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714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doc

名词解释:

1.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13.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8.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

19.国土规划

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

国土规划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

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40.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41.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48.城市功能

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60.近期建设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81.城市性质

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86.城市化

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

105.容积率

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9、城市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分为哪几类?

(1)住宅用地:

不同类型住宅所占用地,包括住宅甚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学校、医疗、商业服务、文娱管理等设施的用

地。

(3)道路用地:

居作地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的用地。

(4)绿地:

居住地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性用地。

10.城市规划宏观调控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

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表现在:

①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②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③在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开发与使用;④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公众的利益。

11、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

城市人口和社会系统构成城市的社会系统,一般可以从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几个方面观察和分析。

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一是政治团体角度,二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

城市中的政治团体是代表不同阶级或者阶层利益,或者特别集团利益的集体组织。

城市中的政权构成和行政管理受到各国各地区社会制度的影响。

城市人口系统的构成是城市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不仅涉及人群分类学,更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性别、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组社会集团间的社会冲实与交融,以及他们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城市人口系统主要指作为城市的聚居者,侧重于对物质的需求与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有关的机制、原理和理论的分析。

狭义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精神文化。

城市文化系统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存四个方面构成,涉及教育科研、文化传媒、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展览、体育卫生等。

12、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为人类服务,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用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保护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并使之为大众服务,努力追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新科学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等。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城市是时代文明的集中体现。

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需求,要为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创造条件。

13、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1)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的不同特点,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城市的性质。

这是决定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明确城市的性质,便于在城市规划中把规划的一般原则与城市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更加切合实际。

2)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

它有利于合理选定城市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即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市域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2)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研究去,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

14、城市功能主要包括哪些?

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服务功能,社会再生产功能,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

15、论述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及其社会目标。

田园城市”理论创想者霍华德协商,对田园城市下了个简短的定义:

“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他的主要观点包括:

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建设新型城市,把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田园城市理论是一种城市建设和社会改革理论,倡议建立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田园城市,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

(1)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建成区用地的扩张进行限制;

(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系统;

(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相对独立的居住区隔开;

(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

(5)各功能间拥有良好的铁路(交通)联系;

(6)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

田园城市的社会目标:

(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限制房客的房息压力;

(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

(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

(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

(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

田园城市:

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16、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产生、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

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性特点,因地制宜。

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综合性的工作。

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

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性。

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