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8271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docx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

全省领先,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组

(2011年10月26日)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基本现代化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旗帜和支撑力量。

根据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的战略部署,文化产业发展课题组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和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着眼于发挥文化建设在基本现代化建设大局中的功能作用、着眼于不断巩固提升南通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着眼于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目标,重点围绕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目标任务、对策措施等内容,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文化企业和项目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和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并经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后,提出我市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工作建议。

一、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宣部与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文化产业是指:

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主要内容包括:

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注1〕。

南通文化产业的组织、引导、规划、发展,即是遵循以上分类规定来展开的。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我市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颁布了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出台了促进文化发展政策扶持政策,就“建设文化强市”作出具体部署,大力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各地各部门日益重视文化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尤其市级财政三年累计安排市区景点建设近20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有总投资近60亿元的17个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完成投资12亿元,占1-6月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占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

据统计,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注2〕。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全市上下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着力点,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文化及相关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

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报业和文化艺术为主体、出版发行和印刷传媒相结合的核心文化产业,以城乡居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广告商务、文化用品制造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

南通家纺产业版权保护成为世界首个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南通“版权创意金奖”。

当前,正重点落实推进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南通江海民俗文化博览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注3〕。

2、文化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可分为核心层(指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外围层和相关层(指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三个层次,据2010统计的结果,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完成增加值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比上年回落个百分点。

相关文化产业层完成增加值为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南通文化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文化层增长较快。

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及构成

层别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增加值

比重

(亿元)

(%)

合计

第一部分文化服务(核心层、外围层)

第二部分相关文化服务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

3、文化产业集聚加快放大。

各地加大了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的力度,着重培养规模大、档次高的文化产业集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海安县积极实施文化产业招商,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苏中动漫城项目相继落户海安。

如东推动红木雕刻文化产业由民间分散加工走向产业集群,形成拥有100多家红木企业、300多个加工点、4500多名从业人员、年销售超4亿元的产业基地。

港闸区依托北翼新城的区位资源,签约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建设“南通方特城室内游乐公园”,其中公园占地400亩,总投资约18亿元,8月份已动工建设。

崇川区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不断吸引外来客商投资,由上海文广集团等为主实施的集文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江海民俗生态文化博览园已完成一期基建,相关招商活动正在推进过程中。

2010年1月正式成立的如皋科技城(软件园),园区规划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的软件外包产业园起步区已全面开工建设,酷歌动漫、厦门巨龙、上海晟峰、北京青牛等40多家科技、文化企业已陆续落户入驻。

与此同时,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大的其他各类文化创作及文化基础性工作也取得较快发展。

一是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了环濠河文博馆群,市区平均不到5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成为江苏被国家批准的全国公共文化两个示范项目之一;全市“三级政府、四级管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文化惠民举措扎实有效,文化活动场所绝大部分已实现免费开放;全市社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实现了有线电视、宽带网“村村通”。

服务品牌特色鲜明,形成了“江海大讲坛”、“公共文化服务月”、等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濠滨夏夜”、通州市民广场等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活动)。

“文化江海行”获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项目奖。

二是文化艺术创作出新出彩。

近年来,有80件文艺作品获全国奖,57件获省级奖,一批艺术家和文艺作品先后获得了“山花奖”、“群星奖”等文艺最高奖项。

《海安花鼓》作为民间文化项目走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大型神话歌舞剧《东方神韵》献演上海大剧院。

话剧《母亲的守望》全省巡演并在北京举行汇报演出,产生较好影响。

在2009年全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评比中,全部七个门类均有作品获奖,取得了“满堂红”的佳绩。

今年的港洽会上,创作演出的大型风情音画舞蹈诗《江海记忆》获得广泛好评。

三是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市县两级已全部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建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机构。

各县已完成局台分设,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将完成合并。

南通艺术剧院在2003年改革的基础上,筹备注册了南通市演艺有限公司。

南通更俗剧院自2003年以来取得了“两个效益”协调发展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全市31家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基本到位。

南通日报社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行和企业化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2010年创总产值2亿多元,利润近3000万元。

南通电视台通过整合电视媒体内容和技术的优势资源,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903万元,同比增加3302万元,增幅%。

(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

南通,江风海韵,历史悠久。

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和荆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出独特的“江海文化”,其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积淀深厚的文化遗存优势、包容多元的发展环境优势等,都将成为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区位,是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优势。

南通依江傍海的地理区位及初步成形的交通网格,使其成为除上海外沿海经济区域与长江沿岸经济区域的一个黄金交会点,占尽江海之利,可以和国内其他区域乃至国际区域进行无缝对接,自然区位优势突出;同时毗邻上海和苏州,可以借势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自身,经济区位优势明显。

无可比拟的自然区位和潜力无限的经济区位,为吸引文化投资、输出文化产品和促进文化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性资源优势。

南通不仅可以承接周边大城市相关产业的转移,可以第一时间接纳外来都市人群的节庆、周末等休闲消费,同时可以受到周边城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会展服务、传媒、广告、娱乐、设计等产业的发展,并可以接触到全球最新的流行时尚,得到周边文化产业先发城市最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的熏陶。

这些综合优势将会持续深刻影响着南通文化产业的发展,南通应与周边城市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实现联合互动,加快发展。

二是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创性资源优势。

南通拥有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江海文明。

这里人文荟萃,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李方膺、李渔、张謇、赵丹、王个簃,范曾、袁运甫、袁运生、范扬、徐累、林岫等文学艺术家和书画大师的不朽诗文丹青,古今传诵〔注4〕。

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秀丽,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6处,省级24处,市级52处。

新石器时期的青墩文化遗址、具有宋代遗风的古建筑西寺、明末清初冒辟疆董小宛故居、狼山与濠河两大4A级风景名胜区,以及通州文天祥南归渡海亭、如东“海上迪斯科”(踩文蛤)和“空中交响乐”(海滨放风筝)、海门砺蚜山,启东圆陀角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和自然风光保护完好。

20世纪初,南通又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博物苑、刺绣学校、戏剧学校开创了近代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先河。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有风筝、扎染、彩锦绣、蓝印花布、红木雕刻等饮誉海内外的民间工艺瑰宝;有童子戏(通剧)、海门山歌、花鼓戏、扇子戏、杖头木偶戏、评弹北调、莲花落等地方特色剧种,以及被誉为四大古琴之一的梅庵派古琴;而且环濠河博物馆群,既有百年历史的南通博物院,又有珠算、纺织等系列专业博物馆,在国内独树一帜。

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民间传统文化是南通特有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质,为南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优越条件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这种原创性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的激活,巨大的资源优势将会转化为丰富的文化产业优势。

三是和谐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延拓性资源优势。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城市精神,最恰当地标注了南通社会经济环境的鲜明特征。

南通制度创新往往能够先于社会经济实践。

政府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上的创新,有效引导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则又降低了这种创新的交易成本,成为产业向外延伸拓展的优势资源。

南通文化产业领域投融资体制的灵活有效,使民间资本投资活跃。

近年来,通过个体独资、文企联姻、合作创办等多种投资模式的创新,调动和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的注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民间资本投资需求刚性和趋利的特性,以及文化产业的高回报率,会使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以及文化产业对民间资本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同时,南通包容多元的移民文化具有接受新事物的内在的活力,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文化的包容性无疑将减少变革带来的各种冲突和阻力,为文化新业态的不断催生提供兼容并蓄的和谐环境。

而南通经年累积形成的稳定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良好的城市治安环境、理性的就业心态和财富心态、以及诸多体现社会文明的“南通现象”,都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社会保障和无限的衍生空间。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

多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调研中,大家普遍感到,加快做大做强我市文化产业,当前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工作环节: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体系。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制定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对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明确授权,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是要加大文化投入力度。

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但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仍显不足,尤其是社会资金的投入不够多。

需要通过产业规划引导、政策倾斜扶持等手段,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秩序,使多元文化企业之间形成公平竞争,激活全社会的文化创造热情,兴起文化建设的新的高潮。

三是要提升文化资源开发水平。

目前,南通的本土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缺乏系统超前、视角独特的二次开发。

绝大多数的开发利用,仅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还没有上升到社会文化价值的高度。

因此,要建立新的文化资源开发理念,寻找文化资源开发的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南通特有的产业优势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是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

当前南通总体文化产业的规模还偏小,还缺少体量大、活力强、效益好的项目和企业。

虽然各地扶持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也颇具力度,但是整体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十一届十二次全委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落实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目标为总要求,扎实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繁荣发展。

发挥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以文明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力弘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精神,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催生焕发全市上下投身基本现代化建设的“精、气、神”。

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方面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以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做强核心层,做大外围层,统筹相关层。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重点围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会展文博等具有南通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着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

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引进、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大力推动文化创新,积极探索具有南通特色的文化体制改革路径。

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切实做到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推进我市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达到省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

“十二五”期末文化发展综合指数从现在的全省第7位,提升到全省第5位,争取第4位,与全市在全省综合排名相当。

[注5]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服务和管理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培育龙头企业,拓展文化市场,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确立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坚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三、做大做强我市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深入分析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存在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形势任务、主要目标,通过调研,我们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作为推进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方面,纳入南通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合力推进。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进一步总结推广“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成功经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创意、文化生产、文化服务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深入挖掘南通江海文化、近代文化、博物馆文化等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精神和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建好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焕发投身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

2、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统领。

根据文明城市建设全省领先的要求,着眼于彰显南通个性文化元素,增强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围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将先进文化的引领功能贯穿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将文明素养的培育落实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文化产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实现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的互相推动、共同进步。

3、以培育建成支柱性产业为目标。

高点定位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将文化产业作为全市支柱性产业来培育,大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发展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大幅提高。

4、以事业产业的互动并进为基础。

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共进,一方面建好用好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凤凰国际书城、南通报业新闻传媒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支持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创新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以强大的事业基础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的良好经济效益成效反哺文化事业,以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效益丰富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全市文化建设水平。

5、以改革创新和人才支撑为动力。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培养引进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推动全市文化创意、文化科技研发、文化产品产权版权交易,全面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先水平。

(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加快做大做强我市文化产业,要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方针。

在发展路径上,要更加注重文化与科技、旅游、城建、教育、商贸、制造业、服务外包等产业的结合,不断催生新兴的文化业态。

在发展层级上,要优先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广电网络等优势产业;打造推介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积极壮大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新兴产业。

在发展步骤上,要以现有的资源和项目优势为依托,突出南通主城区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的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

1、以中央商务区文化项目集聚为依托,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业和会展广告业。

充分发挥南通图书馆、凤凰国际书城、南通报业新闻传媒中心、南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体育会展中心、南通广电传媒中心等重大文化项目在中央商务区集聚的优势,努力形成南通新城区中心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示范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提高传统广播剧、电视剧、非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动漫的生产能力,拓展平面媒体产业,打造全媒体内容产业平台。

以党报、都市报、期刊发行为主要增长点,扶持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不断推进手机报、数字报等新兴出版发行业态。

充分利用“体育之乡”的人才优势资源和体育会展中心等先进体育设施,吸引国内外体育队伍来通训练,引入市场机制,积极争取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和各类会展活动。

2、以环濠河博物馆群为依托,大力发展近代历史文化旅游业。

围绕环濠河博物馆群建设,挖掘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规划建设环濠河风光带,加快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和名人名家、名馆名居建设,配合精品文化演出,以文化事业建设为基础,推动文化事业向产业化方向延伸拓展,推介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

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将其功能定位以展现历史文化特色为前提,以历史名人文化展示、传统民俗再现、人文精神体现为特色,发展居住、文化和商业功能符合的城市功能区。

3、以狼山风景区丰富旅游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产业。

依托狼山风景旅游区,积极开发周边功能项目,辐射南通境内的各类名山、寺庙,形成具有南通特色的佛教文化。

扶持培育好各类民间节庆活动,增加庙会的文化内涵,设计生产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扶持蓝印花布、如皋工艺丝毯、南通风筝、仿真绣、红木工艺品、扎染、艺术陶瓷等文化产品的销售与出口。

4、以南通江海民俗文化博览园为依托,大力推介南通传统民俗,发展创意产业。

以突出建筑文化景观为主要特色,推介打造南通传统民俗。

与此同时,积极放大南通文化名人效应,建立各类文化工作室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精品集市。

培植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等新兴业态,使之成为传统民俗与现代创意产业相融合的特色文化街区。

5、以南通家纺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设计创意产业。

依托南通家纺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家纺设计创意产业园区,引导创意企业入驻,建立家纺创意设计交易平台,以优秀的家纺创意设计提升南通家纺产业发展质态,提升竞争实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纺创意设计产业。

充分利用濠河、钟楼、博物苑、苏通大桥等城市名片创意设计各类文化产品,开发形象授权等创意产品。

将家纺版权保护经验向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品、动漫作品、计算机软件等的精品创意设计延伸,为各类文化精品、创意产品产业化生产提供保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

6、以全市现有龙头印刷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印刷复制业。

鼓励全市42家出版物印刷企业、424家包装装璜印刷企业和390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扩大规模,革新技术。

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项目。

大力发展广告宣传品、集邮品等印刷品,发展光盘复制业。

在锡通科技产业园或周边地区规划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引进高新技术印刷、包装设备,打造印刷包装产业集群。

7、以民间手工业传承和弘扬为依托,大力发展工艺美术产业。

鼓励民间工艺美术师,建立工艺品研发展示机构,创办艺术品生产企业,发展南通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制作、生产经营。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分类市场,推进连锁经营,不断拓展我市民间工艺品的市场空间。

8、以南通各大门户网站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兴媒体。

加强南通政府网、南通网、南通电视台网站等主要网站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大力引导文化与高新技术融合,培植网络游戏、数字影视、手机报纸、网络出版、电子印务、移动电视、有声读物等新兴业态,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9、以南通演艺集团和各类演出团体为依托,大力发展演艺娱乐业。

进一步加大营业性演出单位的改制力度,建立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灵活的体制机制,发展演艺经纪公司,壮大演艺集团,培育一批富有南通地方特色的演出项目和演出团体。

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演艺项目,为各阶层市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娱乐设施,加强文化影视娱乐主题院区建设。

推进娱乐场所大众化、连锁化、开放式经营。

10、以沿江风光带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山水文化和江海美食文化产业。

突出南通近代私家园林的丰富资源,利用其周边苗圃的生态环境优势,建设南通地区近代遗存生态主题公园,同时沿长江一线,延伸到滨江公园、园博园、星湖101广场、机器人科技馆、苏通大桥主题公园等景点景区,推介打造“江风海韵北上海”的沿江风情旅游文化带和江海美食文化业。

11、以南通·1895街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旅游产业。

将唐闸近代工业遗产申报世界工业遗产与保护改造利用结合起来,推进南通·1895历史街区建设,打造集近代工商业发展展示、生态工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南通特有的近代工业遗存旅游文化区。

12、以北冀新城和通吕运河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娱乐产业。

结合运河风光带建设,引进一批文化休闲娱乐项目,重点推进南通华强方特室内娱乐公园、数码广场等项目建设。

发展电子娱乐业,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健康向上、技术先进的新兴娱乐项目。

同时,加强对海安523文化产业园区、如皋科技园、启东圆陀角风景区为代表的县(市)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指导和服务,推动形成各县(市)具有一定区域特色和竞争能力的文化产业集群。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保障措施。

实现市第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