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903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

《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doc

期末作业考核

《大学语文》

姓名:

和二闯

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翻译(共20分)

1、试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

孔子说:

“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

(你们)平时常说:

‘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共10分)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

戮人:

受过刑罚的罪人

隙:

空闲

倾壶而醉:

倾尽壶中的酒

卧而梦:

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起而归:

醒来之后就回家

二、简答与默写(每题10分,共20分)

1、举出曹禺三部经典剧作的名称,并说明曹禺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答:

《雷雨》、《日出》、《原野》。

曹禺在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以经典的剧作把中国现代话剧创作推向成熟,也使中国话剧走向世界。

他的作品融汇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传统,他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成功,对中国话剧的发展有着示范的意义。

2、默写秦观的《鹊桥仙》。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论述题(10分)

1、略论徐自摩《再别康桥》中表现出来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答: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旧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

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

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

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四、作文(50分)

题目:

小议“难得糊涂”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难得糊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成糊涂更难”。

郑板桥这样形容自己的官场生涯。

到现在,这句话流传着已很久,因为它当中包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

若想做一世聪明的人,就要躲得过小人的忌妒,否则身败名裂甚至性命难保。

太聪明了,很惹人忌才,特别是上司或者长辈和地位成就比较高的人,他们不喜欢太聪明的人在身边,功高盖主已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假如还敢再大肆恃才傲物,那他肯定永不得志。

他们会想,有了他这种聪明的人,什么也比我强,那还要我干什么?

人总会有自尊,要赢人先要赢他的心,这样才算真正的聪明。

这种聪明不只于学识上,还要在处世上,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心理调和,要让大家之间的隔膜摒去,在双难尴尬中突围而出,便正如孟子所讲:

“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

”如是而已方算聪明。

真正的智者人所说的难得糊涂,当然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超脱。

他们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能看透事物,看破人性,能知人间风云变幻、处事轻重缓急。

他们心中有大目标的人,自然对枝节杂碎不屑一顾,只着眼大方向,为全局负责,能做中流砥柱。

于是宁静致远、名利淡泊,表现出超凡脱俗、胸襟坦荡的人生态度。

这种所谓的糊涂,是大聪明、大智慧,清澈透底哪还有半点糊涂?

如郑板桥所说的难得糊涂,“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广陵奇才--郑板桥传》)

活得聪明,活得逍遥,活得洒脱,做个糊涂人最好,可是,世上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成糊涂更难。

如果容易做到,“难得糊涂”这四字真言,岂不失去了它的价值?

古人以“中庸”为儒家思想作典范,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以一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人们常常把这个词语挂着嘴边,动不动就一句“难得糊涂!

”其实他们大多数是真糊涂,并无真知。

或两眼摸黑,或雾里看花,或眼花缭乱,不辨南北,懵懵懂懂的,够昏昏噩噩的了!

还怕糊涂得不够?

就一门处世学已足够体现我们自爱社会上生存的学问,中庸处世做到的人会不少,但持之以恒便寥寥无几了。

而我从中感受到一些体会,要学习难得糊涂,便要“弹性聪明”。

从字里间应该很容易理解吧!

我们不可能无时无刻做到聪明,亦不会糊涂半生,只要像弹簧那样,能屈能伸且不失本质已足够作“弹性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