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552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图案设计》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案设计》教案.doc

《《图案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案设计》教案.doc(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图案设计》教案.doc

课程名称:

图案设计与图形创意

使用教材:

现代设计色彩与写生

主编:

叶经文苏仕元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修订)时间:

2007年9月

专业班级:

2013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

授课时数:

总60课时;理论:

10课时;实践:

50课时;其他:

0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2013至2014学年度第1学期

主要参考文献:

《设计色彩》,潘春丽,北京出版社,2010.7;

第一部分图案设计

课题:

第一章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的起源和发展、图案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图案设计原则、图案的特征与分类、图案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图案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图案设计原则、图案的特征与分类。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案的概念

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说:

“单纯的美不是肤浅、单纯。

”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图案是优美的。

它以简洁、单纯、丰富的想象,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无比丰富的蕴含。

图案不是自然和生活的直接再现,而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再创造。

可以这样理解,自然和生活是图案的母体,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图案的父体。

只有这两者充分的结合,图案才会健康发展。

学习一直都有“纯”和“杂”之分,若从设计的角度,或从创造性上来讲,似乎“杂”的思路更易入门,也更易变化和丰富起来,最后实现去伪存真,图案设计也是如此。

图案简单的说,是图和案的结合。

图是指图形、图像;案是指方法和手段。

合起来说,图案就是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形成的图形和图像的总和。

图案始终贯穿着“用”与“美”两个方面。

图案最初是自然和打猎等生活场景的描摹、写照,表现了内心的祈求和对未知自然力的崇拜和恐惧,这在人类早期的岩洞壁画中都有表现。

图案还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生活的各个侧面,特别是民间艺术图案,深深蕴含了人们对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图案还借助宗教的发展和传播而兴旺发达、异彩纷呈。

图案教育家、理论家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

对图案的定义综述为:

“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

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生产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装饰纹样等方案的通称。

”(人民出版社,1963年)

第二节图案的起源和发展

一、图案的起源

我们祖先早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装饰艺术的实践。

无论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还是古希腊、古波斯、古埃及或者是东方国度日本,都以精美丰富的图案艺术遗赠,丰富着世界装饰艺术宝库。

艺术的起源至今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同样团的起源也是一个难解之谜,多种学术观点并存,争执不休。

有功能说,根据功能说理论,功能是图案产生的原因;有装饰说,按照装饰学说的观点,人类的装饰行为和活动中,首先是从人类的装饰行为和活动中,首先是从人类自身开始的。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懂得如何装扮自己,这也促进了图案的发展。

还有图腾说,此种学说认为正是人类原书宗教信仰成为图案的起源。

当然以上观点和理论不足以代表图案艺术产生的全部理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图案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涵必然更加深刻,其丰富的内涵期待人们去探索和研究,以真正揭开图案产生的谜团。

二、图案的发展

1、传统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

早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美的追求也在变化。

中国传统图案、中国民间图案以及外国图案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秀作品,这些对我们学习图案是非常重要的。

2、新石器时期的彩陶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分布很广,造型极为丰富,常见的器型有碗、盆、壶、瓶、鼎等生活用品。

这些丰富的器物配上不同的图案装饰显得充实完美。

这一时期的图案以简洁、概括、充满活力为特征,内容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四种。

3、商周时期青铜图案

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其装饰图案和造型为世人所瞩目。

受当时奴隶社会的影响,其图案风格沉重、神秘、威严、凶猛。

4、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

由于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逐渐成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案越来越接近生活,以弧线、斜线为主的灵巧结构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图案特点形象、活泼、生动,出现了以叙事为主的图案形式。

5、汉代

汉代的工艺品很多,每个品种由不同形式的装饰图案构成,共同形成了汉代浑厚、宏大又活泼的装饰风格。

6、唐代装饰图案

盛唐时期,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对外交流与贸易频繁。

由于思想解放、博取众长,使唐代的装饰艺术更加丰富、丰满、富丽、华贵。

在装饰内容方面,除动物外,植物花卉也开始发挥主体装饰作用。

7、宋元装饰图案

宋代是古代陶瓷艺术的高峰,清秀大方的图案代表了这一学期高雅、凝重的艺术风格。

图案造型构图完美,以花卉为主要内容。

8、明清装饰图案

明清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图案工艺有了提高,品种趋向多样化。

出现了中西结合的景泰蓝,图案风格华丽、丰富、密集;同时又由于过分追求装饰性,显得纤细、艳俗和做作。

9、现代装饰图案

现代装饰图案随着现代生活、生产的进步,在各类现代艺术、现代观念的撞击磨合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完善。

包豪斯开创的三大构成课程中,对形式、空间、色彩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以及所形成的现代设计方法,均对现代装饰图案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设计赋予图案以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功能与形式,使之具有崭新的现代面貌,并获得了更加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节图案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图案,是一种实用美与装饰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它既要求实用又要求美观。

实用性:

它是图案的物质属性,是有其内部结构形成的特定功能及社会各方的需求。

图案设计的目的是如何美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扩大实用工艺品的内容和范围,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和工艺的特点,使艺术创造和物质生产完美地结合起来,否则,设计的图纸只能是纸上谈兵,既使付诸生产,也可能费时费料,不切实际。

艺术性:

它是图案的精神属性,是外部构成的形式,它体现了设计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

图案设计者根据产品的内容要求,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各种表现手法,对对象进行加工、提炼、概括、取舍等艺术处理,最大限度地美化我们的现实生活。

艺术性必须从属于实用性,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

因此,我们的设计要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各有侧重,使三者尽可能地达到完美的统一。

第四节图案设计原则

图案的设计原则是,合理使用包括心理学、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各方面的学科,使设计对象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完美统一。

“经济、实用”是工艺美术的价值功能,包括生产、成本、财力、物力、人力、时间的综合效应。

“美观”是工艺美术的审美功能,任何工艺品的设计都要符合审美功能,任何工艺品的设计都要符合审美的要求,进行“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美化。

要根据科学、适销的原则,结合产品特点和要求,进行全面整体的艺术构思,使艺术与实用完美地统一起来。

第五节图案的特征与分类

一、图案的特征:

图案就是把多种视觉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人感到既丰富又统一,既多样又有条理,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它的审美性质,主要是有各种形态经过艺术构思和视觉化、审美化,通过象征的含义和抽象的形式构成而显现的。

充满了内在的象征力量和优美的外在形式的统一,这就是图案的艺术特性之所在。

二、图案的分类:

分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人类通过指定某一种标准,把符合标准的一大群事物分为一类,即认识和把握了这些事物的共同特征,以便尽快的认识特殊的个别事物,也便于找出不同事物的区别。

但是,人类社会是复杂而丰富的,人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来认识事物,而在分类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标准。

这种标准或是以性质、或是以用途、或是以外部造型、或是以题材、或是以风格、或是以技法、或是以年代、或是以色彩等来分类。

总之,图案的分类因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1、从工艺美术应用来设计看,可分为:

基础图案、服饰图案、装潢图案。

2、从教学来看,可分为基础图案和工艺性图案。

3、从艺术的层次上来看,可分为专业设计图案和民间图案。

4、从图案的取材和意匠来看,可分为写实图案、变化图案、几何图案。

5、从历史的沿革关系来看,可分为古代图案和现代图案。

从图案的构成特点来看,可分为单独图案、二方连续图案、四方连续图案、混合图案。

6、从图案的工艺特点来看,可分为玉器图案、象牙雕图案、雕漆图案、是雕图案等。

7、从图案的空间关系来看,可分为平面图案、立体图案、综合图案。

8、从图案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抽象图案和具象图案。

下面将针对这两种图案的形式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六节图案的学习方法

我们做设计就是一个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图案设计的学习中,我们如何解决图案学习的思路、方法。

以及图案的创新、发展问题?

在具体地实施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指定一整套专业的学习方法,下面针对专业的特点,整理了如何学习图案设计的方法。

一、主题的定制

这个就是设计创意的发散思维过程,从中心开始向树枝一样延伸过去。

其间不必过于强调直接对应主题,还要把单个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有了足够的量之后再回过头来寻找关联的线索。

二、资料的收集

资料收集关键是要找到与自己的主题相关的方向。

图案源于生活史图案创作的源泉,这是图案创作的客观规律。

只有深入生活去收集素材,并且有继承、有借鉴地学,才会使图案创作有创新。

还要继承和借鉴各个历史的时期优秀的造型方法、构成形式及表现技法、综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既典雅又完美既有民族传统特色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图案。

三、制定草图

最初的草图叫做一草,它是在资料收集的同时进行的,在你的线索的指引下,草图可以是线索的视觉串联,它是无序的,也是设计创意最初源泉所在,这一部分也着重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记忆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四、草图的修改于资料的扩充

在草图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图像自身的发展的原因,会使图形的发展转向。

这时除了始终关注主题的呈现以外,同时也得为造型的可连续做准备,资料的再收集也使图案有一个更为明晰的方向。

这一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熟练的造型能力,新颖、巧妙的构成能力及生动、协调的配色能力,还有灵活多样的技巧运用能力。

五、设计效果图

这一部分包括局部的正稿、整体的正稿以及应用效果图。

局部和整体的图在排序上做到主次分明。

根据主体的需要来调节版式,使版式围绕主题,为主题的呈现服务。

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欣赏与鉴别能力,而且检验学生的设计是否充分体现出实用与审美的双重要求,以及使设计恰好适应工艺条件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图案设计更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

六、编写设计说明

正稿完成后,为了诠释我们的设计作品,我们可以把设计说明排在相应的位置。

设计说明是创作者创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的精髓体现,它可以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它是继作品之后作者与观看者的再次交流。

七、作品的装订、装裱

完成了所有上述工作之后,为了使作品更为完整,我们要给作品进行装裱和装订。

单幅作品我们就可以进行装裱。

为了衬托作品,装裱的外框不能喧宾夺主,要尽量与作品的主要风格和色调形成一体。

多幅的文案作品可以进行装订,装订需要按照规格来装订,可分为8开、16开。

设计风格要与作品一致。

还可以制作衬页,对作品进行分类,使作品很好的系统展现。

第七节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初学者要在图案色彩的训练前需要配备一定的工具来进行。

熟练地运用工具来进行图案的创作,对每一位初学图案的设计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工具分为:

纸张、笔具、器具、颜料及调色盒、盘等。

一)纸张

绘制图案可使用的纸张类型很多,在平时练习基本上多以绘图纸、水彩纸为主。

正式图案时需买些较好的纸张,如白卡纸、白版纸及较厚些的绘图纸。

以保证正稿的质量,也有利于保存。

拷贝时需用透明度较好的纸张,如硫酸纸等。

l、绘图纸

 多用于制作黑白图案,比较光挺、细腻、平整。

也可以使用素描纸、打印纸、白卡纸等。

2.水彩纸

  多用于绘制彩色图案,柔韧性和托色力比较强,双面纹理不同,适用于多种表现技法。

画之前,应先将纸裱在画板上,使图案画得更加平整。

绘制彩色图案也可以使用水粉纸、白卡纸,还可以用宣纸、彩色卡纸等表现一些特殊效果。

3.拷贝纸

  具有透明性的纸,主要用于将草稿确定、转移到正稿上,并用来制作对称和连续等重复性图案。

二)笔

除用铅笔绘制草稿之外,图案更多的是使用钢笔和毛笔来绘制。

1、钢笔

钢笔需准备1~2支笔尖口径为03mm左右的绘图钢笔(又叫针管钢笔),用于绘制较精细的黑白图案

2.毛笔

毛笔分为圆头毛笔和扁头毛笔。

 

(1)圆头毛笔主要用于图案具体纹样的制作描绘,应准备大、中、小多种粗细型号

 

(2)扁头毛笔主要用于不同面积的颜色涂染,其中应包括1~2支板刷,用来平涂较大面积的图案底色。

笔毛以羊毫或兼毫为佳

三)颜料

使用的颜料主要以水粉颜料为主(也称广告颜料),有瓶装及管装两种。

一般以管装最佳,因管装颜料品质较细,适合于设计使用。

水粉颜料的覆盖力较强,有利于修改画面,但有时画水色法时,也可使用一些水彩色。

水粉颜料种类很多,一般选用12色或18色即可。

白颜色需多准备一至二支。

调色盒和调色盘各需准备一至二个即可。

调色盘大些更好,便于调色时使用。

课题:

第二章图案的写生

教学目的:

掌握图案写生的要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图案写生的要点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案写生的要点

图案的设计创作中,写生时必不可少的手段,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川海河、风景人物、历史故事、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都是我们表现的范畴和描绘的主题。

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各种形态,经过描绘和整理,以强化、夸张、抽象、规范等手段概括提炼,赋予神、形,就可以得到简洁、朴素、单纯的艺术形象。

在写生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研究人士记录自然物象的外部形态、结构,深入描绘对象的生活习性、生活规律,收集图案素材的过程,能为图案的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图案写生的方法

1、铅笔单线

2、钢笔单线

3、钢笔淡彩

4、影绘法

5、归纳色

6、水粉画法

7、变形组合写生

二、图案写生的要领

1、观察

2、构图

3、取舍

4、归纳

三、图案写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透视问题

2、比例问题

3、临心问题:

所有的花卉都是抱着轴心生长的,在描绘时,一定要抓住这个特点,无论是花瓣、花蕊、花托或花梗。

都要归心。

4、用笔技巧的问题:

要通过笔的变化表现质感,强调刚柔、轻重、粗细等线性变化。

第二节图案的设计

一、图案素材的选定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

装饰图案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才会使创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自然界的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是装饰图案的素材。

而在素材的选定上,应与其主题保持一致。

二、图案的变化

将写生素材进行提炼、概括、运用夸张、抽象的表现的手法,变自然形态为装饰形象的过程,就是图案变化。

这种变化是一切装饰设计的基础,也是学习图案的必修课程。

1、变化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使创作设计适应特定的目的和用途要求,适应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制作要求。

2、变化的原则

⑴适用性⑵审美性、装饰性

3、图案变化的表现方法

图案变化是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在符合设计立意的基础上,依据美的法则,对写生的自然物象的外形、结构、色彩等进行解体、取舍、加强和重新加工、变化、组织后创造新的图案形象。

变化主要有具象和抽象两种表现形式。

⑴省略法:

也叫提炼法。

抓住对象的主要部分,去掉繁琐的部分,使物象更加单纯、完整、典型化。

“写实如生”、“简便得体”、“以少胜多”的“求省”的方法。

⑵夸张法:

是在省略的基础上,夸张主要对象的特征,突出对象的神态、形态、使表现的形象更加典型化,更具有代表性。

夸张常用的手法:

大与小、多与少、曲与直、疏与密、粗与细等的对比。

形体特征的夸张:

抓住对象的形体特征,突出对象的形体,如方、圆、长、宽、大、小等。

动态的夸张:

是必不可少的装饰手法之一,常利用动态夸张,使纹样自由、活泼、流畅、稳定、庄重、大方。

神态的夸张:

是对动物或人物装饰变化中常见的,如:

喜怒哀乐、活泼、安详、稚嫩、狡猾、机灵、迟钝等。

⑶添加法:

是将省略、夸张了的形象,根据结构进行内部装饰,使他更加的丰满、美妙、更有情趣。

使之丰富的手法,是一种先减后加的手法,但不是回到原有的形态,而是对原来的形象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更加的美化,更具有变化。

⑷变形法:

抓住物象的特征,根据设计的要求,缩小、扩大、伸长、缩短、加粗、减细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处理。

⑸巧合法:

巧妙的组合方法,是通过巧妙的构图结合方式造成一种情趣、一种联想如传统图案中的太极图、三鱼等。

⑹寓意法:

把一定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寓意于一定的形象中,来表示对某事物的赞颂与祝愿。

⑺求全法:

也叫结合法,是一种理想化得手法,是一种理想化得手法,它不受客观自然的局限。

把自然美得东西加以结合。

把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图案。

⑻拟人法:

以的表情来刻画动物、植物,或以人的表情来刻画动、植物的活动。

第三节花卉的写生

一、花卉写生的目的

花卉写生是进行花卉装饰变化的重要依据。

装饰变化就是要根据写生所得素材,观察其特点和美得存在,发挥艺术想象力,用更加概括、更加强烈、更加超然的手法表现出形式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花卉的特征

花是有花托、花萼、花瓣、花蕊等几部分组成。

三、叶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常见的花序主要分为:

单朵花序、总状花序、复总状花序、

穗状花序、伞形花序、伞房花序。

叶序大体上分为对生、互生和轮生三种。

四、花卉写生的变化手法

1、突出主体特征

2、强调结构特征

3、强调形态变化

4、强调装饰性

第四节风景写生

风景图案从内容上看比较庞杂,山石草木、车船建筑、日月星辰、江河云雾等,都可纳入风景图案的表现范围,即可表达宏大的场景,也可描绘局部小景。

因此,风景图案首先应从组成内容的形象变化入手,将构成风景的个体景物形象运用图案化语言进行表现。

一、风景图案的形象特征

风景图案的形象特征可分为自然景象和人造景物两大类。

1、自然景物:

山石、云水、树形

2、人造景物:

亭台楼阁、车船路桥等。

二、风景图案的变化手法

风景图案中的各种形象在变化处理上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则:

1、景物形象的装饰性

2、改变景物正常的比例关系

3、透叠与渐层的组织手法

第五节动物的写生

动物是装饰图案的重要题材。

装饰图案中的动物不是自然形象的再现,也不是为了表现动物的自然属性,他经过艺术加工,对形态高度概括又有寓意的艺术形象。

一、观察方法

动物写生可以采用现实和理想、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

二、写生重点

1、体态2、动态3、神态

三、动物图案变化手法

1、意境、2、特征3、动态4、拟人化5、人物化6、物形化

第六节人物写生

一、人物写生的基本属性

1、自然属性;生理结构、姿态、年龄、民族

2、社会属性:

生活习惯、面向表情、服饰、和不同时代人的风貌。

二、人物图案变化手法

在图案设计中以人物为题材的图案是最难设计的,这是因为认得本质特性与图案自身的组织法则有极大的矛盾。

在传统的人物图案中,受当时人们观念的约束,倒置和变形、夸张的形象很少出现。

在现代人物题材图案中,人物不仅倒置、夸张、变形、重叠、分解、重构得到广泛的运用。

作业:

用你熟悉的花卉完成3张花卉写生。

规格:

尺寸5cm×20cm。

色彩:

全彩。

时间:

12小时。

课题:

第三章图案的组织构成形式

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熟悉图案的组织构成形式,掌握图案的表现技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熟悉图案的组织构成形式,掌握图案的表现技法。

教学时数:

2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案构成要素及形式法则

一、图案形式构成要素

图案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形体、色彩、质地、空间等,而这些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同的形体,可呈现不同的色彩、质地、空间。

1、形体:

是客观物体存在的一种实在形式,任何物体的客观存在都有一定的外形。

2、色彩:

它是依附于形体之上,而形体又有不同的色彩。

色彩和形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3、质地:

就是客观形态所具有的物质,物质内在结构不同,给人留下不同的“质感”,这质感即为肌理。

4、空间:

空间指物体所具有的三维空间,物体有近大远小,绘制要具有立体感。

二、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一个普通的原则。

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

2、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也是图案中求得重心稳定的两种结构形式。

对称式同形同量的组合,以中心线划分,上下或左右相同,如人体的眼、耳、手、足;蝴蝶、鸟类的双翼;雪花;植物对生的叶子、轮生的花瓣;车轮、盆、盘等等。

3、对比与调和:

认识物与物的区别,其根据是对比。

对比也称对照,如新旧对比、黑白对比等。

一般是性质相反而且相似要素较少的东西,就可表示“对比”的现象来。

调和与对比相反,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和的差异程度较小,是视觉近似要素构成的。

4、节奏与韵律:

在图案上,节奏是规律的重复,条理性与反复性产生节奏感。

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它赋予节奏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

所以节奏带有机械美,而韵律只是在节奏的变化基础上产生的情调,具有音乐美。

5、安定与比例:

在自然界中,静止的物体都是按力学的原理,以安定的形态存在着。

因此不论平面或立体图案,都要有安定的原则。

例如:

器皿造型上的长、宽、高的关系。

器物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都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是以人体的尺度作为标准,根据使用的便利而制定的。

6、动感与静感:

图案设计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可采取动感较强或静感较强的不同构成方法。

静感的纹样较严肃,动感的纹样较活泼。

由于统一与变化的程度不同,因此动感与静感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偏向统一的构图为静的状态,偏向变化的构图为动的状态。

7、渐变与突变:

渐变是逐渐变动的意思,就是一连串的类似,即形象在调和的阶段中具有一定顺序的变动。

比如月亮由刚显露出的月牙形渐变成圆形,太阳东升,逐渐西下,太阳光线的移动,以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变化,都是一种自然性顺序的渐变。

8、统觉与错觉:

我们看物象时,常注意其最强部分或有变化部分。

这时在视觉上会引起以其部分为中心的统一感觉,这种感觉称为统觉。

错觉是人的眼睛观察物形或色彩时,视觉炫感而使心理发生的一种误认。

三、形的观察与基础设计

观察属于眼的视觉行为,是对某一对象做有意的注视,以求得正确的认识。

 观察是学习造型的门径,造型的学习,起初必须得力观察,有了深刻的观察,才会有很好的造型。

因为,观察的目的,主要是从直观的映象中,挖掘美的构造,作为创作的泉源。

自然形象,是人类造型活动之灵感源泉。

它存在于我们所处的实际立体空间里,是实际的立体形象。

自然形象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

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物以及所有自然形象中,如果深刻地去观察它,将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

这些美的形和色,固然对绘画直接有所帮助,对于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设计的意义,就是要把有限的素材,发展为无限的创造。

形的基础设计方式,有客观的练习与主观的练习之分。

客观的练习,目的在于写生。

而主观的练习,侧重在创造性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