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889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4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ocx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学校文化建设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的个案研究

徐萍

内容摘要

当前,学校正遭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学校组织越来越成为让社区和家长难以满意的地方。

学校的困境促使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彰显,原因就在于它可以使学校成员重新聚合在一起,使他们的学校生活充满意义,并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学校文化的微观研究方式,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作为考察对象,透视该校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以期对朝阳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本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学校历史方面,学校历史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想创新学校文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历史的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探寻学校的传统与习俗。

其次,在学校制度方面,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并不仅仅止于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还是在学校师生员工中间培植学校共享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学校制度的建设应以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为旨要。

再次,在学校的成员方面,教师、学生、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共同营造着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校长的道德领导形成合作的教师文化,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应对学生反学校文化。

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样一个建设过程,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

当然,学校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学校竞争优势,也可能创造出某种状态,阻碍学校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我们必须使学校文化的建设经常处于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中。

关键词:

学校文化陈经纶中学学校历史学校制度校长道德领导

Abstract

Atpresent,schoolsaresubjecttoassaults.Therearemoreandmoredistruststodisintegratetheschoolorganizationfromsocietyandparents.Thissituationhasmadeschoolcultureplayamoreimportantroleinschooldevelopmentprecess.Thereasonslieitcanunifystaffandstudents,maketheirschoollifefullofmeaning.

Thisthesisadoptsmicro-researchmodeonschoolcultureandtakeChenjinglunhighschoolasmysubjectofinvestigation,appreciatecarefullytheschoolcultureanditsprocessofconstruction.

Throughresearch,Ithinkschoolsvaluesarethebackgroundsupportandthecoresofschoolculture.Specificallyspeaking,wecanresearchin3aspects:

Firstly,constructschool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schoolhistory.Schoolcultureisneverbaseless.Inordertoconstructschoolculture,wemustknowledgeschoolhistoryandtraceschooldevelopmenttrack,finditstradition.

Secondly,constructschool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schoolinstitutions.Duringschoolcultureconstructionprocess,weshouldgiveschool’institutionalizationasoul,andformschoolinstitutioncultureiswhatweneed.

Thirdly,weshouldconstructschool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schoolpeople.Students,staff,andprincipalarethemainbodyofschoolculturecontruction.Principalismainpowertoconstructschoolculture.Moralleadershiphelptoformcooperativeteachercultureandmakeeasytoformconcordantrelationfoteachersandstudents.

Themainaimofschoolcultureconstructionistoformlearningcommunityandmoralcommunity.Ofcourse,weshouldalsonoticethatschoolcultureisalsoadouble-edgedsword.Itcanimproveschool’scompetitiveability,ontheotherhand,itmayalsopreventschool’snecessaryreformationandinnovationsometimes.Sowemustmakeitalwaysinadynamicandactivelyconstructiveprocess.

Keywords:

schoolculture;Chenjinglunhighschool;schoolhistory;schoolinstitutions;moralleadership

一、绪论

中国社会正处于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时期,包括以生产力的构成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转型为标志的基础性转型;以经济体制的转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标志的体制、机制性转型;以社会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标志的系统性转型。

虽然这一系列转型还远未完成,但却深深地渗入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影响、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态度和作用世界的方式,进而引起文化的转型。

而这最后一类转型是最深层次的转型,它表征为在生存方式上,从稳定向发展转化;在生存的价值追求上,从趋同向多元化、自主创造转化。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

”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北京市朝阳区迈出了很大的步伐,朝阳区原来是一个农村区,现在成为了北京的工业基地,包括电子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和化工工业等。

朝阳近2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开始了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的进程,这个变化表现在经济总量在不断的增强,今年朝阳区在北京市将率先突破财政收入100个亿。

朝阳区的农村的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速,农村已经大大的缩小,大约还有15万左右的农民。

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快速的发展给朝阳区以振奋,但是同时也给朝阳区以沉思,今后五年十年能不能还保持这样快速的发展,靠什么来支撑这样的发展?

显然靠的应该是教育,因为在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现代化,才是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

而且教育具有滞后性,朝阳区的教育发展的步伐远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因而,要以教育引导朝阳的发展,教育关系到朝阳区的未来,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支撑,朝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基础,就没有后劲。

只有把朝阳的教育搞好,朝阳才有可能的持续的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学校经受着各种冲击。

随便找一所中学或小学的校长或老师,让他们聊一聊困惑或问题,都会吐出一大堆苦水。

从校长的角度来看,他们经受着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学专家的双重指导。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面对如潮般涌到面前的教育政令、教育改革、教育思潮等,校长经常感到左右为难,因为教育改革的摸索阶段可能会摆动不定,各种教育思潮又可能相互矛盾对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没有自己的“根”,站不稳自己的土地,就可能随波逐流,在改革的大潮中迷失自己。

从教师的角度看,他们的“舒适地带”正在经受着挑战。

所谓舒适地带,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范围和习惯的经验,人们在这个范围内活动就会觉得安全、舒适、稳妥,而一旦逾越则可能遇上困难、麻烦、危险和挑战。

如当前的课程改革就是对教师“舒适地带”的挑战,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改变其不合时宜的关于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由被动的“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成为课程的主人等。

面对此转变,并非所有老师都能从容应对,这需要一个过程,而教师对这种变化的惶恐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正成为瓦解学校组织的力量之一。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校并不总是一个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地方。

就其使命来看,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总是真善美的一面,而学生接触到社会上假恶丑的方面的时候,就会对学校教育失去信任,因而也失去信心。

另外,网络对学校教育造成的不小的冲击,学生在学校外就有可能接触到比在学校中所接触到的更多的东西,“后喻文化”挑战了教师权威,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对教师和学校的依赖。

从而成为瓦解学校组织的另一力量。

可见,学校组织的离心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借助一种力量使学校师生员工重新团聚在一起,使他们的学校生活重新充满意义,则学校的未来发展着实令人堪忧,而学校文化的建设正是这样一种力量。

对朝阳区而言,如何发掘朝阳区中小学的内在文化动力,建设优质的学校文化,是值得所有的教育者尤其是教育领导思索的问题,本研究选取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陈经纶中学这所老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学校文化建设的透视,期望能对其他学校有所启发,希望“以学校文化促学校发展”的路子能为其他学校所借鉴。

1、文献综述

1.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概念来源于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

对于文化一词,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理解:

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人们综合的精神,它决定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及行为取向;社会学认为文化是社会中大家共同遵守的一系列重要准则;而心理学则认为文化决定群体对环境做出的反应的同一性,它与个体个性的特殊化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A.L.,andKluckhohn,C.)在其合著的《文化:

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罗列的从1971-1951年80年间的文化定义就达164种,我国研究者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定义已有310余种。

至今,人们还远没有得出关于文化的相一致的概念,以致有人说“企图或者给文化概念确定范围是徒然的”。

但是,基本上可以从“静态的”和“动态的”两个维度来理解文化概念。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Toylor,E.B.)在其论著《原始文化》中对文化定义为,“从广义的人种学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这是从静态的维度定义的文化。

这一定义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许多学者,尽管他们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对文化做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大多数文化定义都没有超出泰勒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复杂整体的基本观点。

动态维度的文化概念则与此不同,它不把文化看作是一个名词,而是看作一个动词,看作一种活动。

如当代荷兰哲学家皮尔森(Peursen,C.A.V.)认为,“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变。

”“文化是一个学习过程。

”因此,“所有的文化,即使是最原始民族的文化也不例外,都可以看作是人对周围力量施加影响的方式。

”在此意义上,20世纪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Cassirer,E.)充满智慧和热情地宣布:

“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更是对这一文化意义的直接表白。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动态维度的文化概念也许更契合文化的本意。

因为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s,是动词colere(种植、培养)的派生词,原意是人对土地的耕种、改良以及对植物的培育。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固定性与流动性、中心与边缘、内部与外部都不再是那样的确定。

组织文化也被称作一种象征性符号管理问题,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对西部电气公司的研究,即霍桑实验,在考察西部电气公司员工工作效率时,人们发现了一些不易察觉,又确实存在的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成绩,这些因素被冠以“士气”、“群体精神”、“行为动机”等名称,构成了人际关系学说研究的核心内容。

此后,又有许多概念用来描述这种敏感而又难以触摸的影响力量。

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社团领域中的人际关系。

组织文化理论正式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80年代,组织文化理论渐渐成为西方组织理论学家们的关注焦点,并形成了组织文化理论学派,其中迪尔和肯尼迪、罗宾斯、沙因、霍夫斯塔德、哈里森等对于组织文化的研究形成了组织文化的主要理论。

沙因所著的《组织文化与领导》使企业文化理论开始盛行。

这本书标志着美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突破了经验的羁绊,进入了真正的理论研究阶段——组织文化理论是管理科学的大综合,不再仅在重人或重物的两个极端上摇摆。

而“新潮四重奏”使组织文化在组织管理和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了世人的热切关注。

管理者们试图寻找一种超越传统组织理论的管理模式来推进新一轮经济浪潮下的企业发展,强调“以人为本”的终极管理目标深入人心。

“人性假设”理论的倡导者麦格雷戈提出,组织的关键问题是“创造一种深厚的、得人心的、一视同仁的感情信念”,原有的科层制管理手段应该转化为以文化环境的创设为支撑力量的柔性管理。

有关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从一个更为“人性”的角度揭示了组织营运的内在推动力:

组织中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以及组织现有的物质环境都将发挥主要的凝聚和激励功能,促进组织优化。

鉴于组织文化本身的不可言传性与微妙性等性质,想给组织文化进行比较准确的界定并非易事。

因此,诸多学者不是通过“是什么”的方式,而是通过描述组织文化中应该“包括什么”具体内容或要素来界定组织文化的,如:

谢瑞顿和斯特恩(Sherriton,J.,andStern,J.L.)指出,企业文化通常指的是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

它是“我们在这儿的办事方式”,连同其自身的特性,它很像一个人的个性。

更确切一点,企业文化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企业员工所共有的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等外在表现形式;由管理作风和管理观念(管理者说的话、做的事、奖励的行为)构成的管理氛围;由现存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构成的管理氛围;书面和非书面形式的标准和程序等。

科特和赫斯可克特(Kotter,J.P.andHeskett,J.L.)认为,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同时,他们注意到,企业规模大,各部门所处地理位置分散的企业可能会有几百种类型不同的企业文化,可以被称之为“部门文化”,就是指企业中一个分布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迪尔和肯尼迪指出,组织文化由组织环境、价值观、英雄、习俗和仪式以及组织中的文化网络共同构成,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大内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

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

经理们从雇员们的事例中提炼出这种模式,并把它传达给后代的工人。

我国学者阎光才在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梳理之后,采用了描述性的定义方式,将其主要因素作了如下归纳,即组织文化包括:

第一,观念形态,主要指组织内部人们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取向,包括组织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信条,人们对组织的忠诚,以及组织的理念等;第二,符号,主要是指那些被组织内部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代表某种意义的特殊标志。

足组织内部人们所采用的不同演说方式、概念系统,标志组织成员身份的不同称谓、头衔,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诸如仪式、旗帜、图案、歌曲、标语和口号等标志等;第三,规范,又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之分,正式规范是指那些以具体条文形式对其成员的行为而作的有关硬性规定,对成员的行为具有引导、协调、约束和控制等作用。

非正式规范则是组织内部那些虽然是不成文的,但又可以被成员所理解、认同甚至被不假思索接纳的隐性规定;第四,结构,指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人们相互间的工作关系、权力关系、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等。

沙因(Schein,E.H.)在《组织文化与领导》一书中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独创、发现和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而被作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传输给新的成员,以使其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融合过程中自觉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

”针对自己的组织文化定义,沙因作了几点说明:

第一,社会化问题。

组织文化首先应该可以传授给组织中的新成员;第二,行为问题。

尽管某些行为可以反映组织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但组织文化应该强调的是组织中用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感受事物的思维方式而非具体的行为。

第三,一个组织未必只有一种组织文化,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具体经验具体对待。

这一定义也被人们奉为比较经典的组织文化概念之一。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将组织文化的理解概括为三点:

一是强调共同的观念即一种思考周围事物的方式;二是注重共同的行为即做事的方式;三是观念与做事方式两者的结合。

一般研究者们都取两者的结合一说。

正如“威廉姆斯1993年谈到的,组织文化中后天习得的特性和沿循历史的特性同是组织文化的关键特征”

1.2学校文化

社会学家们对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分类考察,从中,我们获得了学校的一些基本性质:

学校组织不是生产经营性组织,其主要作用不是创造生产价值赢取利润而是继承和发扬人类的文化遗产;学校归结到底是一种服务性组织,服务的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和社会;学校的组织和管理主要通过规范化手段进行,将一定社会的规范,信念,道德习俗及传统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遵循和发扬;同时,因为学校组织中的主要工作人员——教师属于独立性较强的专业人员,他们平时只在自己的班级中工作,很少有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合作,教师一旦进入课堂从事教学或独立教育学生,学校领导者的声音就变得遥远而飘渺,学校组织任务、计划和目标分化为教师个人行为,学校的科层组织体制所起的作用便会大大削弱。

因而,相对于科层组织而言,学校更倾向于松散型结构组织,它对其成员的行为只有有限的制度约束,多数依靠感染激励等方式来促进学校组织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学校的文化机制便成为有力的黏合剂,把松散型的学校各系统连接在一起。

因而组织文化更适合于学校组织。

不同的组织因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特性,对学校个体组织文化的剖析更有助于认识学校“个性”的形成及其对学校管理的积极意义。

文化的本质特征表明,文化是一个极具自我特色的概念,不同的组织因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各自的“个性”。

因而,对学校个体组织文化的剖析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学校“个性”的形成与其对学校管理的积极意义。

动态维度的文化概念也许更适合于对学校文化的分析,关注实体、关注边界的学校文化正面临着冲击。

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强调学校文化的特性,紧抓住过去的学校边界不放便没有什么意义了。

有时,还有可能会成为我们进一步前进的障碍。

从教育自身的情况来看,世界文化的一体化与多元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员工生存状态的不断变化等等,无疑都在迫使学校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准则、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方式等做出重新的定位和选择。

学校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Waller,W.)最早提出的。

1932年,他在其《教学社会学》(TheSociologyofTeaching)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学校文化”(SchoolCulture)这一表述,认为: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文化。

这种文化一方面借不同年龄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成简单形态或借儿童游戏团体保留成人文化;另一方面则由教师设计引导学生活动的文化形成。

学校中的各种仪式,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种说法成为一个权威性的说法。

而且,“把文化作为学校和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激发了人们的更大兴趣。

”迪尔等人把公司文化的观点应用在解释学校组织文化上,于1991年出版了《校长在形成学校文化中的作用》一书,认为学校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在其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的一种深层形式。

迪尔等人还于1999年出版了《形成学校文化:

领导的核心》一书,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观、传统和象征的网络。

当学校领导者能够理解、反映并体现学校文化时,他们就能够评估形成学校文化的需要并积极强化学校文化。

那些有价值的学校文化就会得到加强,那些受到疑问的学校文化则被更新,那些有害的学校文化则被施以强烈的解毒剂。

迪尔等人的学校组织文化观点对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另外,还有霍伊和密斯科尔(Hoy,W.K.andMiskel,C.G)的《教育管理:

理论与实践》、斯诺登和戈顿(Snowden,P.EandGorton,R.A)的《学校领导与管理》、欧文斯(Owens,R.G)的《教育组织行为学》,都在书中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学校文化。

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将学校文化的研究凸现出来,二者的定义及其分析方式存在着诸多吻合之处。

在大量的学校文化论述中,均可以看到那些经常出现在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形式,包括“价值”、“规范”、“信念”、“仪式”、“氛围”、“传统”等等,正是这些精神形式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

促成学校文化研究凸现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管理学的主观主义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以来,管理科学促进工商管理快速发展的事实使人们相信,移植工商界的理论基础,继承工商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发展的需要。

教育管理学对工商管理理论的移植、复制,在20世纪50年代教育管理理论运动(theorymovement)中达到了极致。

在理论运动中,前辈学者对经验主义的教育管理的批评,对科学主义的教育管理的呼唤是颇具胆识的。

理论运动所主张的科学、理性、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使教育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并在当时找到了研究与发展的方向,教育管理学的学术地位由此得到显著提升。

不过,尽管教育管理学从管理学中获益良多,但并不意味着移植、复制管理理论会给教育管理带来一个永恒的春天,人们逐渐发现“复制”理论存在的问题。

70年代末,人们开始猛烈抨击这种从管理学复制而来、根植于实证主义的研究趋向。

人们认为,处于复杂环境中的学校无法回避价值冲突,客观理性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而且,脱胎于理论运动的教育管理科学,尽管力求客观、量化和价值中立,但它仍然携带着重要的哲学假设。

在这样一种理论背景下,西方教育管理学开始出现了超越实证主义的、以批判和反思科学教育管理为特点的理论景观。

其中,由加拿大教育管理学者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和霍金森(C.Hodgkinson)等人所阐发的主观主义学术观点更是极具创见的。

作为理论运动的爆破手,格林菲尔德指斥理论运动所信奉的科学观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同起来,事实上是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他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