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701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docx

级《地籍管理》课后习题按章及答案

第一章地籍管理概述

名词解释:

1、地籍

2、税收地籍

3、产权地籍

4、多用途地籍

5、初始地籍

6、日常地籍

7、地籍管理

简答题:

1、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基本任务)是什么

2、地籍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第一章地籍管理概论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地籍:

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册。

2、税收地籍:

税收地籍是各国早期建立的为课税服务的登记簿册。

3、产权地籍:

产权地籍亦称法律地籍,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合法权利、鼓励土地交易、防止土地投机和保护土地买卖双方的权益而建立的土地产权登记的簿册。

4、多用途地籍:

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

其目的不仅是为课税或产权登记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各项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为全面、科学地管理土地提供信息服务。

5、初始地籍:

初始地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县以上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图册。

6、日常地籍:

日常地籍也称变更地籍,是指在初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及其分布和利用、使用情况的变化,以初始地籍为基数,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7、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简答题:

1、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

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1)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

(3)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4)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5)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6)为土地管理服务。

2、地籍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地籍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3、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内容为:

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

地籍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各项内容也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相互联系和衔接的。

其中,土地调查是基础;土地登记、统计是土地调查的后续工作,是巩固土地调查成果并保持其现势性的必要措施。

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成果是地籍档案的基本来源,而地籍档案又是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的归宿,并为开展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查考和依据。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作环境和简捷的工作程序,从而保证地籍管理工作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3、土地分类系统

4、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

5、手簿

6、基本农田

简答题: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3、简述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4、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的工作内容是什么p61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有哪些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具体调查内容、统一时点、农村(县级)土地调查主要成果是什么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

侧重数量,亦称土地资源数量调查。

2、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指采用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基础图件比例尺的现势性强的遥感资料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最新测绘的地形图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分布、数量、面积和土地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更新调查。

3、土地分类系统:

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和分类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叫土地分类系统或土地分类体系。

4、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

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又叫土地评价分类系统,它主要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如依据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类。

5、手簿:

手簿即外业调查手簿,是土地调查过程中所使用的调查项目表格,内容包括地类名称、地类代码、权属名称、权属代码、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类的名称和代码,以及补测地物的附图等等。

6、基本农田:

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简答题: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为建设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基本、最首要的目的是摸清国家土地资源家底,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土地资源家底包括土地的数量、分布、类型、权属和利用状况等;

(2)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为土地登记、土地纟计、土地分等定级和建立土地档案服务;

(3)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根据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及土地登记、统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查清调查区域内村、农、林、牧、渔场、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区范围界线;

(2)查清调查区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3)量算出各地类面积并汇总调查区域内的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4)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5)对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及设想。

3、简要回顾并阐述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演进p41

(1)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将全国土地分为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地方可根据需要设置三级类。

(2)城镇土地分类

1993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将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从1989年-2001年12月。

(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发出了新的《土地分类》的通知,颁布了《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原有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及我国土地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行了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将全国的土地分为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

(4)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

目前,我国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尚未完成,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分类就不可能一步到位。

因此,需要过渡。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2007-7-1始-----2009-10-31调查)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依据土地用途和土地利用方式设定12个个一级地类;又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细化,分为57个二级地类。

4、土地利用外业调查的外业工作内容是什么

土地的利用现状外业调查,一般以航片或卫片和地形图为底图进行该项工作。

调绘前应该的准备好调查区有关的航片或卫片、地形图、权属证明、其它专业图件及有关说明资料;准备好野外作业需要的工具(如立体镜、放大镜、调绘夹、测量仪器、皮尺和图板)、表、册、外业记录簿;室内初步判读航片,制定调绘路线。

外业调绘是将实地作业范围内的土地状况全部调查清楚,并正确标绘在航片或卫片蒙片上。

内容包括:

(1)地类调绘;

(2)线状地物的调绘;

(3)境界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4)零星地类调绘;

(5)外业补测;

(6)飞地的调绘;

(7)填写外业调查手簿。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内容有哪些

(1)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用地、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3)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

(4)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象、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

(5)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6、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具体调查内容、统一时点、农村(县级)土地调查主要成果是什么

答:

(一)重要意义

(1)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2)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稳定,保护农民利益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3)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空,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4)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国土资源的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根本手段。

(二)工作目标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在现有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全面查清全国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三)具体调查内容

权属调查基本单元是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土地为一宗地。

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

(四)统一时点

 基本要求:

2007-7-1始-----2009-10-31

(1)二次调查成果数据汇总统一时点为2009年10月31日。

(2)统一时点前已完成调查的县级单位,开展统一时点变更工作。

(3)2008年底以前完成调查的,2009年国家统一购置遥感影像进行更新;2009年完成调查的,不再进行影像更新;从调查完成之日到2009年10月31日有变化的,对变化的部分要进行变更。

更新和变更后的数据经逐级汇总,形成统一时点数据。

(五)农村(县级)土地调查主要成果

县级调查成果

(1)外业调查成果:

①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②土地权属调查有关成果。

③田坎系数测算成果。

(2)图件成果:

①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②土地利用挂图。

③基本农田分布图。

④耕地坡度分级等专项图。

⑤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3)数据成果:

①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

②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

③基本农田面积数据。

④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

(4)数据库成果: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5)文字成果:

①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②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③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④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⑤基本农田调查报告等专题报告。

第三章地籍调查

名词解释:

1、地籍调查

2、初始地籍调查

3、变更地籍调查

4、宗地

5、街坊图

6、地籍图

7、宗地图

简答题:

1、我国现行的地籍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2、土地权属调查的意义和内容

3、地籍调查的目的和类型

4、什么是数字地籍测量

5、简述地籍图的内容

6、宗地图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7、宗地图的特性有哪些

8、宗地图的作用有哪些

第三章地籍调查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册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2、初始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是指初始土地登记前对登记区的第一次普遍调查。

3、变更地籍调查:

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变更土地登记前对变更宗地的调查。

4、宗地:

被界址线所封闭,具有独立使用权或几个使用者共有权的自然地块。

5、街坊图:

为了便于地籍调查工作的实施,利于管理调查成果资料,将整个调查城镇划分成为一些地籍街坊,统一编街坊号,并绘制成图,即为街坊图。

6、地籍图:

地籍图是经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后绘制的包含有各级行政界线,测量控制点,区、街道、街坊编号和宗地编号,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码,单位名称,河流、湖泊及其名称,地类号,宗地面积等信息的图纸,地籍图是地籍调查的重要成果之一。

7、宗地图: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它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及相邻宗地关系的真切记录。

简答题:

1、我国现行的地籍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1)土地权属调查:

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

(2)地籍测量:

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2、土地权属调查的意义和内容

答:

(1)意义:

土地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是地籍测量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基础上,在权属调查明确界址点、线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权属调查对于整个地籍调查来讲是核心工作。

(2)内容:

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3、地籍调查的目的和类型

答:

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地籍测量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为完善地籍管理服务,做好技术准备,提供法律凭证。

地籍调查的类型:

根据调查时期和任务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两大类,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按调查区域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农村地籍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

4、什么是数字地籍测量

数字地籍测量是一种先进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即使地籍要素实施数字化采集,也就是把地籍测量的资料以数据的形式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或存储或转换加工后按用户的要求以地籍图、宗地图或表、册的形式输出,以供使用。

地籍测量的过程也就是建立起测区范围内相应地籍信息库的过程。

5、简述地籍图的内容

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称为地籍图。

地籍细部测量的成果之一就是地籍图,地籍图的内容包括:

①地籍要素。

主要指土地的权属、利用情况、质量、位置和数量及其相关内容。

如各级行政境界、地籍区(街道)与地籍子区(街坊)界、街道及街坊编号、街道名称、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地籍号注记、宗地坐落、宗地面积、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权属主名称、土地等级等。

②地物要素。

围墙、道路、房屋、垣栅、构筑物、铁路、公路、河流、湖泊、水库、地理名称等,起伏变化较大地区应适当注记高程点。

③数学要素。

图廓线、坐标格网线的展绘及坐标注记、埋石的各级控制点位的展绘及点名或点号注记、图廓外地图比例尺的注记等。

6、宗地图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期,在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相关情况的一种图件。

日常地籍工作中,一般逐宗实测绘制宗地图。

通常要求宗地图的内容与分幅地籍图保持一致,具体内容如下:

①所在图幅号、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

②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

③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

④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

⑤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

⑥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放桩)日期、制图日期。

⑦指北方向和比例尺。

⑧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

7、宗地图的特性有哪些

根据宗地图的概念和内容,宗地图有以下特性:

①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是地籍资料的一部分。

②图中数据都是实量或实测得到,精度高并且可靠。

③其图形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

④相邻宗地图可以拼接。

⑤标识符齐全,人工和计算机都可方便地对其进行管理。

8、宗地图的作用有哪些

基于以上特性,宗地图有以下作用:

①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它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使土地所有或使用者对土地的拥有或使用有可靠的法律保证,宗地草图却不能做到这一点。

②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比宗地草图更能说明问题。

③在变更地籍测绘中,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核与修改,可以较快地完成地块的分割与合并等工作,直观地反映宗地变更的相互关系,便于日常地籍管理。

第四章土地条件调查

名词解释:

1、光照强度

2、降水量

3、积温

4、土地自然条件调查

5、土地经济条件调查

简答题: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土地自然条件调查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有什么影响

3、概述土壤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四章土地条件调查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通量,简称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从大气中降落的水分在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情况下,在地面上形成的水层厚度,以毫米(mm)为单位。

3、积温:

作物生长发育不仅要求一定的起始温度,而且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内还要求达到一定的温度累积,累积温度的总和称为积温。

4、土地自然条件调查:

土地自然条件调查是指综合调查研究土地的自然条件构成要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质、植被等。

5、土地经济条件调查:

土地经济条件调查可分为城市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和农用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城市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条件等;农用土地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耕作制度、土地经济效果指标、土地经济分析指标、土地经济效果分析指标等。

简答题:

1、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

进行土地条件调查的目的主要有:

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为综合农用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估价、土地税收提供可靠资料;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土地条件调查的基本内容由土地自然条件调查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植被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后者主要包括城乡土地的区位、交通、投入产出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

2、土地自然条件调查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有什么影响

答:

气候条件调查中的日辐射、雨量等因素影响城市建设中居民居住环境、绿地、城市工业区分布、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地形条件调查中坡度、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影响项目选址、规划布局、环境保护、道路网、给排水工程、用地标高、城市景观;地质条件调查中土质、风化层、冲沟、地基承载力影响工程地质、防震设计标准、工程造价等;水文条件则影响城市规划布局、项目选址、污水处理;生物条件影响城市项目选址、环境保护、风景规划、郊区农副业。

3、概述土壤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答:

土壤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土壤类型、土壤剖面特征、土壤酸碱度、土壤侵蚀等。

调查方法为:

收集土壤普查资料,包括土壤图、土壤志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资料;在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作一些补充性调查,主要通过挖掘、观察土壤剖面、取样分析以及走访当地群众等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上述土壤调查资料,编绘土地条件调查所要求的土壤条件调查地图,撰写调查成果报告

第五章土地登记

名词解释:

1、土地登记

2、初始土地登记

3、变更土地登记

4、注销土地登记

5、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6、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简答题:

1、土地登记的性质

2、土地登记的主要法律依据

3、土地登记的基本种类

4、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5、权属审核的意义和标准是什么主要内容及审核的程序和方法是什么p191

6、初始土地登记形成哪些主要文件

7、变更土地登记的特点及类型

 

第五章土地登记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土地登记:

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权利等项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的一项制度。

2、初始土地登记(也称土地总登记):

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在一定时间内,对所辖区域或者特定区域的全部土地进行普遍登记。

也称土地总登记。

3、变更土地登记:

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4、注销土地登记:

是指经登记的土地权利因法定或约定原因消灭,或者因自然及人为原因使土地灭失,从而使土地权利失去效力,由土地权利人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该权利的登记。

5、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是在初始土地登记以后对一宗土地上新确认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进行的土地登记。

6、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简答题:

1、土地登记的性质

答:

土地登记是国家用以确立或认定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利的法律措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同时,它又是按规定用途,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的有效措施,是对国家税收实现的一个保证,也是保护土地合法的使用权买卖、变更等的法律保证。

2、土地登记的主要法律依据

答:

土地登记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措施来实现的。

即通过国家法律承认的各种权益,由代表政府管理土地的部门严格依法审核后,依照法律程序并记载入案的一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与土地登记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土地登记的主要文件有《土地登记规则》、《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3、土地登记的基本种类

答:

土地登记种类的划分,可以按照登记的时间、对象、内容、目的、效力等进行。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从时间及内容上进行的划分,分为土地总登记、初始土地登记与变更土地登记几种类型。

4、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答:

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是国有土地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