫困孩子可以上学,可以生活的比较安稳。

一个富人去帮助180个孩子上学,可能来说没那么艰难,但是对于一个穷人来说,那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这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