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水库防洪调度.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8663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7.水库防洪调度.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水库防洪调度.ppt

《7.水库防洪调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水库防洪调度.ppt(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水库防洪调度.ppt

1,7.水库防洪调度,2,7.1概述,一、洪水与防洪洪水一般指由于暴雨、急剧冰雪融化等因素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水位迅猛上涨的自然现象。

若洪水超过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承受或容纳能力而泛滥成灾,则形成灾害性洪水。

3,7.1概述,我国暴雨洪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洪水发生频繁据统计,我国主要河流19001999年100年间共发生10%20%以上的洪水213次,平均每年超过两次,且每两年可能发生一次频率5%10%的洪水,每三年左右可能发生一次频率5%以上较大频率的洪水。

4,7.1概述,2.洪水峰高,洪量集中我国特殊的气候条件,加上江河上中游山区集水面积广大,支流发达,汇流迅速,下游河道位于冲击平原,比降平缓,泄水不畅通,且干支流洪水极易遭遇,使得中国不少江河洪水洪峰高涨,洪量集中,大洪水和特大洪水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往往数倍于正常年份。

5,7.1概述,防洪措施是指防止或减少洪水灾害损失的各种手段和对策。

它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

1.防洪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指为控制和抗御洪水以减免洪水灾害损失而修建的各种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建设须根据流域和地区防洪规划要求进行,一般是在上游兴建控制性水库,拦蓄洪水,消减洪峰;在中下游平原进行河道整治、加固堤防、开辟蓄滞洪区,调整和扩大洪水出路,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6,7.1概述,防洪工程措施通过对洪水的蓄、滞、分、泄,起到防洪减灾的效果。

这种效果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提高江河抗御洪水的能力,即提高江河的防洪标准,从而减少洪灾出现的频率;其二是出现超防洪标准的大洪水时,虽不能避免洪灾发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洪灾损失。

由于受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不可设想由防洪工程措施来实现对洪水的完全控制。

7,7.1概述,2.防洪非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指为了减少洪灾损失,采取颁布和实施法令、政策及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措施。

例如洪水水情测报、预报和报警,防洪调度、防汛抢险、洪水风险管理等均属于防洪的非工程措施。

8,7.1概述,二、水库防洪调度的任务、原则和内容任务:

根据规划设计或防洪复核选定的水库工程洪水标准(设计标准和校核标准)和下游防洪对象的防洪标准,结合当年水库的挡水建筑物、泄洪设施和配套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水库、下游河道堤防及分蓄洪区防洪体系联合运用原则及泄洪方式,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水库泄流对入库洪水进行调蓄,以保障上、下游防护对象的安全,并尽可能使水库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9,7.1概述,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对上、下游的防洪作用;在满足第一条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防洪与兴利的关系,尽量使防洪库容结合兴利,并力求少留调洪库容,且通过预报调度重复利用,提高水库综合效益;力求合理核定调洪参数,使制定的调洪规则和防洪调度图既安全可靠,又切合实际;应根据洪水预报来拟定和不断修正泄洪方式,尽量使下泄流量均匀,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

10,7.1概述,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内容:

不定期的复核水库防洪参数(汛限水位、最高洪水位等);根据水库工程洪水标准及水库对下游承担的防洪任务,确定水库洪水调度方式和控制泄流的判别条件;制定防御超标准洪水的非常措施及其使用条件;根据原规划设计或复核修正后的规划设计,结合现状,编制水库防洪调度方案和当年度汛计划,在遭遇洪水时,据此进行实时防洪调度。

包括汛期分期调度,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分级控制泄流,以及水库群的联合防洪调度。

11,7.1概述,三、我国防洪调度管理模式1.组织机构我国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防洪工作。

有防洪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由各级人民政府的首长担任指挥。

水利部所属的流域管理机构内部组成防汛办事机构,黄河、长江等跨省的重要河流设防汛总指挥部,由流域机构负责人负责。

12,7.1概述,2.责任制度防汛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种防汛责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各施其职。

我国防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

具体包括如下:

13,7.1概述,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值班工作制度,14,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为利用水库的调蓄作用,满足防洪减灾的要求,需在兴利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防洪计算,合理制定出调洪库容、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坝高等,这便是调洪计算的中心内容。

15,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一、水库调洪计算原理水库调洪计算也称为调洪演算,其一般课题是,对一定的水库和泄洪建筑物类型、尺寸、调洪方式,已知入库流量过程推求出库洪水过程、最大下泄流量和防洪特征库容、特征水位。

16,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1.水库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分析在水库枢纽工程中,根据水库的具体条件,可设表面溢洪道或深水式泄洪洞,或两者兼有。

泄洪建筑物在某水头下的泄流能力,是指该水头下泄洪建筑物可能通过的最大流量,是实际泄流量的上限。

对于无闸溢洪道,该水头下的泄流量和泄流能力一致;对于有闸溢洪道,当闸门全开时两者也是一致的。

溢洪道的泄流能力仅随水头而变化,只是在实际应用中,无闸溢洪道只能按泄流能力下泄,有闸溢洪道可以在泄流能力之内按调洪方式由闸门控制泄流。

17,18,19,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可按堰流公式计算:

(8-1)式中q溢溢洪道泄流能力(m3/s);H0堰顶水头(m);B溢流堰净宽(m);M1溢流系数,其值取决于溢流堰形式。

20,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可按有压管公式计算:

(8-2)式中q洞泄洪洞的泄流能力(m3/s);H0泄洪洞计算水头(m);w泄洪洞洞口过水断面面积(m2);M2流量系数。

21,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从(8-1)(8-2)可知,对于一定的泄洪建筑物来水,q仅为H的函数,而H又取决于库水位Z,Z又与库容V成单值函数形式,即q=f(V)。

为了调洪计算上的方便,常将式(8-1)(8-2)绘制成蓄泄曲线q-V,其中q为当水库蓄水量V是对应的泄流能力。

22,23,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2.调洪计算基本原理溢洪道上不设闸门或虽有闸门但闸门全开的调洪是水库调洪的基本方式,因此针对该种调洪方式讨论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泄洪洞与溢洪道类似)。

24,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水库调洪是在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即水力学中的圣维兰方程)的支配下进行的。

水量平衡可表示为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动力平衡可由水库蓄泄方程(或蓄泄曲线)来反映。

从起调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这两个方程,即可由入库流量过程Qt求出出库流量过程qt,这就是水库调洪计算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25,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在某一段时间t内,入库流量减去出库流量,应等于该时段内水库蓄水量的变化,因此水量平衡方程为:

(8-3),26,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水库蓄泄方程或蓄泄曲线溢洪道无闸门或闸门全开时的泄流量就是溢洪道的泄流能力,对于某一水库,当泄洪建筑物的形式、尺寸一定时,泄流能力q仅取决于水库蓄水量V,因此水库蓄泄方程为:

q=f(V)或q-V曲线(8-4),27,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在式(8-3)(8-4)中,仅q2、V2为未知数,故可联立求解。

例如第一时段,Q1、Q2可从入库洪水过程线得知,q1、V1可由起调水位Z1查Z-V,q-V线得到,从而可联立求解出q2、V2。

该时段q2、V2正是第二时段开始时的q1、V1,于是又可联立解出该时段末的q2、V2,依次类推,即可求得水库下泄流量过程线、最大下泄流量q1、调洪库容V洪和水库最高洪水位Z洪。

28,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二、水库调洪计算方法试算法是一种最基础的、用途较广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不管溢洪道是否设闸和计算时间是否固定均可使用,其计算步骤为:

根据水位库容曲线Z-V和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类型、尺寸,计算和绘制水库的蓄泄曲线q-V。

分析调洪开始时的起始条件,即起调水位和与之相应的库容、下泄流量。

29,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从调洪开始,试算各时段末的q2、V2。

对于第一时段,Q1、Q2、q1、V1及t均为已知,假设q2,可由水量平衡方程(8-3)求得V2,由V2在q-V关系曲线上又可查得q2,若两者相等,假设的q2即为所求。

否则,应重设,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到两者相等为止。

这样,求得的q2、V2,又是下一时段的q1、V1。

以此类推,直到调度期末,即得所需的下泄流量过程qt。

30,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将入库洪水过程Qt和下泄流量过程qt点汇在一张图上,若计算的最大下泄流量qm正好是两条线的交点,则计算的qm是正确的;否则,说明计算的qm有误差,此时应改变计算时段t进行试算,直到计算的qm是入库洪水过程Qt和下泄流量过程qt的交点。

31,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由qm查q-V曲线,得最高洪水位的总库容Vm,从中减去堰顶以下的库容,即得到调洪库容V洪,由Vm查ZV曲线,可得最高洪水位Z洪。

显然,当入库洪水为设计标准洪水时,求得的qmV洪Z洪即为设计标准下的最大下泄流量qm设、设计调洪库容V设、设计洪水位Z设;当入库洪水位校核标准洪水时,即得到相应校核数据。

32,33,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例】某水库,已知设计标准的洪水过程线Qt如表6.3第

(1)(3)栏所列。

用试算法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设计最大下泄流量过程、设计调洪库容和设计洪水位。

计算时段取t=12小时。

34,35,36,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推求该水库的蓄泄曲线qV。

该水库蓄泄曲线qV已经给出如表6.2所示。

确定调洪的起始条件。

溢洪道属于无闸门控制的情况,对设计条件,取起调水位与堰顶平齐,且等于正常蓄水位,故得该水库的起调水位为116m,与之相应的库容V1为247*106m3,下泄流量q1为发电流量q电=10m3/s。

37,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推求下泄流量过程线。

对于第一时段,确定起始为条件V1=247*106m3、q1=10m3/s和已知的Q1=10m3/s、Q2=140m3/s,求V2、q2:

假设q2=30m3/s,由(8-3)得依计算得到V2查qV曲线,得q2=20m3/s,与原假设不符,故需重设q2进行计算。

假设q2=20m3/s,由(8-3)得,38,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再由计算得到V2qV曲线,得q2=20m3/s,与假设相符,故V2=247*106m3,q2=20m3/s即为所求,并分别填入表6.3(9)(6)栏。

以第一时段所求V2、q2作为第二时段初的V1、q1,重复上述试算过程,又可得到第二时段V2=265.26*106m3,q2=105m3/s。

依次类推连续试算下去,即得表6.3第(6)栏所示的下泄流量过程qt。

39,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最大下泄流量qm的计算。

按t=12h不变,取表6.3中

(1)(3)(6)栏的t、Q、q值,绘出如图所示Q-t及q-t(虚线为退水过程)过程线,可见以t=12h逐时段试算求得的qm=240m3/s不是正好在Q-t及q-t交点上,而是在Q-t的偏下方,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40,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以240m3/s作为qm不正确的原因,在于第四时段仍取t=12h太长了,因此减小计算时段进行试算。

设qm=q2=Q2=250m3/s,于是在图6.5上查得t=2h,该时段初的V1=279.18*106m3、q1=240m3/s和Q1=279m3/s,再进行水量平衡计算得:

依计算得到V2查qV曲线,得q2=250m3/s,与假定的qm相符,故qm=250m3/s及为所求,出现在第38h。

41,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此后仍采用与第3步相同的方法,对3848h的时段(t=10h)进行试算,求得48h的q为230m3/s。

图中3648h用实线绘出的q-t,代表该时段正确的下泄流量过程。

推求设计调洪库容V设和设计洪水位Z设。

按qm=250m3/s从图6.3的q-V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总库容Vm=279.32*106m3,减去堰顶高程以下的库容247*106m3,即得V设=32.32*106m3,由Vm=279.32*106m3从表6.1Z-V曲线查得Z设=118.21m。

42,7.2洪水调节计算原理及方法,三、考虑动库容的调洪计算方法以上所介绍的调洪计算方法,是以静库容曲线为基础进行的,即把水库水面近似地作为水平面进行调洪计算,这对于通常所遇到的湖泊式水库是合适的,不仅算法简便,且能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但对峡谷型水库,当通过大洪水时,水库表面呈现出明显的水面坡降,若仍按静库容计算,不考虑楔形库容,会使计算的坝前水位偏高,结果发生较大误差。

考虑动库容影响进行调洪计算,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与静库容计算基本相同,可采用试算法逐时段连续求解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方程。

不同在于需要把静库容q-V曲线改绘成以入库流量Q为参数的Q-q-V曲线。

43,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一、水库调洪方式水库调洪方式是指为满足既定的防洪任务和要求而拟定的水库调洪的具体蓄泄方式。

水库调洪方式概况起来可分为水库对下游无防洪任务的自由敞泄方式和对下游有防洪任务的控制泄流方式。

44,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对于不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采用敞泄方式时,最大敞泄流量应不大于相应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对于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应一并考虑大坝防洪安全和下游防洪要求,分别拟定水库大坝自身安全和满足下游防洪减灾要求的调度方式,明确水库按保证下游防洪安全调度转为保坝安全调度的判别条件,处理好两者的衔接过渡,尽可能减小泄量的大幅突变对下游河道、堤防的不利影响。

45,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二、水库防洪调度图由水库在汛期各个时刻的蓄水指示线组成。

它是反映汛期内不同时刻,为了拦蓄洪水,水库所必须留出的防洪库容。

它包括:

防洪限制水位、防洪调度线、各种标准的防洪高水位及由这些线所划分的调洪区。

46,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

(一)防洪调度线的绘制防洪调度线是指为满足安全地拦蓄设计洪水的要求,汛期各时刻水库必须预留拦洪库容的蓄水指示线。

它是根据下游防洪标准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从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而得出的水库蓄水指示线。

防洪调度线至设计洪水位的纵距表示水库在汛期各时刻所应预留的防洪库容。

47,48,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由于设计洪水可能有不同的分配过程,为确保防洪安全,应选择几个不同分配的典型设计洪水过程,分别绘出其蓄水过程线,最后取其下包线作为防洪调度线。

49,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

(二)防洪限制水位的确定防洪限制水位Z限是假定不同时段的起调水位,分别对校核洪水、设计洪水过程线,进行调洪计算,求出相应的校核、设计洪水位,且考虑兴利的要求后,进行比较确定的。

50,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来源于降雨,各个时期由于降雨的成因不同,所形成的洪水,其特征与大小也有所不同。

一些水库可根据汛期各个时期,设计洪水大小的不同,分别拟定各时段的防洪库容,分期蓄水,分期进行防洪调度,逐步抬高防洪限制水位,使原来只能用于防洪的部分库容既可用于防洪,又可用于兴利。

51,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1.分期洪水的确定对于洪水分期,首先要对暴雨成因或暴雨洪水发生规律进行分析。

一般认为,当汛期洪水的变化有明显规律时,才可将汛期按不同类型的洪水划分成若干阶段。

如果洪水大小在整个汛期无明显差异,但由于下游河道的允许安全泄量,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及预报精度等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因而能够留出不同的防洪库容,亦具备分期条件。

52,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水库形成洪水的降雨系统,在时间上虽无明显分界,但在强度上逐渐减弱,亦可进行分期,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具有较长的洪水资料(50年以上为好);有大洪水调查资料;除单站资料外,还有条件能对洪水分期进行可行性分析。

53,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2.分期洪水起讫日期的划分确定分期洪水,必须对水文气象规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各分期洪水的界限,一般从两方面入手:

分析形成大洪水天气系统的运行规律,确定分析起讫时间例如,山西省汾河水库的汛期为69月。

其中67月份受极峰北进的影响,容造成特大暴雨洪水,这种洪水涨势迅猛,对防洪十分不利;89月份主要受极峰南撤的影响,造成强度不大的降雨,但其范围广,历时长,也可形成特大洪水,但此类洪水涨势慢,洪峰相对不高,对防洪来说相对有利。

根据以上分析,该水库汛期可分为两期:

67月份为前汛期,89月份为后汛期。

54,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统计洪水(暴雨)出现规律通过统计年最大或大于某一标准洪水(暴雨)在各月、旬出现次数所占百分比来确定分期的起讫日期。

【例】广东省枫树坝水库具有17年实测洪水资料(19591975年),下游龙川站有24年实测资料。

另据调查,13101864年的554年间,有较大历史洪水34次。

据分析认为,实测系列具有一定代表性。

55,56,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通过对实测和历史洪水资料分析,可见洪水季节变化特点如下:

46月的洪水主要由峰面雨形成,一般为复峰型,洪水历时较长。

据17年实测最大流量出现时间统计,46月洪水出现的频率占全部实测年份的82.3%,其中6月份出现年内最大洪水频率最多,占41.2%,5月份次之,占35.2%。

79月份的洪水受台风影响较大,多为单峰型,洪水历时较短,洪水出现的频率为17.6%。

因此根据该留言洪水成因、洪水出现时间的分布和洪峰形状的不同,将46月划为前汛期,79为后汛期。

57,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3.确定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分期洪水设计过程线的确定,是根据分期洪水的时间界限,在各分期内洪水按年内最大值选样,然后分别对各分期洪水进行频率分析,求出各分期不同设计标准的洪峰流量与洪水总量,并按各分期洪水的特点,选出典型洪水过程线,再按洪峰、洪量同频率控制的原则,求出不同设计标准的分期洪水过程线。

但选样时要注意,不宜将洪水发生时间提前或错后,当一次洪水跨越两个时期时,要视其洪峰或定时段的洪量的主要部分在哪一期,作为该期样本,不能重复选样。

58,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4.防洪限制水位的确定在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已定的情况下,假设若干个(23个)起调水位,分别对分期设计洪水进行调洪演算,求出相应的最高库水位、最大下泄流量及需要的防洪库容。

绘制起调水位与相应最高库水位的关系曲线,根据此关系线与设计(校核)洪水位,即可求出防洪限制水位。

59,枫树坝水库调洪起始水位与最高水位关系图,60,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最后,将水库的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防洪高水位、正常蓄水位及以上所定防洪限制水位,绘制于同一图上,即为防洪调度图。

61,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三)防洪与兴利关系的分析根据水库的调节能力和洪水特性,水电站水库在分配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时,会出现三种典型情况。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分开。

这时,汛限水位和正常蓄水位重合,全年都预留相同的防洪库容。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部分重叠。

这时,汛限水位在正常蓄水位和死水位之间,设计洪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仅在汛期预留足够的防洪库容。

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重叠。

这时,设计洪水位与正常蓄水位重合,此重叠库容汛期用于防洪,汛末蓄水兴利。

62,63,9.16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结合方式

(1)兴利库容

(2)防洪库容(3)调洪库容(4)死库容,64,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我国雨洪河流的洪水在年内分配上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如黄河中下游主要汛期在79月,长江中游为69月)。

因此,水库在主汛期预留足够的防洪库容,以调节可能发生的洪水,循环利用余水充蓄部分或全部防洪库容,以达到一库多用的目的。

所以防洪与兴利库容结合的方式应尽量采用第二类或第三类。

对于流域面积较小,洪水无明显规律可循的山区河流,或某些中小型水库泄洪设备无闸门控制时,才采用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完全分开的方式。

65,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三、水库常规调洪规则及其实施水库防洪调度规则是根据水库防洪调度的任务、防洪特征水位、水库的调洪方式、水库泄流量的判别条件等,编制的决定水库防洪调度的具体规定和操作指示。

其作用是指明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水库应当如何蓄泄。

66,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1.入库洪水量级的判别拟定合理的防洪调度方式,是实现水库对洪水进行合理调节,确保水库安全,提高水库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

而合理防洪调度方式的实现,决定于对入库洪水判别的正确与否。

判别方法如下:

以入库流量作为判别条件用入库流量判别入库洪水的标准,是以各种频率的洪峰流量作为判别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根据预报的洪峰洪量,来判别入库洪水的标准,因此要求水文预报要及时并且精度高。

采用入库流量作为判别条件,一般适用于调洪库容小,洪峰流量对库水位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水库。

67,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以库水位作为判别条件当水库的防洪库容较大,下游的防洪任务较重时,宜采用以各种频率洪水的调洪最高库水位作为判别条件。

调度时,根据实际库水位达到何种频率洪水的最高调洪水位来判别出现洪水的大小,由此来决定泄流量的大小。

用库水位作为判别条件,一般不会发生未达到标准就加大泄量的情况。

但由于加大泄量较迟,对泄洪时机的掌握较晚,因而水库需要有较大的防洪库容。

68,69,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综合判别法即结合使用水位和流量两个判别条件的各种方法。

如在洪水调度中按库水位和入库流量中哪一项先满足各自的最大值来判别洪水的级别,由此决定水库以相应级别洪水的调洪规则控制泄流。

70,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以峰前量作为判别条件采用库水位作为判别条件较为稳妥,但加大泄水相对较迟,所需防洪库容较大;以入库流量作为判别条件,可以早一些判别洪水频率,但可靠性差。

因而提出峰前量作为判别条件,调度方式如下:

当水库下泄流量为q时,需防洪库容为V=V1+V2,其中峰前蓄水量为V1,峰后蓄水量为V2。

如果等待水库蓄水量达到V以后,才认为这次洪水已超过标准,虽然判别可靠,但时间较迟。

71,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若选择的洪水典型有足够的可靠性,则在峰前部分已经蓄水V1的情况下,就可以判别这次洪水总量将达到V,于是在实际运用中,若某次洪水峰前蓄水量超过V1,则可认为洪水已超过标准,可改按下一级标准调度。

该方法较单纯以全部防洪库容相应的库水位作为判别条件更为有利。

72,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

(二)防洪调度规则在确定水库的调洪方式及选定洪水判别条件的基础上,必须将水库在各种洪水条件的调洪方式加以总结和归纳,并根据洪水的判别条件,从常遇洪水一直到校核洪水,有序地、彼此连贯地逐一规定水库泄水方式和操作方法,用明确规定的条文形成水库的防洪调度规则。

73,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水库调洪方式的选择是制定防洪调度规则的基础。

对于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应采用分级控制方式,体现“小水少放、大水多放”的原则;对于不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可以采用自由泄流或敞开泄洪调度方式,即在调度时,只需考虑水库工程本身的防洪安全,下泄流量不受限制。

74,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控制不同泄量的依据是洪水的量级。

应根据水库及其下游区间洪水的规律寻求某种水文要素的指标量作为判别条件。

良好的判别条件,可使判断的失误率缩小,而且可较早做出判断。

75,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为编制水库防洪调度规则而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时,必须从常规洪水至校核洪水有序地、彼此衔接逐级进行,每次进行较大洪水的调洪计算,必须从小到大逐级控制泄量,即必须结合判断条件,根据已出现的洪水情况,逐级加大泄量。

76,7.3水库防洪常规调度,防洪调度规则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

连贯性体现在不管出现哪个量级的洪水,总是应该按规则逐条连续操作,直到出现洪水量级与条款规定的洪水一致为止;整体性体现在水库防洪调度规则是防洪特征参数,泄洪建筑物形式、尺寸、运用条件,水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