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901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看环保论文.doc

大学生看环保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

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

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

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我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和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

吮吸着花草的芳香,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

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歌婉转,牧笛悠扬。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凝神瞩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

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

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

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

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

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

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

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象,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

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

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

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全世界的一个共同的主题。

而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一群青年,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环境状况。

(一)   我国环境的现状

⒈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

    从我国发射的神州6号卫星上鸟瞰东亚地区(见下图),当看到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家园时无不震惊:

我国大片国土上的郁郁葱葱,不知不觉地竟然变成了严重的荒漠化(棕黄色)?

大面积的沙滩、荒漠和戈壁滩,与周遍国家的颜色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

对于地球村的村民而言,必须面对它,正视它,这的的确确就是我们今天的家园现状!

    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

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

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在近50年中,我国森林面积已减少了30%,森林覆盖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森林覆盖面积的三分之一。

森林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洪灾频繁,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严重恶果。

    近7年来,我国耕地已减少了1亿亩,全国不少省份到2010年的非农建设规划用地指标早已提前用完。

    ⒉我国水环境不断恶化

    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a,其中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

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

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如今,我国的江河湖海污染已经不堪重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

尤其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多有不同程度超标。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表明,目前全球有10多亿人在饮用"脏水"。

而我国就有约3.6亿农村人口在饮用不合格的水。

 ⒊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此起彼伏

    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a,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

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城市超过60%。

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工业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

目前我国燃煤量约1.5亿吨/a,大约有2/3的工厂能源还在主要靠燃煤。

这些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是形成酸雨和沙尘暴的主要污染物。

    最普遍的大气污染是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造成的,吸附着大量化学物质的细小悬浮颗粒被吸入人体,十分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现代都市还存在光化学烟雾,这是由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夹带大量化学物质,如碳氢化合物、氢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它们在阳光作用下,会形成一种刺激性的烟雾,能引起眼病、头痛、呼吸困难等。

    我国SO2排放量至今仍在快速上升,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还在进一步加重,酸雨影响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40%,已发展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我国沙尘暴从1998年起,沙尘天气明显回升,2000年出现12次,接近60年代水平。

为近50年之最,这些现象可能预示着新一轮沙尘暴活跃期已经开始。

    可以说,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环境空气中。

而这些颗粒物在与大气中漂浮的各类污染物的相互碰撞作用中,还在不断改变着成分。

1998年我国竟有7个城市的大气质量,被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据UNEP最新报告指出,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区的上空已经被棕色云团所笼罩。

它不仅能使大气能见度下降,还会造成居民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

报告还指出,如果PM2.5的浓度上升20μg/m3,中国和印度每年就会有约34万人死亡。

我国这三个城市,均被纳入到全球13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行列,并已被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黑碳排放国,黑碳主要来自农作物秸秆和煤炭等的不完全燃烧,它和二氧化碳一样会产生温室效应。

⒋ 我国土壤环境困难重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早已超过1.5亿亩,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递增着。

这些污染土地大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其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化肥农药类有机物、放射性元素以及重金属类等。

其中有些难降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能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

一些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段,土壤中发现的有害物质多达近百种

(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做法

 大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可以说是社会各阶层中最有思想,最懂道理的人。

如果这部分人懂得环境保护,那么环境保护就拥有一个强大的力量。

大学生将来可能从商从政,成为社会精英,成为决策者。

    现在中国之所以环境问题如此严重而且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正是因为决策者对此领域的无知。

在迅速发展崛起的中国,经济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地方官员作为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指标,于是,他们盲目地进行开采资源,引进重污染企业,把一片青山绿水田园变成灰尘满天的工业区。

现在的决策者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或者有这个意识,却对环境保护曲解误解而采取背道而驰的措施。

例如,我国台湾政府在西海岸盲目种植红树林的行动,就是如此。

保护红树林本是一项十分正确的行为,但是过犹不及,在不适合种植红树林的地区盲目种植则是不明智的做法。

台湾有一种招潮蟹,它们的栖息地要求是粘土质泥滩地。

当地政府在原本是泥滩地的海滩上大量种植红树林,导致了这种招潮蟹这一物种数量锐减,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当地官员以为招潮蟹都是生长在红树林下的,实际上只有一种能在红树林生存,而其他种群就面临巨大的威胁。

在内地也有类似的行为,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环境保护做的很好,大规模种植红树林,严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实在是得不偿失。

大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受到这方面全面系统的教育,懂得红树林保护的知识,也许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大学生最终会成为社会的决策者,当他站在决策者的位置上时,能够记得大学时学习的环保教育么?

就算记得,他会把环境保护作为他考虑的第一要素么?

我对此也有很深的疑虑。

如今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决策者的利益无法与环境的利益完全一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始终是一对矛盾。

社会要发展,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

我们能做的只是合理的对待两者,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在最小的环境损耗,谋取最大的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脱离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

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品质。

同时,对社会制度的改革也是环境保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势在必行。

许多大学都没有这方面的必修课程,就算选修也只是一两门而已。

因此大多数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是停留在中学课本所学的程度上。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环保的任务日益艰巨。

虽然在中央政策上强调保护环境,然而在大学教育方面,却没有相应的措施。

实在让人担忧。

我认为教育部应当增设一门必修课,专门向大学生教授生态知识,环保理念,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环保。

时下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而我所看到的是,我们大学生并没有对此关注,甚至有些同学竟然不知道有这个事情。

可以说,这次会议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地球的未来,如果达成了减排协议的话,那么将有利于全世界的。

作为学校,举办讲座,活动的都可以增加学生接触环保的机会,而学生社团更应当发挥作用。

今年环境保护协会的活动是“高校绿色贺卡行动”。

他们提议不用纸质贺卡而用送水果的方式在大学之间表达新年圣诞的问候。

在我看来,这种活动丝毫没有效果。

完全与环保脱离关系。

而且在宣传中看不到丝毫环保的意思,说是不要纸质贺卡,他们却发给每个宿舍一张纸质的宣传单。

对这样的环保社团,我也无可奈何。

现在的社团大多是一群官僚主义者,染尽了社会风气,没有思想,完全沦为拉关系,交朋结友的平台。

假借环保的名义,做一些反而损害环境的事情让人不能接受。

比如学校的植树活动,是把树从一个地方挖出来,然后再另一个地方种下去,如此简单。

有些活动,真的只是为了拍一张照片,写一篇新闻稿而做的。

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浪费了资源时间,又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实在应当减少类似的活动。

在东校区公共教学楼的入口,原本是草地,如今因为同学们的日积月累的踩踏,已经是一条小路了。

就好象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这一方面是因为校园设计的问题,从宿舍区走到教学楼,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

然而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同学们贪图两步的方便,没有环保的素质。

很多人看到别人走,自己也走。

中山大学是名牌大学,学生基本上都品质优秀,可是每天那条小路络绎不绝来来往往,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还是不强。

学校也注意到了这个,终于用一根竹竿挡住了小路。

也是无奈之举。

大学生做环保,真的只要从小事做起。

少用一次性饭盒,筷子,垃圾扔进垃圾箱,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这些很小的事情,也许不会被写进新闻里,但这是真正的环保。

大学生经常上网,多发几篇环保的帖子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

从我做起,环境保护的这一口号,很简单,可是很少人会这样做。

有些人恰恰相反,破坏环境,倒是从他做起。

很多人以为一个塑料袋算不了什么,确实,地球这么大,一个袋子不能毁灭整个地球。

可是如果乘以时间呢?

在乘以单位数量呢?

一个人每天扔一个,那么60亿人在一年能扔多少个?

道理很简单。

很多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正明白。

不必在举例说离开后关闭显示器,少乘坐一次电梯,洗澡涂肥皂时关掉水龙头,这些微小的行动能够节约多少能源资源。

这些大家都听得厌了。

我的意见是,只要心中念着环境保护,想着海平面在上升。

每做一件事,自觉的去节约。

大学生的日子很自在,自然而然产生了惰性,不愿多走一步,一切图方便。

因为他们没有经济压力,他们不了解人间疾苦。

有些宿舍厕所灯一夜不关,水龙头彻夜滴水,台灯走后还是亮的。

我看到了都觉得心痛。

没有严格的规范去要求学生,学生便觉得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因此除了寄希望于大学生自觉环保外,学校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很有必要,对浪费现象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严肃处理。

在一项大学生环保意识与能源节约意识调查结果中,对于废旧电池回收问题,有61%的学生选择了“想回收,但附近没有类似的设施,从而把电池与普通垃圾一起处理”,这表明学校对于环保的设施建设并不完善。

这样需要学校加强建设。

大学生在大学主要学习专业相关知识,因此要求大学生将环保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这样,环境保护就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最后一堂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结合自己的专业谈感想。

让我十分受益。

各个学科研究方向不同,但是由于环境对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很深刻的影响,环境学科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之处有很多。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通识教育,要求大学生结合本身专业,这是十分有益的。

以法学专业为例,环境保护之所以会步履蹒跚,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执行的力度不够是重要原因。

法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把环境保护与法律的制定实施联系起来,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环保事业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这样比起两个专业互不交流,各人研究各人的,效果更加明显。

我的专业是档案学。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档案学对环境保护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是环保部门和档案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制定了规范,使其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

在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档案,其中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就有很多,比如山川大地在古代并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比如中国人口从古代到现代的变化,这些档案都对环境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每开始一个环境项目,就必须先仔细研究当地的历史发展,比如对一个城市污水的环境项目,就必须借助于城建档案馆中城市下水道的相关档案。

想要了解三峡水库对上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就可能要借助到当初三峡工程建设,三峡移民安置,三峡地区各地的地方志等档案。

档案管理中科技档案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关系到环境保护。

一个环境保护项目是一项长期巨大的工程,常常是很多年的连续观察,因此会产生大量的观测数据,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环境专业的素质,才能很多的对这些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整理归档,以备查考。

大学生在环境保护中应当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看客。

这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大学生自己加强自身素质,多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将来在生活工作中,把环保当作一种习惯。

(三)对环保的呼吁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20世纪70年代出现局部污染,80年代城市河段和大气污染加重,90年代后呈扩大态势。

过去10年间,全国环境投诉信件由每年几万封猛增到60多万封,成为环境质量下降的佐证。

近年来因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每年29%的速度递增。

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2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发达国家的环境好,是后天修复或改善的结果;在他们工业化过程中也经历了污染严重的阶段。

地球日就是为纪念1970年4月22日数千美国人上街游行要求保护环境设立的。

用我们快速工业化阶段的环境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愿望是好的,但存在不可比因素。

3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重点城市和地区环境治理是在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的,并没有完全绕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作为一种对比,我们分析了不同时期世界银行专家、中科院、环科院和绿色GDP专家组的数据发现,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并不是最高的。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损失在10%以上,最高在15%以上。

4我国发展到初步小康这个阶段,不能再靠拼资源拼环境粗放发展了,必须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新型发展道路,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则,生活富裕了,有房住、有车开了,却生活在肮脏的空气里,喝不到干净的水,吃不上安全的食品,就与发展本意背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也必须成为各级政府的第一要务。

5环境保护的目标应当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正确处理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环保事业大发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保新道路的30年。

30年的探索历程表明,新道路具有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

长期性就是要按照实践永无止境的要求,坚持继承与创新,一代接一代环保人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阶段性就是要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同特征,找到特定阶段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探索重点;针对性就是要敢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艰巨性就是要充分认识解决我国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环境问题的难度,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7环境保护是发展的机遇而非阻力。

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了GDP。

而科学发展,就是要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少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叫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加起来就是又好又快。

经济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而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

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却变成了不健康的人,那将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讽刺。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所谓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只是生活在没有鸟鸣的春天里,总有一天要遭到惩罚。

8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要做好宣传工作,整个国家都要宏扬环保精神,使环保理念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前段时间,国家推出的禁塑令,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响应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母亲可以供给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地球母亲用它甘美的乳汁哺育着它的儿女,我们在地球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地成长。

我们为什么能幸福地生活在地球上呢?

因为地球母亲可以供给我们充足的氧气,可以供给我们充足的水分,充足的食品......她是一位关心儿女,爱护儿女的好母亲。

然而我们人类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或者说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就不顾地球母亲的身体,工厂乱排放污水,烟囱冒着浓浓黑烟,乱砍伐森林树木,乱浪费资源等等。

破坏了地球周围的大氧层,清澈的河水变得混浊,茂密的森林变得狼狈不堪,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碧绿的青山变得光秃,泥石流、森林火灾、动物绝迹、水源严重缺乏,一连串的灾害接踵而来,已使我们的地球母亲难以承受。

而我们面临的确是地球毁灭的现实。

啊!

实在太可怕了,到那时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将如何生存?

我们已经看到了严重的后果,我们能任其毁灭吗?

不能!

我们人类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地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了,比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开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开始绿化、美化我们的地球了,这是可喜的,这样可以延长我们地球母亲的寿命,使她越来越年轻,身体越来越壮。

在地球毁灭的前一夜,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我们要来保护、爱护地球,要来绿化、美化地球,使我们的地球母亲永远年轻。

当我们陶醉在满山苍翠,一水碧波,芳草茵茵,鸟语花香……的时候。

让我们尽一份力,为了我们美好的环境,为了我们美丽的地球,更为了我们靓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