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901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

城市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

设计方案

一、前言 3

二、系统设计原则 3

三、项目建设内容 4

四、系统设计 4

4.1视频监控系统 4

4.2彩色可视对讲系统 5

4.3背景音乐系统 7

4.4停车场管理系统 9

4.5电子巡更系统 10

4.6机房工程 11

4.7综合管道 13

一、前言

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小区建设应符合“安全、舒适、便捷” 的文明居住环境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依赖于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的支持,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我公司在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与各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的积极配合,全面沟通,已完全具备真正的系统一体化集成能力,可根据小区不同的要求,集成相应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并使小区智能化系统具有更强大的系统扩展能力。

具体而言,既通过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控制室实现对整个小区的功能控制和物业信息管理,把各相互独立的弱电系统构件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系统设计原则

为使本系统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要求,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 

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最可靠的科技成果,以便该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并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2)可靠性 

必须考虑采用被证明为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实用性和便利性 

在满足社区安保等功能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需要的基础上,采用实用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设备使用方便、安全,并且经久耐用。

 

(4)可扩充性和经济性  

为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系统在使用的产品系列、容量及处理能力等方面必须具备兼容性强,可扩充与换代的特点,确保整个系统可以不断得到充实、完善、改进和提高。

通过这种优化设计,不仅充分保护了原有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

 

(5)规范性和结构化 

由于小区智能化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在系统设计中必须着重参考更多面的标准和规范,力求使各子系统做到结构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原则

三、项目建设内容

根据目前国内智能小区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潘集搬迁”自身定位及需求,我们设计思路是“潘集搬迁”智能化系统由以下一些子系统所组成:

1.视频监控系统

2.可视楼宇对讲系统

3.背景音乐系统

4.停车场管理系统

5.电子巡更系统

6.机房工程

7.综合管网

四、系统设计

4.1视频监控系统

我们采用的是数字监控系统,系统设计为前端高清监控、分布式存储、远程集中监控管理的结构模式,即:

l对前端视频监控的监控录像数据的存储。

l通过服务器平台管理技术,建立一个监控中心,实现所辖所有监控点的远程集中监控要求。

l在监控中心,实现所有监控录像数据的远程检索、远程回放、远程下载功能。

l值班人员可对多路视频图像进行轮番或整体监视,24小时录像机实时录像。

1)前端摄像系统

前端监控点主要针对室外周界、小区人行/车行出入口、总平人行过道、电梯轿厢、总平停车、监控中心等处设置。

设置位置

监视目的

摄像机配置类型

室外周界

监视人员非法翻越情况

彩色网络红外枪式摄像机

小区内人行通道

监视人行情况

彩色红外网络枪式摄像机

地下车库出入口

监视车流情况

日夜型宽动态摄像机

小区主入口

监视小区人流、车流情况

网络一体化球机

地下室单元门厅

监视人员进出情况

彩色网络半球摄像机

电梯轿箱

监视电梯轿厢情况

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

地下车库

监视车流及人流情况

彩色网络红外枪式摄像机

2)传输网络层

传输网络层主要是一个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将前端设备发送的视频音频等各种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

3)监控管理层

监控管理层管理所有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负责数据的切换、显示、存储和相关处理,发出用户的控制命令,同时也负责用户的认证和授权。

4.2彩色可视对讲系统

系统主要针对小区的出入口和单元梯口进行防护,采用总线联网方式,在可视化的基础上,实现住户与管理中心、单元入口、小区入口的四方通话。

4.2.1设计原则

项目

设计说明

布点原则

1、室内部分

1)每套住宅内配置一台可视室内机;

2、梯间部分

1)每个单元仅一个出入口时配置一台带门禁梯口机;

2)若单元有多个出入口(如有些单元除地面出入口,还有地下车库单元出入

口)时,每个出入口均应设置梯口机;

3、区口:

小区主要出入口各区口机

 4、锁:

1)地面单元玻璃门宜安装磁力锁或电插锁(断电开锁型);

2)地下车库单元防火铁门安装电控锁或磁力锁(断电开锁型)及闭门器;

3)安装磁力锁或电插锁的单元门室内门侧安装出门按钮。

传输方式

1、采用总线传输 控制

控制

1、室内机

1)室内机可呼叫管理中心/室内机,并与其双向通话;

2)室内机可监视梯口机/区口机/门前机,且具有与之双向通话功能;

3)室内机可遥控开启梯口门/区口门/住宅门的电锁;

2、梯口机

1)梯口机可呼叫室内机、管理中心并与之双向通话。

 

2)梯口机应带门禁读卡器,支持密码、刷卡开锁。

3、区口机:

可呼叫室内机、管理中心,并与之双向通话。

4、管理中心机

1)管理中心机可呼叫室内机,并与之双向通话。

2)管理中心机可监视梯口机/区口机,可遥控开启梯口门/区口门的电锁。

 

3)管理中心机可对室内机发布图文信息。

5、室内机可接收及查询管理中心发布的图文信息;

6、安保型室内机可对报警防区进行布、撤防操作。

 显示

显示

采用彩色可视对讲系统;

4.2.3系统概述

l小区出入口呼叫住户:

访客通过小区出入口的可视围墙机或门卫室机呼叫住户,住户从住户主机或可视分机的屏幕上确认访客影像,住户可通过室内机远程控制梯口门锁的开启;

l单元入口呼叫住户:

访客到达被访住户楼下时,可通过单元门口机再次呼叫住户,进行二次确认,住户同样可通过室内机远程梯口门锁的开启;

l住户门口呼叫住户:

住户门口配置独户型彩色可视单户门口机,在访客到达被访住户门前时,还可再次呼叫住户并可视通话,如选配电锁、开锁子板,可通过住户室内主机控制自家门电锁的开启;

l小区入口/单元入口呼叫管理中心:

访客可通过小区出入口/单元门口的公用门口机呼叫中心管理员机,管理人员从管理机的屏幕上确认访客影像,并可与门卫室进行双向对讲和远程控制单元电锁/自动门的开启;

l管理机/门卫室机之间双向可视通话:

小区出入口门卫室机、中心管理机间双向可视通话功能;

l管理机/门卫室机呼叫住户单向可视通话:

管理机/门卫室机呼叫住户,住户可与管理人员双向通话,并可看到管理人员的影像;

4.3背景音乐系统

背景音乐广播与消防紧急广播相兼容,所有的背景音乐扬声器在火灾时均能强切至消防紧急广播状态。

系统主要由音源、中心控制、电源管理、报警联动、放音及传输几部分组成。

1)管理控制系统

管理控制部分采用数字编码技术,所要播放的区域及内容均可由该系统控制。

通过该系统可监听所有音源的输入是否正常,以保证系统能否可靠地进行广播。

该管理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使用操作灵活,是广播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

系统采用四种节目源,通过前置放大器,经定压功放和分区矩阵进入公共区域,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

纯后级定压功放的并联输出技术是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和可靠的,并且功放可以长时间进行满负荷输出。

2)电源管理

控制中心设备众多,设计系统电源开关较为复杂,通过设置一台节目定时器实现对中心设备的电源开关控制。

定时器可以六路可编辑定时控制电源,具有警报输入接口,断电程序不丢失,来电自动恢复运行等功能。

3)消防报警联动

建筑物内的消防广播一般与消防广播一并设计,因此,在应用中主要考虑能够接收消防报警信号,并能播放消防广播信息。

本次设计中,对于消防广播,只做功能接口预留,系统具有当有消防广播信号输入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断背景音乐广播信号,进行消防广播。

4)放音部分

放音部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室外采用造型防水音箱(外观可根据情况选型),选用额定功率为15W的草地音箱。

5)系统功能特点

Ø可实现播放背景音乐,紧急广播及其他通知;

Ø紧急广播信号在系统中具有最高优先权,对系统其他信号具有切断功能;

Ø在交流电断电的情况下保证报警广播实施;

Ø系统对每个片区可进行分区管理,不同的分区可以播放不同的内容;

Ø系统的各个构成单元以及各种安装件均根据业务需要,各个单元可灵活地进行组合,且扩展较为方便。

4.4停车场管理系统

 车辆管理系统的功能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实现对外来临时车辆的管理,以及对区内固定车辆的管理。

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通过光缆将各出入口联网管理。

系统主要由管理中心、入口及出口设备三部分构成,按功能划分为几个子系统,即进场子系统、出场子系统和中心管理子系统。

进场子系统

进场子系统由入口控制机、远距离读卡器、近距离读卡器、自动栏杆机、车辆检测器等组成。

固定用户的进出采用固定授权感应卡,司机无需下车,当车进入有效读卡距离内刷卡(大于3m),且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时,计算机控制读卡器启动,对该卡进行识别,若该卡属于该停车场,且在有效时限内,栏杆机自动抬杆放行,车辆通过栏杆后,车辆检测器发出信号,栏杆自行回落,完成一次进出车过程。

1)出场子系统

出场子系统由与中央管理系统集成的收费机、远距离读卡器、近距离读卡器、自动栏杆机、车辆检测器等设备组成。

当车辆出场时,车辆检测器感应出场信号并通知主控计算机提示操作员准备操作,验卡机上显示屏自动提示司机示卡或交票。

若为固定用户,则读卡待控制机验卡、计费信息无误后,闸门机开启,车辆出场。

2)中心管理子系统

中心管理子系统主要由管理计算机及系统管理软件组成:

管理中心计算机采用高性能工控机,性能稳定可靠,可长时间连续工作。

中心管理子系统的管理软件是整套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

虽然因停车管理功能的不同需求其软件的组成有所不同,但它应该是一套先进的停车库自动化管理程序。

它不仅要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种灵活,有效的管理模式,而且要具备自维护功能和一定的扩展性,以适应将来功能的需要。

目前其主要作用是记录停车时间、收费计算、停车库车位、车辆图像信息等资料并提供各种报表。

系统软件主要完成控制停车场车辆的出入及临时用户的收费,系统采用感应卡技术,实时监测车辆出入、自动判断车辆(感应卡)的合法性以及停车收费和相关的各种处理。

运行于中心控制室计算机的管理软件主要由查询统计模块、系统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维护模块和收费模块等组成。

Ø查询统计模块主要完成对出入口车辆进出数据的采集,形成车辆进出日志数据库,供系统操作员查阅和打印统计报表;

Ø系统设置模块完成对系统参数和出入口读卡器等设备工作状态的设置;

Ø用户管理模块完成对停车场长期用户的感应卡的注册、注销、续办、补办等,方便用户更好地使用停车场,形成持卡人信息数据库,方便停车场的管理;

Ø数据维护模块实现数据库的备份清除等各种维护操作;

4.5电子巡更系统

采用电子巡更系统可实现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有效的增强对保安人员的管理。

系统利用设置在大楼各重要部位的电子巡更按钮进行巡更。

 

巡更点主要设置在小区主要通道、地下停车场等重要区域。

在监控中心通过计算机巡更管理软件对保安巡更情况进行管理,对保安人员的巡更线路、巡更时间进行查询,对保安人员的巡逻工作进行监督,实现技防督促人防、技防和人防相补充的安保体系,保证大楼内的安全和便于物业对保安人员的管理。

 

电子巡更的实现:

巡逻路线上设置巡更点,保安人员在此路线上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巡更点,不能迟到,不能绕道,巡更员每抵达一个巡更点,必须采集巡更点的信息,以便控制中心了解巡更线路情况

系统由中央控制设备、手持式信息采集器、巡更信息点等组成。

保安人员巡更时手持信息读取器读取巡更信息点的资料,记录到达该点的地址和时间,巡更结束后将信息采集器中的信号传回中央控制站,无需布线。

4.6机房工程

作为智能化各系统和各类信息的中枢,中心机房必须保证各管理设备的正常有效工作,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具备一个相应的有机工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中心机房也作为小区科技含量的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提升小区的品味和影响具有一定的效果。

机房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空调、电力、照明、消防、防静电、防雷击、室内装潢等方面的内容。

设计上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应该充分体现良好的人性化。

本次机房的设计重点考虑智能化中心机房。

智能化中心机房的设计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机房规划

机房的规划布局应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从人体舒适度角度出发,对机房内的操作台、监视墙、设备机柜以及其它设备的摆放进行合理的布置。

2)机房防静电

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静电,是发生最频繁,最难消除的危害之一。

静电不仅会对计算机运行出现随机故障,而且还会导致某些元器件,如CMOS、MOS电路,双级性电路等的击穿和毁坏。

此外,还会影响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正常的工作和身心健康。

因此考虑机房的防静电,是属于机房安全与防护范畴的一部分。

设计考虑地板铺设优质钢质抗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铺设高度为距原地面250mm。

活动地板下墙面、柱面均作封闭防尘处理,保证机房的洁净度。

地面四周墙角安装100mm高不锈钢踢脚线。

3)中心设备供电

n强电要求

机房内配电采用双电源回路,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在机房内设置市电配电箱负责双电源回路的接入并负责机房区域的电源分配,机房供电主要包括机房照明、机房空调、辅助设备用电及智能化系统设备供电。

其中智能化系统设备供电又分为UPS供电和非UPS供电。

针对UPS供电配置UPS配电柜进行集中分配,非UPS供电配置智能化机房配电柜对机房内的非UPS供电设备进行供电。

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线箱

UPS电源

UPS

配电柜

两路低压进线

UPS供电回路

机房

市电配电柜

智能化系统机房配电柜

非UPS供电回路

备用电

强电单位实施

机房照明、空调、插座等辅助设备用电。

nUPS电源

控制中心设备配置在线式UPS电源,主要针对中心机房内报警主机、硬盘录像机、管理计算机及服务器等重要设备供电,保证中心设备在停电状况下工作可达到2小时。

4)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设计原则:

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泄散(外部保护);阻塞沿电源线或数据线、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危害设备(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电压幅值(过电压保护)。

以上三道防线,互相配合,各行其责,缺一不可,在作保护时,充分利用该建筑物本身外部防护设施,而严密考虑机房内的防护要素。

室外立杆安装的摄像机,在立杆上端安装一根50cm长的避雷针,并做好接地;同时,每个摄像机的配置1个二合一防雷器。

本工程的智能化系统,接地主要有交流工作接地、保护工作接地、屏蔽接地。

智能化系统的接地线都接入各单元总接地端子箱(包括不带电的弱电金属管,线槽,分线箱等),均与电气系统等电位点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机房内设备接地:

在机房静电地板下地面上刷绝缘漆(环氧),用30×3mm铜带按间距1000×1000mm制成网格,形成等电位面,网格与接地体、静电地板支架连接,并在机房内设置等电位端子箱,将机房内所有设备、机架金属外壳,进出机房的金属管道、桥架线槽、金属门窗、通信电缆金属屏蔽层和光缆的金属加强芯等铜芯线就近接于等电位端子上,通过等点位端子与建筑物结构地网采用单点接地方式。

机房各金属机架防静电地板金属支架应等电位连接构成室内局部均压带,并用6mm2、多芯线引到汇集排或机房等电位网。

系统接地引入线电流不超过1安培。

4.7综合管道

集约化综合管网的设计对于满足系统功能实现,合理的与相关工种协调一致,方便工程的实施,节约系统的投资,便于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多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集约化综合管网的设计主要在主导走向,结构形式,交叉作业等方面与土建、消防、人防、给排水等工种协调一致,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距离和空间预留。

1)设计说明

智能化工程的综合管道及桥架系统包括室内及室外管网两个部分:

n室内地上层管网采用弱电井电缆桥架和水平PVC管暗敷相结合的方案,室内地下层管网采用水平电缆桥架和KBG管明/暗敷相结合的方案;

n室外部分主干采用PE110,支管采用SC/PVC管暗敷设,室外进建筑物及过路管采用镀锌钢管。

2)设计原则

n线槽应采用防火材料制成,所有弱电线槽应有警示及鉴别标志或铭牌,子系统共槽应槽内分割,并良好接地;

n线槽配线利用率一般为60%;

n钢管应做良好接地;

n管内穿线、管径利用率一般为40%;

n穿线管的弯曲半径,在放线缆时不小于线缆外径的10倍;

n室外管道应尽量在人行道、绿化带下敷设,敷设要求如下:

Ø敷设在车行道下时,埋设深度不小于0.7m

Ø敷设在人行道下时,埋设深度不小于0.5m

n弱电电缆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最小净距应满足以下要求:

Ø与给水管300mm以下,平行净距0.5m,交叉净距0.15m;300~500mm平行净距1.0m;500mm以上1.5m;

Ø与排水管平行净距1.0m,交叉净距0.25m;

Ø与热力管平行净距1.0m,交叉净距0.25m;

Ø煤气管压力≤300kPa平行净距1.0m,交叉净距0.33m;300kPa<压力≤800kPa平行净距2.0m;

Ø电力电缆35kv以下,平行净距0.5m;354kv及以上平行净距2.0m;

Ø其他通信电缆,平行净距0.75m,交叉净距0.25m。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