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778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架密实结构工法Microsoft Word 文档剖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31.5(单位:

mm)。

2、水泥

可使用P.O32.5#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

初凝时间应在3.5小时以上;

终凝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

5.2.2配合比设计

1、试验仪器

骨架密实结构测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时,应采用振动压实方法成型试件,工地试验室不具备条件时,应送样到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做试验进行比校验证。

2、配合比

在确定了集料级配后,试配选用水泥用量为3.0%;

3.5%;

4.0%;

4.5%(外比),测定其最佳含水量;

最大干容重,选用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水泥用量的那一种配合比。

在确定了水泥用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后,对混合料进行延时试验。

根据延时试验对比,如果从出料到碾压终了所需时间大于三小时,则应选择初凝时间更长的水泥,或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进行调整。

5.2.3下承层准备

1、测量、放线,架设基准梁,安装侧模

1)测量

路面项目进场后测量组应尽快对路面标段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联测,平差。

建立在施工过程中方便使用的基准导线点,水准点。

2)放样

在待摊工作面上,直线段按10m一个断面,弯道、竖曲线顶点、进出桥隧处按5m一个断面放出两侧挂线点,路幅中基准梁架设处的桩位,用钢钉和红油漆做好标记,测出该点标高。

3)根据实测标高和设计标高计算出两侧的挂线高和基准梁的架设高。

架设基准线和基准梁。

4)安装侧模

摊铺前需架设好200m以上的钢模板。

钢模板拼装直顺、牢固,并往内倾斜约5度,保证碾压成型后侧面垂直。

2、下承层清扫,湿润

下承层的清扫湿润或喷洒水泥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层间联结

5.2.4混合料拌和、运输

1、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可使用连续式稳定土拌和站拌和,必须有电脑计量,电脑自动控制拌和。

在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是:

1)每天基层开工前进行集料的含水量、级配检测,调整好配合比,并根据气温情况及运输时间综合考虑调整用水量,在气温较高或运距远时,适当调高含水量;

2)根据计算机监控情况,控制设备运转,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室外巡视人;

3)拌和设备必须安排巡视人员,检查水泥输送系统是否畅通,保证集料斗

料容量不少于核定容量,骨料输送正常,输水系统正常;

4)经常检查拌和叶片的损坏状况,发现损伤及时更换,避免拌和斗中出现死角;

5)拌和基层料时,要检查混合料的质量,混合料按JTJ034-2000规定标准方法进行试验。

2、运输

1)、运输混合料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要求汽车货箱干净、平顺、以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倒料顺利;

装料时按车厢的前部、后部、中部分三次装载,并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

2)、控制行车速度30km/h以内,合理组织交通。

3)、当拌和场离摊铺点距离较远及气温较高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加盖油布防止水份蒸发。

5.2.5摊铺机的准备

1)根据规范要求,半刚性基层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根据待摊基层宽度,应将两台摊铺机拼装成不同宽度,如宽度12m的基层,可将摊铺机拼成5.75m和6.5m。

这样,上下基层纵向接缝错开50cm以上。

2)为减少竖向离析,在摊铺机前导板下部加装弹性橡胶板,将离地间隙调为最小;

对螺旋外端处的卸荷口,加装悬挂式弹性橡胶条,防止大粒料向下滚落。

5.2.6基层摊铺

1、摊铺过程中,保持窄摊铺机在前,宽摊铺机在后,相距5~15m。

摊铺下基层时,窄机靠中央分隔带侧;

摊铺上基层时,窄机靠近路肩。

2、标高控制

靠近中央分隔带或路肩侧通过挂线高控制;

窄摊铺机靠近路幅中部通过基准梁控制。

宽摊铺机靠近路幅中部在前机的摊铺面上搭放一个小滑靴控制松铺标高,使得前后机摊铺表面平顺衔接。

3、摊铺机行走速度V主要根据拌和站的实际产量决定,可按下式计算

V=0.8Q/(L*h*r*60)

式中:

V:

摊铺机行走速度,单位m/min;

Q:

拌和站额定产量,单位t/h;

L:

待摊路幅宽度,单位m;

h:

待摊基层厚度,单位m;

r:

混合料最大干容重,单位kg/cm3

4螺旋布料器在布料时保持匀速运转,且布料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以高出螺旋叶片的2/3为宜。

5、摊铺后将两机接缝处表面修补整平,检测松铺厚度与标高,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摊铺机厚度控制的调节螺旋不能一次调节太多,以免影响平整度,严禁薄层贴补进行找平。

5.2.7碾压

1、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型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先用18T光轮压路机静压2遍,再用18T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碾压速度为25~30m/min;

然后用25t以上胶轮压路机压实4遍,碾压速度不大于50m/min;

最后用光轮压路机收光表面。

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均匀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有轮迹或对压路机无法碾压到的边角,用小型振动夯夯压。

2、碾压时,按路拱由低向高连续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叠,重叠宽为轮宽的1/2~1/3,使每层全宽内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路拱符合要求。

3、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若表面水蒸发过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4、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不得打死方向盘,以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5、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2~3小时。

6、雨季施工时,摊铺的混合料尽快碾压密实,并备足够的塑料薄膜,以防止突然降雨。

7、压实后的基层要求平整密实,无坑洼松散,软弱现象,施工接缝平整、稳定。

5.2.8试验检测

1、原材料检测

对进场的碎石,水泥必须按规范的频率进行试验检测,不合格材料不能用于基层施工。

2、摊铺、压实时的检测

1)标高,平整度检测

在摊铺碾压作业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跟踪检测摊铺后的混合料的标高和平整度,发现不合格处及时通知施工人员做出调整。

2)压实度的检测

基层复压完成后,试验人员应及时检测压实度。

对于骨架密实结构基层,采用工地试验室重型击实仪确定的最大干密度时,压实度的内部控制指标为≥100%。

3、混合料质量检测

1)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合料的水泥剂量,骨料级配进行现场取样试验。

同时现场取样制件进行7天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养护7天后应钻芯取样,检测路面基层的厚度,压实度。

观察基层骨料的级配,均匀性等。

5.2.9养护及交通管制

1、骨架密实结构基层压实好后,应立即覆盖养生。

雨水校多,温度在20度左右时,可采用专用养生膜覆盖,覆盖时应将基层侧面也包裹严实以免水分散失。

温度在30度以上时,应采用保湿养护膜覆盖养生,或麻袋、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7~14天。

2、骨架密实结构表面粗糙,车辆行驶后容易造成表面松散,养护过程中必须设置禁行标志牌,坚决杜绝车辆通行,洒水车通过时保持慢速行车。

3、基层采用骨架密实结构时,施工组织应非常严密,工序衔接必须科学合理。

上基层施工完成,养护结束后应及时洒布沥青透层。

在透层沥青洒布24小时后才可开放交通,但通行速度应控制在30km/h以内。

6材料与设备

6.1材料

6.1.1碎石

碎石的生产应使用具有二级破碎的大型反击破碎石机,并应配备除尘设备。

按0~4.75;

mm)四级备料,并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筛分;

液限和塑性指数;

压碎值试验。

骨架密实结构集料的级配范围见下表

表6.1.1-1

层位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19.0

9.50

4.75

2.36

0.6

0.075

基层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6.1.2水泥

可使用缓凝型普通硅酸盐Po32.5水泥,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进行试验,样品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6.2机械设备

用于骨架密实结构半刚性基层施工的设备见表6.2-1

表6.2-1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kW)

或容量(m3)

或吨位(t)

单位

数量

1

自动找平摊铺机

ABG423

130KW/12m

2

双钢轮压路机

DD110

118KW/11T

3

轮胎式压路机

XP260

118KW/26T

4

XP301

135KW/30T

5

18T振动压路机

YZ18

145KW/18T

6

YZ18C

140KW/18T

7

振动夯板

RV60

2.8KW

8

自卸汽车

18T/

150KW/182T

15

9

装载机

ZL50

154KW/3m3

10

ZL50C

11

稳定土拌和站

WCB-400

120KW/400T/H

12

洒水车

SLA5100

105KW/8t

13

115KW/8t

14

碎石机

PC1315

260KW/200t/h

发电机

200GF

200KW

为了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对ABG423摊铺机前导板下部加装弹性橡胶板,将离地间隙调为最小;

7、质量控制

7、1原材料

碎石、水泥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进行试验。

进场材料抽检频率应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规定,并满足业主技术要求。

具体见表7.1-1

表7.1-1原材料检验

试验项目

频率

标准

试验方法

含水量

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

确定加水量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等

颗粒分析

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时必须做

级配符合订货时提出的要求

筛分法

液、塑限

细集料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液限与塑性指数符合要求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压碎值

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变化种类时必须做

≤30%

集料压碎值试验

水泥强度等级

和初、终凝时间

必要时测

强度为:

32.5或42.5;

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h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

7.2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集料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表6.1.6-2的规定,应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配合比设计。

7.3试验路及施工

试验路及路面基层施工应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进行混合料的试验。

应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频率要求,各项指标于下表

表7.3-1基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底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

公路

压实度

(%)

代表值

98

97

96

95

按《标准》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极值

94

93

92

91

平整度(mm)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纵断高程(mm)

+5,-10

+5,-15

+5,-20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直尺:

每200m测4处

厚度

(mm)

-8

-10

-12

按《标准》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合格值

-15

-20

-25

-39

横坡(%)

±

0.3

0.5

强度(Mpa)

按《标准》附录G检查

7.4质量控制关键

7.4.1压实度

骨架密实结构的强度和其他优良性能,取决于集料的嵌锁作用,而嵌锁作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压实。

7.4.2防离析

由于骨架密实结构集料中粗骨料多,粒径大于4.75mm含量在70%以上,容易产生离析。

这种离析表现为横向、纵向、片状离析。

7.4.3整体强度

作为主要的承重结构层,路面基层具有良好的整体强度可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不仅是单个层面的整体性,也包括层间的结合。

即路面底基层、上下基层形成一个整体。

7.5质量控制措施

表7.5-1施工质量控制及措施

项目

质量标准

达不到要求时的处理措施

备注

级配

每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3检验一次,异常时随时试验

符合6.1.1-1要求

调查原材料,按需要修正配合比

在现场摊铺、整平过程中取样

水泥剂量

每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3检验一次,至少6个样品

不小于设计值-1.0%

检查原因,进行调整

在现场摊铺过程中取样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拌和时大于最佳含水量1~2%;

碾压时大于最佳含水量1%

含水多时晾晒,过干时补充洒水

拌和,开始碾压,碾压工程中检验。

注意规定的延迟时间

拌和均匀性

随时观察

无灰条、灰团;

色泽均匀,无离析

补充拌和,处理粗集料集中带,通知拌和场,增加拌和时间

每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处以上

≥98%

在延迟时间内继续碾压,局部含水量过大或材料不良点挖除更换

以灌砂法为准,现场以核子密度仪控制指导压实工作

抗压强度

每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取13个式样

≥3.5Mpa且不宜大于5.0Mpa

调查原材料,按需增加水泥剂量,改善集料级配

摊铺过程一处一样品,制件时不拌合,试件密度同现场压实度

延迟时间

每作业段1次

符合延时试验时间

适当改进施工方法与加强施工组织

记录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结束的时间

7.5.1确保压实度的措施

1、充足的压实设备配置

骨架密实结构所需的压实功比传统的悬浮密实结构多30%以上,所以应配备4台以上的重型压路机,其中必须有一台25吨以上胶轮压路机。

与桥隧相接或靠近其他结构物,重型压路机无法压实时应用小型打夯机夯实。

2、合理的压实方法

如5.2.7所述

3、尽快完成

混合料从拌和加水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长于所用水泥的初凝时间。

7.5.2防离析措施

为减少竖向离析,我们在ABG423摊铺机前导板下部加装弹性橡胶板,将离地间隙调为最小;

从钻芯取样看效果明显。

将拌和机拌和产量设定为额定产量的75%,使混合料拌和均匀;

自卸汽车装料时分前、后、中三次接料;

布料螺旋均匀转动,混合料盖住布料螺旋等措施可减少摊铺面上的离析。

7.5.3提高整体强度的措施

在底基层与下基层之间;

上下基层之间洒布1.5kg/m2的水泥浆增加层间联结,使三层连成一个整体。

8安全措施

8.1拌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8.1.1拌和场内的堆料场,场内道路应使用20cm以上的水泥稳定碎石或15cm的水泥混凝土硬化,天气干燥时应及时洒水压尘,防止场内的运料车辆和作业机械发生碰撞。

8.1.2上料平台与拌和机料仓之间应有安全距离和高差,使装载机操作手作业时能看清料仓和采取安全措施。

上料平靠近料仓处应浇注高出路面30cm以上,宽35cm以上的混凝土,阻止装载机卸料时轮胎下滑。

8.1.3拌和机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悬挂标志牌。

8.1.4拌和场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劳动保护要求的工作服装鞋帽。

8.1.5运料车辆应保持车况良好,在运料过程中不得泄露混合料。

经常检查刹车,保持工作状况良好。

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

8.2摊铺、碾压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8.2.1运料车向摊铺机卸料时,应有专人指挥,摊铺机与汽车应协调动作,同步行进,防止互撞。

8.2.2摊铺现场前后各500m应设置禁行标志。

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光背心。

8.2.3严禁在摊铺机、压路机在没有熄火、下无支垫的情况下,进行机下维修。

9环保措施

9.1固体废弃物的处置

下承层清扫的垃圾,接头处理后的废料不得随意抛洒在路肩或路基边坡,集中装车运至指定的废土场,待工程完工后集中填埋;

基层拌和场在使用完后,将场地硬化的混凝土或水稳料挖除,运至指定的废土场。

9.2水土保持和防止水污染

对拌和场边坡进行贴草皮绿化;

拌和场四周修建排水沟,排水沟出口修建沉淀池,并定期清理。

9.3防扬尘

使用散装水泥,避免水泥包装袋造成的污染和解包添加水泥时产生的扬尘。

天气干燥时,拌和场内和主要的运料道路及时洒水压尘。

10效益分析

10.1短期效益定量分析

10.1.1节约基层成本

以一个工作日的生产为例分析,使用额定产量为400t/h的稳定土拌和站,其实际效率为80%,摊铺17cm的基层。

Po32.5散装水泥到场价格为350元/t,柴油市场价为7.5元/kg。

传统的悬浮密实结构水泥用量为5.5%,而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用量为4.0%(生产配合比水泥用量,外比)。

但骨架密实结构需增加一台25t轮胎压路机。

可节省Po32.5水泥量为:

400*8*(5.5%-4.0%)*80%=3.84(t)。

可节省资金为:

1344元。

根据《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07),增加25t轮胎压路机台班费:

(不变费用)+(可变费用)=464.65+50.29*7.5=841.83元。

则一个台班可节省502.17元。

10.1.2减少横向裂缝处理费用

业主为建设精品工程,要求对上基层裂缝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是:

先将裂缝处清理干净,再用改性沥青填灌,然后以改性沥青为粘合剂,粘贴聚酯纤维布,以裂缝为中线处理20cm宽。

将裂缝上下隔离,防止反射裂缝。

改性沥青用量为1.5~1.8kg/m2,单价为5300元/吨,聚酯纤维布单价为20元/m2。

基层宽度按11m计算,每条裂缝处理材料费为65.00;

人工费按5元每条计算,合计为70元/条。

如果采用传统的基层形式,可能产生5~10米一条的裂缝。

P7合同段扣除桥隧后左幅长11.059km,右幅长11.268km,实际处理上基层裂缝245条,节省费用约13万元。

10.2长期效益定性分析

由于骨架密实结构基层产生裂缝大大减少,(《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条文说明显示,传统的悬浮密实结构产生的裂缝可达5~10米一条,而骨架密实结构产生的裂缝为50~100米一条),有效的减少了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几率。

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公路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

10.3社会效益分析

由于减少了反射裂缝产生的几率,从而延长了路面使用周期,减少了路面维修的几率,增加了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社会效益。

11工程实例

11.1常吉路面P7的应用效果

常吉高速公路路面P7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骨架密实结构,有17cm上下基层563789m2,20cm基层27416m2。

2007年7月中旬施工的某段下基层430m,由于种种原因,至2008年5月上旬才将上基层覆盖,(期间经历了2008年1月份的连续冰雪冻雨天气)。

覆盖前我们进行调查,没有发现一条裂缝。

11.2潭韶高速公路

潭韶高速公路主线13.295km,18cm底基层373085m2,17cm基层35596m2,全部采用骨架密实结构水泥稳定碎石。

2007年9月开始施工,2008年4月基层全部完成,没有发现裂缝。

11.3邵永高速公路

邵永高速公路主线长112Km,基层总厚58cm,分三层施工,即:

底基层20cm+下基层19cm+上基层19cm,全部推荐采用骨架密实结构。

自2007年十月开始施工,到2008年10月,已完成基层的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