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实用技巧分享.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627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D实用技巧分享.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D实用技巧分享.docx

一、Routing,走线模式下:

 

1、shift+A:

由普通模式转成走蛇形线模式 

2、shift+R:

改变走线方式,在这几个模式

下切换

 

3、shift+G:

显示已走线长度

 

4、shift+W:

选择设定好的线宽

 

5、shift+Space:

走线拐弯方式 

6、Ctrl+鼠标左键:

系统自动将线拉到终点,这个功能并不是很智能,需要人为的控

才能走出比较漂亮的走线。

 

7、2:

不换层打孔 

8、打孔之后按shift+V:

选择设置好的过孔 

9、3:

在规则设置的最小、适中、最大线宽中切换 

二、铺多边形铜皮 

Tools》PolygonPours》DefineFromSelectedObjects:

在选定的闭合多边形中铺铜框框中间是铜皮。

铜皮离框

框的距离是受铺铜规则约束的。

接着双击中间的铜皮修改属性。

 

这种方法可用于整板灌铜,只需要SY选中外框或者keepout就行了。

 

三、内层挖空 

    该技巧出自彭工之手,再次感谢彭工!

彭工的无私奉献和钉子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D挖空是通过用fill或者polygon来实现的。

对于简单的方方正正的区域挖空,只需放

个fill就搞掂了,可是对于那些奇形怪状的挖空,单单用fill就已经无法得到令我们满意的结

果。

这时,就需要用到polygon了。

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这个技巧的实用之处。

 

现在我们需要对中间部分进行挖空,首先,把所有线都改到keepout层,并把线宽改成

0.01mil。

接着在需要挖空区域打一个地过孔,并把规则里面的铺铜间距改成0.01mil。

接着

就在顶层铺地铜,将整个区域都填满,得到下图效果。

 

 

接着去掉过孔,并选择Tools》Convert》ExplodePolygontofreeprimitives,将铜皮打碎

就可以得出下面效果 

 

接下来我想大家都已经不需要我再啰嗦了吧… 

四、FPGA的Bank设颜色 

我想做过FPGA的同事都知道,在调FPGA管脚的时候特别麻烦,需要将每个Bank都圈

出来。

这是个非常繁琐的事情。

现在可以将每个Bank设成不同颜色。

 

在原理图中,选CrossProbe,点某个Bank,例如Bank1.可是有些人会说这仅仅是将这

个Bank给高亮了而已啊。

如果你的AD是这样的话,那么你还需要再做一步设置:

按TP,

在System的Navigation那里,将selecting给勾上就可以了。

这样再来CrossProbe,PCB 上

FPGA中的Bank1管脚就会被选中,那么接下来怎么改颜色,我想着这也不用说了吧… 

好了,暂时想到这么多,下次有什么好的技巧在来和大家沟通沟通。

在此希望大家可以多多

交流,如果你们有什么妙点子的话也分享一下,这样才能活学活用嘛…  

·

名人堂:

众名人带你感受他们的驱动人生马云任志强李嘉诚柳传志史玉柱

(1)、在pcb布局阶段:

在原理图中框选一个区域的元件或点选若干个元件、快截键“t”+“s”能迅速切换到pcb界面选中那些元件,然后按快截键“i”后选择菜单第二项用鼠标在你想要的地方拖一个框,那些元件就蜂拥云集地出现在你拖的这个框中。

  

(2)、在pcb布局阶段:

是不是元件名混乱地出现在元件四周甚至互相重叠?

框选若干个元件,然后按快截键“a”后点菜单第二个选项出现一个封装符号图形,用鼠标点这个图形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确定后,元件名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你选中的那些元件们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  

(3)shift+s :

单面布线,其他层隐身。

 

(4)ctrl+shift+鼠标滚轮:

切换不同的布线层 

(5)ctrl+shft+T(top)      :

  上对齐 

(6)ctrl+shft+B(bottom)    :

  下对齐 

(7)ctrl+shft+L(left)      :

  左对齐 

(8)ctrl+shft+T(right)     :

  右对齐 

(9)ctrl+shft+H(horizonta)   :

  水平方向上等距 

(10)ctrl+shft+V(vertical)     :

  竖直方向上的等距 

(11)ctrl+X  :

  在SCH或者PCB 同一平面内左右翻转

 (12)ctrl+Y  :

  在SCH或者PCB 同一平面内上下翻转 

(13)S+L    :

  选择局部器件或线条 进行操作 

(14)单击菜单原理图或者PBC,选择Split Vertical,或者Split Horizontal,双窗口查看设计 

(15)n多的器件要从顶层翻转到底层,或者反之,全部选中,拖动过程中按“L”,OK 

(16)同一个工程中,出现多个原理图的时候,若出现同样的net,要连在一起,不能像在同一个sch那样搞,要加port外部模块接口,可以不加net。

 

(17)port优先级大于net,net只能在同一块sch里面,但是port可以使全局的(相当于局部变量,全局变量)

(18)板子完成者之后,在最后修正丝印层,可以Seitch to 3D,会比较爽,而且反面可以直接翻转过来修正 

(19)类似LM1085之类的发热器件,可大面积给VCC覆铜,最后加上top solder做成焊盘 ,散热更好 

(20)shift+M  :

  放大镜 

(21)只想看到一层板子,不被其他干扰,可以按L去选择 

(22)对于数字的板子,一般不要走底线,最后覆铜的时候,花型,防止散热更好焊接 

(23)Design-Board Options-Electronic Grid:

 当布线的那个圈圈的坐标不见了的时候,选中这个就OK 了  

 (24)  在设计原理图的时候,可以画折线,用shift+空格转换 

(25)原理图快速布线 P-W 

 (26) PCB 快速布线 P-T 

(27) 绘制纵向层次式原理图时,在底层再次修改sheet entry时,顶层同步修改的sheet entry不能同其他复制在修改变量,只能手动加入sheet entry 

(28) SCH设计时,跟PCB Layout一样,用shift+SPACE来切换走线模式

 (29) 在PCB中CTRL+SHIFT让多根线 高亮显示 

(30)P--V 放过孔 

(31)P--G 覆铜 

(32)P--T 画线 

(33)由于某些原因(版本或者工程),导致PCBwire 画完后无法移动只要修改一下Design -- Board Options -- Display Physical/Logical  Designators就可以了 

(34)同时画n根线的绝招:

先shift选中多条线,然后按ttm(multiple traces),OK

 (35) paste 想不丢失 net,就选择Edit-Paste Special-Keep nets name 

36   CTRL+M 测量

 37   E+D 删除 

38   1. PCB设计快捷键(单次按键) 

 

单次按键是指按下该键并放开。

  

 在PCB电气层之间切换(小键盘上的*)。

在交互布线的  

过程中,按此键则换层并自动添加过孔。

这很常用。

  

 Tab键 在交互布线或放置元件、过孔等对象的过程中修改对象属性。

  

例如改变走线的的宽度,这很常用。

  

 空格键 在交互布线的过程中,切换布线方向。

这很常用。

  

Backspace键 在交互布线(手动布线)的过程中,放弃上一步操作。

很常用。

  

主键盘上的1 在交互布线的过程中,切换布线方法(设定每次单击鼠标布1  

段线还是2段线)。

  

主键盘上的2 在交互布线的过程中,添加一个过孔,但不换层。

  

Q 在公制和英制之间切换。

  

Delete 删除已被选择的对象。

  

 PCB设计快捷键(组合按键)  

组合按键是指,先按住第一个键不放,然后按下第二个键,再放开这两个键。

组合键用+号  

表示。

例如Shift+S表示,先按住Shift键不放,然后按下S键,再放开这两个键。

  

2-01 Shift+S 切换单层显示和多层显示。

  

2-02 Shift+空格键 在交互布线的过程中,切换布线形状。

  

2-03 Shift+C 清除当前过滤器。

(当显示一片灰暗时,可恢复正常显示)  

2-04 Ctrl+鼠标左键 高亮显示同网络名的对象(鼠标左键必须点到有网络名的对象) 

 

2-05 Ctrl+R 一次复制,并可连续多次粘贴。

  

2-06 Ctrl+C 复制  

2-07 Ctrl+V 粘贴  

2-08 Ctrl+S 保存文档。

  

3. PCB设计快捷键(多次按键)  

多次按键是指,先按下第一个键并放开,然后按下第二个键并放开,以此类推。

多次按键  

用逗号“,”表示。

  

多次按键有很多,但是完全可以自己找到。

在PCB设计状态下,随便按下A~Z中的一个  

字母(第一次按键),便弹出一个与该字母相关的快捷菜单,菜单提示中的带下划线的字  

母便是第二次按键。

  

3-01 J,L 定位到指定的坐标的位置。

这时要注意确认左下角的坐标值,  

如果定位不准,可以放大视图并重新定位,如果还是不准,则  

需要修改栅格吸附尺寸。

(定位坐标应该为吸附尺寸的整数倍)  

3-02 J,C 定位到指定的元件处。

在弹出的对话框内输入该元件的编号。

  

Company Ltd. 第2页 共2页  

3-03 R,M 测量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3-04 R,P 测量两个元素之间的距离。

  

3-05 G,G 设定栅格吸附尺寸。

  

3-06 O,Y 设置PCB颜色。

 

 

3-07 O,B 设置PCB属性。

  

3-08 O,P 设置PCB相关参数  

3-09 O,M 设置PCB层的显示与否。

  

3-10 D,K 打开PCB层管理器  

3-11 E,O,S 设置PCB原点。

  

3-12 E,F,L 设置PCB元件(封装)的元件参考点。

(仅用于PCB元件库)  

元件参考点的作用:

假设将某元件放置到PCB中,该元件在  

PCB中的位置(X、Y坐标)就是该元件的参考点的位置,  

当在PCB中放置或移动该元件时,鼠标指针将与元件参考点  

对齐。

如果在制作元件时元件参考点设置得离元件主体太远,  

则在PCB中移动该元件时,鼠标指针也离该元件太远,不利  

于操作。

一般可以将元件的中心或某个焊盘的中心设置为元件  参考点。

  

3-13 E,F,C 将PCB元件的中心设置为元件参考点。

(仅用于PCB元件库)  

元件的中心是指:

该元件的所有焊盘围成的几何区域的中心。

  

3-14 E,F,P 将PCB元件的1号焊盘的中心设置为元件参考点。

(仅用于  

PCB元件库)  

CTRL+F    在原理图里同快速查找元器件

关于AD9各种布线总结(很详细) 

[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

楼主

 liuyy 发表于2015-1-1201:

41:

55 | 只看该作者 

1.常规布线:

不详细说了,是个人就知道怎么弄。

需要说明的是在布线过程中,可按小键盘的*键或大键盘的数字2键添加一个过孔;按L键可以切换布线层;按数字3可设定最小线宽、典型线宽、最大线宽的值进行切换。

2.总线式布线:

通俗的讲就是多条网络同事布线的问题。

具体方法是,按住SHIFT,然后依次用光标移到要布线的网络,点击鼠标左键即可选中一条网络,选中所需的所有网络以后,单击工具栏汇的总线布线图标,在被选网络中任意单击即可开始多条网络同时布线。

布线过程中可以按键盘上左右尖括号<>调节线间距。

 

3.差分对布线:

差分网络是两条存在耦合的传输线,一条携带信号,另一条则携带它的互补信号。

使用差分对布线前要对设定差分对网络进行设置。

设置可以在原理图中设置,也可以在PCB中进行设置。

      a原理图中添加差分对规则:

在命名差分对网络时,必须保证网络名的前缀是一样的,后缀中用下划线带一个N和一个P字母即可。

命名好之后点击菜单Place-Directives-DifferntialPair命令,在差分对上放置两个差分对图标。

单击菜单Design-UpdatePCBDocument****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重新传差一次修改规则即可在PCB中进行差分对布线。

      b.在PCB中添加差分对布线规则:

快捷菜单PCB打开PCB面板,从面板第一栏中选择DifferentialPairsEditor,单击add,在打开的差分对设置对话框中选定要定义成差分对的网络,然后在Name栏内输入一个差分对名称单击OK退出设置,之后就可以进行差分布线了。

      单击工具栏中的差分对布线图标,软件自动将网络高亮显示,在差分对网络上单击开始布线,布线过程中可以添加过孔、换层等操作。

4.蛇形走线:

单击工具栏中的交互式布线图标进入交互布线,在布线过程中按键盘SHIFT+A即可切换到蛇形布线模式,按数字1、2键可调整蛇形线倒角,按3、4键可调节间距,按<>键可调节蛇形线幅度。

5.等长布线:

Design-Classes命令,弹出类操作对话框。

右键单击NetClasses,左键单击AddClass添加网络类,可重命名网络类名称。

先将等长网络中最长的一根先布好线,并尽量短,其他线布尽量的宽松。

按T+R键单击一根走线,再按TAB键,弹出等长线设置对话框,等长线的约束类型选择FromNet,选择该网络类中最长的那根,将其设为等长线基准,并设置好蛇形走线布线规则后即可进行等长线调节。

布线完成后,按R,L输出报告,查看网络是否是等长。

该工具还可以检查其他已布好线的网络长度。

 

6.单键布线:

主要用于短距离的布线。

点击工具栏中交互式布线图标,然后按住CTRL键,单击要布线的网络即可。

 

补充一个添加过孔的知识点:

快捷键是小键盘的*键。

但是对于笔记本来说就要麻烦了呢,按数字2键,再按L键换层。

=========================================================================================

飞蛾扑火是自不量力,浴火重生才是一种升华、一种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