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085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试验计划书.docx

临床试验计划书

篇一:

临床科研试验计划书

临床科研试验计划书

临床科研试验计划书

题目:

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一)立题依据:

胃溃疡是人类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机体炎症细胞被激活,释放过多的致炎因

【】

子所引发的炎症反应1。

人们通常把胃溃疡看成不要紧的"小毛病",事实上,老年胃溃疡患者的癌变率为3~5%,中青年为0.5~2%,尤其是近幽门口的溃疡、反复迁延的慢性溃疡最容易癌变,所以胃溃疡的治疗不能忽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导致胃黏膜损伤以及寒冷、精神紧张、吃酸辣甜腻食物过多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但近期的一些动物实验研究指出,吸烟可以影响血管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及迁

【2.3】

延不愈有关。

国内外关于吸烟与胃溃疡的关系的临床研究很少,并且存在着样本含量较少,评价不够全面等缺陷,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内科学[m].第4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49-360.[2]李昌俊,郑瑶,李玉鑫,任辉,陈春,连建学.被动吸烟对兰索拉唑作用于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干预作用[j].医学论坛杂志。

2008:

29(4)

[3]张雪萍,吕明明,李霞,孙海基.尼古丁对药物性胃溃疡影响的实验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1:

13

(1)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吸烟与不吸烟的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旨在了解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对预测吸烟对胃溃疡发生发展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研究对象1、样本含量估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样本含量估算公式n=[uα2π(1-π)]/δ2计算样本量,式中:

n:

样本量;uα:

i型错误概率α=0.05时的u值;π:

吸烟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发生率;δ:

容许误差

此处δ取0.03,同时据文献调查,吸烟导致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发生率约为30%,代入公式得:

n=[uα2π(1-π)]/δ2=[1.962×0.30×(1-0.3)]/0.032=896人。

另外,为减少失访误差,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则约需观察1075例。

2、诊断标准:

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胃溃疡诊断标准》: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

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痛常伴反酸嗳气。

(3)基础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测定有助诊断。

胃溃疡的基础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应为游离酸缺乏。

(4)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阳性。

(5)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

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6)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

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

①活动期:

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

②愈合期:

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

③瘢痕期:

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具备以上

(1)

(2)(5)或

(2)(6)项者可作胃溃疡诊断,3、纳入标准:

(1)均为胃镜检查确诊的门诊胃溃疡患者;

(2)均为男性,年龄20-50岁(3)均为单个溃疡;

(4)溃疡病有吸烟组患者,吸烟史5年以上,目前仍在吸烟,5支以上/d;无吸烟组,无

吸烟史,4、排除标准:

(1)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者

(2)有严重肝肾疾病、癌症患者;(3)长期酗酒者;

5、可能出现的偏倚及控制措施偏倚:

(1)诊断性偏倚(选择纳入标准时,为统一其诊断标准)。

(2)入院率偏倚(在选择时为了减少失访和提高依从性而倾向于选择住院病人)。

(3)无应答偏倚(研究对象未按要求回答调查内容或隐瞒事实真相)。

(4)测量偏倚(在测量相关指标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水品问题可能会导致出现一定的误差)。

(5)混杂偏倚(性别、年龄是最常见的混杂因素)。

偏倚控制措施:

(1)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2)严格纳入及排除标准;(3)保证样本的独立性;

(4)由于试验过程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会有比较好的依从性;(5)减少病例的退出,对退出的病人应进行随访;

(6)治疗前后安排统一的疗效评定人员,以防止测量偏倚;

(7)对可能影响疗效的混杂因素如:

病因、病程、性别等,将纳入多因素分析的自变量范畴进行讨论;

(8)减少数据丢失,对退出治疗的病人也进行数据分析。

(四)研究方法:

1、确定受试对象:

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确定受试对象,并与受试对象讲解试验过程及意义,签署知情同意书

2、分组:

按患者是否吸烟,将其分为吸烟组与不吸烟组3、观察指标:

(1)受试者所填《吸烟对胃溃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调查表》作为基本情况观察指标

(2)未用药前,晨间抽血,测定血脂、空腹血糖(fpg)及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

(3)以门诊入院血液指标检测值、半年血液指标检测值、一年血液指标检测值,作为吸烟对胃溃疡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门诊入院影响、半年影响、一年影响的观察指标;

(4)中国卫生部2000年颁布的健康人群血脂、血糖、血液流变学参数参考值作为标准参数,溃疡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检出的各值均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

4、参数记录及比较:

表1胃溃疡各组血脂、血糖水平及其比较(x±s)项目

tg(mmol/l)tch(mmol/l)hdl-c(mmol/l)ldl-c(mmol/l)vldl-c(mmol/l)fpg(mmol/l)

吸烟组不吸烟组

表2胃溃疡各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其比较(x±s)

项目

低切全血粘度(mpa·s)高切全血粘度(mpa·s)血浆粘度(mpa·s)红细胞压积(%)esr(mm/h)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

血浆纤维蛋白原(g/l)1min血小板聚集率(%)3min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吸烟组不吸烟组5、统计分析:

(1)各组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溃疡吸烟组均数与标准参数、溃疡不吸烟组均数与标准参数、溃疡吸烟组与不吸烟组均数之间进行进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对胃溃疡组和对照组结果做正态性检验,根据样本含量大小选择w检验或d检验,为增加检验效能,可令α=0.20。

如果结果符合正态性,则将各组均数对总体均数是否为零进行t检验,α=0.05。

如不符合正态性,则见2);

2)选用wilcoxon配对法,对胃溃疡组和对照组结果做总体中位数是否为零的假设检验,α=0.05。

(2)整个抽样结束后,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并结合患者生命质量评定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五)医德问题:

1、本采样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认可,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也具有可重复性。

2、本着知情同意的原则进行试验。

3、本研究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伤害,也不会造成患者治疗成本增加。

4、受试者有权在任何时候退出试验。

(六)可行性分析:

该方案治疗主要采用抽取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方案简单易行,且具备相关的基本能力与设备。

同时,能保持随后的调查随访。

(七)预期科研成果

胃溃疡不吸烟组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胃溃疡吸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血浆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胃溃疡不吸烟组(p<0.01)。

最终,经过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发表sci论文1-2篇。

(八)经费预算:

1、科研业务费:

资料收集5000元、统计分析3000元、参加学术会议2000元。

2、实验材料费:

试剂费:

1075(人)*10元/人,计10750元、检验费:

1075(人)*20元/人,计21500元3、仪器设备费:

血糖、血脂检测仪使用费:

1000元血液流变监测仪使用费:

1000元消耗品(注射器、ep管等):

1075(人)*5元/人,计5375元4、协作费:

3000元5、管理费:

4000元

(九)具体管理和执行:

有医院科研部对本次研究的具体执行进行统一管理,参加本次科研

的成都医学院的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医师负责患者血液标本的采样实验室检查、统计学分析及随访工作

(十)方案总策划:

于航

(十一)方案执行:

参加本次科研的成都医学院的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医师

(十二)方案实施示意图:

篇二:

临床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案

药品名称:

资料项目编号:

30

临床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案

试验负责单位(盖章):

试验负责单位地址:

试验负责单位电话:

试验参加单位:

试验者姓名:

原始资料保存地点: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申报机构名称(盖章):

xx治疗xx病(xx证)临床研究计划

计划做哪几期临床试验

每期的样本量、试验方法

试验单位

试验进度安排

xx治疗xx病(xx证)ii(或iii)期临床试验方案

以××为对照评价××治疗××(×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

临床批件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zl××

试验申办单位:

试验负责单位:

试验参加单位:

试验方案设计者:

统计分析负责者:

方案制定时间:

××年××月××日

讨论:

××年××月××日本方案经申办者,各试验中心专家讨论修改

方案修订时间:

××年××月××日

审签:

××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版本编号:

缩略语摘要

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件

方案摘要

试验药物名称:

试验题目:

以××为对照评价××治疗××(××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或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次要目的:

有效性评价指标:

主要指标:

次要指标:

安全性评价指标:

受试者数量:

××例其中试验组××例对照组××例给药方案:

试验组:

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对照组:

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疗程:

××周(×天)

试验进度:

试验开始后××个月完成

正文

一.试验背景资料

药物研制的背景

药物的组方:

处方组成,药效成分或部位适应病症:

临床前药理,毒理结论:

国内外临床研究现状:

剂型改变

适应症改变

给药途径改变

已知研究结论(有效性、安全性):

i期临床试验结果ii期临床试验结果

二.试验目的

1.主要目的

2.次要目的

三.试验设计

(一.)设计方案

要素:

设计类型平行组设计

交叉设计准备1阶段

洗脱2阶段

析因设计联合用药

成组虚贯设计

随机分组完全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区段随机分组

配对随机分组

盲法形式单盲

双盲(或双盲双模拟,双盲

单模拟)

试验中心单中心

多中心

如按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组设计

(二.)样本含量

1.符合法规要求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ii期临床试验试验组病例数不低于100例

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组病例数不低于300例脱落率<20%

2.符合统计学要求

基本要素:

均数,标准差。

前提:

有规范的预试验结果

标准疗法公认的疗效情况

组间疗效差别于样本量成反比

(三.)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原则:

公认有效

具有国家标准

功能主治相近(或相同)

给药途径相同(或不同)

剂型相同(或不同)

用法用量相同(或不同)

内容:

对照药名称

生产单位

批准文号

标准来源

药物的组方

功能主治

选择的理由

安慰剂对照要符合论理学原则

(四.)随机分组方法

sas统计分析软件

参数:

seednumber(种子数)

rand(段长)

block(区段数)

center(中心数)

group(组数)

结果:

试验中心随机

随机数字表

一级盲底二级盲底

试验药物包装编码表

优点:

可重复

一次性完成

五.)盲法的要求及设计

盲法选择:

剂量相同;双盲

剂型相同:

但用法用量不同:

双盲双模拟剂型不同:

双盲双模拟

安慰剂:

(或模拟剂):

剂型外观性状气味等一致两级盲法设计:

第一级两处理组对应的代号(abor12)第二级:

abor12对应的组别

两级盲底:

密封,妥善保存

应急信件:

一一报应

妥善保存

四.受试者的选择和退出

(一.)诊断标准

原则:

公认先进可行

国际国内专业学会标准

权威机构颁布标准:

sfda国家中医局权威教材

权威专著

1.西医病症诊断标准

2.西医病症分期分型分级标准

3.中医病名标准:

在无西医对应的病症时

4.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主症

次症

舌脉篇三:

撰写临床试验方案

撰写临床试验方案

临床试验方案(protocol)是指导参与临床试验所有研究者如何启动和实施临床试验的研究计划书,也是试验结束后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的重要依据,所以,临床试验方案常常是申报新药的正式文件之一,同时也决定了一项新药临床试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已对试验方案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里着重对新药ⅱ期临床试验中,主要研究者如何利用新药申办者所提供的"供临床医师参阅的药理、毒理研究结论及有关文献的综述"和国内外有关该药临床研究现状的参考文献,在遵循gcp原则地基础上科学、周密地制定本项临床试验方案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方案首页的设计

设计临床试验方案的首页,目的是让研究者对本次临床试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所以在方案首页上方除写有"xx药ⅱ期临床试验方案"外,其下方有该项研究的题目,题目能体现该临床试验的试验药和对照药名称、治疗病症、设计类型和研究目的,如"xx药与xx药对照治(病症)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此外,首页上还应有申办者试验方案编号(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试验的批准文号)、申办者单位名称、本次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试验方案的设计者、以及方案制定和修正时间。

如果是多中心研究,还可增加一页列出参加临床试验的医院名称、各中心主要研究者和本次临床研究的监查员。

2.方案摘要的内容

为了方便研究者对方案的快速了解,建议设立试验方案摘要页,内容有试验药物名称、研究题目、试验目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主、次要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受试者数量、给药方案和试验进度安排等。

3.研究背景资料(前言)

扼要地叙述研究药物的研制背景、药物的组方、适应病症、临床前药理和毒理简况、国内外临床研究现状、已知对人体的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性和受益情况。

4.试验目的

ⅱ期临床试验往往具有一定的试验目标,通过临床试验来验证某一事先提出的假设,常常是有对照的验证性临床试验,其次通过本次试验还可得到一些探索性的结论,所以应该明确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和次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因此,在试验目的中,应明确提出能说明主要目的的主要指标,以及还能说明其它目的的次要指标。

主要指标应选择易于量化、客观性强的指标,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已有公认的准则和标准。

主要指标数量应严加控制。

次要指标是指与试验主要目的有关的附加支持指标,也可以是与试验次要目的有关的指标,在设计时也需明确说明与定义。

如果从与试验目的有关的多个指标中难以确定单一的主要指标时,可以将多个指标组台起来构成一个复台指标,作为主要研究指标。

如临床上常采用的量表就是由多个指标组成的,其总分就是一种复台指标。

有时临床上需将客观指标和研究者对病人病情及其改变总印象综合起来,设定疗效综台指标(全局评价指标)。

此时该类指标往往有一定的主观成份,作为主要指标时应慎重。

5.试验总体设计

由于试验设计的具体内容将贯穿于试验方案的各个方面,所以,此处的试验设计只需明确该设计方案的类型(平行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成组序贯设计等),随机化分组方祛(完全随机化分组、分层随机分组组、配对或配伍随机分组等)、盲法的形式(单盲、双盲)、是多中心还是单一中心试验。

另外,需简述有所治疗的病症、各组受试者例数、疗程、给药途经及方法等。

6.受试者地选择和中途撤出

1)入选标准

用清单的方式列出拟参加人选本次临床试验合格受试者的标准,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尽可能有定量检验指标的上、下限),人选前患者相关的病史、病程和治疗情况要求;其它相关的标准,如年龄、性别等。

应注意的是,为了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知情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亦应作为人选的标准之一。

2)排除标准列出影响研究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情况,如与入选标准相反的其它治疗、合并疾病和妊娠等,容易造成失访的情况,如受试者工作环境变动等。

3)中途撤出标准如果研究者从医学角度考虑受试验者有必要中止试验,或患者自已要求停止试验,受试者均可以中途撤出。

所以制订撤出标准要从研究者和受试者两方面考虑。

7.治疗方案

1)研究药物地名称和规格

分别叙述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名称(商品名和化学名,成份组成)、剂量规格、外观、生产单位和批号。

如果对照药是安慰剂,应符合安慰剂制备要求,所有试验药品均应有药检部门的检验报告。

2)药品包装药品包装的材料(瓶装或塑铝卡包装),每个包装中所含药品的数量,如果采用双盲双模拟技术,还应交代其两组药物的组成,每个药品包装上所附有标签的内容应包括药物编号、药物名称、数量、服法、贮存余件,并写上"仅供临床研究用"和药物供应单位

3)药品地随机编盲药品的随机编盲是新药临床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先由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用统计软件模拟产生随机数字和相应的药品编码,然后按此编码将试验药和对照药进行分配包装,并准备相应编码的应急信件,随机数的产生具有重现性。

最后将产生随机数的计算机程序和药品编码作为盲底保存。

4)药品分配符台人选条件的患者将按比例随机分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期间观察医生应按每位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和药品编号发放药品,该药品编号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每次患者就诊只能得到足够一个治疗阶段服用的药品,此处应交代每个阶段患者将获药品的数量,每次随访发药时,观察医生应及时填写药品发放登记表。

5)服药方法即给药途径、剂量、给药次数、疗程。

6)药品清点每次随访时,观察医生详实记录患者接受、服用和归还的药品数量,用以判断受试者眼药的依从性如何,必要时应列出计算依从性的公式。

7)药品保存研究用药由研究单位统一保存,分批分次发放给受试者。

应有药品保管的温度、环境要求等。

8)合并用药明确该项临床试验中可以使用的药品和禁忌使用的药品名称。

8.临床试验步骤

确定研究周期和研究活动安排,可以帮助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临床试验工作。

一般临床试验的研究周期分为洗脱筛选期、入选治疗期合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后的随访期。

不同临床试验各阶段长短不一,各阶段所安排的研究活动内容也不同,所以,在设计方案中能具体地列出不同阶段(如根据患者就诊时间),观察医生所需填写crf的内容、必要的检查、药品发放等活动安排。

对随访时间的误差也需作出规定。

建议附有临床试验工作流程图来说明不同时期诸如采集基本情况、有效性观察、安全性观察和其它工作等研究活动的安排。

9.不良事件的观察

1)试验药物常见的不良事件根据申办者提供的资料,列举该试验药品在国内外临床研究中出现不良事件的种类合比率。

2)不良事件的记录在设计方案中对不良事件应作出明确的定义。

并要求研究者如实填写不良事件记录表,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采取的措施和转归。

并说明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判断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5级分类标准(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和无法判定)。

3)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发生在临床试验期间的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研究单位的主要研究者、临床研究负责单位的主要研究者和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伦理委应会、申办单位等。

并有以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传真等内容。

4)应急信封的拆阅与处理随药品下发的应急信件只有在该名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需立即查明所服药品的种类时,由研究单位的主要研究者拆阅,即称为紧急揭盲,一旦揭盲,该患者将被中止试验,并作为脱落病例处理,同时将处理结果通知临床监查员。

研究人员还应在crf中详细记录揭盲的理由、日期并签字。

5)随访未缓解的不良事件所有不良事件都应当追踪,直到得到妥善解决或病情稳定。

10.病例中途撤出(脱落)

1)脱落的定义所有填写了知情同意书并筛选合格进人试验的患者,均有权利随时退出临床试验,无论何时何因退出,只要没有完成方案所规定观察周期的受试者,称为脱落病例。

2)脱落病例的处理当患者脱落后,研究者应尽可能与患者联系,完成所能完成的评估项目,并填写试验结论表,尽可能记录最后一次服药时间。

对因不良反应而脱落者,经随访最后判断与试验药物有关者,应必须记录在crf中,并通知申办者。

3)脱落的原因对于任何脱落病例,研究者必须在crf表中填写脱落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有6种,即不良事件、缺乏疗效、违背试验方案(包括依从性差)、失访(包括受试者自行退出)、被申办者中止和其他。

11.临床试验的评估

1)临床有效评估包括主要疗效指标和次要疗效指标。

2)临床安全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标准和不良事件的评估。

12.统计分析

1)样本含量估计样本含量应根据试验的主要目标来确定。

样本含量的确定与以下因素有关,即:

主要指标的性质(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研究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由文献或预试验得到)。

临床上认为有意义的差值、检验统计量、检验假设、ⅰ型和ⅱ型错误概率等。

当根据统计公式估算的样本含量低于《新药审批办法》中所要求的样本含量时,以《新药审批办法》为准。

确定样本方案的依据应在此阐明。

2)统计分析数据的选择

意向性分析(itt,intention-to-treat):

对所有经过随机化分组、分配了随机号的全部病例,成为愿意治疗人群。

统计分析时将其中未能观察到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资料,用最后一次观察数据结转到试验最终结果,对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意向性分析。

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

per-protocolpopulation):

所有符合试验方案、依从性好(服用试验用药数量在80%-120%)、试验期间未服禁止用药、完成crf规定填写内容的病例,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3)统计分析计划统计分析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方案和观察资料的性质等特点加以选择,应明确统计检验的单双侧性、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水平、不同性质资料的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方法,以及将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名称等。

主要分析内容应包括病例脱落分析、基线值的同质性分析、有效性分析和安全性分析这几个方面。

13.试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临床试验过程中将由临床监查员定期进行研究医院现场监查访问,以保证研究方案的所有内容都得到严格遵守,并对原始资料进行检查以确保与crf上的内容一致。

设计方案中应包括有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如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参加人员应统一培训,当主要指标可能受主观影响时,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各中心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或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时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校正,如统一由中心实验室检验,或进行检验方法和步骤的统一培训、一致性测定等。

14.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