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记忆-老杭州.pps
《城市的记忆-老杭州.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的记忆-老杭州.pps(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看杭州照片说杭州故事,点击换页,城市的记忆老杭州,序说起杭州,总是先说西湖,好像没有了西湖就没有了杭州,然而西湖没有历代杭州人(杭州领导人和杭州市民)不断的疏浚和建设,早已成了沼泽地、湿地,西湖也早已不成为西湖了。
由此可见,杭州与西湖正是中华大地上,人与自然上千年和谐共存、互相促进的最好例子,所以“杭州西湖”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之无愧。
对于西湖各处景点介绍,著述甚广,真可谓:
前人之述备矣!
这里就换一个角度,专门来说说我们杭州城里的故事。
相关资料太多,幻灯片容量有限,只能一鳞半爪!
一,杭州话南宋王朝“西湖歌舞”了一百五十三年后,“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局面被元蒙铁骑惊醒了,杭州被踏平了,衰落了,而且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
作为传承地方文化的“杭州话”却产生了。
由于老杭州的口语说法与北京话相似,于是“杭州话”又被国人称之为“南方官话”,尤其是那“三座门”:
我们、你们、他们,真是北至苏锡常,南至肖绍甬,没有一个地方的人是这样说的,只有跑到三千里外的北京,才总算有了它的知音。
二,杭州人怎么会这样呢?
在南方人的区域里,居然有那么一群人,在讲与北方类似的、而与当地原住民不同的话呢!
看来与南宋王朝以杭州为京都、有153年的漫长岁月有关。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想法,直到有一天去贵州旅游,得到了启发。
2009年,去了“夜郎国”的天龙屯堡景点。
这里曾经是明王朝屯垦戍边的重要据点。
被朱元璋强迁到这里的是一批南京(江宁)居民,那位惹朱皇帝龙颜大怒、被马皇后救了性命、南京巨富沈万山也被充军到了这里。
他们的后裔就是用贵州当地口音说“南京话”,与当地的原住民进行交流。
想想看,地方话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恒久远!
南京人的南京话可以这样,为什么汴京人的汴京话不可以这样呢?
于是合理推论:
如今的“老杭州”就是“当年汴京人的后裔”,前面的想法,岂不顺理成章地得到了证实了吗?
三,老杭州的市容这类老照片实在太多了,于是只好是:
前清、民国早期就不要了,改革开放后的也不取了,就拿1949年前后几十年的照片来说说,不算遥远也不太近,至少可以让我们看了有亲切感。
当年杭州城里有三条路、街比较繁华和热闹:
中山中路,清泰街,庆春街(湖滨是后来发展的)。
这里选取从鼓楼开始的中山中路上街道的一些片段。
(杭州街道命名是东西称街,南北称路,后来这规矩破了,当然符合规矩的有不少),这张照片太老了点,明显是在宝石山上往杭州市区看,可见当年杭州城里一片低平,没有什么高楼大夏,最高的就是井亭桥边的“七重天”,估计高也不过30米。
这就是我们杭州城里的第一高楼七重天。
外立面比较单调,高七层而已,然而在当年杭州建筑物普遍高不过两三层的状况下,它算是“鹤立鸡群”了,名之谓“七重天”并不为过,况且它的最高纪录也保持了数十年之久,直到改革开放的造高楼风潮里,它终于成了杭州高楼群里的小弟弟了。
这张鼓楼的照片有点模糊,但它也正是早年我辈所看到的那样,应该是站在十五奎巷口朝北拍的,这里是中山南路的起点,里面那头就是中山中路的起点。
鼓楼后来几经折腾,变了样,不过变得漂亮了,还不错!
新鼓楼,这地方就是杭州有名的“四拐角”。
当年清河坊地区的四家著名商号:
万隆火腿行、靝香斋茶糖烟果店、宓大昌烟丝店、孔凤春香粉店,各踞河坊街中山路口的一个街角,为民国十五年(1926)重建的,其余大店:
张允昇线帽百货庄、翁隆盛荼庄、方裕和南货店等与之相邻。
2000年7月,这里被列为杭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排样子相当不错的商店就位于羊坝头的中山中路上(坐东朝西)。
从清泰街西口到保佑桥弄之间曾经是老杭州最为繁华的地段。
其实整条中山中路、北路也并不是一路繁华的,而犹如冰糖葫芦式的:
一段(含临近)热闹、一段相对冷清地由鼓楼向北连成串。
这张照片拍的是清泰街西头、水漾桥至中山中路间的商店群。
前头那栋黄色建筑物位于开元路口与中山中路相交处,是1921年建的民营浙江兴业银行,它在这里的建筑群里显得格外耀眼。
这就是前面说的浙江兴业银行正面照片。
这是一座三层西式古典主义建筑,进口台阶两边是爱奥尼亚双柱式门楼,柱身是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冠戴高突的圆顶,显得气势宏伟,堪称杭州早期金融建筑中的典范。
它的设计者是我国第一代留学意大利的建筑师、杭州人沈理源。
、,这张外国人拍的彩照,应该是站在荐桥上拍的,直条幅下就是上珠宝巷的南口。
上珠宝巷东侧的两家著名银楼:
乾源、义源,还有西侧的信源银楼,号称“三源”,民国时期的著名建筑物。
多么好的三栋楼,被一句“旧城改造”炸掉了,让我们深感惋惜,这应该是杭城旧城改造中的一大败笔,不知有关部门是否有过反省!
这张照片比较新,你看人们手里拎着“马夹袋”。
这又是中山中路上的一段路,杭州城里许多比较好的街区,当年大体就是这个样子,一般商店以两三楼为主,四五楼的商店则是相当大的了。
这张照片较新,站牌就告诉我们,它也是杭州著名闹市区、解放街与中山中路相交的官巷口。
这里周边店家不少,有奎元馆面店,有四五层高、又开阔的百货公司(后来是食品公司),向南有孔凤春香粉店、邵芝严笔庄等,从这里向北就冷清一些。
这张照片左侧应该是官巷口南的日新桥弄口。
这就是当年杭州居民普遍的住房:
全木结构两层楼楼房;条件差的居民住单层平房;条件极好的巨商及官宦之家,住的就是墙门房子了,里面也是木结构的楼房,但有高高的封火墙、厚实的墙门,为的是防火防盗。
杭州后来也造了一些石库门房子,但不像上海那样成特色。
其他各处就集中起来说说(其实普通商店建筑大同小异),1,中山中路到众安桥结束,众安桥向北就是中山北路,从众安桥到贯桥(老杭州叫同春坊)也相当热闹,最好的建筑是那爿张同泰国药号;2,庆春街的商店,看来是实行的是平民路线,店面都不大不高,两层为主,一路林立直到建国中路,人气极旺,那要比清泰街热闹多了;3,建国中路与庆春街相交处,老杭州叫“十字路口”,还算热闹,最好的店就是那爿坐西朝东的三开间南货店;4,十字路口往北就冷清了,直到所巷-新桥地区又相当热闹。
这里有一家墙门房子的酱园店,老板太有创意了:
门墙上方雕塑了一匹跃出的大马,看了后印象深刻。
四,杭州的交通杭州交通历来相当发达,尤其以水路为特色:
北有大运河通太湖周边地区,南有钱塘江至上游地区,之间又有中河相连。
问题是杭州有这么一条大江钱塘江,怎么发展不了海运呢?
毛病就出在天下奇观“钱江潮”上。
潮水涌来,夹带了杭州湾大量泥沙涌进了钱塘江里,好不容易由上游来水冲刷出来主航道被填满了,于是只能借涨潮的时段里,开进1000吨的船队来。
想当年宁波小小的甬江口,每天要挖泥不止,才能保证进宁波的客轮畅通,这么大的一个喇叭口杭州湾,要多少艘挖泥船去挖?
人类无力与之抗衡,于是大轮船被挡在拦门沙外,海运无法发展,钱塘江上只好是帆船撑撑、小火轮开开了。
这三幢西式相连且带钟楼建筑物,就是1909年建的杭州火车站,为当时杭州最壮观的建筑物,尤其是钟楼大钟按时敲钟报时,成为杭城的一道风景线,可惜它在1937年10月13、15日,遭到日本侵略军的两次轰炸,大部分站房被炸毁而废弃,因而不为我辈所知,80岁以上的老杭州应该看见过。
城站,老杭州太熟悉不过了,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大屋顶房子,岂知这里有一个屈辱的故事:
原来前面的“杭州城站”被炸两个多月后,杭州沦陷了,直到四年后的1941年,日伪当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重建了这座杭州站。
它是在1942年3月21日竣工的,55年后的1997年8月15日它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在原址上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客站,这栋日伪统治时期所建的建筑物,终于在杭州的地面上消失了。
这种火车见了它太亲切了,于是特意放在这里怀念怀念它。
想当年它“轧杀不管”地载着大家奔来奔去:
快车四小时到上海四块钱,慢车六小时三块三,棚车八小时一块七,直到沪杭高铁,七十八块,价钱贵了一点(按比例不高),45分钟就到了城站,显示最高是310公里/小时,真是快似箭飞了!
(“轧ga杀不管”-老杭州指火车奔驰的声音。
),1922年冬,原上海英商电车公司职员潘宝泉组建的“宝华汽车行”和杭州大世界游艺场经理陆宝泉组建的“永华汽车行”,共同开通了一条湖滨至灵隐的公交汽车线路。
这是杭州最早的公交线路,单程长7.4公里,最初设四站:
湖滨站、公园站、岳坟站、灵隐站。
1953年1月收归国有,成立了杭州公共交通公司,起点站从解放路延伸至庆春路大学路口,定为7路。
这是1950年代,杭州公交公司的广告,可以看到当年公交车的样子。
1961年4月26日,杭州第一辆无轨电车1路车从城站广场开往拱宸桥,从此这个拖着长长辫子的大家伙,成了杭州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0年后的今天,杭城旧貌换新颜,电车逐渐被改成汽车,最后只剩下了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从拱北小区开往雄镇楼的151路,它的前身就是1路电车。
(当时还发行了5分、1角、1角5分的纪念性车票),这张照片老是老了一点,但是武林门长途车站的门面倒是没有什么大变化。
想想也是,那年头大家固守在家里:
城里人忙着上班下班,养家糊口;农民们忙着种菜种田,斗地战天,哪有什么功夫到处跑?
只是一些来来往往走亲访友的人,当然客流就相当少了,大门足够旅客通行,改它做啥?
这个码头老杭州太熟悉了,在杭州市的南部、钱塘江边南星桥,无论摆渡到江对面的萧山,还是去上游的富阳桐庐,都要在这里乘轮船。
1928年这里原来的老码头经改建后,才定名“浙江第一码头”。
它曾经是全省最大的内河码头,鼎盛时期年输送旅客达4000多万人次。
1998年1月8日,紧依钱江四桥的它,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停用了。
看!
中河当年水上货物运输如此繁忙,它真是杭州城里水上运输的大通道了,沿中河两岸还有许多的木材厂也应运而生。
我在河边从1950年起,整整住了15年,到河里游泳、爬到木排上去“剥柴皮儿”,对它还蛮有感情的。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它渐渐地荒废了,最后被改造成了一条看起来像公园里的景观河了。
中河啊中河,你真是大炮变成了玩具枪!
杭州城南端的钱江码头停了,中间的中河名存实亡了。
这里的武林门轮船码头在大运河整治后,开发了旅游功能,成了水上巴士的起点站,可以让游客在船上观赏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的风景了。
(码头货运大概照旧)杭州的第三处码头:
卖鱼桥轮船码头,一觉起来到苏州的船老早停了,老杭州看见小朋友睡着了就说:
“到苏州去了”的源头,也因此消失了。
五,杭州的寺庙和教堂天下名山僧占多,何况杭州有“江南佛国”之称。
看,杭州西湖的南山、西山被佛祖通吃了,北山成了葛仙炼丹之处,唯独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份,杭州历来有宗教信仰自由、各教派和谐共处的好传统,怎么会有这种局面呢,应该与这两教的共同特点:
要做礼拜有关。
试想他们也把教堂建在山角落头,叫他的信众们如何去做礼拜?
于是他们反道佛之道而行之,就将寺庙建在城市里,为方便信众服务。
在杭州市中心有伊斯兰教的凤凰寺和基督教的思澄堂,它们在中国同类教堂里也是相当有名的。
这就是老杭州说的“回回堂”,面貌焕然一新的凤凰寺。
1940年代后期,我在这里读初小时,是“杭州市私立穆兴小学”,它是杭州唯一一所专门招收回族子弟的学校,因学生少,也收一些汉族子弟(穆文课不上)。
进门两侧是教室;进去是礼堂,学生开会、运动,都在那里;再里面(有木栅栏隔开)有穹顶的地方就是他们做礼拜的地方,学生们是不允许跨进去的。
凤凰寺位于杭州中山中路羊坝头,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因寺形似“凤凰展翅”,故名,与广州的狮子寺、泉州的麒麟寺、扬州的仙鹤寺并称为我国古代沿海四大清真寺。
凤凰寺既采用了阿拉伯建筑特有的形式,又结合了我国传统古建筑的艺术手法,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总面积为2600平方米,前有门厅,中为1953年仿清真式样重建之礼堂,后为礼拜殿,是元代阿拉伯大商人阿老丁捐修的青砖无梁殿。
内覆半球穹顶三个,绘有花鸟,外起攒尖三座,琉璃起翼,尖顶葫芦,间置风铃,后壁各间设有“读经台”,呈须弥座式,上置木雕“经函”。
寺左建有碑廊,存放碑刻墓志,名扬海外。
2001年6月25日,凤凰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寺中山中路大门,凤凰寺后市街后门,思澄堂,思澄堂,1927年建成,当初的范围比现在要大,一直延伸到解放街中间,并有一座钟楼;后因解放街拓宽,钟楼被拆除。
思澄堂整体建筑呈十字架的形状,从高处俯瞰楼顶,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横卧十字架,以表明是基督教(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
外墙用青砖实叠,内用进口洋松木做梁柱。
二楼、三楼的地面用木板铺垫,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教堂并采用中国建筑对称格局。
走进教堂内一阵阵松木清香飘来,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坐在二、三楼任何一角都能看到讲台,视觉非常好。
它的屋檐翘角,尤其是门、窗上的格子采用了中国古代房屋用的花纹式样,这在中国的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
六,杭州老字号2009年12月16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了首批“杭州老字号”78家,这里选取了其中的12家。
楼外楼不在杭州城里,怎么也放在这里?
原因是它实在太有名了,少不了它。
无论是当年民国要人、社会名流,一直到新中国的领导人、国内外的贵宾、游客都要到它那里去光顾一下,大家不约而同地有一个“不上楼外楼,就没有到过西湖!
”的共识。
名菜:
西湖醋鱼、东坡肉、叫化童子鸡。
楼外楼的故事: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一位落第文人洪瑞堂与妻子陶秀英,由绍兴东湖迁至杭州,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因夫妻来自绍兴,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先是捕鱼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
菜馆的命名有两种说法。
一是店主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一诗中得到启发而取为“楼外楼”;二是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俞樾)先生的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先生说:
“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
知味观。
1913年,孙翼齐与义阿二两人出资在湖滨仁和路开设知味馆,次年在生意清淡的情况下,孙翼齐想着自己的点心不比别人差,就写“欲知我味,观料便知”八个大字,贴在门楣上,引来顾客的好奇,生意日渐兴隆。
知味观立足于杭州传统菜肴,大胆引进各地精华。
在名厨的主理之下,八大菜系各领风骚。
名菜:
“鸡汁银雪鱼”、“蟹黄鱼丝”、“武林熬鸭”。
素春斋,民国八年(1919年)开设,原店址在今延安路教仁街口,聘原素春斋厨师无锡人施逸庭为经理。
烹制以鲜嫩、清淡、略甜、爽滑见长的无锡、扬州风味素菜。
在苏、锡风味的基础上又融入杭菜特色,形成了独有的烹调特色,尤其“以素托素”的素鹅、素鱼、素翅等,形象逼真,精于调色,香味诱人,鲜嫩软糯。
奎元馆开在杭州官巷口。
有一句口头禅:
“到杭州不吃奎元馆的面,等于没有游过杭州。
”。
这店里最有名的就是那碗“虾爆鳝”面,所以“吃奎元馆的面”不是什么都吃,到了这里首选就是它!
奎元馆的故事清同治六年(1867年),有一安徽人在现址开了家徽州面馆,没甚名气。
一天,一个外地穷秀才来杭城赶考,进店要了一碗清汤面,老板怜其寒酸,特意在面底放了三只囫囵蛋,恭祝能“连中三元”之意。
过后,老板也忘了此事。
某日,一位衣饰华丽的年轻人走进店堂,落座后只要一碗清汤面,老板正在疑惑,此人接着说:
“底下放三只囫囵蛋”老板闻声大悟,连连作辑庆贺:
“相公果然高中了”,忙治酒款待并请赐墨宝留恋。
他沉思片刻,题赠“魁元馆”三字招牌,从此生意日见兴隆。
以后有一任老板嫌“魁”字有鬼旁才改为“奎”字,一直延用至今。
到了民国初年,转由宁波人李山林经营面馆,开始由徽式改为宁式面馆,经营以鲜咸合一,软滑鲜嫩、原味见长为特点的宁式大面。
该店虽几易其主,但其经营面条的业务始终未变,且以历史长、规模大、特色鲜明而饮誉国内外。
万隆腌腊店在杭州清河坊“四拐角”的西北角。
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陈、张两氏,原籍宁波,以经营“金华火腿”、“家乡南肉”、“高庄风肉”、自制咸肉而出名,兼营咸鲞、火腿等。
万隆以重信誉、重质量,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著称。
1962年改为杭州腌腊商店,改革开放后恢复原名。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沈达清在杭州荐桥街(今清泰街)佑圣观路开设前店后坊的景阳观酱菜店。
精制各种酱菜、腐乳,自产自销,以“质量取胜,品种益众”的经营之道,被誉为全国著名四大酱菜店(北京六必居、扬州三和三美、济宁玉堂)之一,民国时期,虽数易店主,仍继承发扬传统经营,产品久销不衰。
创始人都锦生,于民国11年(1922年)建都锦生丝织厂,次年在湖滨设门市部。
他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喜爱自然风光,精于丝织工艺,自已设计的织绵产品花色多样,层次分明,美观耐看。
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都锦生的丝绸风景毯、五彩画壁挂获得金奖。
1949年后,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100多个品种,其产品在国外屡屡得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
明崇祯年间,安徽黟县人张小泉来杭州大井巷生产祖传剪刀,初名张大隆,清康熙二年改名“张小泉”。
其子张近高继承父业,在张小泉下加“近记”两字,以示正宗。
它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
曾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二等奖,新中国三次全国评比均获第一名。
北有盛福锡,南有边福茂。
边春豪,诸暨人,擅长制鞋手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长庆巷五老巷口开设边福茂鞋店。
其子边启昌继承父业,于宣统三年(1911年)迁太平坊。
它制鞋选料认真,注重质量,造型轻巧,帮面挺括。
杭州俗称“头顶天,脚踏边”,“边”就是“边福茂”的鞋子。
1949年后,多位领导人及梅兰芳、盖叫天等艺苑名流,曾在该店定制布鞋。
亨达利钟表店为宁波人孙梅堂,于民国三年(1914年)在杭州城站开设,原是上海“茂华利”、“亨达利”两家钟表店的分店。
1929年迁至羊坝头正式取名杭州亨达利钟表店。
它的经营特色是重服务,讲质量,销修并重,所售钟表质量过硬,信誉卓著,深得顾客信赖。
(它是凤凰寺的北侧邻居),清同治元年(1862年),慈溪人邵芝严在官巷口南,开设了“粲花宝”的笔店,后改店主名。
自设制笔墨工场,制作的毛笔以“尖、齐、园、健”四绝为特色,深得历代艺苑儒林称著,清时列为贡品。
为杭州富有书卷气息和专业特色的百年老店。
笔庄精制的芝兰图牌毛笔以书写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而多次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
胡庆余堂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两年后设胶厂在涌金门。
光绪四年(1878年)在大井巷店屋落成后正式开业。
它是我国全面配制中成药,规模较大的著名国药店,与北京同仁堂齐名,有“江南药王”之誉。
胡庆余堂内大厅,胡庆余堂大井巷大门,胡庆余堂河坊街外墙,全篇正文到此结束请看附图,附图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杭城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正式出版的杭州地图,总是包括大范围的西湖与新城区,而杭州老城区的图面变得小之又小,又没有单一的老城区地图,对此总觉得是一种缺憾,于是本人在2010年制作了一张手绘杭州老城区街巷图(道路手绘,文字电脑打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截下放大后看看杭州十城门之内的街巷分布的状况。
它应该也是老杭州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于是将它的一部分作为首页的背景,而将它的全图作为附图放在最后,作为老杭州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