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628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58 大小:25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8页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docx

各项标准制度栗矿考备

 

第一部分生产技术

采煤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回采工作面回采、端头支护、初末采、过构造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我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晋城煤业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晋城煤业集团岗位作业操作标准》

2010年版《煤矿安全规程》

3综采技术管理规范内容及要求

3.1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

采煤方法:

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顶板全部垮落采煤法。

3.2回采工艺技术规范

3.2.1放顶煤回采工艺

清煤

割煤→拉架→推前部溜→放顶煤→拉后部溜.

3.2.2工艺标准

3.2.2.1割煤:

3.2.2.1.1割煤方式:

双向割煤,采高不超过规程规定值±100mm。

3.2.2.1.2进刀方式:

端头斜切进刀、进刀距离不少于30m。

如工作面两端头顶板条件不好时,为减少空顶时间,加强顶板管理,可采用工作面中部斜切进刀的进刀方式。

3.2.2.1.3前端头斜切进刀

3.2.2.1.3.1机组割透前端头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的煤台阶,然后沿溜子弯曲段,机组逐渐斜切进入煤壁,当机组两个滚筒截深全部达到规定截深,顺次拉架,推移前部溜。

3.2.2.1.3.2推移前部溜子机头,依次拉排头架,拉后部溜子机头,拉转载机,拉端头架。

3.2.2.1.3.3对调上、下滚筒,返刀割三角煤,机组割透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煤台阶,然后返空刀,顺次拉架。

3.2.2.1.3.4推移前部溜机头,依次拉排头架,拉后部溜机头,拉转载机,进刀完毕,正常割煤。

3.2.2.1.4后端头斜切进刀

3.2.2.1.4.1机组割透后端头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的煤台阶,然后沿溜子弯曲段,机组逐渐斜切进入煤壁,当机组两个滚筒截深全部达到规定截深,顺次拉架,推移前部溜。

3.2.2.1.4.2推移前部溜机尾,依次拉排尾架,拉后部溜机尾。

3.2.2.1.4.3对调上、下滚筒,返刀割三角煤,机组割透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煤台阶,然后返空刀,顺次拉架。

3.2.2.1.4.4推移前部溜机尾,依次拉排尾架,拉后部溜机尾,进刀完毕,正常割煤。

3.2.2.1.5割煤及机组检修标准:

3.2.2.1.5.1开机前,必须全面检查机器的完好情况,其中水压、水量、油压、油位及油质必须符合要求,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开机前要认真对顶板,煤帮、底板进行观察,以便在割煤过程中随时进行处理和调整,并巡视四周,确认无危及人身安全时,方可发出开机信号,进行开机。

3.2.2.1.5.2割煤过程中,机组司机应站在有机体掩护的地点操作,严禁把头伸在机组与支架顶梁之间,在机组前后5m范围内不得有人作业或在此停留。

3.2.2.1.5.3割煤时,必须先送水,后开机,严禁无水开机。

3.2.2.1.5.4割煤时,要随时注意各部分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经检查处理后,方可开机,处理机组故障时,要将隔离开关打到零位,切断电源,机组开关打到零位,闭锁设专人看护(能上锁,可不设专人看管),并挂停电牌,摘掉滚筒离合器,并闭锁工作面溜子,溜子开关打到零位,闭锁挂停电牌,且设专人看护(能上锁,可不设专人看管),支架护帮板打出,有效闭锁键不少于2个,且派专人看护(能上锁,可不设专人看管)。

3.2.2.1.5.5割煤时,上滚筒司机负责观察支架护帮板是否收回,以防止割前梁、护帮板,机组运行时距上滚筒前方6m范围内的支架护帮板可以全部收回,两端头顶板完好时可以距有网架提前四个架将铺网架护帮板全部收回。

后滚筒司机负责将底滚筒往后的护帮板全部打出。

3.2.2.1.5.6负责看电缆的司机必须密切注意割煤时电缆的动态,清理电缆槽内的煤块、矸块,防止挤坏电缆。

3.2.2.1.5.7割过煤后要保持顶板平整,煤壁直齐无伞檐,要随时注意顶、底板情况和机组的工作状态,发现有飘刀或啃底趋势时,及时调整摇臂高度,还要随时注意机组前方的情况,及时处理溜子中的大块煤、矸石和其它材料以及溜子的弯曲度,以防止机组掉道,特别是上、下山割煤时,更要加强控制。

3.2.2.1.5.8机组司机要掌握机组速度,机组牵引速度的快慢要有利于落煤和顶板支护几个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要匀速牵引、均衡出煤,机组不过载运转,不强行牵引,严格执行追机平行作业,拉架跟不上割煤时,要降低割煤速度。

3.2.2.1.5.9机组割到距机头、机尾5m时,要放慢速度,缓慢割透,防止三角煤片帮,同时巷道内距工作面3m范围内不准有人。

3.2.2.1.5.10机组在通过顶板破碎区段时,机组司机要同支架工互相配合,机组上滚筒割过一架后,支架工及时拉架,支护顶板,即割一架拉一架,同时司机要掌握好机组速度,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支架工及时拉架护顶,防止漏矸。

3.2.2.1.5.11检修机组时,视煤壁情况在机组前后3m范围内打临时支护。

3.2.2.1.5.12更换截齿时,必须摘开滚筒离合器,将停止按钮闭锁,并打开隔离手把,切断电源,并挂停电牌,更换截齿时,身体与滚筒保持在0.3m以上距离。

3.2.2.1.5.13检修班试运转后,机组各手把全部打在零位,摘开滚筒离合器。

3.2.2.2拉架

3.2.2.2.1割煤后,距机组后滚筒4-6架进行拉架,操作方式为本架操作,顺序追机拉架,拉架步距为采煤机截深。

3.2.2.2.2工作面支架、供液系统必须达到完好,不漏液,不窜液,不卸载,压力不小于30Mpa,乳化液浓度3%-5%,并有检测手段,支架工操作支架前要先熟悉各操作手把功能,以免误动作造成伤人事故。

3.2.2.2.3移架时,与本架相邻的前后三个支架前、后范围内不得有人,先将侧护板、护帮板收回,方可降架、拉架,支架可下降150-200mm,移动支架为准,在破碎顶板下,必须带压拉架,移架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支架。

3.2.2.2.4支架拉到位后,要及时将支架升紧,顶梁升平,如顶板较破碎,煤帮片帮严重时,要超前移架,并打出护帮板护帮、控顶,及时把操作手把打到零位,任何人不得随意乱动操作手把。

移架要做到:

快、够、正;支架升起后要做到:

平、紧、严,相邻支架高差不大于侧护板的2/3,间隙不大于200mm,大于200mm必须架套棚进行支护。

支架拉过以后,还要保证支架直线≤±50mm,架间中心距≤±100mm,仰俯角不大于7°,初撑力不小于规程规定值的80%,与顶板歪斜角小于5°,如工作面倾角大于15°时支架必须有防倒、防滑装置。

3.2.2.2.5割煤时,可将机组前10m的推溜手把打在供液位置,停止割煤时,必须及时把推溜手把打到零位。

3.2.2.2.6检修支架时,必须先关闭本架截止阀。

3.2.2.2.7工作面排头架,排尾架拉架前,要将工作溜子机头、机尾,推移到位,清净煤后才能拉架。

3.2.2.2.8拉端头架前,工作面排头架、前后溜机头必须到位,才能进行移端头架工作,两组端头架分次前移,采用迈步拉架,先拉靠排头架的一组端头架,然后将这一组端头架升紧后,再拉人行侧的一组端头架。

3.2.2.3推前部溜

3.2.2.3.1滞后拉架4-6架,即可推前部溜,顺序追机推溜,推溜步距为滚筒截深,滞后拉架,最大不超过40m,推溜时,必须保证工作面溜子能正常运行,严禁出现急弯,溜弯曲段不小于10个支架。

3.2.2.3.2移溜时,支架与挡煤板,支架架间不准有人,防止移溜千斤顶挤伤人。

3.2.2.3.3移溜工作应在刮板输送机运行中进行。

3.2.2.3.4严格执行顺序追机作业,移溜滞后拉架4-6架,从一端到另一端,不准任意分段或由两端向中间挤推。

3.2.2.3.5移溜时,必须依次顺序前移,严禁出现急弯,溜子要保持平、直、稳,顶不动时,必须查清原因,处理后,方可移溜,严禁强行移溜,当工作面底板有局部凸起或凹下时要割平,以保证溜子的平度。

3.2.2.3.6移机头、机尾,如需单体柱配合推移时,要停溜进行,单体柱要放置平稳,送液要缓慢,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防止单体柱溅起伤人,严禁单体柱顶住电机、减速器等。

3.2.2.3.7溜子发生前后窜,要视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调架、磨三角、悠溜等措施进行调整,保证安全出口宽度和配套设备的正常搭接。

3.2.2.3.8处理溜子事故时,要闭锁溜子,其有效闭锁键不少于2个,控制开关打到零位,闭锁,挂停电牌,设专人看管(能上锁,不设专人看管),起吊溜子时要用道木、柱帽垫实,并禁止人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溜子底下。

3.2.2.3.9溜子紧链时,正常用闸盘紧链;处理事故时,可用单体柱配合紧链,接链时要用网丝将液枪手把栓好,操作人员站在支架内,然后操作支架手把缓慢送液。

用单体柱紧链时具体规定执行《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紧、解、接链安全技术措施》。

3.2.2.4放顶煤

3.2.2.4.1放顶煤滞后拉架,放顶煤前要先调整后部溜,使溜子处于有利于放煤的工作状态,排头、排尾架不放顶煤。

3.2.2.4.2正常放顶煤:

采煤机每割一刀煤放煤一次,严禁两刀一放。

3.2.2.4.3放煤顺序:

放煤顺序采用双轮顺序分段均匀放煤,由三人同时操作,三人间隔不小于五个支架,依次顺序放煤,每架放煤都要均匀放出,放煤时出现矸石就立即关闭放煤口,停止放煤。

3.2.2.4.4末采放顶煤:

工作面在距停采线15m时,停止放顶煤。

3.2.2.4.5放煤前,要认真检查工作面顶板、煤壁落山情况、后部溜的运转情况、工作面支架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方可开始工作。

3.2.2.4.6放煤前,必须首先调整工作面的后部溜子,使后部溜处于有利于放顶煤的位置,以保证回收率达到规程要求。

3.2.2.4.7放顶煤时,要适当控制放煤量,防止压溜,如放煤时,大块炭堵塞放煤口,要反复升降支架尾梁和插板处理,当见矸石无煤时,立即关闭窗口。

3.2.2.4.8放煤时,无关人员不得站在放煤支架处,放煤工要站在有利于自己安全的地方操作,面向落山,同时密切观察后溜的工作状态和支架的工作状态,发现隐患立即停止工作。

3.2.2.4.9如顶煤坚硬,放煤困难时,应反复升降支架尾梁,放煤工作正常时,支架尾梁的升降高度以保证支架能掩护住后部溜为准,且距后部溜不小于500mm。

3.2.2.4.10工作面排头架,排尾架不放煤。

3.2.2.5清煤

3.2.2.5.1前部溜子移过后,开始清理工作面前溜与支架底座之间,以及工作面架与架之间的浮煤,清理后的工作面2m2范围内的浮煤厚度不超过30mm,后部溜子与支架底座间的浮煤在生产过程中不清理。

3.2.2.5.2清煤时,要密切观察周围支架,顶板及放顶煤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作业。

3.2.2.5.3清煤作业时,任何人不得操作清煤地点相邻的四个支架。

3.2.2.5.4清煤作业时,必须面向机尾,随时注意溜子上拉过来的大块炭、杂物及煤壁片帮情况,以防伤人。

清理后部溜前浮煤时,要密切注意支架的工作状态和落山情况,作业后及时撤离工作地点,不得在架间、架后逗留或休息。

3.2.2.5.5遇有大块炭、矸无法处理时,应先将其破碎后再清理。

3.2.2.5.6清后部溜与支架底座间的煤时,首先要闭锁后部溜子(闭锁键不少于2个),设专人看护闭锁键(能上锁,可不设专人看管);其次,液压支架操作手把必须打在零位,严禁任何人操作,并设专人看护支架手把,检查支架是否自动降架,尾梁是否自动下降,如有自动下降,先处理好后,再清煤。

清煤时,严禁清出的煤砸住支架操作手把。

3.2.2.6拉后部溜

3.2.2.6.1当工作面顶煤放完后,滞后放完顶煤支架10架开始拉后溜,拉后部溜步距为循环进度,拉后部溜时,弯曲段不小于15m,严禁出现急弯。

3.2.2.6.2拉后部溜子由放煤工负责。

3.2.2.6.3拉后部溜子时,支架间不准有人,防止移溜千斤顶挤伤人。

3.2.2.6.4拉后部溜子应在溜子运行中进行。

3.2.2.6.5严格执行顺序追机作业,拉后部溜滞后放完顶煤架24-26架进行,同时拉后部溜必须从一端到另一端,不准任意分段或由两端向中间拉。

3.2.2.6.6拉后部溜时,必须依次顺序拉溜,严禁出现急弯,溜子要保持平、直、稳,拉不动时,必须查清原因,处理后,方可拉溜,严禁强行拉溜。

3.2.2.6.7处理后溜事故时,要闭锁溜子(闭锁键不少于2个)若有人员进入后溜时,后溜控制开关打到零位,闭锁,挂停电牌,设专人看管(能上锁,可不设专人看管),严禁任何人操作支架,并设专人看管,同时先检查支架是否自降,尾梁是否自降,如有自动下降,先处理好后,再进入后溜,若起吊溜子时,要用道木柱帽垫实,并禁止任何人的身体部位进入溜子底下,设专人看护手把。

3.2.3工作面溜子前后窜,以溜子机头轴外沿和转载机槽帮内沿相齐,前后窜不得超过300mm。

3.3端头支护技术规范

3.3.1机头、机尾及进、回风巷超前支架布置(无端头架)

3.3.1.1架棚巷道

3.3.1.1.1机头及进风巷超前支护布置情况:

机头及进风巷采用在铁棚中间套设混合棚,棚梁规格为厚R150mm以上的红松半圆木,棚腿使用液压单体柱,单体柱距巷道两帮100—200mm处支设,在靠行人侧(距煤柱侧单体柱不小于700mm)所有棚梁下打一根单体液压柱,组成一梁三柱;在距工作面煤壁10-12m范围内把铁棚回掉,在靠非行人侧(距煤帮柱800mm)所有棚梁下打一根单体液压柱,组成一梁四柱;套棚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一梁四柱范围不少于10m,一梁三柱范围不少于10m。

柱子要用小链联好。

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3.3.1.1.2机头支架布置: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不能提前回收,巷道及煤柱侧单体柱一直延伸到切顶线处,切顶滞后转载机机尾两架棚。

在切顶线处的木棚下打密集柱及二根迎山角度不小于750的戗柱,柱距不大于400mm,两根戗柱间距1000-1500mm,在第二排木棚下打一排单体液压柱,柱距不大于600mm,并留一700-800mm的出口,拉出转载机后距机尾不大于800±50mm。

在后溜机头后补柱时闭锁工作面前后溜及转载机。

回收切顶单体柱时,必须先在倒数第二排木梁下打两根不小于750的迎山戗柱,然后由排头架侧向煤柱侧逐根回收,回收出的单体柱要及时补上转载机机尾空缺单体柱。

戗柱不回,并在倒数第二排木梁下补齐密集柱,待拉过排头架,最后回切顶的两根戗柱。

破碎机大轮处无法打点柱时,可在该处架抬棚支护,移转载机前将大轮前方回掉一根,移过转载机后及时补上空缺的点柱。

在前后溜子机头前上方紧靠排头架外侧架抬棚支护,棚梁使用长5000mm以上的“π”型钢梁、工字钢或4500mm以上的木板梁。

用液压单体柱支护一梁不少于3柱,前后溜机头间的钢梁与木棚交差点都必须打柱,并用小链联好。

移动抬棚时不得拉排头架。

闭锁工作面前、后溜子及转载机,拉回后溜机头、顶出前溜机头后,先将抬棚靠近排头架一侧的“π”型钢梁向前抽出,一次抽出600mm,并补齐单体柱,然后再移出另一侧的“π”型钢梁,在抽出的过程中,另一侧的抬棚要保证支护效果。

待双抬棚支护好后,方可回柱放顶,拉排头架。

“π”型钢梁台棚也可在检修班集中架设和移设,木板梁双抬棚不进行移设,只补柱。

3.3.1.1.3机尾支架布置情况:

机尾采用排尾架和单体柱相结合方式进行支护,当机尾支架与煤柱间空间超过600mm时,应在所套棚下打点柱,排距750mm,柱距不大于600mm,支架旁边溜子机尾单体柱必须离开溜子机尾和支架100-200mm,支护强度不够时,应及时加密点柱或架抬棚支护,但必须保证第二排柱间距不小于500mm,回收最后一排柱时,必须先在倒数第二排木梁下打两根不少于750的迎山戗柱,戗柱要打实、打牢,然后回柱拉排尾架。

3.3.1.1.4回风巷超前支架布置情况:

检修班在机尾支架前方巷道内,铁棚中间套设混合棚、棚梁规格为R150mm以上的红松半圆木梁,棚腿为液压支柱,距巷道两帮100—200mm处支设,然后在靠煤柱侧距煤帮柱800±50mm处所有棚梁下打两根单体柱组成一梁四柱,在距工作面煤壁10-12m范围内,将铁棚回掉,靠工作面侧(距煤帮柱800±50mm)每回够4m,架一架4m对接抬棚,用液压单体柱支护,柱支在棚与梁的交点下,形成一梁四柱。

其套棚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一梁三柱范围不小于10m,一梁四柱范围不小于10m。

所有单体柱要用小链联锁,所有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不能提前回收,煤柱侧单体柱回收到与排尾架掩护梁中部相齐,先回柱后拉架,巷道中的单体柱移机尾前回收掉,不能提前回收,保证机尾支护完好,不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3.1.2锚杆支护

3.3.1.2.1机头支架布置情况:

机头采用排头架和液压单体柱相结合方式进行支护,排头架滞后工作面支架,滞后距离不大于一个循环进度。

前后溜子机头靠排头架外侧100—200mm处的钢筋梯下打点柱加强支护,保证双排八柱(特殊情况以专项措施为准),随工作面的推移加打点柱支护。

切顶线滞后转载机机尾两排钢筋梯。

3.3.1.2.2进风巷超前支护布置情况:

3.3.1.2.2.1带帽点柱支护方式:

进风巷超前支护采用在钢筋梯(W钢带)下打带帽点柱。

距巷道两帮100—200mm处支设两排单体柱,另一排在人行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钢筋梯或W钢带)三柱,保证行人侧距离不小于700mm。

支护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不少于20m;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在工作面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钢筋梯或W钢带)四柱,转载机两侧的柱不得影响转载机的推拉。

所有单体柱要用联柱绳联好,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不能提前回收,移过机头后及时补上空缺的单体柱。

在切顶线处的钢筋梯或W钢带下打密集柱及二根迎山角度不小于750的戗柱,柱距不大于400mm,两根戗柱间距1000-1500mm,在倒数第二排钢筋梯或W钢带下打一排单体液压柱,拉出转载机后及时补上转载机机尾空缺单体柱,柱距不大于800±50mm。

在后溜机头后补柱时闭锁工作面前后溜及转载机。

回收切顶单体柱时,必须先在倒数第二排钢筋梯或W钢带下打两根不小于750的迎山戗柱,然后由排头架侧向煤柱侧逐根回收,由人行侧将单体柱运出,单体柱码放好,防止阻断操作人员后退线路。

戗柱不回,并在倒数第二排钢筋梯或W钢带下补齐密集柱,待拉过排头架,最后回切顶的两根戗柱。

破碎机大轮处无法打点柱时,可在该处架抬棚支护,移转载机前将大轮前的单体柱回掉一根,移过转载机后及时补上空缺的点柱

3.3.1.2.2.2套棚支护方式:

进风巷采用在两排钢筋梯或W钢带中间套设木棚,10m以内一“梁”四柱、10m-20m一“梁”三柱的支护方法。

架棚时顶板不平,用小板梁打木垛接顶支护,棚梁规格根据巷道宽度使用红松圆木梁带小平面,棚腿根据巷道高度使用液压单体柱,距巷道两帮100—200mm处支设两排单体柱,另一排在人行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三柱,保证行人侧距离不小于700mm。

支护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不少于20m;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在工作面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四柱,转载机两侧的柱不得影响转载机的推拉。

所有单体柱要用联柱绳联好,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不能提前回收,移过机头后及时补上空缺的单体柱。

在切顶线处的木棚下打密集柱及二根迎山角度不小于750的戗柱,柱距不大于400mm,两根戗柱间距1000-1500mm,在倒数第二排木棚下打一排单体液压柱,柱距不大于800±50mm,拉出转载机后及时补上转载机机尾空缺单体柱。

在后溜机头后补柱时闭锁工作面前后溜及转载机。

回收切顶单体柱时,必须先在倒数第二排木棚下打两根不小于750的迎山戗柱,然后由排头架侧向煤柱侧逐根回收,由人行侧将单体柱运出,单体柱码放好,防止阻断操作人员后退线路。

戗柱不回,并在倒数第二排木棚下补齐密集柱,待拉过排头架,最后回切顶的两根戗柱。

破碎机大轮处无法打点柱时,可在该处架抬棚支护,移转载机前将大轮前的单体柱回掉一根,移过转载机后及时补上空缺的点柱

3.3.1.2.2.3前后溜之间抬棚支护情况

在前后溜子机头前上方紧靠排头架外侧架双抬棚支护,棚梁规格红松板梁,两架抬棚交错不小于2m,用液压单体柱支护,一梁不少于三柱,并用小链联好,前后溜中间必须保证八根单体柱,柱子打在双抬棚与巷道木棚交接处及双抬棚梁头,双抬棚梁头打单体柱时,将梁头用柱帽或木楔垫实。

当机头顶板压力大时,双抬棚采用π型钢梁配合板梁支护,一架棚梁规格为红松板梁,另一架棚梁规格为“π”型钢梁,板梁紧靠工作面支架支设,“π”型钢梁紧靠板梁支设,用液压单体柱支护,一梁不少于三根,并用小链联好。

3.3.1.2.3机尾支架布置情况:

机尾采用排尾架和单体柱相结合方式进行支护,排尾架滞后工作面支架,滞后距离不大于一个循环进度。

当机尾支架与煤柱间空间超过1000mm时,应在顶板的钢筋梯下打带帽点柱,柱距不大800mm,支架旁边溜子机尾单体柱必须离开溜子机尾和支架100-200mm,支护强度不够时,要及时加密点柱或架棚支护,但必须保证安全出口大于700mm。

回收最后一排切顶柱时,必须先在倒数第二排钢筋梯下打两根不少于750的迎山戗柱,戗柱要打实、打牢,然后回柱放顶拉排尾架。

3.3.1.2.4回风巷超前支护布置情况:

3.3.1.2.4.1带帽点柱支护方式:

回风巷采用在钢筋梯(W钢带)下打带帽点柱进行支护。

距巷道两帮100—200mm处支设两排单体柱,支护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不少于20m,在距工作面煤壁20m范围内,然后在所有钢筋梯(W钢带)下,距工作面煤柱侧煤帮柱800mm处打一根单体柱,组成一“梁”(钢筋梯或W钢带)三柱;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在煤帮侧距煤帮柱800mm范围处所有木梁下打一单体柱,组成一“梁”(钢筋梯或W钢带)四柱,柱子要用小链联好,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不能提前回收,煤柱侧单体柱回收到与排尾架掩护梁中部相齐。

当机尾支架与煤柱侧单体柱空间超过1000mm时,应在所套棚下打点柱,点柱距煤柱不小于700mm,点柱必须离开溜子机尾和支架100-200mm,支护强度不够时,应及时加密点柱或架抬棚支护,但必须保证安全出口宽度大于700mm。

3.3.1.2.4.2套棚支护方式:

回风巷采用在两排钢筋梯或W钢带中间套设木棚进行支护。

距巷道两帮100—200mm处支设两排单体柱,支护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不少于20m,在距工作面煤壁20m范围内,然后在所有木棚下,距工作面煤柱侧煤帮柱800mm处打一根单体柱,组成一“梁”三柱;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在煤帮侧距煤帮柱800mm范围处所有木梁下打一单体柱,组成一“梁”四柱,柱子要用小链联好,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不能提前回收,煤柱侧单体柱回收到与排尾架掩护梁中部相齐。

当机尾支架与煤柱侧单体柱空间超过1000mm时,应在所套棚下打点柱,点柱距煤柱不小于700mm,点柱必须离开溜子机尾和支架100-200mm,支护强度不够时,应及时加密点柱或架抬棚支护,但必须保证安全出口宽度大于700mm。

3.3.1.2.4.3回风上隅角支护方式

回风巷超前支护单体柱一直延伸到上隅角,与排尾架掩护梁中部相齐,柱距800mm±100mm;顶板压力大时,要及时加密集点柱,但必须保证回柱时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