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690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doc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

作者简介:

李 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 400000

李 曦

摘 要:

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

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

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Space),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

例如:

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River);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Park);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rbanPublic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

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

与绿地等。

2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

2.1 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

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

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现代、高速、时尚相协调(见图2)。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于强调室内外空间的互相渗透,所以

空间的限定方法很多,但不论怎样限定,都属于建筑空间构成的范畴。

欧洲习惯于以街道和广场作为一定的交往和生活空间,我国则采用比较内向的“合院”式(见图3),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缩短了东西方的差距,街道和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就需要更新街道观念,在其单一的交通功能之外注入新的意义。

2.2 城市空间的连续———街道

连续是指起连接功能的公共区段。

街道和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形公共空间。

它既承担了交通运输任务,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公共活动场所。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最公有化的空间之一。

街道空间设计时,要从街道的重要角度,特别是人经常停留的角度,以及人流运动过程中的视线去精心组织街景构图,应通过道路,把场所的建筑、广场、绿地、水面等等组织起来,形成整体空间面貌,使主要街道更具有宏伟的气派,小街更充满亲切温暖的气氛。

可以说,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有特色,最吸引人的空间环境。

如何将城市街道空间处理得更精巧、细致,如何使街道空间更具整体性、连续性和节奏感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2.3 城市空间的焦点———广场

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焦点,是一种能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也可能是广场上的标志)。

广场作为城市景观实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包括了所有在城市生活中与人们交往及观赏感受最密切的地方,功能上适合公共活动、社交活动、集合等的开放性场所。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如重庆沙平坝三峡广场,既是该区重要的商业中心,又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

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见图4)。

2.4 城市空间的“肺”———绿地系统

绿化本身的内涵是丰富的,既可以是陪衬,起烘托主题的作用,又可以成为空间的主体,控制整个空间。

作为软质景观,绿化是城市空间的柔化剂。

现代高层建筑比比皆是,街道越发显得狭窄,由于绿化的屏障作用减弱了高层建筑给人的压迫感,并且还可以适当地掩蔽建筑与地面及建筑与建筑之间不容易处理好的部位;从远处看,建筑处于绿色怀抱之中,建筑下方被虚化,越发显得建筑宏伟高大,且树的自然柔和的曲线与建筑理性刚硬的直线形成对比,越发显得建筑本身的阳刚之美。

在空间处理上,绿间感,反衬出建筑的体量及其在空间的位置。

树木本身还具有表示方位和引导的作用。

面积较小,设计简洁的小花园、小绿地给人们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小空间,在现代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小绿化与城市大面积的绿化形成有机网络,构成了城市这个有机体的重要器官———城市之肺。

3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3.1 地域性与可识别性

每个城市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同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应结合城市的特点来思考、设计和建造。

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其空间布局往往完整有序、结构清晰,其物质空间形态具有体现地域历史文化的特征,已经成为集体记忆。

例如中国传统城镇公共空间的“井”格形街道布局与欧洲一些城市至今仍保留的中世纪留存下来的辐射式和自由式的街道布局系统,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每个人头脑中的“认知地图”也是对城市公共空间认知的重要一步,体现出一种认知的效率。

越是有个性、有秩序和容易被了解的城市公共空间,越易于使人识别并印象深刻。

3.2 整体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实体与空间构成的时空连续体,它所表现的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物质与文化的多样性,正可以使人感受到它跳动的脉搏和生气。

从空间而言,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整体环境,不应把建筑和城市空间当作一系列孤立的部分。

从时间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也要求注重城市和历史的文脉关系,全方位的营造愉悦、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更加使人们认识到:

历史与文化是人们感受城市特定价值的重要内容,珍视文化传统,对历史环境的挖掘与尊重,新与旧的共生,成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依托,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了活力。

著名的意大利的圣马可广场,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从公元九世纪起直到十八世纪,经过多次改建、增建,但每一步都努力保持整个广场的和谐统一,并使之趋向更完美(见图5)。

3.3 生态性

公共空间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更多的把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多一些生机和活力。

绿色是公共空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营建具有空间层次的绿色空间,可以增强公共空间的趣味性、实用性。

规划的绿地、花草树木应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生态特点相吻合。

3.4 气候性

气候也能决定公共空间的形式与功能。

在我国,南北气候的不同决定了公共空间不同的处理方式。

北方寒冷,公共空间则不宜过大,应多结合建筑群之间的室内空间来建造。

南方夏天炎热,所以设计公共空间时需特别考虑蔽日和乘凉功能。

3.5 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空间的精神所在,仅仅有形式和功能是不够的。

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能使所在公共空间成为吸引人的好去处,寓教于乐是人们历来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任何带有人文主题的公共空间总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的。

例如重庆市沙平坝三峡广场(见图6)。

3.6 尺度感

所谓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通常包括人与实体、空间的尺度关系,实体与实体的尺度关系,空间与实体的尺度关系等等。

尺度的处理适当与否,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及其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体会到,这些城市和空间令人感到温馨和亲切宜人。

反之,那些有着巨大空间、宽广街道的城市公共空间则让人觉得冷漠无情。

由此可见,一个空间形体环境的设计,如果对人的行为活动未加充分考虑,而孤立地在图纸或模型上琢磨尺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4 结语

城市外部空间是城市外在形式的主要载体,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外部空间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是当今城市设计的焦点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将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增强人与人的交往,增进社会的凝聚力,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

作为建筑师、城市设计师、规划师,不仅要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外在形态有质的认识和娴熟的设计技巧,更应从其内在规律去把握它的运作机制,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所面对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