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987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doc

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巡检镇中心小学苏珍

班级文化的建设对一个班级的发展和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各自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优秀的班级文化,就像一块磁铁石,可以把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又如同凸透镜,可以把光线聚集在一点,形成高温。

否则,再优秀的一群学生,不过是一束束的光线,只有光亮而没有温度,没有力量。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达到如下的作用:

1.教育作用班级文化形成的一种生活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引导、调节和纠偏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的这种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它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

2.凝聚作用班级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在班级文化能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班级的命运和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个人与班级的行为和努力方向一致。

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知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3.激励作用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享受和创造的环境,提供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每个成员积极地发展自我,调动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4.规范作用班级文化所形成的规范体系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班级成员不得不自觉地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也是学生的归属需要和集体的教育力量决定的。

5.监督作用一个班级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如果有员工的行为和班级的文化不符,就会有人提醒他,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种善意的提醒就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监督。

6.止滑作用一个来自良好班级文化的学生,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绝不会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或者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去违纪违规。

因为他们已认同了班级文化,就会自觉地去遵守校纪班规,规范自己的言行。

班级文化的培育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

1.倡树理念首先班级文化要体现共同的价值观,就是大家都认为这个很有意义,形成共同的想法。

这个理念就像一个人生存于世就一定会有他的人生信条和做人原则一样。

共同的理念是学生们共同信守的班级哲学,没有共同的理念,学生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散兵游勇。

这个理念不是个人的学习目标,它是全体同学的共同目标,是能够指导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的。

例如:

班级文化可以是“在感恩中成长”、“关爱他人、分享幸福”等。

2.融入行为班级文化不是口号,要融入行为。

班级文化是看不见的软件,不能把它看成口号、目标或希望。

因为口号、目标或希望是一个未来的东西,现实中难以融入到学生的生活。

班级文化也不仅仅是张贴名人字画,名人字画只是一种手段,难以达到目的。

班级文化确立之后,它的强大作用就是通过指导学生的行为准则来实现的。

检验一个班级的文化是否假建设好,关键看他们的学生行为是否反映出班级的文化。

3.规范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班级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而班级制度却是有形的、具体的。

要建设班级文化,就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班级中的学生就没有约束,从而变成一盘散沙。

班级制度是将每个学生凝聚在共同的规范之下,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

班级文化要融入行为,得靠制度落实。

否则班级文化就会成为口号、目标和希望。

班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需要全员参与,广泛讨论,共同形成。

共同参与制定的制度,学生在感情上更容易接受和认可,在内容上更容易理解,在行动上更容易自觉遵守。

具体地说,一个班级的制度制定包括:

制定班级公约;制定岗位责任制;制定各种常规,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等。

制定其他制度,如班费收支制度等。

4.师生共建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培育,不仅仅是全体学生与班主任的事情,它应该是全体师生共同去完成的。

没有其他老师的参与与引领,班级文化有时无法得到确认与实施,从而影响它在学生中的共同认知。

同时只有其他老师的参与与引领,才能保证班级文化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中,督促班级文化切实地融入到学生的行为之中,让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让班级充满爱。

5.过程与目标并重班级文化一旦在制度中得到保证,就必须靠班干部和老师共同去落实和执行。

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一定要紧盯学生的日常行为,不放过学生的细小行为与问题,从早晨到晚上,围绕班级文化进行管理,这就是过程管理。

同时定期还要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或者带学生参加学校内外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班级文化,这是目标管理。

6.搭建平台班级文化的建设还可以依靠许多的平台,平台大致分为物质的平台和精神的平台。

物质的平台包括:

①教室的布置与规划:

教室的前墙,张贴班训或者《班级公约》。

教室的后墙,可以办理墙报开辟专栏。

教室的左右墙,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内容围绕班级文化〕,或者是本班同学的感言或目标。

②学生的课桌的装饰。

一些学生喜欢把自己的课桌经常画一些画或弄一些装饰品,那么同样可以考虑围绕班级文化进行一些装饰,既可以美观课桌,还可以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渗透班级文化。

③建设班级网站。

现在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或flash,甚至通过电影,对学生进行班级文化的教育。

精神的平台包括:

①班级的名称。

②班训的创意。

③奖项的设立等。

一个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时,我认为首先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去武装学生的头脑,才能够培养出良好的班级和优秀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